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141)
2023(6678)
2022(5420)
2021(5284)
2020(4161)
2019(9157)
2018(9105)
2017(17267)
2016(9716)
2015(10610)
2014(10540)
2013(10408)
2012(9696)
2011(8916)
2010(9250)
2009(8874)
2008(8642)
2007(8142)
2006(7528)
2005(6871)
作者
(26270)
(22708)
(22051)
(21196)
(13927)
(10768)
(9795)
(8726)
(8556)
(7959)
(7786)
(7468)
(7111)
(6932)
(6865)
(6722)
(6695)
(6647)
(6377)
(6341)
(5764)
(5615)
(5562)
(5327)
(5269)
(5168)
(5159)
(4868)
(4632)
(4549)
学科
(45351)
(39520)
经济(39466)
(36004)
农业(30206)
管理(21369)
(15811)
企业(15811)
业经(15108)
中国(11442)
(11358)
方法(10621)
农业经济(10337)
地方(9915)
(9053)
农村(9046)
数学(9026)
(9002)
数学方法(8881)
(8410)
(8338)
土地(7925)
(7839)
发展(7651)
(7632)
(7110)
贸易(7100)
(7023)
劳动(7022)
(6968)
机构
学院(135916)
大学(129250)
(56107)
经济(54874)
管理(51560)
研究(45553)
(44218)
理学(43886)
理学院(43497)
管理学(42857)
管理学院(42617)
中国(37887)
农业(33194)
业大(26820)
科学(26786)
(26623)
(24575)
(23727)
中心(23243)
(22904)
研究所(20216)
农业大学(20067)
(18516)
财经(18491)
师范(18401)
(18274)
(18207)
经济管理(17368)
(16722)
北京(16304)
基金
项目(86241)
研究(69127)
科学(67660)
基金(60442)
(51533)
国家(50886)
社会(43966)
科学基金(43263)
社会科(41065)
社会科学(41056)
(36325)
基金项目(31929)
编号(31558)
教育(30374)
(28553)
(26866)
成果(25761)
自然(25017)
自然科(24382)
自然科学(24377)
自然科学基金(23928)
资助(23008)
课题(20706)
(20476)
(19185)
重点(18926)
(18563)
(18255)
(17923)
国家社会(17661)
期刊
(74208)
经济(74208)
(51686)
研究(39481)
农业(34699)
中国(34166)
学报(21017)
业经(19891)
科学(19738)
(18110)
金融(18110)
(17945)
大学(17386)
教育(17327)
学学(16416)
(15775)
管理(15072)
农业经济(13862)
农村(13847)
(13847)
技术(11420)
问题(11320)
(9729)
农村经济(9097)
经济问题(8904)
世界(8861)
财经(8629)
社会(8179)
经济研究(7995)
社会科(7454)
共检索到2188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彩芳  
农民维权的途径主要有“公力救助”和“私力救助”两种方式。目前,由于传统文化的影响和“公力救助”本身存在的种种问题,大多数农民把“私力救助”作为维权的首选途径。但农村法治化建设的要求终将使得“公力救助”成为农民维权的基本途径。为此,可以通过切实有效地发挥“公力救助”的优势,建立良好的法律制度,加强培育农村法治主体,朝着完善农村法治的维护机制等方面去努力。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葛永红  董进才  
国外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不仅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还在维护农民政治权益、保障农民的社会地位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主要介绍了国外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参与、影响农业政策制定和实施,以及与政府部门沟通与合作的方式。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焦存朝  霍冀辉  
解决农民权利缺失的问题,必须借助于相关制度的建构和完善。农民自身的弱点和局限性、政府在社会发展中的职责、社会主义所追求的社会公平和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目标,决定了建立和完善政府主导的农民维权机制的必要性。我国工业化水平和经济实力的提升、我国政府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我国公民民主和权利意识的增强为建立和完善政府主导的农民维权机制提供了物质基础、重要保证和动力支持。维护和保障农民的权利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构建政府主导的农民维权机制必须健全农民权利的确立机制、农民权利的实现机制、农民权利的救助机制和农民权利的补偿机制。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詹琳  
2003年以后,农村土地纠纷取代税费争议成为农民维权抗争的焦点,失地农民群体不仅经济利益遭受损失,社会利益也处于边缘化状态。本文基于54封失地农民的来信,试图通过对基础资料的分析,归类失地农民维权途径与反馈结果,展示失地农民诉求受阻的具体环节,呈现失地农民维权途径与反馈机制的运行机理,以期能化解农民的利益表达机制梗阻。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兰竹虹  
我国农村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农民的环境权益受到严重损害,因环境污染和破坏造成农民致贫、返贫的情况日益增多,严重制约了我国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在分析我国农民环境意识和环境维权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保护农民环境权益的建议:加强农村环境保护,提高农民环境维权意识,建设农村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加强维护农村环境的制度建设。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丁胜如  
"三农"问题已经并将长期成为影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大问题,为了解决"三农"问题,特别是它的核心--农民的发展问题,我国政府已经作出了不懈的努力。然而,如何尽快、更好地走出困境,仍然需要进行深入的探讨。可以说,农民工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安广实  杨山鹰  
本文对当前农民工存在的“维权难”现状和原因的研究表明,在政府、用人单位和社会保障制度方面存在相当多的问题。切实解决农民工“维权难”的问题需要政府高度重视,企业密切配合,社会保障制度合理设计和相关的法律援助。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王春雷  
近年来,土地征收直接或间接引发的矛盾十分突出,据有关资料统计,2016年,土地领域的行政复议案件达20170件,占行政复议总数的12.23%;土地领域的行政诉讼案件达29632件,占行政诉讼案件总数的17.91%。由于土地征收涉及法律法规及政策较为复杂,专业性较强,导致被征地农民的维权成本较大。因此,有必要对不同问题的维权途径和可能的维权结果进行分析,为理性维权提供参考。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卢智睿  
自2013年《征信业管理条例》实施以来,中国内地形成了以《征信业管理条例》为线,以行政、民事、刑事法律法规为点,以国务院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颁布的规范性文件为辅的个人征信信息主体维权体系。本文立足于中国内地现行法律框架,在剖析征信业务各方当事人法律关系的基础上,对个人征信信息主体享有的权利进行分析,并对个人征信信息主体的维权途径及其利弊进行比较研究。本文认为,信息主体的维权之诉就是反侵权之诉,信息主体在维权过程中,要明晰侵权人及自己受侵犯的权益,然后根据被侵权情况选择正确的维权方式,必要时还可引入公权力,或者平衡利益适当作出取舍,以最大限度地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丁文恩  
农民增收困难,城乡收入差距扩大是我国面临的突出问题,并且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障碍。国民收入分配制度不合理是导致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根本原因。增加农民收入农民是主体,向农民赋权是解决农民增收难的必然要求。向农民赋权主要包括赋予他们发展权、教育权、正常迁移权和土地财产权。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孙春苗  
本文分析了农民维权组织存在的可能性和对于农村发展的作用,介绍了这些组织的发展和基本运行情况,梳理了农村维权组织和农民权益、农村发展之间的关系,深入分析了农民维权组织所面临的问题和矛盾,并围绕这些问题与矛盾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和政策建议。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黄坚  
实际中个体维权的艰难,使农民意识到了集体维权的必要,继而导致了近年来农村群体性事件的频繁发生。然而分析表明,在导入集体维权战略之后,形成的是一种博弈依赖的格局,该种格局注定了在与基层组织的博弈中农民权益状况的改善不仅是有限的,且这有限的改善,还要受到维权承诺有效性的影响——与基层组织有效的侵权承诺相此,农民的集体维权承诺常常是无效的。要打破博弈依赖实施有效承诺,关键在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大力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孙文中  
对闽西G村农民环境抗争过程的实地研究表明,农民在与企业和基层政府的博弈中,处于社会底层。从底层的角度出发,对转型期环境抗争主体的行动策略及逻辑进行分析,展现环境维权的形成过程,发现底层表达通常采取非制度化渠道,以日常化的行动维权为主。由于底层缺乏制度化的维权渠道,往往处于不利位置,难以实现预期的抗争结果,底层利益述求得不到合理解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