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150)
- 2023(13133)
- 2022(11260)
- 2021(10464)
- 2020(8802)
- 2019(20092)
- 2018(19741)
- 2017(38474)
- 2016(21268)
- 2015(23539)
- 2014(23328)
- 2013(22983)
- 2012(21654)
- 2011(19728)
- 2010(19896)
- 2009(18635)
- 2008(18683)
- 2007(17213)
- 2006(15295)
- 2005(13401)
- 学科
- 济(87395)
- 经济(87301)
- 业(66199)
- 管理(60257)
- 农(47787)
- 企(44430)
- 企业(44430)
- 方法(36915)
- 数学(32905)
- 数学方法(32569)
- 农业(31349)
- 财(23264)
- 业经(22299)
- 中国(21891)
- 贸(18506)
- 贸易(18502)
- 学(18394)
- 制(18088)
- 易(18059)
- 地方(17841)
- 环境(16384)
- 策(15388)
- 银(13794)
- 银行(13741)
- 务(13732)
- 财务(13706)
- 财务管理(13673)
- 技术(13087)
- 行(13077)
- 企业财务(12978)
- 机构
- 学院(310067)
- 大学(305376)
- 济(129468)
- 经济(126884)
- 管理(119045)
- 研究(105800)
- 理学(103461)
- 理学院(102366)
- 管理学(100661)
- 管理学院(100121)
- 中国(81052)
- 农(76802)
- 科学(67514)
- 京(62820)
- 农业(60013)
- 财(57817)
- 业大(55632)
- 所(55560)
- 研究所(50655)
- 中心(50168)
- 江(47614)
- 财经(45745)
- 经(41594)
- 范(38786)
- 北京(38634)
- 经济学(38557)
- 师范(38293)
- 农业大学(37512)
- 州(37187)
- 院(36640)
- 基金
- 项目(208474)
- 科学(162940)
- 基金(151309)
- 研究(148054)
- 家(133943)
- 国家(132722)
- 科学基金(112266)
- 社会(94595)
- 社会科(89344)
- 社会科学(89314)
- 省(83116)
- 基金项目(80827)
- 自然(73833)
- 自然科(72079)
- 自然科学(72052)
- 自然科学基金(70799)
- 划(69587)
- 教育(66211)
- 资助(60913)
- 编号(60210)
- 成果(48010)
- 重点(46817)
- 部(46121)
- 发(46086)
- 创(43283)
- 农(41053)
- 科研(40640)
- 课题(40592)
- 创新(40502)
- 计划(39428)
共检索到4529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杨善麟
农村计划生育工作近几年成绩非常显著。但是,从根本上改变农民的生育观念和生育行为,却收效不大。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忽视了环境对农民生育行为的影响。 现阶段影响农民生育行为的环境因素主要有哪些呢? 家庭经济环境的软约束性。家庭经济状况,特别是家庭收入水平和生活方式是决定生育行为的主要因素之一。然而,在农村大多数地方,孩子生育的成本偏低,加之农民的现代商品意识还不成熟。他们通常不分析生育孩子的成本效益,认为“养娃不算饭钱”“一头牛是放,几头牛也是放”等。往往表现出重男轻女,重生轻育,重孩子数量轻孩子质量。家庭经济环境的好坏对其多生少生的影响,约束性非常之弱。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马芒,孙中锋
利用“皖北皖南生育水平差异比较研究”项目第一阶段调查资料 ,对安徽省南北农民生育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比较分析与研究 ,认为皖北皖南农民生育行为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生育水平的高低是各种因素相互关联、综合作用的结果 ;在影响农民生育行为的诸多因素中 ,经济、社会、文化和计划生育是影响农村家庭生育行为 ,进而制约生育水平的四大重要因素。
关键词:
生育行为 生育成本 性别偏好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邓小敏
生育观是指人们对生育行为的看法,是人生观和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支配生育行为。许多影响生育率的因素,如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及自然环境等社会因素和自然因素都是通过影响生育观这个中间变量来影响婚姻、生育模式而最终影响生育率的。家庭是人口再生产和经济活动的基本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彭希哲
80年代以来,中国的人口控制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一方面,由于庞大的人口基数,即便是较低的人口增长率也将给我们的生存环境带来越来越沉重的负担,直接影响到中国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在经历了70年代令世人瞩目的迅速下降以后,中国妇女生育水平的进一步降低正遇到越来越多的困难。面对严峻的形势,中国计划生育工作的目标、方法和工作体系也必须作出相应的调整,并不断趋于完善。人们日益清醒地认识到在保持卓有成效的行政干预的同时,人口控制的成败关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田翠琴 赵志林 赵乃诗
农民环境行为对农村环境的影响具有直接性、根源性,农村环境问题是广大农民生产和生活活动直接作用的结果。农民的环境行为可以划分为生产型环境行为和生活型环境行为,二者互动互构,形成农村环境问题的内在生成机制。目前,学术界还很少关注农民日常生活行为对环境的影响。研究将以环境行为为研究视角、以日常生活为切入点,分析农民日常生活行为对环境的影响,建构一个农民生活型环境行为的分析框架,为解决农村环境问题、促进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提供新思路、新途径。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陈震,陈俊杰
在进入低生育水平的90年代后,农村的计划生育工作面临着新一轮以生育的性别为焦点而引发的一系列问题的严峻挑战,本文正是对于这一挑战的理论思考。文章从社会人口学的角度,提出了关于农民生育文化边际性的理论命题,认为性别是农民生育的核心内容。“生一个男孩”体现了现阶段大多数农民在生育问题上最基本的价值性需求,是他们难以逾越的文化边界,有着文化深层结构上长期的稳定性。在农村人口控制中,我们应该坦然承认农民生育的文化边际性,并考虑将它作为日后制定人口政策的一个重要前提,将计划生育的正当性建立在文化合理性的基础之上,使宏观的“抓紧”,更有可能真正落实为基层的“抓好”,尽可能地减少政策实施的负面效应。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陈永平
宗族势力在农村复活,值得重视。宗族势力作为中国农村独特的文化现象,过去是、现在仍然是影响农民行为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孙中山先生早就指出:“中国人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吴文华
全国七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我国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纲要指出,要在本世纪内实现社会主义建设的第二步战略目标,使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党的十三届八中全会的《决定》指出,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因此,实现小康的重点在农村,农民的生活水平是小康社会的具体体现.全国有453个贫困山区县(市),分析和研究这一地区农民的生活消费行为,对于推进全国实现小康社会目标,无疑具有积极的意义。本文试图以武陵山区的利川市(全国重点扶持的300个贫困县之一,在贫困县经济发展中居中等水平)八十年代农村百户住户抽样调查资料,对此作些简要分析. 一、现状贫困山区由于生产发展速度缓慢,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孔祥智 顾洪明 韩纪江
在城市化进程中,农民是最重要的微观基础,只有了解农民的真实意愿,才能采取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来推动城市化的良性发展。我们在研究失地农民接受补偿的影响因素时,利用线性到对数模型、Logit模型,分别检验了农民希望得到补偿的标准、是否希望得到非货币补偿以及转让土地的倾向等影响因素,并根据计量分析结果,提出改革现行征地补偿政策的具体建议。
关键词:
失地农民 受偿意愿 征地补偿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余勃
农民工是弱势群体,其权益屡被侵犯,又因维权成本高,使其无力维护自身权益。本文以交易成本理论为基础对农民工权益受侵害的原因进行分析,从制度视角提出保障农民工权益的对策。建议要积极发展农民工非政府组织,改革城市政策偏向,健全劳动力市场体系,加强劳动市场监察,规范用工单位的用工行为,建立素质教育与职业技能并重的农民工培训体系。
关键词:
交易成本 非政府组织 农民工 权利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陈俊杰,穆光宗
本文从社会人口学角度,剖析了社区因素对农民生育决策的影响方式与途径。农村社区事实上叠加着两个层面的含义;偏于传统性的“日常生活世界”层面和偏于现代性的“系统生活世界”层面。前者不但使得“生男”成为农民生育决策的核心,而且在时间上也倾向于“早生”;后者,社区的社会一经济状况(集体化程度与工业化水平)与社区的行政组织状况(社区政府控制力与社区秩序),是影响农民生育决策的最主要的因素。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李绍先
人口问题是关系到社会经济发展全局的重要问题,严格控制人口是实现我国第二步战略目标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中国的人口问题说到底实际上是农村人口问题。农村人口占我国人口的80%,计划生育的重点和难点均在农村。能否搞好农村的人口控制工作,对于完成九十年代人口控制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结合对山西农村的实际调查,对农民的高生育意愿和解决对策作些探讨。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莉 张艳 刘福江 聂凤英
本文利用对宁夏628户农户的问卷调查数据,对信息化带来的生计改善进行实证研究。采用可持续生计框架中的金融、人力和社会资本指标、农民个体和家庭特征指标以及农民对生计改善的满意程度等作为变量,进行主成分分析和排序回归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农村信息化对农民生计的改善主要是加强金融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农民的贫困状况制约着信息化对生计的改善,农民的年龄、性别、民族、职业等个体特征以及家庭人口和土地规模等因素对改善生计的影响不显著。建议农村信息化建设优先考虑能提升农民金融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信息服务;通过示范引导逐步带动农村贫困人口利用信息技术改善生计;通过农民信息技能培训,有效发挥农村信息化对...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董红杰 黎苑楚
我国生态环境保护法制体系对城乡的不公正对待、农村生态资源归属关系不清、农民生态权益保护具体制度的缺失,导致了农民生态权益成为城镇化的牺牲品。为改变这种局面,必须建立健全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法制体系,明确农民对农村生态资源的各项权能,并建立农村生态补偿制度。
关键词:
城镇化 农民生态权 对策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陈俊杰,陈震
自人口研究恢复以来的二十多年中,农民的生育问题一直是我们关注的核心。研究的持续积累使我们的认识不断提高,并在此基础上对这一问题逐步形成了几种基本的理论解释。然而遗憾的是,我们对这些不同的理论观点尚未作过系统的整理与比较分析。从学术发展的眼光看,如果对已有的研究成果不作及时全面的反思检讨,至少不利于我们对农民生育这一重要问题产生较好的知识上的积累,并会延缓我们认识的进一步深入或飞跃。这实在是非常可惜的事。有鉴于此,本文试图通过对这些有关农民生育研究的“再研究”,来进行这么几个方面的探索:①这些理论解释在基本思路上各有什么样的“内在逻辑”(Internal Logic)?②它们是否是令人满意地解释农民的生育行为?③它们彼此的视野是否还有若干盲点?④针对这些不足,是否有可能通过视解与思路的转换来尽量加以克服?正是基于这些考虑,近两年来,我们一直留心收集国内有关农民生育行为的研究文献,并在此基础上,作了一些理论上的反思与展望,现在不揣浅陋地写出来,希望引起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