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89)
- 2023(10099)
- 2022(8437)
- 2021(7800)
- 2020(6393)
- 2019(14359)
- 2018(14002)
- 2017(26582)
- 2016(14561)
- 2015(15703)
- 2014(15273)
- 2013(14891)
- 2012(13514)
- 2011(12354)
- 2010(12355)
- 2009(11555)
- 2008(11172)
- 2007(9923)
- 2006(8783)
- 2005(7468)
- 学科
- 济(65403)
- 经济(65333)
- 农(49021)
- 业(49009)
- 管理(39356)
- 农业(32511)
- 方法(28916)
- 企(28041)
- 企业(28041)
- 数学(26574)
- 数学方法(26198)
- 业经(19648)
- 中国(14066)
- 环境(13438)
- 财(13396)
- 地方(12400)
- 农业经济(12311)
- 学(12069)
- 发(11687)
- 贸(11602)
- 贸易(11599)
- 易(11364)
- 制(11171)
- 划(9823)
- 策(9700)
- 发展(9665)
- 展(9663)
- 技术(9663)
- 村(9449)
- 农村(9431)
- 机构
- 学院(210756)
- 大学(204640)
- 济(87556)
- 经济(86109)
- 管理(83833)
- 理学(75042)
- 理学院(74314)
- 管理学(72732)
- 管理学院(72410)
- 研究(68002)
- 农(63084)
- 中国(52026)
- 农业(48688)
- 科学(45008)
- 业大(43711)
- 京(40623)
- 所(34742)
- 财(34318)
- 中心(32763)
- 研究所(32183)
- 农业大学(30963)
- 江(29824)
- 财经(28360)
- 经济管理(26087)
- 经(26031)
- 经济学(25514)
- 范(25099)
- 师范(24722)
- 业(24316)
- 北京(24059)
- 基金
- 项目(152766)
- 科学(120756)
- 基金(113247)
- 研究(105497)
- 家(101221)
- 国家(100305)
- 科学基金(85972)
- 社会(70302)
- 社会科(66320)
- 社会科学(66301)
- 省(61711)
- 基金项目(60980)
- 自然(57227)
- 自然科(55955)
- 自然科学(55940)
- 自然科学基金(54938)
- 划(50665)
- 教育(46314)
- 资助(44928)
- 编号(41630)
- 农(35580)
- 重点(33750)
- 发(33420)
- 部(33291)
- 创(32030)
- 成果(30528)
- 科研(29885)
- 创新(29872)
- 国家社会(29663)
- 业(29638)
- 期刊
- 济(95011)
- 经济(95011)
- 农(67933)
- 研究(49657)
- 农业(46149)
- 学报(40356)
- 中国(37966)
- 科学(36046)
- 大学(30690)
- 学学(30027)
- 管理(24204)
- 业经(24049)
- 财(23506)
- 业(21056)
- 融(18578)
- 金融(18578)
- 技术(15274)
- 农业经济(14429)
- 问题(14268)
- 版(14147)
- 农村(13882)
- 村(13882)
- 业大(13292)
- 经济研究(13223)
- 财经(12907)
- 教育(12595)
- 农业大学(11831)
- 资源(11689)
- 统计(11241)
- 世界(10994)
共检索到2897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田翠琴 赵志林 赵乃诗
农民环境行为对农村环境的影响具有直接性、根源性,农村环境问题是广大农民生产和生活活动直接作用的结果。农民的环境行为可以划分为生产型环境行为和生活型环境行为,二者互动互构,形成农村环境问题的内在生成机制。目前,学术界还很少关注农民日常生活行为对环境的影响。研究将以环境行为为研究视角、以日常生活为切入点,分析农民日常生活行为对环境的影响,建构一个农民生活型环境行为的分析框架,为解决农村环境问题、促进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提供新思路、新途径。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秦红霞 赵言文
本文通过对江苏省射阳县港村的调查,以20世纪90年代初为界限,采用社会学和人类学田野调查的方法,分别对此前和此后村民的生活方式与农村的环境做了分析。所得结论如下:20世纪90年代以前,村民的生活方式对于农村的面源污染危害较小,这与当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村民的节约消费观念有密切的关系;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村民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炫耀性消费和农村环境管理的滞后使农村的环境面临严重的危险。因此提出:采取适合当前农村经济社会的生活方式和环境管理体制是建立环境友好型新农村的根本方法。
关键词:
农村环境 生活方式 面源污染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秦红霞 赵言文
本文通过苏北港村为个案,以20世纪90年代初为界限,采用社会学和人类学田野调查的方法,分别对此前和此后村民的生活方式与农村的环境做了分析。本文认为,20世纪90年代以前,村民的生活方式对于农村的面源污染危害较小,这与当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村民的节约消费的观念有密切的关系。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村民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炫耀性消费和农村环境管理的滞后使农村的环境面临严重的危险。采取适合当前农村经济社会的生活方式和环境管理体制是建立环境友好型新农村的根本方法。
关键词:
生活方式 面源污染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姜立强 姜立娟
农民生产影响农村环境质量的过程、机制和特点不同于工业生产对环境的影响。本文从国家、市场和地方性知识的角度,选取某个典型的农业村,从地表附着物的变化和农业生产技术的应用两个方面分析了农民生产实践中的环境问题,指出农村环境质量再生产具有明显的地方性特征,是特定时空国家、市场和农民日常生产逻辑之间关系的具体展现,从而为农村环境质量问题分析提供了可操作性的路径。
关键词:
农业生产 环境质量 地方性 再生产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李靓
近年来,随着农村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市区工厂向农村扩展,农村地区环境状况日益恶化,环境质量明显下降,直接威胁着广大农民群众的生存环境与身体健康。为了减少农村环境侵权行为,应该对这种行为的后果适用无过错责任的归责原则,并对主观恶性较大的行为在责任承担上实施惩罚性赔偿。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兆征
:我国在城市环境日益改善的同时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却越来越严重。本文分析了我国农村环境问题日益加重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课题组
编者按: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以研究"三农"问题著称,随着农村环境问题的凸显,其在研究议题中也得到更多的体现。近两年来,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在农村环保领域先后获得了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基于农户技术选择视角的农业面源污染控制政策设计"(编号:12CGL06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环境目标约束下农户技术选择:个体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杨雪锋 李爽 王淼峰
传统治理我国农村环境的局限性日益凸显,"社区营造"作为一种系统性的建设模式,其提倡的处理人与自然、经济与环境、公益与私益多重矛盾的理念值得借鉴。引入"社区营造"理念,构建"人文地产景"五位一体的农村环境综合治理新模式,有助于破解农村环境综合治理难题。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芷婧
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河南省农村地区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峻,点源污染与面源污染同存、隐蔽性和分散性兼备,而行政干预对农村环境治理效用微弱,同时市场机制在农村环境治理中又相对缺位。因此,应根据农民天然"在场"的特点以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进而为农村环境的长效治理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最终顺利实现"美丽乡村"建设目标。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杨丽丽 黄宁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农村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农村发展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国家一号文件和政府报告提到了"农村生态文明"、"美丽乡村"的美好愿景,农村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但目前对于环境问题的学术研究多集中于城市环境问题,对农村环境问题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基于已有研究对农村环境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类总结;并基于公共物品治理的视角分析了农村环境的公共物品属性,从公共物品的供给困境及外部性两方面对农村环境问题治理困境进行分析;最后,笔者提出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责任主体来治理农村环境问题的中心观点,给出充分的理论支撑和实践依据,并详细分析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农村环境治理中应具有的"环境"功能。
关键词:
农民专业合作社 农村环境问题 公共物品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新晓
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经济得到快速的发展,同时农村环境污染问题也日趋复杂,生产污染、生活污染与工业污染的多重交织使得农民的环境权益受到极大的侵害。虽然农村环境污染是历史、社会和制度等元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农民的主体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是重要的原因之一,因此基于农民的应然定位和实然角色,探索农民的主体参与策略很有必要。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学婷 张俊飚 何可 童庆蒙 刘勇
在农村生活污染日趋严重的背景下,加快推动合作化治理,引导农村居民选择合适的生活垃圾处理方式,是实现建设"美丽乡村"目标的有效手段。基于湖北省的调查数据,利用Logistic回归探讨心理感知与环境干预对农村居民生活垃圾合作治理参与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1)心理感知是影响农村居民生活垃圾合作治理参与行为的重要因素,对环境的容忍程度越低、自身环保意识越强的农村居民参与生活垃圾合作治理的可能性越大;(2)环境处罚制度对农村居民参与生活垃圾合作治理有促进作用;(3)交互效应分析表明,环保政策宣传和环境处罚制度在农村居民自身环保意识对其生活垃圾合作治理参与行为的影响中发挥正向调节作用。政府应加强宣传和引导,切实推动农村居民选择环保的生活垃圾处理方式,以推进农村环境污染治理,进而实现"农村美"的目标。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宏艳 严旭阳
在首都新农村建设中,农村环境建设是一个有利的切入点。本文从城乡统筹发展、增强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和实现农村多元化价值三个方面分析了农村环境建设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环境 北京市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王凤婷 王浩 熊立春
如何释放数字经济潜能、更好地发挥数字经济促进农民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提高的积极作用是乡村振兴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任务。本文基于2011—2020年我国30个省级行政区的面板数据,测度了农村层面的数字经济和农民生活质量指数,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和工具变量法实证检验了农村数字经济对农民生活质量的影响,并采用分位数回归和面板门槛模型进行异质性分析。研究表明:(1)农村数字经济能够提升农民生活质量,主要体现在促进农民生活富裕和提高农民社会福利两个方面;(2)农村产业融合和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农村数字经济影响农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渠道;(3)农村数字经济在农民生活质量较低的地区提升作用更强,验证了数字经济的包容性,同时农村数字经济仅在低数字鸿沟地区发挥积极影响,验证了数字鸿沟的阻碍作用。
关键词:
数字经济 生活质量 数字红利 数字鸿沟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孙江虹
作为衍生物的乡村旅游与农村环境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一方面,乡村旅游依托农村生态环境,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乡村旅游就会难以发展。另一方面,乡村旅游给农村环境带来的影响是双重的,正面效用是农村吸纳一部分资金,解决村民的就近就业问题,使其在经济收入得到保障的情况下重视保护和改善环境;负面效用是人口聚集,超出原先的环境承载力,游客难免会有一些破坏环境的行为。二者必须协调发展,才能实现农村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乡村旅游 农村环境 可持续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