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795)
2023(3861)
2022(3117)
2021(3074)
2020(2501)
2019(5418)
2018(5536)
2017(10903)
2016(6154)
2015(6860)
2014(6792)
2013(6902)
2012(6404)
2011(5951)
2010(6130)
2009(5703)
2008(5716)
2007(5385)
2006(5002)
2005(4374)
作者
(16888)
(15152)
(14427)
(13808)
(9024)
(7284)
(6410)
(5854)
(5589)
(5084)
(5026)
(4866)
(4621)
(4612)
(4479)
(4449)
(4375)
(4281)
(4107)
(4028)
(3796)
(3752)
(3656)
(3629)
(3439)
(3397)
(3344)
(3146)
(3102)
(3023)
学科
(43596)
农业(28947)
(28578)
经济(28544)
(24982)
业经(11419)
农业经济(9706)
(8834)
农村(8827)
管理(8396)
(8056)
中国(7559)
发展(7150)
(7147)
方法(7102)
地方(6964)
土地(6772)
(6603)
(6587)
劳动(6586)
数学(6387)
数学方法(6329)
收入(6306)
农业劳动(6293)
人口(6173)
动力(5786)
劳动力(5739)
建设(5717)
农业人口(5688)
及其(5631)
机构
学院(90232)
大学(85067)
(40707)
经济(39999)
(39808)
管理(34274)
研究(32225)
农业(29996)
理学(29959)
理学院(29688)
管理学(29276)
管理学院(29132)
中国(25495)
业大(21913)
科学(19110)
农业大学(18140)
(17338)
(16703)
中心(15939)
研究所(15038)
(14866)
(14402)
(14187)
经济管理(13576)
(12315)
(12226)
师范(12137)
(11932)
财经(11571)
科学院(11336)
基金
项目(59232)
研究(47407)
科学(46377)
基金(41833)
(36060)
国家(35590)
社会(30470)
科学基金(29687)
社会科(28282)
社会科学(28277)
(25237)
(24855)
基金项目(22491)
编号(21681)
教育(19688)
(19308)
成果(17060)
自然(16843)
自然科(16396)
自然科学(16395)
自然科学基金(16093)
资助(15795)
(15080)
(13804)
课题(13608)
(13417)
重点(12819)
发展(12797)
(12693)
(12597)
期刊
(53298)
经济(53298)
(47921)
农业(32545)
研究(25039)
中国(21041)
业经(16338)
学报(14682)
(14121)
科学(13844)
农业经济(13167)
农村(12761)
(12761)
大学(12257)
学学(11832)
(11526)
金融(11526)
问题(8736)
(8640)
农村经济(8612)
教育(8557)
世界(7914)
(7310)
经济问题(7232)
社会(6876)
技术(6806)
管理(6624)
社会科(6198)
社会科学(6198)
业大(5782)
共检索到1381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韩信传  
农民作为社会阶层的一部分,在传统农业社会就已基本形成。在现代社会,由于农业的特征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农民及其内涵亦需随之赋予新的涵义。本文通过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特征比较的方法,确立了现代农业背景下农民的内涵特质——现代农民是一个以通过市场配置资源,以市场需求指导生产又以新产品供应市场,并以商业活动为舞台的生产者和经营者的统一体。同时,与传统农民相比,他们具有独立性、自主性、能动性、社会性和创造性等内涵特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魏学文  刘文烈  
新型职业农民是以农业为固定职业,具有较高文化素质、有技术、懂经营、会管理的新一代农民,有着较高的收入水平和社会地位。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是关乎农村土地谁来耕种、农业现代化谁来承载的大问题。要根据我国实际,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机制。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胜军  李翠珍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共同体是由一群关注、参与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个体和组织,基于共同目标和责任,以情感为纽带、契约为规范,在充分合作的基础上形成的有机团体。其实质是一个拥有精神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和实践共同体三重意蕴的有机结合体。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薛晴  陈会谦  孙秀芳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时代和历史高度,提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重要论断,并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勾勒出新型职业农民应具有的"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特征内涵,其中贯穿着唯物史观主要观点,具有深厚的理论底蕴,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光辉典范,根本体现了对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坚持和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明媚  
农民概念具有多维性,农民概念的多维性使得农民的定义很难有统一的界定,所以在研究农民问题时,必须从多维角度进行界定,才能使农民概念更为清晰,研究的结论更准确。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第一次提出"新型职业农民"的概念,本文从"新型职业农民"的四个维特性角度进行分析定义,明确其特有内涵,并对内涵进行解读,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研究"新型职业农民"问题明确具体研究对象。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饶开宇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发挥亿万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发挥主体作用离不开传统农民向新型农民的转化,培养和造就新型农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还着重阐述了新型农民的内涵和构成要素。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庄西真  
在我国,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为了解决"谁来种地"、"怎么种地"的发展困境,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工作逐渐提上日程。从宏观上看,新型职业农民概念的产生是一个历史演变的过程,这一过程伴随着对农村实用人才认识的逐步深入。从微观上看,新型职业农民的成长和培育与农民的现代化进程可谓并蒂相连,以农业现代化为视阈,可为深入理解新型职业农民提供崭新的视角。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梅  刘庆  赵惠燕  
新型职业农民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人才保障,新型女职业农民是其中不可或缺的力量。以经济学家Amartya Sen的能力方法作为研究基础,通过访谈和主题研究法,分析新型女职业农民的特点与面临的挑战。结果显示,女职业农民在创业中共同表现出强烈的主动性和自我主导性,且依据产业特点拥有一定的社会网路。但她们在抵制不利自身发展的社会习俗和参政议政方面仍表现无力,这不仅使其负担沉重,而且当自己的权益受侵害时不能很好地自我保护。因此,应关注新型女职业农民发展特点,助力她们迎接挑战。同时应广泛宣传,发挥她们的示范作用,使更多农村女性投入到加速乡村建设步伐和现代农业发展的力量中去。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华林  
新型农民正在推动鱼米之乡的苏州走向现代农业的前沿。据苏州农业部门统计,目前,苏州市已建成万亩规模以上现代农业园区26个,总面积达95万亩;全市拥有专业大户1500多户,家庭农场119家,合作农场186家;完成培育持有"涉农中专及以上学历证书、农业职业资格证书、职业农民培训合格证书持证"的农民93 792名,居江苏省首位。"80后"的林亚萍,就是在苏州培育新型农业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房彬  
新型农民培育的实践,要求首先对"新型农民"概念进行理论界定。典型意义上的新型农民,除了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之外,还应该具备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现代观念。本文探讨了"新型农民"概念的内涵,对这一概念进行了深层解读,并指出理解这一概念需要把握三对关系。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徐俊蕾  
大量"懂技术、会经营、能表达、负责任"的新型职业农民是实现农业生产方式现代化的重要条件。当前,农业劳动力的大量转移、现代农业生产方式的初步出现为新型职业农民的生成提供了可能性。作为新型经济社会组织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建构了农民之间的新型经济关系,使农民有机会超越传统血缘关系、宗法制度实现身份、能力和观念的转变,成为新型职业农民。同时,加快有利于城乡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制度和政策建设有利于吸引更多有志于现代农业的优秀人才到农村创业,壮大新型职业农民群体。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李明月  胡竹枝  
目前,由于缺乏一致认可的"失地农民"内涵界定,导致失地农民数量的估算较为混乱。文章提出,应从时间、身份、土地面积、土地用途或权属4个维度把握失地农民内涵,并在此4个维度下分耕地、农用地、集体土地3种口径对广东省截至2008年的失地农民数量进行了估算。研究结果表明,失地农民数量被低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政策的实施效果不尽如人意。失地农民问题远比预计的严重,政府应及时提供妥善安置失地农民的制度供给。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智  
农民职业教育"云"课程是以"云"技术为基础、符合农民学习需求的课程形态。在乡村区域范围内建设农民职业教育"云"课程,具有教育信息化政策、基础设施基本具备且受众广泛等支撑条件。就未来发展而言,农民职业教育"云"课程的发展要立足乡村实际,建设虚拟的课程环境与符合农民学习特点与需求的课程"云",形成"云"学习观,构建在线评价与反馈机制。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江晓华  欧元雕  
新中国历史上经历过四次分配制度改革,以分配权为中心的改革比较欠缺,而农民又是我国最大的社会群体,在实践和理论层面上以权利为核心的涉农分配制度改革意义重大。农民经济分配权是农民参与社会财富和社会资源等经济利益分配的权利总和,在权利属性上具有私权为本兼顾公权诉求的属性,在部门属性上属于经济法上的经济权利,在价值属性上应强调经济发展的持续性和共享度,是涵盖初次分配、再次分配和第三次分配的权利体系。现有条件下实现农民经济分配权应该充分利用现有制度并系统化进而予以局部制度创新,从多元主体维护、保障性法律制度、促进性法律制度和救济性法律制度四个方面实践农民经济分配权。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黄善明  
农民经济权益的规范性质体现在:它是农民的正当经济利益,是农民的公民意志的体现,是一种实质平等的权利。农民是劳动生产的主体,是投资经营的主体,是消费的主体。对应于每一主体身份,都有其相应的权益要求。城乡一体化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发展问题,农民在经济利益上是否得到发展的最直接体现是收入能否可持续增长,这需要作为义务客体的国家积极行动,将政策重点落实到农民对各种资源与机制进行有效利用的机会与能力上,并直接体现在以法律法规为典型的制度设计中。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