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019)
2023(14512)
2022(12216)
2021(11753)
2020(9670)
2019(21871)
2018(21605)
2017(41945)
2016(22689)
2015(25272)
2014(25233)
2013(24476)
2012(22898)
2011(20375)
2010(20521)
2009(18687)
2008(17989)
2007(16065)
2006(14115)
2005(12219)
作者
(61508)
(51712)
(51161)
(48706)
(32685)
(24524)
(23226)
(19980)
(19655)
(18434)
(17542)
(17498)
(16176)
(15888)
(15801)
(15607)
(15390)
(15025)
(14937)
(14549)
(12730)
(12692)
(12455)
(12195)
(11674)
(11662)
(11407)
(11171)
(10383)
(10368)
学科
(90018)
经济(89916)
(63866)
管理(58128)
(51543)
(42165)
企业(42165)
方法(36745)
农业(34199)
数学(31933)
数学方法(31434)
中国(25020)
业经(24834)
(22178)
地方(21928)
(17923)
(16292)
(15937)
贸易(15930)
(15511)
(15421)
(14206)
理论(13747)
环境(13605)
(13448)
银行(13428)
技术(13176)
(12983)
金融(12981)
(12897)
机构
学院(308726)
大学(303334)
(125943)
经济(123167)
管理(120448)
理学(103811)
理学院(102673)
研究(102337)
管理学(100814)
管理学院(100209)
中国(78917)
(64741)
(62536)
科学(61543)
(58046)
中心(50454)
(49663)
农业(49249)
业大(48975)
(48810)
财经(44965)
研究所(44934)
(43584)
师范(43242)
(41064)
(38398)
北京(38055)
经济学(37339)
(36732)
师范大学(34327)
基金
项目(210532)
科学(166851)
研究(160619)
基金(151287)
(130128)
国家(128869)
科学基金(111419)
社会(102029)
社会科(96227)
社会科学(96203)
(85281)
基金项目(80154)
教育(73789)
(69782)
自然(69736)
自然科(68085)
自然科学(68065)
编号(67690)
自然科学基金(66821)
资助(60453)
成果(55353)
(47114)
(47112)
重点(47053)
课题(46471)
(43927)
国家社会(41577)
创新(40915)
教育部(40410)
人文(40093)
期刊
(144999)
经济(144999)
研究(88446)
(67787)
中国(65161)
农业(46221)
学报(45362)
科学(43227)
(42647)
管理(40919)
教育(38059)
大学(36610)
学学(34308)
(32517)
金融(32517)
业经(29682)
技术(28256)
(21930)
财经(20989)
问题(20280)
经济研究(19576)
(18060)
图书(17530)
(16983)
农村(15715)
(15715)
农业经济(15477)
世界(15260)
资源(14751)
技术经济(14214)
共检索到4659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夏国锋  
本文利用5省20村的问卷调查数据,分别从农民的婚恋观、孝道观、生育观、成功评价标准和农民对村庄的认同感、公共事务参与意愿及行为选择等维度进行考察,数据显示了当前农民生活伦理的弱化和公共精神的缺失。而农民生活伦理弱化与公共精神缺失与农村的公共文化生活式微相关联。因此,新农村文化建设应加强以维持乡村社会伦理和培育农民公共精神为价值指向的公共文化建设。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路璐  谭放  沈庆斌  
1932-1937年熊佛西领导的河北定县农民戏剧试验是一次重要的乡村文化建设尝试,它的时代背景为中国20世纪30年代农村社会经济凋敝、农民积贫积弱的现状,以及当时的中国文化界存在一种"向下看"的大众化潮流。定县农民戏剧是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晏阳初所领导的"定县乡村建设试验"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试验过程中产生了不少经典的农民戏剧文本,并极大地调动了定县农民大规模参加话剧演出的热情,在试验中首次出现农民自发建造剧场。从对中国农村文化建设的角度看,定县戏剧试验在文化切入途径、跨越文化障碍、"树人"等方面取得丰硕经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孙念超  崔军伟  
萧楚女是最早关心农民教育问题的共产党人之一。他主张对农民进行广义的社会教育,并且根据农民的实际状况,在教育内容、形式上提出了具体的方案。萧楚女的农民教育思想不仅有利于提高当时农民素质,同时也为现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民教育提供了借鉴。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邱梦华  
农村文化是影响农民合作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传统时期,村落家族文化熏染下的农民通过家族集体行动和邻里互助来实现合作;在再分配时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强势灌输下的农民主要在生产领域开展国家主导的集体合作;进入转型时期,在以理性化为特征的经济话语渗透下的农民却陷入了合作难的困境。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要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必须重塑农民的共同体意识、重建农村公共文化,促进农民合作。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宁一非  
农民消费在其整个经济活动中日益显示出突出和重要的地位与作用。农民在消费角色、消费支出来源、消费支出行为、消费对象、消费水平及内部层次、消费结构、消费素质及效率、消费的循环经济性、消费设施与环境的改善和利用等方面反映出不同特点,直接影响着农民与农村及农业的关系。综合分析可以看到新农村建设与县域经济、现代农业与特色农业、农村软环境建设与硬环境建设以及对农民消费的指导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新关系和新作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延冰  
经济制度的公正性是保证经济活动运行的重要条件。最低生活保障政策是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的产物和体现,也是维护农民基本生存权利的根本保障。从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现实来看,政策制定主体的伦理目标定位、伦理职能的发挥、政策执行主体的伦理责任及执行结果等方面均存在伦理缺陷;借助于数学模型分析发现,政策制定主体与执行主体的关系直接受到目标制定向度和目标执行向度的相互影响和作用。通过以上两个向度的分析,研究政策制定主体与执行主体所呈现出的价值分布状态,进一步构建"政策理念导向、政策制定与执行主体负责、价值分配与权力分配关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萌  史清华  
本文通过调查分析,发现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目标最看重的是生产发展与生活宽裕,同时认为当前阶段农村最急需解决的问题也是生产发展与生活宽裕;对"多予、少取、放活"政策体会最深的是"放活",相比较而言,农民对"多予"感受不深。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姚鹏  尹焕晴  
新农村文化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方面。为了根本解决新农村文化建设过程中客观存在的诸多问题,大力加强相应的政策理论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主要针对农村文化基础设施供给不足、管理机制落后、专门人才匮乏等问题进行研究,提出相应的政策措施设想,供相关决策部门参考。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葛孚桥  
广东全省各地的新农村建设试点已经起步,开局良好,其示范效应开始显现,形成了一些初步的经验。同时,有些地方在认识上和实践中也存在需要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予以重视和解决的问题。总结经验,认清问题,能使我们获得一些有益的启示。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闫小斌  
在构建覆盖城乡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背景下,农村图书馆建设依然面临诸多困境与挑战,推进农村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需要对图书馆的重新认识和发现。文章从空间与伦理的内在联系入手,探讨了在现代化与城市化的浪潮中,农村所面临的传统性公共空间日益衰败而现代性公共空间缺失的挑战,继而带来农村社会的伦理危机。以农村图书馆为代表的现代性公共空间的设计和建设可以作为以空间方式介入社会问题、伦理问题的一种积极途径,在此基础上,农村图书馆建设具有了公共空间与社会伦理双重建构的意义。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曲文俏  陈磊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永丽  王虎中  
甘肃省徽县麻沿乡麻安村在世行西部贷款项目和国家财政支持下,探索出"参与式整村推进"扶贫模式。这一模式以赋权为理念,以村民发展能力建设和项目村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在建设内容上,以发展经济和增加贫困人口的收入为中心,力求水、田、林、路综合治理,教育、文化、卫生和社区文明共同发展;在运行机制上,以政府为主导,农户为主体,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广泛参与;在实施步骤上,通过制定村级规划和实施方案,使项目的运行规范化、制度化。"参与式整村推进"扶贫的根本在于通过政府政策的帮助、支持和引导,激活农村内部的发展潜力,培育农村和农民的自我发展能力。这一模式给我国新农村建设极大的启示。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赵德余  方志权  
本文选择了上海这样一个发达地区的中远郊区作为田野调查和研究的地点,以统计分析的方式对市场化进程中乡村发展的公共性问题进行了探讨。在评价乡村进步的标准上,农民尤其突出了农村社会保障和居住条件,而社会广为关注的经济收入增长并没有被农民优先考虑。政府在乡村经济发展和环境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十分突出,但在文化精神生活领域却明显"缺位"。市场化和乡村发展在引发一些重要的社会经济和文化问题的同时,也创造了消解上述问题的"积极因素"。政府政策响应的内容通常也是农民呼声或愿望表达最强烈的方面,例如对农民的收入、就业、教育以及社会保障方面的政策关注最为突出,农村环境治理次之,而社区文化和公共精神生活则容易被社会主...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俞雅乖  高建慧  
生态新农村是城市化进程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落实生态文明的有效载体,生态新农村的特征在于环境生态、经济生态、生活生态。作为上海世博会唯一乡村案例馆的宁波滕头村,其成功实践展示了建设生态新农村的创新举措。生态新农村是以新农村建设为重点、以改善农民生活为落脚点,形成生态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良性循环,目的在于建设一个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态安全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从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可持续发展目标。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董松玲  
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农民文化素质、技术能力和思想道德水平的培养,是推动农村建设的不竭源泉与动力。文章结合我国著名教育家晏阳初的"平民教育思想"理论,分析了农民教育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加强新农村农民教育的策略,即用"四大教育"开启民智、激发民力、强健民质、提升民心,"三大方式"相辅相成共同促进新农村农民教育的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