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954)
- 2023(8227)
- 2022(7021)
- 2021(6444)
- 2020(5477)
- 2019(12306)
- 2018(12280)
- 2017(24263)
- 2016(13367)
- 2015(14918)
- 2014(14849)
- 2013(14980)
- 2012(14004)
- 2011(12657)
- 2010(12964)
- 2009(12385)
- 2008(12325)
- 2007(11393)
- 2006(10453)
- 2005(9475)
- 学科
- 济(60126)
- 经济(60032)
- 业(46646)
- 农(45649)
- 管理(36576)
- 农业(30254)
- 企(25659)
- 企业(25659)
- 方法(21100)
- 财(19030)
- 数学(18816)
- 数学方法(18648)
- 业经(17810)
- 制(16957)
- 中国(15241)
- 体(12459)
- 地方(12391)
- 收入(11956)
- 学(10819)
- 发(10278)
- 银(10160)
- 银行(10137)
- 农业经济(10131)
- 行(9704)
- 贸(9579)
- 贸易(9574)
- 融(9509)
- 金融(9506)
- 易(9366)
- 策(9272)
- 机构
- 学院(196829)
- 大学(193726)
- 济(89170)
- 经济(87573)
- 管理(73390)
- 研究(69313)
- 理学(63323)
- 理学院(62686)
- 管理学(61731)
- 管理学院(61397)
- 中国(54302)
- 农(53329)
- 财(42135)
- 农业(40567)
- 科学(40302)
- 京(39796)
- 所(35693)
- 业大(34784)
- 财经(32154)
- 中心(31971)
- 研究所(31932)
- 江(31568)
- 经(29190)
- 经济学(27761)
- 经济学院(25200)
- 农业大学(25012)
- 范(24532)
- 师范(24318)
- 北京(24178)
- 省(23737)
- 基金
- 项目(128186)
- 科学(101926)
- 研究(96513)
- 基金(94698)
- 家(82213)
- 国家(81443)
- 科学基金(69414)
- 社会(64263)
- 社会科(60551)
- 社会科学(60536)
- 省(50520)
- 基金项目(50144)
- 教育(42725)
- 自然(42165)
- 自然科(41144)
- 自然科学(41132)
- 划(41129)
- 自然科学基金(40430)
- 编号(39237)
- 资助(37576)
- 成果(32521)
- 农(30759)
- 制(30650)
- 部(30040)
- 重点(28913)
- 发(28756)
- 国家社会(27442)
- 课题(26654)
- 创(26602)
- 性(25863)
- 期刊
- 济(106989)
- 经济(106989)
- 研究(59870)
- 农(58377)
- 中国(43146)
- 农业(39200)
- 财(32718)
- 学报(31291)
- 科学(29756)
- 大学(25143)
- 学学(24192)
- 管理(24103)
- 融(22467)
- 金融(22467)
- 业经(22186)
- 业(17965)
- 教育(16788)
- 财经(16385)
- 问题(15525)
- 技术(15283)
- 经济研究(14623)
- 农村(14298)
- 村(14298)
- 经(14046)
- 农业经济(13897)
- 世界(12668)
- 版(12197)
- 经济问题(11041)
- 技术经济(9896)
- 社会(9530)
共检索到3047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贾甫 赵净 蒋茜
从农民的收入构成来看,家庭经营性收入增长缓慢是导致农民收入增长陷阱的主要原因。家庭经营性收入增长缓慢的原因是:农村正规金融组织的缺失使得农民面临严重的资本约束,这导致了不合理的投资安排及其扭曲的农村产业结构,正是这种比例失衡的产业结构造成了家庭经营性收入增长缓慢。基于此,农户之间的资本联合或非正规金融组织是解决资本短缺并走出收入增长陷阱的长效自救机制。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陈华 明星
本文在简要分析"中等收入陷阱"基本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中等收入陷阱"背景下广大农民增收面临的巨大挑战,并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以期对新形势下如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
“中等收入陷阱” 农民增收 对策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贺大兴 姚洋
本文从经济不平等的角度对中等收入陷阱的机制给出了一个理论解释。本文的模型表明,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平等对经济的影响不尽相同。在经济起飞阶段,财富集中促进社会物质资本积累,有利于落后国家逃脱贫困陷阱。但是,过度的不平等剥脱了穷人物质投资的机会,形成阻碍发展中国家的第一类中等收入陷阱。跨越第一类中等收入陷阱之后,过度的不平等限制穷人的人力资本投资,导致先进生产部门无法替代落后生产部门,最终形成第二类中等收入陷阱。当穷人有能力积累人力资本后,经济不平等便不再重要,经济最终将收敛于高收入水平阶段。
关键词:
不平等 中等收入陷阱 非齐次性偏好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易先忠 庞润光
政府如何适时调整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是中等收入国家改革的关键问题。文章基于19502011年两类国家的经验研究发现:(1)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成功实现了主要增长动力由要素投入向要素使用效率的转型,而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形成了对要素投入增长路径的依赖。(2)政府干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取决于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在以要素投入为主要增长动力的发展阶段,政府干预通过引导资源配置、促进要素积累的途径促进经济增长,但是该效应随着发展阶段的演进逐渐减弱;而在以要素使用效率为主要增长动力的更高发展阶段,政府干预则会抑制要素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陈昌兵
拉美国家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收入差距不断增大,为此政府扩大了公共支出形成了"福利赶超";"福利赶超"使得政府支出超出了政府收入,政府减少了对企业的支持,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由此减弱,经济增长落入了"增长陷阱"。这一理论逻辑得到本文构建的数理模型的证实。目前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中国已出现"福利赶超"的迹象,为了避免重蹈拉美国家的覆辙,我们提出了缩小收入差距、压缩行政性开支及合理使用公共财政等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秀生 王军民 陈立兵
“三农问题”是关系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问题,其核心是农民收入增长,农民收入增长的关键是构建收入增长的长效机制。本文通过分析中国农民收入的现状,从制度视角分析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土地制度、税费制度、金融体制、公共品供给体制以及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中国农民收入增长长效机制的制度框架。
关键词:
农民收入 制约因素 长效机制 制度框架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吴欣
农民收入的增长对于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已经进入依靠城市化推动经济增长阶段,城市化对农民收入的增长起到至关重要作用。本文运用1978~2013年数据研究了城市化与农民收入增长的相互关系以及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城市化对增加农民收入具有正向推动作用,而城市化对农民收入增加的影响是通过影响劳动型技术替代、土地型技术替代、人均资本存量、农村人力资本情况、政府涉农支出、一产比重等渠道来实现的。
关键词:
城市化农民收入影响机制协整理论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欢 徐康宁
本文选取1985~2014年数据,利用VAR模型实证研究收入差距、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这三个指标的动态关系,通过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来探究经济发展的显著影响因素和程度强弱。实证结果得出:收入差距会短期内刺激经济增速提高,但长期不利于经济持续向更高水平发展,是经济滞涨和潜在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主要原因;而消费需求旺盛能持续稳定地带来经济的中高速增长,其水平主要由经济发达程度和基尼系数大小共同决定。我国自中等收入阶段以来的发展情况符合国际上成功跨越"陷阱"国家的基本趋势,即消费率在中下等收入和中上等收入阶段之间呈现出U型消费拐点。本文最后得出结论,即政策应侧重于调结构和以居民消费需求为主导的内需...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刘方棫 李振明
2010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这对于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而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对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对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无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期编发几篇学习《建议》的体会论文,以飨读者。
关键词:
中共中央 “十二五”规划 建议 体会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玲玲
发生在中等收入水平阶段的增长放缓与经济增长停滞,是困扰发展中国家的增长难题。本文梳理主要文献,总结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进入中等收入水平阶段之后出现经济增长放缓的原因,并对越过中等收入陷阱的代表性国家的再次增长经验进行总结。现有文献表明,经济增长放缓是经济体系内部各要素作用冲突的结果,是否能通过协调各要素作用,以及在经济结构、经济制度以及技术进步中获取持续收益是经济能否再次增长的关键。
关键词:
经济增长放缓 中等收入陷阱 转型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方大春
2009年,我国人均GDP达到3600美元,开始进入中等收入发展阶段。如何在发展中避开"中等收入陷阱",是我国必须面对的挑战。"十二五"是我国经济、社会全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张勇 王慧炯 古明明
针对很多国家发展到一定阶段即陷入"中等收入陷阱"这种状况,本文将教育与发展的经典研究和中国当前可能面临"中等化收入陷阱"的现实问题结合起来,指出缺乏与新兴产业和经济转型对应的创新型人力资本储备是很多国家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重要原因。本文进一步将理论分析用于中国发展实践,指出我国经济转型的实质是由投资拉动转向人力资本拉动,而这种经济转型需要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尤其是加大公共投入,进而实现教育公平。同时,转向重视高等教育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林志帆
本文为"中等收入陷阱"提供了一种量化识别方法并检验了该概念的存在性。在增长收敛模型中,本文运用跨国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发现,β条件收敛在全球范围内显著成立。分位数回归进一步揭示,收敛系数与要素积累对经济增长的作用随着经济增速的提升呈现递减态势,"自持"增长效应明显。通过计算实际增速与模型预测增速的残差对"中等收入陷阱"进行识别,证实其存在性并发现中低收入国家更易陷入"中等收入陷阱"。本文提出的识别方法可以有效排除短期波动与小型冲击的影响,并充分考虑不同发展阶段经济增速的异质性,识别结果也与经验事实高度相符。
关键词:
中等收入陷阱 增长收敛模型 跨国面板数据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苏晓艳 范兆斌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的扭曲一直是制约我国农民收入增长的重要原因。本文从农村公共产品的性质入手,分析了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的内在矛盾及对我国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提出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改革的基本思路。
关键词:
农村公共产品 农民收入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程欣
财产性收入作为农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更好地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因此,构建促进农民财产性收入增长机制是必然要求。一方面,建议完善关于农村宅基地、土地流转等的配套制度,增加农民的补偿性收入;另一方面,完善农村金融信贷业务,推进农村多元化产业发展,为农民获得财产性收入创造空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