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233)
2023(2969)
2022(2418)
2021(2342)
2020(1933)
2019(4186)
2018(4299)
2017(8575)
2016(4764)
2015(5169)
2014(5091)
2013(5235)
2012(4857)
2011(4567)
2010(4701)
2009(4483)
2008(4359)
2007(4200)
2006(3937)
2005(3397)
作者
(13024)
(11858)
(11170)
(10659)
(6803)
(5667)
(4889)
(4569)
(4325)
(3964)
(3906)
(3655)
(3489)
(3463)
(3441)
(3439)
(3311)
(3261)
(3089)
(3060)
(2970)
(2916)
(2894)
(2869)
(2706)
(2655)
(2654)
(2390)
(2385)
(2348)
学科
(43242)
农业(28671)
(23353)
经济(23333)
(22892)
业经(10614)
农业经济(9548)
(8809)
农村(8805)
(6902)
土地(6626)
(6482)
劳动(6482)
农业劳动(6281)
发展(6116)
(6115)
人口(6041)
管理(6034)
(5874)
收入(5827)
动力(5751)
劳动力(5732)
农业人口(5682)
分配(5533)
地方(5496)
中国(5474)
建设(5343)
及其(5304)
方针(5272)
(5123)
机构
学院(70234)
大学(63496)
(37515)
(32593)
经济(32052)
农业(28153)
管理(27484)
理学(24252)
理学院(24075)
研究(23854)
管理学(23711)
管理学院(23610)
中国(20292)
业大(19457)
农业大学(16956)
科学(14353)
(13132)
中心(12508)
(12427)
(12343)
经济管理(11949)
(11480)
研究所(11053)
(11029)
(10299)
(10252)
发展(9550)
(9539)
科学院(9224)
(8610)
基金
项目(46098)
研究(36888)
科学(36275)
基金(32926)
(28152)
国家(27761)
社会(24191)
(24026)
科学基金(23583)
社会科(22368)
社会科学(22363)
(19947)
基金项目(17998)
编号(17414)
(14736)
教育(14638)
自然(13436)
自然科(13075)
自然科学(13074)
成果(13053)
自然科学基金(12840)
资助(12084)
(11683)
(11469)
(10846)
农业(10755)
(10601)
课题(10256)
(10137)
(10060)
期刊
(46172)
(44393)
经济(44393)
农业(31284)
研究(17276)
中国(17101)
业经(15352)
(13403)
农业经济(12996)
农村(12565)
(12565)
学报(11563)
科学(11292)
(10006)
金融(10006)
大学(9855)
学学(9764)
农村经济(8502)
问题(7449)
世界(6884)
经济问题(6574)
(6468)
(6167)
社会(6020)
社会科(5715)
社会科学(5715)
业大(5250)
技术(5229)
农业大学(5094)
资源(4881)
共检索到1073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猛  
当前,在农村政策的制订以及对农村、农民的评价中往往缺乏农民自身的话语。究其原因,可归结为经济条件的滞后阻碍农民话语的表达、政治上的边缘化使农民难以发声、文化认同感的降低加重农民的话语缺失。农民话语的缺失造成了农村资源的流失、农村文化的没落以及政策实施的不利。而要避免这种现象的出现,就应该继续完善人民代表制度、积极鼓励农民建立自己的组织、大力推进农村文化建设。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岳军  
文章对我国高校的师德缺失现状作出了四种判断,并对其缺乏的社会成因加以分析。文章提出师德重塑的有效路径为:建立健全师德培育机制,建立健全师德评价体系,在高标准人生价值引领下完善师德修养,在教育实践中提升师德修养。
[期刊] 求索  [作者] 刘建萍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汪广荣  
韩国新村运动中农民的话语权及其实现不仅直接关系到农民的利益,也直接影响到农民参与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农民话语权实现的基础与条件主要是政府职责相对合理的界定、多层次的组织与平台保障、农民权利代表素质的不断提高、农民话语权意识的不断增强和相关信息的公开。为有效保护农民利益和充分调动农民积极性,我国新农村建设中不仅要明确农民话语权的内容,更要积极地从明确政府职责、提高农民话语权意识、加强组织与平台建设、推动信息公开等方面为农民话语权的实现创造各种条件。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杜旭宇  
目前我国农民的土地、劳动力、国有资产、收入以及其他资源资产的权益严重缺失。导致这种缺失的原因在于农民财产权界定不够完整和清晰、农民财产非资本化、财产权配置不平等以及分配体制不合理等。保障农民的财产权益需从上述诸方面着手。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郑红  刘亨荣  王路遥  
高等职业院校女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缺失不仅表现为人格上的顺从、依赖,也表现为行为上的自我低要求和自我价值感过低,这种现状是社会文化导向、教育缺失和女大学生人格弱点与自我认可缺失共同作用的结果。针对高职院校女大学生创新能力缺失的原因,构建有利于高职院校女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文化氛围、课程内容体系并激发女性创造性人格的发展,都是提高女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措施。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张晓磊  
目前我国金融信用缺失已成为金融行业备受关注的问题,其所导致的金融信用危机是社会伦理危机的一种表现。本文尝试从经济伦理角度解读这一现象,并从社会伦理制度建设、政府监管等方面阐述应对方法。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周星  郭功星  贾雷  
层出不穷的企业丑闻严重伤害了消费者对企业的信任,也影响着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如何重塑企业与消费者之间几乎被破坏殆尽的信任,是一个不容回避的现实问题文章捕捉到当前消费者日益增长的人文精神需求,提出将人文精神融入企业的营销当中,从营销思想、营销组合、营销技术和营销对象等层面,对消费者展开人文精神营销,最终达到重塑消费者信任的目的。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吕鸣  
传统提单的价值,是转让提单产生转让货物的效果。提单实现上述效果,极大地依赖于其债权凭证功能。《鹿特丹规则》通过引入意思自治原则,改变了提单债权功能的强制性,削弱了传统提单的信用,将对提单制度产生负面影响。《鹿特丹规则》的货物控制权制度,部分地强化了提单的债权凭证功能,但由于除斥期间和抗辩权的存在,不能完全恢复提单的信用。我国应当充分吸取《鹿特丹规则》的有益创新,尽力限制其消极影响。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徐宁  
慈善组织作为慈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主要载体,为全体社会成员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后援和保障,为整个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健康发展保驾护航,为和谐社会的创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公信力是慈善组织生存和发展的基石,公信力的缺失将阻碍中国慈善事业和慈善组织的进步和发展。针对中国慈善组织公信力缺失这一问题,在分析归纳慈善组织公信力缺失的表现及原因的基础上,尝试针对慈善组织内部监管缺乏、外部监督不足和舆论导向存在偏差等问题,从慈善组织专业化建设、政府科学化监督和社会力量理性化参与三方面提出中国慈善组织公信力的重塑方案。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牟小刚  马杰  朱青  
铁矿石作为钢铁行业的大宗基础原材料,其价格走势对钢铁行业的生产成本是一个决定性因素。目前,我国是世界上铁矿石第一大进口国,但中国这个最大买家却对铁矿石的定价基本没有发言权。近年来,国际铁矿石价格的轮番上涨使我国钢铁行业陷入了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杜旭宇  
从理论上讲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 ,农民问题的实质又是农民的权益问题 ;权益问题能否解决或解决好 ,关系到整个“三农”问题能否解决或解决好。从实践中看 ,农民权益得不到保障、实际权益缺失又是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因此 ,正视农民权益缺失的现状 ,寻找其原因 ,并采取行之有效的对策措施是当务之急。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永龙  
制度建设是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治理有效性的前提,但我国现阶段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仍面临制度缺失,导致普遍的治理非效率。基于浙江省杭嘉湖地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实证研究表明,不同治理因素对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治理作用不完全一致。应着力创新治理机制、完善产权结构、加强规范管理、优化政府引导,促进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健康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郭素玲  
一、失地农民发展权缺失的表现发展权是人人平等的权利。在城市化发展中产生的失地农民,也应具有发展的权利,并且具有与其他个人和群体平等的发展机会。目前,我国农民的温饱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具备了发展的基础,他们也有强烈的发展要求。失地农民通过提供土地的方式为城市发展和建设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宋志红  仲济香  
研究目的:对完善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制度提出建议。研究方法:规范分析法,综合分析法。研究结果:法律规定的作为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的"农民集体"由于法律地位不明确和运行机制缺乏,不能有效履行所有者职责,应按照民法上适格所有权主体的要求重塑"农民集体"。研究结论:应赋予"农民集体"特殊法人地位,并借鉴企业法人治理的经验设置其机关和运行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