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101)
2023(17457)
2022(14970)
2021(14163)
2020(11656)
2019(26691)
2018(26621)
2017(51085)
2016(27406)
2015(30957)
2014(30524)
2013(29683)
2012(26709)
2011(24004)
2010(23801)
2009(21858)
2008(20658)
2007(18152)
2006(15817)
2005(13287)
作者
(75692)
(63269)
(62656)
(59621)
(39657)
(30344)
(28369)
(24935)
(23963)
(22299)
(21478)
(21156)
(19676)
(19433)
(19338)
(19072)
(18904)
(18528)
(18110)
(17864)
(15567)
(15337)
(15222)
(14660)
(14228)
(14076)
(14075)
(13811)
(12683)
(12524)
学科
(107594)
经济(107474)
(77525)
管理(74732)
(55866)
企业(55866)
(52007)
方法(47428)
数学(41397)
数学方法(40822)
农业(34461)
中国(29053)
业经(28316)
(25674)
地方(23847)
(22010)
(19367)
环境(18683)
(18242)
贸易(18233)
(17723)
理论(17460)
(16807)
技术(16771)
(16524)
(15507)
财务(15427)
财务管理(15393)
(14876)
(14852)
机构
学院(375443)
大学(370397)
管理(150423)
(146053)
经济(142801)
理学(131256)
理学院(129881)
管理学(127415)
管理学院(126743)
研究(120464)
中国(90481)
(77282)
科学(76040)
(74440)
(63781)
业大(61399)
(58327)
中心(57722)
农业(56839)
(55062)
研究所(53333)
财经(51497)
(50699)
师范(50262)
北京(47637)
(47142)
(44569)
(43942)
经济学(42575)
经济管理(40751)
基金
项目(266010)
科学(209264)
研究(197938)
基金(191379)
(165840)
国家(164371)
科学基金(142105)
社会(124261)
社会科(117254)
社会科学(117225)
(105749)
基金项目(102207)
自然(91535)
教育(91045)
自然科(89315)
自然科学(89294)
自然科学基金(87639)
(87476)
编号(83405)
资助(77299)
成果(65883)
重点(59195)
(58187)
(57335)
课题(56123)
(55113)
创新(51310)
科研(50723)
国家社会(50597)
教育部(49813)
期刊
(161471)
经济(161471)
研究(103746)
(74854)
中国(72061)
学报(58983)
科学(54395)
农业(51001)
管理(50425)
(46871)
大学(46029)
教育(44175)
学学(43336)
技术(33932)
业经(33358)
(31427)
金融(31427)
(23871)
财经(23280)
经济研究(23218)
问题(22164)
图书(20595)
(19874)
(19847)
科技(18470)
资源(17780)
技术经济(17187)
理论(16958)
现代(16773)
商业(16193)
共检索到5372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梁伟军  胡世文  
从农民理性的视角出发,采用在荆门市X镇"二村一社区"的调研数据,研究农民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认知、农业清洁生产和农民绿色生活状况,分析农民在参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中所体现的政治理性、经济理性、社会理性、生态理性等特征,探索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影响效应。研究表明,当前农民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认知水平总体较高,农业清洁生产并不理想,农民绿色生活方式有待改善,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成效尚不明显;政策认知、清洁生产分别与绿色生活正相关,政策认知、清洁生产、绿色生活各自与建设成效正相关。据此提出提升农民生态文明政策认知水平、形成生态意识行为自觉,转变农业生产方式、推进农业清洁生产进程,发展农村绿色文化、培育农民绿色生活方式,创新政府管理体制、构建生态文明建设良好格局等提高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成效的对策建议。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罗兴佐  
2005年荆门区域遭受大旱,由于大中型水利设施不能有效发挥作用,农民只能依托小水利抗旱,造成水稻因旱减产。荆门旱灾的形成源于近年水利体制的市场化改革及税费改革导致了农田水利系统的衰退。改变这种令人堪忧的状况,必须确定并协调好国家、乡村组织及农民在农田水利建设、管理和使用中的地位和作用。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丁建军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迅猛,但就中西部合作社而言,由于处于起步阶段,普遍存在运作不规范的问题,表现为"一人一票"的表决权问题、内部权力制衡问题以及产权不明晰等问题。对于这些问题,要引起相关部门重视,逐步予以完善。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汪顺彪  罗之斌  代家宏  
"民以食为天,蔬菜占半边"。针对2010年湖北荆门蔬菜价格大幅波动,居民反映"买菜贵"、农民反映"卖菜难"的情况,荆门市物价局近期对蔬菜生产基地、农贸市场、超市和蔬菜生产供应主管部门,以及毗邻地市进行了调查。调查显示,造成荆门市近几年蔬菜"两难"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解决这一问题也需要政府统筹管理,全面规划。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费广胜  
农村生态文明既是一种社会理想状态,也是一种新的社会发展理念。农民合作组织价值取向与生态文明价值理念的契合性,使得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获得了应有的基础。农村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农民合作组织生态文明功能的充分发挥。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伟松  李江风  姚尧  谭旭  
农村居民点用地整治适宜性评价是农村居民点整治分区规划的基础。以湖北省荆门市沙洋县官垱镇为例,基于三生空间格局重构的视角,采用GIS空间分析法和农户调查法对农村居民点土地整治进行适宜性评价和整治类型划分,为农村土地整治、新农村建设政策提供支持。研究结果表明:(1)运用GIS叠加分析的方法,对农村居民点整治适宜性进行合理评价,并将适宜性结果划分为高度适宜、中度适宜、低度适宜和不适宜4种类型。4种类型的面积分别为226.15,282.16,537.53,228.92 hm2。(2)根据适宜性评价结果,采用农户调查法,将土地整治类型划分为城镇吸纳型、挖潜型、保留型、迁弃型,并在空间上做出具体的时序安排...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舒振斌,徐菁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华  
在城郊农村阶层分化背景下,征地拆迁本质上是对土地增值收益在农村各阶层间的再分配过程,它涉及到阶层间的博弈关系,必然对农村各阶层的状况、阶层流动和阶层关系产生影响,重构农村阶层结构。征地拆迁对农村各阶层的影响因各阶层的权力、土地和社会关系差异而不同,在征地拆迁过程中有的阶层实现了向上流动,而有的阶层则在经济、声望和职业地位等方面都下降了。征地拆迁中的阶层博弈既促成了精英阶层内部的利益联盟,也产生或加剧了其他阶层与农村体制精英的对立关系,农村阶层关系愈发紧张。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丁建军  吴学兵  
近年来工商资本经营农业呈快速发展态势,为了对资本经营农业的效果进行分析,本文通过对外部嵌入型资本和农村内生型资本经营农业的两类典型案例进行调查,分别从土地流转、经营管理、基础设施和农业科技投入方面进行了比较研究,得出农村内生型资本经营农业要优于外部嵌入型资本的结论。对于前者要加强鼓励和支持,对于后者要加强引导和监管,促进嵌入型资本与农民建立利益联结机制,主动融入乡村社会,实现互利共赢。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丁建军  吴学兵  
近年来工商资本经营农业呈快速发展态势,为了对资本经营农业的效果进行分析,本文通过对外部嵌入型资本和农村内生型资本经营农业的两类典型案例进行调查,分别从土地流转、经营管理、基础设施和农业科技投入方面进行了比较研究,得出农村内生型资本经营农业要优于外部嵌入型资本的结论。对于前者要加强鼓励和支持,对于后者要加强引导和监管,促进嵌入型资本与农民建立利益联结机制,主动融入乡村社会,实现互利共赢。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石龙  罗静  
农村公共品供给不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文中在对湖北省荆门市Y村的“机耕道”和农田用水两种公共品供给失败的个案分析后提出,在减免农业税后,农村出现了公共品建设用工投入不足和农村基层组织管理能力弱化等新的特征,并在由于农民的不合作等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在改进对策方面,应注重政府公共财政的引导作用,加大政府供给的比重;同时,注重农村基层组织职能的归位,在部分公共品保护上可采取签订合同、明确产权的承包形式。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贺雪峰   罗兴佐   陈涛   王习明  
农村税费改革以后 ,农村普遍出现公共物品供给不足的问题 ,尤其能否解决乡村水利中存在的问题 ,成为目前能否保持农村税费改革成果的一个关键。本文通过湖北荆门农民自发创造的“划片承包"办法的调查 ,认为在当前以承包为基础的细碎耕地上 ,农户不可能独立解决农田水利的供给。以重新调整农地为基础的“划片承包"在解决农田小水利方面因为重构了责任制 ,而可以有效解决农田水利的某些超越农户层次的问题。作为一个理论性的总结 ,我们认为 ,在村庄公共物品的提供中 ,能否通过各种办法将搭便车者边缘化 ,是这个体制是否有效的关键。边缘化的办法不仅可以是经济的 ,而且可以是文化的、社会的乃至政治性的。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罗兴佐  
农村税费改革后,国家在许多方面加大了对“三农”的支持力度, 但由于相关政策不配套或相关政策缺乏实施基础,税费改革在解决了一些“三农”问题的同时也带来了另外一些问题。自2002年以来,我们一直在荆门农村进行农田水利调查,得以较长时段的观察税费改革给农田水利建设
[期刊] 征信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恩施州中心支行课题组  闵达律  金才  
我国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在解决农村信息不对称、增加有效信贷投入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同时其建设模式存在工作机制的连续性缺陷、信用工具的市场性缺陷、资源配置的有效性缺陷、信息采集与共享的制度性缺陷。农民合作社市场地位和社会地位决定了农民合作社信用建设是我国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核心和基石。从我国实际情况来看,在设计农民合作社信用建设方案时,应重点解决好信用主体培植、信用市场环境建设、信用工具创造、信用信息采集共享等问题。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国瑜  
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农民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新农村建设的步伐。本文针对新农村建设的要求,提出了提高农民素质的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