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460)
- 2023(17757)
- 2022(15005)
- 2021(14048)
- 2020(12092)
- 2019(27816)
- 2018(27544)
- 2017(52720)
- 2016(28335)
- 2015(32384)
- 2014(32185)
- 2013(32127)
- 2012(29847)
- 2011(27055)
- 2010(27020)
- 2009(25463)
- 2008(25262)
- 2007(22681)
- 2006(20023)
- 2005(18117)
- 学科
- 济(123113)
- 经济(122965)
- 业(84766)
- 管理(81634)
- 企(62440)
- 企业(62440)
- 方法(52777)
- 农(50238)
- 数学(46563)
- 数学方法(46019)
- 中国(33819)
- 农业(33033)
- 财(32191)
- 业经(29726)
- 制(27193)
- 学(24587)
- 地方(23488)
- 贸(23452)
- 贸易(23441)
- 易(22888)
- 环境(20046)
- 银(19591)
- 银行(19542)
- 体(19092)
- 务(18881)
- 财务(18823)
- 财务管理(18771)
- 行(18715)
- 融(18492)
- 金融(18486)
- 机构
- 学院(414275)
- 大学(413485)
- 济(178111)
- 经济(174713)
- 管理(157979)
- 研究(144676)
- 理学(136170)
- 理学院(134688)
- 管理学(132400)
- 管理学院(131644)
- 中国(111675)
- 科学(87960)
- 京(87485)
- 农(83588)
- 财(81036)
- 所(73859)
- 中心(67046)
- 研究所(66921)
- 业大(65572)
- 农业(65036)
- 财经(63856)
- 江(62661)
- 经(58081)
- 经济学(55035)
- 北京(54934)
- 范(52022)
- 院(51551)
- 师范(51406)
- 经济学院(49557)
- 州(48797)
- 基金
- 项目(276778)
- 科学(218193)
- 基金(202736)
- 研究(200041)
- 家(178122)
- 国家(176641)
- 科学基金(150515)
- 社会(128958)
- 社会科(122111)
- 社会科学(122077)
- 省(107516)
- 基金项目(106570)
- 自然(97145)
- 自然科(94859)
- 自然科学(94826)
- 自然科学基金(93143)
- 教育(90657)
- 划(90578)
- 资助(83559)
- 编号(79644)
- 成果(64507)
- 重点(62915)
- 部(62342)
- 发(60789)
- 创(57459)
- 课题(55088)
- 国家社会(54199)
- 创新(53925)
- 科研(53412)
- 教育部(53040)
- 期刊
- 济(198706)
- 经济(198706)
- 研究(120950)
- 中国(83460)
- 农(81487)
- 学报(67588)
- 财(63520)
- 科学(63030)
- 管理(56612)
- 农业(55150)
- 大学(51935)
- 学学(49344)
- 融(40252)
- 金融(40252)
- 教育(37762)
- 技术(35449)
- 业经(35305)
- 财经(32082)
- 经济研究(30999)
- 业(28174)
- 经(27697)
- 问题(27288)
- 版(21740)
- 贸(21384)
- 世界(21383)
- 技术经济(20679)
- 统计(20060)
- 科技(18582)
- 资源(18474)
- 理论(18455)
共检索到6218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欧羽霏 马永伟
"农民理性扩张论"从农民的主体性视角出发,微观阐释了"中国奇迹"产生的原因,认为农民理性扩张与现代工商业结合形成的"叠加优势"创造了"中国奇迹"。然而"中国奇迹"的创造来自于多种因素的综合效应,并非一种路径可以涵盖。制度变革催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及基于要素禀赋优势发展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为农民理性扩张提供了广阔的制度环境和产业空间。
关键词:
中国奇迹 农民理性 制度变革 产业选择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欧羽霏 马永伟
"农民理性扩张论"从农民的主体性视角出发,微观阐释了"中国奇迹"产生的原因,认为农民理性扩张与现代工商业结合形成的"叠加优势"创造了"中国奇迹"。然而"中国奇迹"的创造来自于多种因素的综合效应,并非一种路径可以涵盖。制度变革催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及基于要素禀赋优势发展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为农民理性扩张提供了广阔的制度环境和产业空间。
关键词:
中国奇迹 农民理性 制度变革 产业选择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田学斌
30年来,我国农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但是增速低于经济增长速度和城镇居民消费增长速度,长期处于比较弱势地位。造成消费弱势的直接原因是农民收入相对减少;进一步的制度分析表明,深层次原因则是农民收入产权被制度和政策缺陷所弱化。农民消费扩张的治本之策是,确立以农民收入和消费产权为核心的变革目标,围绕城市化和工业化,进行全面、系统的制度变革和政策调整。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葛菲 贺小刚 高禄
本文基于企业行为理论,从绩效和制度两个视角探讨期望落差对企业国际扩张的影响。通过实证分析发现,从不同角度考量的期望落差均与国际扩张呈显著的U型关系,即低度的两种期望落差会降低企业国际扩张的倾向,但落差程度加深能够增强企业国际扩张的动力。将绩效和制度融入企业国际战略讨论,特别是以企业行为理论为基础从制度的角度分析期望落差,对丰富企业行为研究具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
期望落差 绩效 制度 企业国际扩张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梁伟
文章试图从“农民理性”的角度重新理解小农经济,揭示小农经济的转型动力及其现代适应。研究发现,20世纪80年代以后,伴随着制度变迁和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农民理性开始扩张,农民经济行为的主导逻辑由生存理性转向多元理性并存。在农民理性扩张与农村人地关系重构的背景下,小农经济出现转型,以老人农业、中农农业和家庭农场为经营形式的现代小农经济建立起来。现代小农经济是农民自我改造和不断适应农业现代化的结果,其呈现出大范围使用现代生产要素、农业经营规模化和兼业化等重要趋势。在此过程中,小农经济仍然发挥着农业人口生计保障、乡村秩序稳定以及粮食安全保障等功能,从而为中国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保证。小农经济转型体现了农民的主体性和能动性,说明了中国的农业现代化必然是小农发展基础上的农业现代化。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盛洪
"中国奇迹"的真正原因来自于经济自由主义,就是从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一是市场秩序,形成所有经济个体之间的自由自愿的交易规则;二是产权界定到个体。这两点支撑了我们改革开放以后基本的制度框架,正是这种制度框架,导致了中国经济奇迹。
关键词:
经济自由主义 中国奇迹 经济学家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占江
近年来,我国的农民环境抗争不断爆发而多数未能实现其抗争诉求。案例中,受到环境侵害的易村农民通过"结盟"与"树敌"、"依法"与"依势"、"示弱"与"示强"、"求内"与"借外"等多元抗争策略,试图借助政治机会、伦理道义、外部资源等提升集体行动的合法性和有效性。然而,政治文本为农民环境抗争提供的政治机会在实践中被地方政府以无既定规则的非制度化应对策略予以封闭。同时,地方政府、污染企业以权力和金钱为媒介不断在乡村社会中拓殖所形成的权力结构,极大地消解了农民集体行动的意愿和能力。由于国家与农民之间缺乏有效联接和制衡机制,农民环境抗争大多处于孤立无援、进退失据的困境。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吉续
当政府经济部门的制度安排不能有效限制权力所有者实现权力收益最大化时,"官冗之患"就会发生,财政收支将因为权力所有者日益增长的法酬要求而处于自行扩张状态,这会使政府任何旨在紧缩财政的宏观调控政策失效或达不到预期效果。
关键词:
权力所有者 法酬 权租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朱红根 康兰媛
文章利用江西1080份农民创业的调查数据,分别运用交互分析和二元Logistic模型分析了影响农民创业扩张意愿的因素,结果表明:在农民个体特征中,年龄、婚姻状况、技能状况以及风险态度等因素对农民创业扩张意愿有重要影响;在社会资本中,与国有银行或政府机构的良好关系能显著促进农民创业扩张意愿,与政府高层关系的好坏是影响农民创业扩张意愿的重要因素,经常参加社会活动对农民创业扩张意愿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
农民创业 扩张意愿 影响因素 江西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罗燕 杨钋
本文通过考察和研究建国以来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剖析了高等教育的两大主题———增长与公平、政府调控与院校自主在不同历史阶段中的呈现。研究发现,高等教育的增长与公平之间不存在必然关系,高等教育公平的正义目标更多地取决于制度的设计与安排。市场体制也不必然带来高校组织的自主权,一个国家管制的垄断市场机制可能不仅会在系统内制造组织间的不平等,而且作为一种强大的外部制度环境,其制度因素的投放甚至会损害高校组织的自主权。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吴开超 郭峰 陈焱
在政策、体制和制度等制度性因素不变的条件下 ,无论如何增加、利用和配置技术性资源 ,产出量无法超越某个最大产出水平 ,这就是经济的制度性边界。这个边界不仅制约着企业的最大产出和最佳规模 ,而且还决定了一个社会长期的生产能力。由于制度、体制、政策等制度性资源在层次性、广泛性、持久性和可变性上的差异 ,制度性边界是多重而复杂的 ,但在根本上取决于制度因素。本文认为 ,从建国到 70年代末 ,制度变革的滞后和偏离 ,使得主要依靠增加要素来扩张边界的中国经济在狭小的空间内转圈 ;从改革开放到 90年代中期 ,国民经济在强劲的政策调整和体制转换的推动下实现了长期快速的增长 ;在新世纪的门口 ,主要依靠制...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彭山桂 黄朝明
从地方政府土地供给行为的视角对城市扩张进行了考察,并采用1994-2012年省际面板数据和门限回归模型,对我国各省份城市扩张的合理性进行了分析。此外,还对城市扩张的驱动力进行了分类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根据对城市经济产出作用方式的差异,城市扩张可以划分为合理和不合理两种类型;合理的城市扩张主要源于经济、人口因素的驱动,不合理的城市扩张主要源于财税、政绩考核体系等制度因素的驱动。调控城市扩张应以保证土地—资本配置关系处于合理区间为原则,以财税及官员晋升考核制度改革为手段。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阎凤桥 毛丹
从经济欠发达地区以超出自身财政能力快速扩张高等教育规模、中央制定的高等教育大众化目标提前8年实现的现象出发,依循制度学的分析思路,对31个省(市)1998-2010年高校招生规模及其影响因素关系的统计分析发现,各省(市)高等教育规模扩张没有受地方经济发展水平(人均GDP、第三产业就业人数)的显著影响,而受到高中教育规模(高中毕业生数)和高校专任教师数的显著正向影响,受到高等教育财政投入力度(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经费)的显著负向影响。数据分析表明,在以地方院校为办学主体的分权格局下,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相对独立于经济发展的影响,形成了这个时期各省(市)以提高毛入学率为驱动的动力机制。
关键词:
中国高等教育 规模扩张 分权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贺琛 陈少华 余晴
文章立足于我国转轨经济的制度背景,以制度经济学与控制权理论为基础,选取2009-2013年我国资本市场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实证检验了管理层权力、制度环境与企业资本扩张之间的关系。检验结果发现;管理层集权具有更大的资本扩张倾向,表现为显著提高了企业过度投资的水平,且这种影响在民营企业表现得更显著;制度环境对管理层的投资扩张行为具有显著的制约作用,分组检验也同样支持了制度环境的约束作用。文章分别从宏观环境和微观企业的角度提出了相应的治理对策。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王勇
农业产业扩张要求农业经济组织的演进。合作社政策日益完善是中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创新的外部环境。在多种政策创新的背景下,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增势日益显现。农民专业合作社外部性的表现之一就是基于农民教育机制创新的前提下促进农村社区组织的成长。在农业产业转型时期,需要农民专业合作社逐渐强化内部建设和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