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107)
- 2023(16036)
- 2022(13844)
- 2021(13067)
- 2020(10850)
- 2019(24998)
- 2018(24856)
- 2017(48249)
- 2016(26147)
- 2015(29516)
- 2014(29433)
- 2013(29127)
- 2012(26627)
- 2011(24024)
- 2010(23851)
- 2009(22139)
- 2008(21715)
- 2007(19245)
- 2006(17186)
- 2005(15115)
- 学科
- 济(103344)
- 经济(103151)
- 业(82500)
- 管理(77655)
- 企(61200)
- 企业(61200)
- 农(49565)
- 方法(42998)
- 数学(36913)
- 数学方法(36531)
- 农业(32975)
- 财(29773)
- 业经(27944)
- 中国(26176)
- 制(25385)
- 地方(21399)
- 学(20737)
- 务(18775)
- 财务(18686)
- 财务管理(18649)
- 体(18036)
- 企业财务(17677)
- 贸(17651)
- 贸易(17642)
- 易(17159)
- 银(16466)
- 银行(16426)
- 理论(16364)
- 环境(16326)
- 技术(16302)
- 机构
- 学院(369777)
- 大学(368729)
- 管理(147945)
- 济(147008)
- 经济(143737)
- 理学(128150)
- 理学院(126778)
- 管理学(124802)
- 管理学院(124132)
- 研究(120619)
- 中国(92743)
- 京(78170)
- 科学(73577)
- 农(72121)
- 财(69850)
- 所(59754)
- 业大(58545)
- 中心(56157)
- 农业(55221)
- 财经(55155)
- 江(54870)
- 研究所(53834)
- 经(50187)
- 北京(48925)
- 范(48402)
- 师范(48043)
- 州(44294)
- 院(43416)
- 经济学(42741)
- 财经大学(40836)
- 基金
- 项目(251487)
- 科学(198358)
- 研究(188254)
- 基金(182634)
- 家(157732)
- 国家(156322)
- 科学基金(135030)
- 社会(118805)
- 社会科(112198)
- 社会科学(112168)
- 省(98109)
- 基金项目(98018)
- 自然(86683)
- 教育(85038)
- 自然科(84579)
- 自然科学(84563)
- 自然科学基金(83056)
- 划(81711)
- 编号(78694)
- 资助(73271)
- 成果(63668)
- 部(56004)
- 重点(55460)
- 发(53236)
- 课题(52535)
- 创(52173)
- 制(50233)
- 创新(48602)
- 国家社会(48376)
- 教育部(48091)
- 期刊
- 济(168400)
- 经济(168400)
- 研究(109056)
- 中国(73972)
- 农(72175)
- 学报(57024)
- 财(54365)
- 科学(53173)
- 管理(51445)
- 农业(48699)
- 大学(44485)
- 学学(41932)
- 教育(39930)
- 融(36162)
- 金融(36162)
- 业经(32073)
- 技术(30527)
- 财经(26826)
- 业(23459)
- 经济研究(23334)
- 问题(23283)
- 经(22709)
- 版(18962)
- 图书(18214)
- 理论(18174)
- 科技(17593)
- 现代(17400)
- 技术经济(17051)
- 资源(16861)
- 实践(16638)
共检索到5468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相蒙 于毅
由于产业特殊性和历史原因,农民在我国处于相对弱势地位,农民生存权保障需要国家以法律机制积极保障。本文从农地入股视角切入,阐明了农地入股中国家从哪些方面需要保护的农民生存权,从市场法律环境、企业决策与风险关联机制和非市场因素干涉等方面剖析农地入股在为农民带来收益的同时可能造成的威胁,并从经济法调整角度提供了可行的理论和制度构建对策。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相蒙 于毅
研究目的:以保护农民生存权为出发点来探寻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的立法和司法保障方式。研究方法:实证分析法。研究结果: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对农民而言是在不改变农地用途的前提下增加收益的有效途径,但是由于农民的相对弱势,规范和支持农地流转的相应法规没有及时配给,导致在单纯的农地流转市场自发调节下,农民的利益反而可能受到损害。研究结论:应以经济法视角来整合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保障农民生存权的立法和司法措施。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肖璐
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合作社是农民对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合理运用,并不是农民要放弃土地承包经营权。目前,我国在法律上对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合作社有所限制,针对此,我国应积极修改《农村土地承包法》中的相关规定,使得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合作社有法可依。除此之外,我国还应进一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与土地承包经营权价值评估体系,为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合作社提供必要的保障。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肖璐
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合作社是农民对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合理运用,并不是农民要放弃土地承包经营权。目前,我国在法律上对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合作社有所限制,针对此,我国应积极修改《农村土地承包法》中的相关规定,使得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合作社有法可依。除此之外,我国还应进一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与土地承包经营权价值评估体系,为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合作社提供必要的保障。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秦福川 王志刚
农村金融供需矛盾突出的主要原因在于农民缺乏金融机构认可的担保物,而要实现农地承包经营权抵押需作出经济法上的调整与规范着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加快推进和农业生产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资金短缺已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同时,由于农村居民收入结构单一、经营规模小、多使用现金消费等特点,金融机构在信贷活动中面临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导致无法有效区分贷款申请人的风险类型而限制信贷资源的有效配置。农村金融供需矛盾之所以突出,主要原因在于农民缺
[期刊] 改革
[作者]
吴越 吴义茂
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是其他流转方式不可替代的,具有独立存在的价值与必要。入股流转的组织形式的选择不仅具有政策性,更具有法律性。从法律科学的角度分析,股份合作社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均不宜作为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的对象。有限责任公司在法律特性上与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较为契合,是较为理想的入股组织形式。对于公司破产时农民面临的失地危险问题,赋予入股农民对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优先购买权,构建"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保险"等制度创新可以有效避免其发生。
关键词:
土地承包经营权 入股 组织形式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春玲 刘尊梅
土地承包经营权与市场主体农民专业合作社二者的契合为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开辟了新的道路,但在实践中,出现了以家庭承包方式取得土地承包经营权不能入股流转、农民专业合作社对其入股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不能自由转让、无权设定抵押、清算时不能将其作为债务承担等诸多法律障碍。承包权与经营权分离之后,农户仅以土地经营权入股,不会因为入股而失去土地承包权,这就为消除上述法律障碍提供了关键的制度基础。在承包权与经营权分离背景下,相关法律制度也应及时作出回应,为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有效的制度保障。
关键词:
土地承包经营权 入股 农民专业合作社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孙凌云
关于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的立法呈现出逐渐放宽的特点,但仍存在着严重法律障碍,所以导致入股实践步履维艰。突破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法律障碍应继续坚持土地承担的社会保障功能的路径。《农村土地承包法》应明确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双方的权利义务,同时剔除《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关于"入股土地应当退回原承包农户"的规定等。
关键词:
土地承包经营权 入股 法律规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康宇
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在推动宏观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亦大批蚕食农村土地,由此产生的农地流转法律规制能力低下的问题严重威胁农村居民的生存空间。研究阐述了农地流转之于农民生存权保障的意义;从农地流转中的地方政府行政权规制问题,农户与企业间利益冲突问题和农户社会保障体系构建问题等方面揭示农地流转情对农民生存权的威胁及其根源;给出完善农地流转中的行政监督机制,创新农地流转中的组织运作机制和强化农地流转制度内在的社会保障功能社保体系等策略。
关键词:
农地流转 农民生存权 法律保障体系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廷华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面临诸多法律障碍,应尽快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和土地开发权制度,放宽对土地承包及承包经营权转让、抵押的限制,赋予集体经济组织外的个人和单位同等的土地承包权,并进一步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的实施细则。
关键词:
土地承包经营权 入股 法律障碍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吴义茂
研究目的:研究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与农民专业合作社之间的法律兼容性。研究方法:理论研究法,实证分析法。研究结果:中国目前实践中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农民专业合作社究其实质而言,名为人股,实为租赁;所谓"人股农民专业合作社能够避免农民失去土地"之独特功效值得怀疑;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的资本化本质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法律特性难以兼容。研究结论: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流转的组织形式的选择不仅具有政策性,更具有法律性,不能一味追求所谓政策取向的正确而置法律可行性于不顾,农民专业合作社不宜作为土地承包经营权人股的对象。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理恒 綦磊 李姗蔚
我国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可分为入股股份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和有限责任公司模式。农户是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的当然主体,集体法人、农民专业合作社基于农户的委托,也可以成为入股主体。以公开招标、拍卖、协商方式获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和以家庭承包方式获得的经营权均可以成为入股财产。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燕 赵吟
本文以重庆"股田制公司"土地改革试验为例,从法律的视角对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公司的问题做了分析,深入解析了这些问题与我国现行法律制度所存在的冲突,进而提出了通过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及对《公司法》进行特别规制等措施来建构我国土地承包经营入股公司的制度。
关键词:
土地承包经营权 土地制度改革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叶朋
农地承包经营权集合信托是指众多农户将其享有承包经营权的农地委托给专业的农地信托公司,由其为农户利益对所汇集的农地进行经营管理的行为。农地集合信托改变了政府主导型农地信托流转的弊端,有利于发挥信托公司的强大的信托管理优势和资金优势;有利于发挥农地集合功能,实现农地规模化经营;更加有利于对农户利益的保障。农地集合信托具有委托人的集合性、委托人与受益人同一性、信托财产的特殊性以及信托管理运用的集合性等特点。
关键词:
农地承包经营权 信托 集合信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