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812)
2023(9606)
2022(8140)
2021(7778)
2020(6424)
2019(14666)
2018(14475)
2017(28554)
2016(15574)
2015(17661)
2014(17837)
2013(17790)
2012(16734)
2011(15099)
2010(15335)
2009(14462)
2008(14623)
2007(13850)
2006(12128)
2005(10639)
作者
(45384)
(38608)
(38247)
(36576)
(24076)
(18614)
(17399)
(15063)
(14408)
(13571)
(13090)
(12718)
(12011)
(11969)
(11942)
(11833)
(11812)
(11159)
(10988)
(10968)
(9725)
(9539)
(9437)
(8911)
(8859)
(8757)
(8671)
(8426)
(7899)
(7809)
学科
(70195)
经济(70031)
(47515)
(47016)
管理(36895)
农业(31004)
方法(29607)
(27767)
企业(27767)
数学(24930)
数学方法(24690)
业经(20274)
中国(18733)
(15477)
(14746)
地方(14717)
(12931)
(12042)
贸易(12037)
(11718)
(11092)
(10871)
农业经济(10598)
理论(10536)
(10181)
银行(10160)
(9833)
(9801)
(9667)
(9221)
机构
学院(228995)
大学(224300)
(96403)
经济(94316)
管理(86460)
研究(77868)
理学(74712)
理学院(73875)
管理学(72586)
管理学院(72161)
中国(60465)
(59209)
科学(47994)
(46698)
农业(45511)
(42083)
业大(40610)
(40276)
中心(38088)
研究所(36389)
(36024)
财经(33140)
(30838)
师范(30584)
(30032)
北京(29013)
经济学(28700)
(28124)
农业大学(27974)
经济管理(26460)
基金
项目(149614)
科学(117045)
研究(113043)
基金(106510)
(92008)
国家(91079)
科学基金(77036)
社会(72538)
社会科(67238)
社会科学(67208)
(60483)
基金项目(56948)
教育(51158)
(49660)
编号(48931)
自然(47254)
自然科(46084)
自然科学(46068)
自然科学基金(45249)
资助(42160)
成果(39772)
(34047)
(33851)
(33820)
重点(33467)
课题(32674)
(30917)
(29193)
国家社会(29059)
创新(28789)
期刊
(113582)
经济(113582)
研究(64634)
(63035)
中国(47812)
农业(42478)
学报(37054)
科学(34029)
(32031)
大学(28704)
学学(27297)
管理(25455)
业经(24757)
教育(24355)
(24064)
金融(24064)
(20110)
技术(19156)
问题(16608)
财经(16179)
经济研究(15712)
农村(14472)
(14472)
农业经济(14284)
(13958)
(13846)
世界(12482)
经济问题(11920)
技术经济(11766)
资源(10876)
共检索到3425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周竞  
绝大多数农民都希望实现社会阶层流动,但是由于文化资源、经济资源、人力资源、公民资源和社会资源等障碍,致使他们社会阶层流动不畅。本文探讨丰富农民的资源,拓宽农民社会阶层流动的渠道,以促进农民社会阶层的良性流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路兰  高齐圣  刘瑞超  
社会阶层固化已经严重妨碍了社会主义公平公正的实现,也遏制了社会发展的活力。尽管国内外学者关于劳动力迁移及社会阶层固化问题进行了广泛研究,但对于劳动力迁移是否可以破除社会阶层固化的讨论还未曾见。文章通过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及《中国统计年鉴》数据,分析并讨论了带有异质性的劳动力迁移对社会阶层流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基于个体是否迁移存在异质性的事实,劳动力迁移对个人社会阶层的向上流动起到了促进作用;其次,劳动力迁移对社会阶层流动的影响存在年龄差异、收入等级差异,对于收入较低以及年龄处于41~60之间的个体的社会阶层影响较大。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敏  王峰  
针对农民社会阶层与幸福感问题,通过分析2010-2015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采用有序响应Logit模型估计,实证检验了农民社会阶层定位的幸福效应。研究发现,农民社会阶层定位存在幸福效应,社会阶层定位越高的农民,其幸福感越强;进一步区域比较发现,此幸福效应在经济发达地区最为显著;而户籍比较发现,农民社会阶层定位的幸福效应低于城镇居民;但从发展趋势来看,农民社会阶层定位的幸福效应较10年前有所增强,且农民对社会阶层定位有较为乐观的预期。据此提出,民生建设中重视农民的发展诉求和精神需求,融通农民社会阶层上升的渠道,从而提高农民幸福感,保障农民公平共享社会发展的成果。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刘帅  雷鹏飞  
实施免费义务教育是我国在教育领域的一项重大举措,但目前对该政策效果评估的研究较少。本文从教育的社会阶层流动效应出发,运用CGSS微观调查数据,实证研究了免费义务教育政策对社会阶层流动的因果效应,并对作用机制进行了讨论验证。研究表明,受到免费义务教育政策冲击的个体,社会阶层提升概率和幅度都明显高于控制组。该结论在经过多项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免费义务教育政策主要通过提高受教育程度、认知能力渠道促进受冲击个体的社会阶层提升,而收入并非主要作用路径。以上研究为继续实施完善免费义务教育,深化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公平、社会公平提供了政策启示。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赵晓峰  何慧丽  
农民的社会阶层不同,利益诉求不同,对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态度也有不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以来农村社会阶层分化现象越来越明显。当前的农民可以划分为五个不同的社会阶层:脱农阶层、亦工亦农阶层、在村兼业阶层、规模化经营大户阶层以及一般农业经营者阶层,其中在村兼业阶层和大户阶层农民既有可能是合作社发展中核心社员的主要来源,也有可能成为合作社里的边缘社员,而亦工亦农阶层和一般农业经营者阶层的农民则是合作社中普通社员的基本来源。只有深入理解农村社会阶层分化的特征及其对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影响机制,才能更好地认识合作社发展的复杂现实。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叶国平  
中国公民社会发育的背景与西方有明显的不同,政府的主动改革以及国家(政府)与经济、社会领域分离的同步性使得我国的公民社会带有更多的"中国特色"。在国家与社会的分离过程中,不能忽视来自社会内部的力量对于公民社会发育发展的推动作用。在中国的特定条件下,社会阶层分化是公民社会发育发展的一种内生推动力量,社会阶层的分化过程与公民社会的发展过程具有很强的内在联系,因而调适两者的关系也很有必要。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徐邵蕊  
依据2017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运用有序概率模型,考量住房差异对居民社会公平感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结果显示:较少住房面积和无住房产权负向影响居民社会公平感;较多住房面积和拥有住房产权正向影响居民社会公平感;一套住房产权比多套住房产权更能促进居民社会公平感的提升。社会阶层认同和社会阶层预期在较少住房面积和无住房产权群体中表现出正向调节作用;在较多住房面积和拥有住房产权群体中表现出中介作用。住房差异在社会阶层上向流动时正向影响居民社会公平感。鉴于此,应保障住房权利,强化社会阶层预期,提高居民社会公平感。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申云  贾晋  
香烟是人们社交符号和身份标识的一个载体,是社交圈子文化和社会阶层认同的重要表现形式。本文基于全国11个省份的微观调查数据采用非线性门槛模型,分析了香烟社交对居民社会阶层认同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结果表明:香烟价格与香烟消费支出对居民社会阶层认同存在明显的门槛效应,香烟价格和香烟消费支出分别表现出单一门槛效益和双重门槛效应,并且在农村地区尤为明显。低社会阶层认同的群体以香烟这一媒介透过物质上的平等和精神上的平等来融入高社会阶层认同群体的圈子,实现其社会阶层认同的跃升。因此,需要加强圈子文化所衍生的隐性社会结构力量所诱发的权力腐败与公权力异化的监督,防止官员"圈子文化"背后的腐败利益圈,进一步强化资源配置的公平性,从而降低居民社会阶层认同上的差异。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申云  贾晋  
香烟是人们社交符号和身份标识的一个载体,是社交圈子文化和社会阶层认同的重要表现形式。本文基于全国11个省份的微观调查数据采用非线性门槛模型,分析了香烟社交对居民社会阶层认同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结果表明:香烟价格与香烟消费支出对居民社会阶层认同存在明显的门槛效应,香烟价格和香烟消费支出分别表现出单一门槛效益和双重门槛效应,并且在农村地区尤为明显。低社会阶层认同的群体以香烟这一媒介透过物质上的平等和精神上的平等来融入高社会阶层认同群体的圈子,实现其社会阶层认同的跃升。因此,需要加强圈子文化所衍生的隐性社会结构力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钟景迅  
在以美、英两国为代表的西方学界,学者们通过研究揭示了基于不同社会阶层存在于学生中的不公平现象:来自优势地位阶层的学生更多地聚集在院校系统的上层,而来自弱势地位阶层的学生则更多聚集在院校系统的下层。与美、英两国相比,中国社会的阶层分类虽有自身的特点,但许多学者的研究也揭示出基于社会阶层存在于学生中的不公平现象也十分明显。这表明,高等院校方层是客观存在的。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何易  
随着中国经济改革迈入新常态时期,各种非均衡的社会现象凸显,其主要表现为全球经济一体化所产生的社会阶层分化。社会阶层分化不仅有碍国家下一步经济改革策略的实施,也为当前中国收入差距问题的解决埋下隐患。阶层分化现象的核心是人才的单向流动,如何围绕国家的共同富裕目标加强人才的双向流动性,是新形势下我们的思考核心。在此背景下,文章旨在从经济学的角度对社会阶层分化现象进行理论分析,并为新形势下国家对策、措施的运筹把握提供思路方向,从而为新常态下国家整体政治经济战略的实施保驾护航。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戴海东  易招娣  
合理的阶层流动是社会公平、民主、自由以及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阶层流动和高等教育公平二者一致的价值诉求有其内在统一性。实现高等教育公平与阶层流动良性互动、促进和谐社会构建的可行路径包括:树立平等观念,遵循"扶弱"原则,为低层代际向上流动提供机会;增加教育投入,合理配置资源,为社会弱势群体向上流动提供保障;强化和完善高等教育选择功能,促进社会阶层的竞争性流动;发挥高等教育的价值导向作用,关注大学生就业,促进社会阶层的公平流动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继文  陈慧君  
文章从家庭社会阶层的角度,以自我决定论为理论依据,提出了家庭社会阶层与学业关系的研究假设,建立了路径模型。基于对1502份有效样本使用结构方程模型的分析,结果显示:自主支持和社会阶层显著交互地影响了自主动机;自主动机正向影响了学习投入;进而正向影响了学习成绩,家庭社会阶层的调节作用显著。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进锋  
阶层外婚指来自不同阶层的男女之间的婚姻。西周时期的绝大多数婚姻是阶层内婚,但也存在少量阶层外婚。后者包括丈夫地位高于妻子和妻子地位高于丈夫两种情况。在这些阶层外婚中,夫妻双方精诚合作、共同拼搏是实现进一步向上流动的主要方式。除此之外,地位高的一方会有意无意、偶然必然地提带另一方,使后者地位提升。当时有些女子因婚姻使自身的社会地位获得了提高。值得注意的是,当时还有一些男子通过婚姻使自己获得了较高的社会地位。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谢作栩  谭敏  
从家庭所处社会阶层、父母受教育程度、家庭收入三方面对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差异的实证研究表明:不同社会阶层少数民族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及学校的层次、类型有显著差异;在一般公办本科院校中,少数民族的社会阶层差异最小;在公办高职高专院校中,学生父母受教育程度的差异最小;家庭收入高低对于少数民族是否进入民办院校就读有一定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