- 年份
- 2024(7919)
- 2023(10207)
- 2022(8197)
- 2021(7532)
- 2020(6256)
- 2019(13992)
- 2018(13944)
- 2017(25336)
- 2016(14777)
- 2015(16312)
- 2014(16395)
- 2013(15693)
- 2012(14241)
- 2011(12724)
- 2010(13250)
- 2009(12320)
- 2008(12394)
- 2007(11583)
- 2006(10547)
- 2005(9501)
- 学科
- 业(78516)
- 企(62033)
- 企业(62033)
- 济(58060)
- 经济(57985)
- 管理(49012)
- 农(44551)
- 农业(29664)
- 业经(26874)
- 方法(23906)
- 财(20166)
- 教育(19607)
- 中国(19078)
- 数学(16864)
- 数学方法(16739)
- 技术(16475)
- 务(15763)
- 财务(15759)
- 财务管理(15750)
- 企业财务(14871)
- 理论(14354)
- 策(13770)
- 制(13058)
- 划(11463)
- 体(11224)
- 发(11080)
- 和(10484)
- 企业经济(10330)
- 经营(10000)
- 农业经济(9950)
- 机构
- 学院(209942)
- 大学(204012)
- 济(85184)
- 经济(83604)
- 管理(82637)
- 理学(71679)
- 理学院(70985)
- 管理学(70068)
- 管理学院(69664)
- 研究(66781)
- 农(50139)
- 中国(48042)
- 京(42865)
- 农业(38067)
- 科学(38043)
- 财(37022)
- 业大(35017)
- 江(34665)
- 范(33609)
- 师范(33433)
- 所(32712)
- 中心(30632)
- 教育(29651)
- 财经(29470)
- 研究所(29417)
- 北京(26738)
- 经(26720)
- 师范大学(26560)
- 州(26255)
- 经济管理(25494)
- 基金
- 项目(133458)
- 科学(108932)
- 研究(107256)
- 基金(95102)
- 家(80364)
- 国家(79279)
- 科学基金(69829)
- 社会(69178)
- 社会科(65036)
- 社会科学(65017)
- 省(56349)
- 教育(54769)
- 基金项目(50611)
- 编号(46886)
- 划(46192)
- 自然(42022)
- 自然科(41091)
- 自然科学(41083)
- 自然科学基金(40450)
- 成果(37892)
- 资助(36145)
- 业(34035)
- 课题(33374)
- 发(31463)
- 部(31452)
- 创(31091)
- 重点(30204)
- 农(29315)
- 性(28373)
- 制(28367)
- 期刊
- 济(103962)
- 经济(103962)
- 研究(67015)
- 农(54658)
- 中国(49695)
- 教育(48484)
- 农业(37028)
- 管理(30542)
- 财(30494)
- 科学(27787)
- 学报(27125)
- 业经(25359)
- 大学(23273)
- 技术(22916)
- 学学(21028)
- 业(18971)
- 融(18261)
- 金融(18261)
- 财经(14453)
- 问题(14059)
- 农村(13546)
- 村(13546)
- 经济研究(13508)
- 农业经济(13492)
- 经(12577)
- 技术经济(12414)
- 职业(12091)
- 世界(11459)
- 版(10864)
- 经济问题(10270)
共检索到3209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永发 王甲午 于小兵
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必须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农业劳动者队伍为前提,因为任何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手段必须由直接参与的人去实现,没有一批高素质的,并掌握了先进的文化科技知识的农业从业人员,先进农业生产技术和科学技术,就不可能得到推广。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石田
国外加强农业教育与提高农民素质做法中南财经大学经济研究所石田农民是农业生产和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生力军。1990年全世界农业人口23.89亿人,占总人口52.94亿人的45.1%;从事农业劳力11.01亿人,占农业人口的46.6%。人力资源是社会经济发...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秋红
文章主要论述了宁波市鄞州区都市农业已初具雏形和在都市农业条件下加强农民技术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分析了宁波市鄞州区农民技术素质教育的现状与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面对都市农业农民技术素质教育应当把握的5个环节。
关键词:
都市农业 农民技术素质教育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辛淑荣 吴建军 李忠德 吕善勇 王磊
农民是现代农业的主体。推进科教兴农,切实把农村工作重点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基本战略。本文对农民素质的基本内容、现状作了简要分析,并提出了现阶段提高农民素质的作用及应抓好的关键环节。
关键词:
农民素质,农业现代化,农民教育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杨俊杰
农民问题是根本问题。科技兴农,发展智力农业——即现代化农业,首要的问题是农村人才和劳动者素质的问题。然而,目前我国农村文盲、科盲充斥,“技术沙漠”覆盖大地,这是令人困惑和迫使人们去思考、研究的难题。(一) 我国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全世界农村人口的1/4,占我国人口的80%以上(美国占人口的2.5%、日本占10.5%)。我国又是一个拥有世界上最庞大产业大军的国家,而农村劳动力却占全国劳动力的70%以上。在我国的轻工业中,以农副产品为原料的产值份额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文正经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徐婵娟 陈儒 邓悦 姜志德
运用胜任素质的冰山模型和洋葱模型,从层次结构和横向结构两个维度出发,基于内层、中层、外层三个层次和低碳农业知识、意识、态度与行为四个要素构建了农民低碳农业胜任素质评价指标体系。基于陕西泾阳275份农户调研数据,运用因子分析模型和最优尺度回归模型对农民低碳农业胜任素质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民低碳农业胜任素质整体偏低且个体差异明显,农民低碳农业胜任素质水平由高到低依次为低碳农业的意识、态度、行为和知识,呈现出由内向外扩展的空间结构。对素质较低者而言,低碳农业意识和态度对其胜任素质影响显著且具有较高的重要性;对素质较高者来说,低碳农业知识对其胜任素质影响显著且具有较高的重要性;两类农民素质外显至低碳农业生产行为的程度都较浅。
关键词:
农民 低碳 胜任素质 评价 影响因素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钱正武
提高农民素质不仅事关我国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内涵。通过对我国农民素质和农民素质教育现状的分析,提出提高农民素质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
农民素质 农民素质教育 现状 政策建议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黄蔚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姚献华 丁文恩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到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大问题。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中国与世界各国的经济交往日益频繁,尤其在农业领域,农民素质低的现状已成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瓶颈”。“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解决农民问题的根本在于提高农民综合素质,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就必须加强农民素质教育。
[期刊] 改革
[作者]
周菁华 谢洲
借鉴创业理论、行为经济理论、投资理论的主要观点和方法,对转型期我国农民创业行为的发生机理进行深入分析后发现,促使农民由创业意识向创业行动转化的三个关键环节是外部环境的推动、对创业机会的正确解读和对项目风险的客观评价。激励农民创业需要提高农民自身的素质,同时也需要政府的政策扶持。
关键词:
农民创业 创业行为 政策激励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新蕾
2018年2月5日,中央一号文件连续15年聚焦"三农"问题,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乡村振兴是党的十九大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意见》中指出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全面建设职业农民制度,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为了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伟大目标,本文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域下探讨了农民科技素养提升的意义和制约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时代农民科技素养提升的优化策略。
关键词:
农业供给侧 新型职业农民 科技素质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周明海
现代农业是科技创新驱动下的知识化农业,这一属性决定了只有具备科技素质的农民才是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主体性力量。实践中存在着制约农民科技素质提升的诸多因素,因而必须要建立相应的多元化的体制机制,以消除影响因素培育科技型农民,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关键词:
科技型农民 现代农业 素质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詹辉 袁建凤 万建萍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的重大历史任务。加强农民素质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之基础。农民素质教育是从内质上提高农民思想、行为等综合能力,它对于我国农村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农村安定建设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牛海花 张雪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顺利进行需要"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但由于受历史和现实因素的影响,农民的文化、科技素质较低,思想观念落后,需要结合形势发展的需求,综合各种措施,全面加强农民素质教育,促进新农村建设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农民 农民素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