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685)
2023(6611)
2022(5756)
2021(5416)
2020(4774)
2019(11182)
2018(11125)
2017(22248)
2016(12349)
2015(14018)
2014(14345)
2013(14555)
2012(13749)
2011(12562)
2010(12850)
2009(12194)
2008(12330)
2007(11685)
2006(10188)
2005(9011)
作者
(36886)
(31678)
(31377)
(29888)
(19519)
(15228)
(14273)
(12487)
(11692)
(11120)
(10739)
(10393)
(10061)
(9788)
(9758)
(9731)
(9726)
(9098)
(9070)
(8926)
(8056)
(7809)
(7807)
(7288)
(7234)
(7207)
(7193)
(6892)
(6532)
(6453)
学科
(57995)
经济(57947)
(45627)
(40857)
农业(29977)
管理(27607)
方法(24684)
数学(22379)
数学方法(22217)
(20072)
企业(20072)
业经(15780)
中国(13359)
地方(12174)
(12025)
(11479)
(10790)
贸易(10789)
(10658)
(10513)
农业经济(9998)
(9544)
(9036)
农村(9028)
(8256)
(8097)
银行(8076)
(8046)
收入(7975)
土地(7896)
机构
学院(185783)
大学(181389)
(79843)
经济(78222)
管理(70644)
研究(62714)
理学(61096)
理学院(60465)
管理学(59497)
管理学院(59167)
(55407)
中国(48992)
农业(42695)
科学(39419)
(37488)
业大(36049)
(33326)
(33260)
中心(30715)
研究所(30146)
(29285)
财经(26441)
农业大学(26127)
(23933)
(23883)
经济学(23698)
师范(23679)
北京(23030)
经济管理(22986)
(22640)
基金
项目(120055)
科学(93116)
研究(89167)
基金(85456)
(74000)
国家(73270)
科学基金(61567)
社会(55949)
社会科(52509)
社会科学(52489)
(49113)
基金项目(46171)
(39807)
教育(39556)
编号(38758)
自然(38490)
自然科(37495)
自然科学(37482)
自然科学基金(36804)
资助(34144)
(31832)
成果(30925)
(27568)
(27253)
重点(26701)
课题(25298)
(24533)
(23217)
科研(23039)
创新(22937)
期刊
(93682)
经济(93682)
(59912)
研究(50296)
农业(40420)
中国(36310)
学报(31171)
科学(28297)
(24842)
大学(23737)
学学(22755)
业经(22144)
(19490)
金融(19490)
(19148)
管理(18840)
技术(15426)
教育(15424)
问题(14362)
农村(13888)
(13888)
农业经济(13750)
财经(12543)
经济研究(12263)
(11987)
世界(11104)
(10699)
经济问题(10651)
技术经济(10270)
资源(9544)
共检索到2738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刘金源  
作为传统社会中的一个特殊群体 ,农民一切行为准则的中心是为了生存。美国著名  社会学家詹姆斯·斯科特以其精湛的研究成果 ,揭示了农民的这种生存伦理 ,它具体体现  在农民的“生存理性”与“安全第一”的生存原则之中。关注与重视农民的生存伦理 ,对于  解决当今中国面临的农民问题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克强  
 土地对农民有多重效用,若以土地对农民的总效用为1,则土地对农民的基本生活保障效用、就业机会效用、直接经济效益效用、子女继承效用、征地后可以得到补偿效用、以免重新获取时支付大笔费用效用的平均值依次分别为0.3425、0.1236、0.2104、0.0458、0.2661、0.0117。显著影响上海市土地对农民基本生活保障效用的因素有性别、文化程度、职业、从农村转移到城市的意愿等,文章运用多元线性回归的模型定量分析了以上因素对土地的基本生活保障效用的影响。文章也同时印证了Scott有关小规模土地下农民决策基于生存伦理的结论,最后也提出了从土地保障向社会保险转换的优先人群选择的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龚晶  刘鸿雁  
本文首先对詹姆斯.C.斯科特所阐述的生存伦理的涵义做了简单介绍,然后将他提出的东南亚农民应对生存危机的各种措施按照非正式保险制度的标准进行了归类。在此基础上,本文对生存伦理在我国农村的适用性以及我国农村保险的形势进行了分析。最后,针对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几点政策建议。
[期刊] 求索  [作者] 伍志燕  
"善"作为一个最为常见的评价术语,是元伦理学家一直致力探讨的问题。从"善"这一概念的历史演变来看,它经历了一个由事实性述词逐渐地向评价性的赞词转化的过程。而且,"善"具有丰富的内涵,在具体语境中其内涵、性质、用法及功能各不相同。对"善"的元伦理分析,是科学、正确地使用"善"这一术语,作出合理的价值判断之关键。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金焕玲  崔子修  
农民工是介于农民和工人之间的一个社会群体,他们既非纯正的农民又非真正意义上的工人,这决定了这个群体的尴尬境地。农民工受到的不平待遇主要有三:农民工的薪金不能及时和足额发放;农民工的子女不能接受正常的教育;农民工的人格受到不同程度的歧视。农民工及其下一代人所遭遇到的不公平现象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有着特殊的历史、社会背景。"农民工"是城乡二元体制的产物。农民工作为当代中国的弱势群体之一,按照社会公正的原则,需要政府及整个社会的关怀和理解,制度公正对于改变农民工地位将是根本性的;农民工契约意识的增强及其所供职单位的职业伦理的完善将是基础性的;全社会尊重他人人格意识的增强将是持久性的。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杨灿明  胡洪曙  施惠玲  
本文试图从制度伦理这一本原层面来探讨"三农"问题的解决途径。首先阐述了制度的本质,论证了制度绩效与制度伦理之间有着密切的正相关关系,并且认为自由与平等是制度伦理的两大基本原则,在此基础上指出,根据制度伦理精神,给予农民国民待遇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然选择,具体而言,就是废除二元户籍制度,给农民以真正自由的权利;改革不平衡的财税体制,使农民享受到均等的公共品供应和一视同仁的社会保障。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兴娟  
农村小额信贷信用问题日益成为制约农村金融发展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信贷信用问题是金融与道德的问题,两者之间有着紧密的关系。本文主要从经济伦理学视域探析信贷信用的经济学与伦理学管理,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解构和建构农村小额信贷信用问题。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谢丽华  
本文通过分析农村生产的伦理现实,从农业生产伦理的视角提出相应的财政支农政策,以政策培育生产伦理,并促进其规范发展,同时使我国的财政支农政策在良好的生产伦理中取得良好的社会效应。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顾文涛  韩玉启  汤正华  
企业对伦理的需要是企业内生的基本需求,企业伦理规范了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各种道德关系,是一个多层次多维度的复杂系统。在企业需要层次理论基础上,分析企业伦理的结构体系,构建企业伦理的结构模型,将企业伦理按空间维度、时间维度和层次维度分为三个子系统。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范春萍  
随着生态环境问题加剧引发的公众焦虑和生态意识觉醒,以及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强调,"生态"具有了符号、导向、履行职责、回应诉求,以至时尚的功能。然而,与实质性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相匹配的"真"生态素养、生态教育、生态判断力、生态决策力等却都没有跟上。此时,出于政绩需要、包装过关
关键词: 利奥波德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肖尧春  
本文从商业伦理道德角度分析了会计造假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树立正确的义利观,建立健全企业信用管理制度,加大造假惩处力度,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建立商业伦理道德评价机制等治理对策。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江玲  
众所周知,学生与生俱来的为接受教育提供基础条件的身心特质在整体上是差小异微的。因此,在相同的环境中,学生接受教育的效果照理说不应有天壤之别。然而,走进当代学校,人们在班级授课制的轨道上却遇到了许多距离发展目标甚远,折射出教育的低效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黄婧  纪志耿  
本文从斯科特的"生存伦理"视角入手分析当前的民工荒问题,认为生存取向的农民工着眼于预期收入和全年收入的最大化,而不是季节性收入和瞬时收入的最大化,选择在家乡附近或中西部地区就业谋生,而不是一如既往地选择东部迁移。要想妥善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转变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增强农民工失业时的抗风险能力,降低他们进城的准入成本、生活成本和迁徙成本。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夏国锋  
本文利用5省20村的问卷调查数据,分别从农民的婚恋观、孝道观、生育观、成功评价标准和农民对村庄的认同感、公共事务参与意愿及行为选择等维度进行考察,数据显示了当前农民生活伦理的弱化和公共精神的缺失。而农民生活伦理弱化与公共精神缺失与农村的公共文化生活式微相关联。因此,新农村文化建设应加强以维持乡村社会伦理和培育农民公共精神为价值指向的公共文化建设。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冯丹萌   兰凯伦  
伴随农村经济的商品化发展,农业产业化发展格局成为趋势,在城乡要素双向流动的持续推动下,城乡间的社会联系与经济合作增多,以此为基础的农村人际交往模式与社会结构也发生巨大变迁。传统的熟人社会圈子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产业性质与乡俗性质共存的新型乡村社会关系。本文主要对身处其中的农民合作行为进行经济与社会双重视角的解构。研究发现:农民在农业产业链下的合作选择是综合性的,既有经济因素驱动下的主动行为(如契约和逐利),也有在传统社会要素潜移默化下的牵引与延续(如道德与面子)。通过对农民现实行为的学理剖析,从而积极探索现阶段农民合作行为的政策调适,在新型乡村社会关系这一新的历史场景中,剖析理解农民产业参与的内在机理和外部压力,进而优化农业产业链的平衡生态结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