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90)
- 2023(9540)
- 2022(7831)
- 2021(7130)
- 2020(6025)
- 2019(13161)
- 2018(13077)
- 2017(25046)
- 2016(13809)
- 2015(15374)
- 2014(15356)
- 2013(15276)
- 2012(13889)
- 2011(12539)
- 2010(13171)
- 2009(12217)
- 2008(12442)
- 2007(11446)
- 2006(10292)
- 2005(9428)
- 学科
- 业(82370)
- 企(66016)
- 企业(66016)
- 济(58856)
- 经济(58771)
- 管理(52209)
- 农(44519)
- 农业(29651)
- 业经(27246)
- 方法(23309)
- 财(21378)
- 务(17219)
- 财务(17199)
- 财务管理(17192)
- 企业财务(16310)
- 中国(15802)
- 数学(15664)
- 数学方法(15558)
- 技术(15306)
- 策(14297)
- 制(14247)
- 理论(14088)
- 体(11986)
- 划(11849)
- 和(10971)
- 企业经济(10718)
- 经营(10585)
- 贸(10399)
- 贸易(10394)
- 易(10114)
- 机构
- 学院(205782)
- 大学(194933)
- 济(88227)
- 经济(86716)
- 管理(85516)
- 理学(73838)
- 理学院(73225)
- 管理学(72421)
- 管理学院(72054)
- 研究(60602)
- 中国(49918)
- 农(48139)
- 财(39549)
- 京(39488)
- 农业(36261)
- 科学(33558)
- 业大(33116)
- 江(33033)
- 财经(31411)
- 所(30082)
- 中心(28783)
- 经(28527)
- 研究所(26620)
- 经济管理(25934)
- 州(25357)
- 经济学(24784)
- 范(24369)
- 北京(24256)
- 师范(24221)
- 商学(24081)
- 基金
- 项目(127171)
- 科学(102107)
- 研究(99374)
- 基金(92075)
- 家(77324)
- 国家(76369)
- 科学基金(68091)
- 社会(64608)
- 社会科(60742)
- 社会科学(60723)
- 省(52855)
- 基金项目(49512)
- 教育(45564)
- 编号(42996)
- 自然(42367)
- 自然科(41454)
- 自然科学(41446)
- 划(41083)
- 自然科学基金(40778)
- 资助(35931)
- 业(33771)
- 成果(33085)
- 创(30050)
- 部(28955)
- 农(28169)
- 发(27951)
- 课题(27890)
- 重点(27279)
- 制(27110)
- 创新(26943)
- 期刊
- 济(111731)
- 经济(111731)
- 研究(58818)
- 农(52969)
- 中国(44769)
- 农业(35644)
- 管理(34475)
- 财(33358)
- 科学(26812)
- 业经(26288)
- 学报(25973)
- 教育(23592)
- 大学(21752)
- 学学(20753)
- 融(20456)
- 金融(20456)
- 技术(19894)
- 业(18532)
- 财经(15603)
- 经济研究(14859)
- 问题(14493)
- 农村(13746)
- 村(13746)
- 经(13620)
- 农业经济(13537)
- 技术经济(12370)
- 世界(12245)
- 商业(10986)
- 现代(10854)
- 版(10820)
共检索到3136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纯阳 吴小娟
从农民类型、农民的非农就业趋势以及农业后继者培养三个维度入手,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进行归纳和总结。伴随着各国农业生产经营形式的显著改变,农民的类型也表现出逐渐向多元化衍生的趋势;农民不断地向非农就业转移是工业化进程中各国的共同经验,但因国情差别,不同国家农民非农就业的趋势性特征也表现出较强的个体差异;农业劳动者中年轻人不断减少而中老年人比例不断提高的现象在各国都比较普遍,如何培养农业后继者队伍是世界各国尤其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当前所面临的共同难题。
关键词:
农民类型 非农就业 农业后继者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管永昊 吴佳敏 贺伊琦
本文以研究农民增收为主题,以工业企业为研究对象,将工业企业创新分为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通过中介效应模型,基于2007—2017年省级面板数据探究了不同工业企业创新类型与非农就业和农民增收之间的关系,得出以下主要结论:工业企业创新对农民收入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一般情况下,工艺创新对农村劳动力扩张效应大于劳动力替代效应,因此,能够通过非农就业间接影响农民收入;产品创新对农村劳动力替代效应大于劳动力扩张效应,虽也能促进农民增收,但并不是通过增加非农就业实现的。考虑地区异质性,东部经济相对发达,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均能通过增加非农就业促进农民增收,在中西部地区,工艺创新能通过促进非农就业提高农民收入,但产品创新既不能增加非农就业,也不能显著促进农民增收。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曲秉春 刘毓帅 任玉霜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我国农村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生产组织方式的又一次重大变革。本文认为,合作社对农民的经营管理能力提出了全方位的要求,必须改变长久以来形成的面向城市的农村人力资源开放模式,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基础,将农村人才培养纳入到国家人力资源战略的层面,真正培养农村的后继人力资源。
关键词:
农民专业合作社 劳动力 农村后继人力资源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张桂春
德国学术后继者培养的几个问题张桂春1994年3月25日,联邦德国高教协会在东部北方海港城市罗斯托克召开了第44届年会。这次大会的中心议题是关于“学术后继者”问题。与会代表一致呼吁,不能置未来的学术接班人问题于不顾,必须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快培养学术后代,...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郭晓君
发展中国家在现代化过程中,有的陷入了"农业发展的陷阱",我国应该吸取其教训,采取有效措施,培养大批知识农民,早日实现农民的现代化,加快农业转型,促进农业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农业转型 知识农民 农村现代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周应堂
劳动分工是一个传统的经济理论,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中特别是对新型农民的培养仍然有着一定的启示,“三农”问题的一个内在的根本的原因就是没有农业生产劳动的进一步分工。新型农民的实质就是要把农民从自然经济状态下的农民转化为市场经济下的新型农民,即农业工人,文章对新型农民的目标、培养的前提与方法、培养途径以及政府在农业生产中的劳动分工中的作用进行了探讨,并对传统农民与新型农民的差异进行了比较,还分析了新型农民需要面对的专业化风险和对现代市场经济的不适应所带来的风险。
关键词:
农业 劳动分工 农民 企业化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卞智勇
农民进入非农产业就业必然会对农业生产产生影响。农业生产技术的变迁能够有效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文章将以上两者同时加以考察,利用对农户调查的截面数据,分析了农村家庭中劳动力进入非农产业就业对家庭采用农业生产技术产生的影响,并通过实证研究的结论进一步说明了农民非农就业的意义。
关键词:
农民 非农就业 农业生产技术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刘承芳 张林秀
该文从现阶段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城乡分割状况出发,在分析我国经济发展的波动性以及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不稳定性的基础上,阐述并强调了现阶段农业缓冲作用的重要性。用宏观数据及农户调查数据分析了我国过去20年经济波动与农村非农就业之间的互动关系,认为经济转型时期保护农业基础地位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充分认识和保全农业的这种缓冲作用,尤其是保护农民的土地产权,以保障农民最基本的生计安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别锐 刘晓辉 谭增夫
现代农业园区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要措施,是发展现代农业的有效途径。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是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推进农业园区发展的内在动力。通过剖析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分析宝鸡市开展新型职业农业培训创新举措和培训效果,认为现代农业园区在培养新型职业农民中,应该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整合各方培训资源,多渠道筹集培训资金,健全培训制度建设,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注重培训教材建设,为加强职业农民培训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
农业园区 职业农民 职业培训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吕莉敏
新型现代农业是以粮食优质高产为前提,以绿色生态安全、集约化、标准化、组织化、产业化程度高为主要标志,要求从业者必须具有较高的文化和科技素质,且会经营、善经营,具备市场经济意识。因此,我们要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从政策扶持、法律保障、资金支持、制度安排、体系设计五个方面来保障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为新型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科技支撑。
关键词:
新型农业现代化 新型职业农民 教育培训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覃巍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全部农村的工作目标,集中体现于农民收入问题。因此,近年来关于农民收入问题的研究成为热点。从研究的内容来看,主要包括增加农民收入、减轻农民负担、缩小收入差距及农村分配制度等问题。本文拟对上述几个问题的研究进行综述,并作简要评论。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林添福
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失地农民数目越来越多,给社会带来的压力越来越大。失去土地的农民,没有保障,没有依靠,徘徊在城市的边缘,成为种田无地、就业无岗、低保无份的“三无农民”,他们游走于城市和乡村的边界,依靠着少得可怜的征地补偿,艰难的生活着——境遇十分悲惨,他们是中国最弱势、最缺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郭淑缓 刘爽
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主体,培养模式是培养新型农民的关键。根据新型农民的内涵、农民教育培训需求、农业高校和农业科技园区的比较优势劣势,以政府为主导构建"农业高校+农业科技园区"的新型农民培养模式,选择培养对象,确定培养主体,明确培养目标和教育培训内容。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罗明忠 邹佳瑜
农民创业具有不同于其他群体创业的特征,本文对国外关于影响农民创业的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研究进行了梳理。农民企业家的个人特质对其成功有很大影响,包括受教育程度、创业心理和创业技能、社会资本以及性别等;而外在的自然环境、传统文化和政策支持等因素同样对农民创业具有重要影响。未来我们应加强农民创业生态环境研究和创业绩效研究,并强化我国特殊国情下的农民创业研究。
关键词:
农民创业 个性特质 外在因素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包先康 朱士群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新型农民。从公民的视角来看,中国的农民还不完全具备现代公民的特征,因而,他们就不是完全"政治——社会"意义上的合格公民。我们要培养的新型农民应该是现代农民,现代农民不仅要"有文化、懂经营、会管理",更重要的是,他们应该具备现代公民的素质。在缺乏公民传统的农村,培养农民的公民性迫切需要公民教育。
关键词:
公民教育 公民 新型农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