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278)
2023(13213)
2022(11474)
2021(10602)
2020(8806)
2019(20286)
2018(20072)
2017(39220)
2016(21192)
2015(23926)
2014(23916)
2013(23862)
2012(21826)
2011(19753)
2010(19587)
2009(18018)
2008(17617)
2007(15811)
2006(13862)
2005(11772)
作者
(61176)
(51143)
(50394)
(48064)
(32139)
(24406)
(22856)
(20246)
(19315)
(18092)
(17378)
(17056)
(15884)
(15873)
(15421)
(15358)
(15254)
(14913)
(14618)
(14315)
(12761)
(12504)
(12408)
(11696)
(11492)
(11263)
(11261)
(11176)
(10260)
(10092)
学科
(91336)
经济(91225)
(67117)
管理(59459)
(47572)
(45731)
企业(45731)
方法(42697)
数学(37841)
数学方法(37510)
农业(31659)
业经(23034)
中国(22589)
(21507)
地方(18829)
(17447)
(16107)
(15948)
贸易(15939)
(15427)
技术(14010)
(13282)
环境(13282)
财务(13221)
财务管理(13193)
理论(13091)
(12765)
企业财务(12611)
(12354)
(12231)
机构
学院(305801)
大学(304609)
管理(126056)
(124495)
经济(121942)
理学(111051)
理学院(109881)
管理学(108114)
管理学院(107590)
研究(98074)
中国(73190)
(65090)
(63406)
科学(60590)
(53912)
业大(51601)
农业(49896)
(48260)
中心(45695)
财经(44199)
研究所(44022)
(43588)
(40509)
(39821)
师范(39531)
北京(39348)
经济学(36266)
(35387)
经济管理(35295)
(34811)
基金
项目(214529)
科学(169588)
研究(159148)
基金(156569)
(135203)
国家(134006)
科学基金(116181)
社会(101410)
社会科(95794)
社会科学(95770)
(84057)
基金项目(84050)
自然(74923)
自然科(73149)
自然科学(73135)
教育(72023)
自然科学基金(71851)
(69426)
编号(66025)
资助(63860)
成果(52434)
(48086)
重点(46944)
(45771)
(44234)
课题(43833)
国家社会(41348)
教育部(41200)
创新(41096)
人文(40905)
期刊
(135248)
经济(135248)
研究(86949)
(66317)
中国(55821)
学报(48326)
农业(45228)
科学(44615)
管理(40924)
(38020)
大学(37668)
学学(35714)
教育(32398)
业经(27728)
(26992)
金融(26992)
技术(25190)
(20968)
财经(20927)
经济研究(19401)
问题(19026)
(17611)
(15614)
理论(15106)
技术经济(15021)
科技(14736)
图书(14731)
农业经济(14301)
农村(14038)
(14038)
共检索到4341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李红  孙云瑞  李辉  
关注农民生活质量和心理和谐,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深度访谈的方法,对云南、河南20个市(州)、38个县(区),3700个农民进行问卷调查,探讨了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民生活质量与心理和谐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农民总体生活质量较高,心理和谐接近但尚未达到比较和谐水平。农民的物质生活质量较低,对当地的社会环境和生活环境不甚满意,但人际关系较为和谐。生活质量与心理和谐的各维度具有很高程度的内在一致性。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立军  庞敏  马霄  
在界定失地农民生活质量内涵的基础上,本文根据失地农民生活质量的特点,从客观条件与主观感受方面构建了以个体为研究对象的失地农民生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综合指数方法构造了失地农民生活质量评价模型,研究表明失地农民生活质量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具有可行性与适用性。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正龙  
文章选择了现阶段与人们生活质量密切相关的指标,构建了研究居民生活质量的指标体系。选用31个省市的截面数据,对31个省市居民2004年社会发展和个人努力所提高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的满意程度进行了实证研究。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王晓莉  
和谐劳动关系是和谐社会建设在企业组织中的具体体现,而实现劳动关系从冲突到和谐的转变,除了加强法律和政策方面的约束和规范之外,提高和改善员工的工作生活质量至关重要。本文从工作生活质量理念的产生和内涵出发,对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过程中重视和实施工作生活质量内容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进行了分析,旨在为国内企业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韩淑丽  安鑫耀  
本文从居民生活质量的概念出发,探究居民生活质量的宏观影响因素,认为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居民生活质量就越高,但并不总是显著的正相关;国家政策的倾斜影响着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居民的文化素质是通过受教育形成并提高的。本文还认为,价格上涨、人口数量过多和人口增长速度过快会抑制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宋联可  杨东涛  魏江茹  
工作家庭冲突、亚健康、心理疾病、甚至“过劳死”等社会问题,是由人际关系紧张、工作压力大导致现代人工作生活质量偏低引起。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和谐文化,可以有效地提高工作生活质量,解决突现的和潜在的现实问题。通过分析发现,不平衡文化导致工作生活质量偏低,工作生活质量差直接引发“过劳死”等社会问题。和谐文化可以从根本上改善工作生活质量,本文从和谐文化理论基础和实践案例两方面探析,提出创建和谐文化是解决现实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
[期刊] 改革  [作者] 刘利  
以A省2006~2009年接受征地搬迁的1987户农民家庭为调查样本进行的研究表明:农地征用后,总体的就业时间增加,务工基本替代了农田劳作,部分劳动力开始向二、三产业转移,但年龄偏大的农民非农就业转移存在困难、就业稳定性有所降低。近70%农户家庭收入水平出现不同程度的上升,同时约占85%的农户家庭生活消费支出出现不同幅度的上升。改善被征地农民的生活质量,政府应推行征地市场化改革,完善征地补偿机制,提供就业和创业的政策扶持。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郗亚坤  袁勇志  
以苏州地区为例,在对870位物流企业员工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对物流行业员工心理授权与工作生活质量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物流行业员工心理授权与工作生活质量表现出非常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很好地揭示了心理授权和工作生活质量之间的关系,提示物流行业管理者要特别关注心理授权在管理中的重要性。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高志敏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贺宏善  
关于提高农民生活质量问题的探讨贺宏善一、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内涵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包括提高农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两个方面。农民经济收入的增加是农民生活质量提高的物质基础。农业生产发展了、经营搞好了,纯收入增加了,才能为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提供物质前提...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徐刚  杨陈  
分析工作倦怠、工作满意度与工作生活质量的关系,对完善工作生活质量相关理论,提升员工工作绩效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首先通过信度和效度分析,确定了工作倦怠、工作满意度与工作生活质量的度量因素。据此,利用结构方程模型,验证了三者的关系路径。结果表明:情绪衰竭同工作生活质量、工作满意度呈显著负相关;职业效能感与工作生活质量、工作满意度呈显著正相关;玩世不恭与工作满意度呈显著负相关,与工作生活质量关系不显著。此外,工作满意度在工作倦怠和工作生活质量关系中起着完全中介作用。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吴丽  吴次芳  
研究目的:对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内失地农民的生活质量情况进行评价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抽样调查法、AHP及统计分析方法。研究结果:(1)开发区内的失地农民具有相对高的生活质量水平;(2)失地农民生活质量水平的高低受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征地年份、失地农民的个体婚姻状况、职业状况、性别、年龄等因素的影响。研究结论:失地农民生活质量问题是土地征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本研究可为土地征收中相关的失地农民安置问题提供政策参考。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吴丽娟  郭占锋  
在新型城镇化的推进过程中,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成为焦点,因此对于城镇化后农民生活质量的研究变得至关重要。甘肃省作为城镇化发展的落后地区,城镇化后农民的客观生活质量存在诸如收入来源不稳定、支出增加、居住方式不适应、社区管理轻服务、社会保障类型单一等问题;同时,农民的主观生活质量较低,主要体现在总体生活满意度较低和个体特征与满意度的关系上。文章针对如何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解决这些问题,以提高城镇化背景下农民的生活质量给出了一些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吴丽娟  郭占锋  
在新型城镇化的推进过程中,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成为焦点,因此对于城镇化后农民生活质量的研究变得至关重要。甘肃省作为城镇化发展的落后地区,城镇化后农民的客观生活质量存在诸如收入来源不稳定、支出增加、居住方式不适应、社区管理轻服务、社会保障类型单一等问题;同时,农民的主观生活质量较低,主要体现在总体生活满意度较低和个体特征与满意度的关系上。文章针对如何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解决这些问题,以提高城镇化背景下农民的生活质量给出了一些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