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615)
- 2023(11240)
- 2022(9515)
- 2021(8748)
- 2020(7398)
- 2019(16308)
- 2018(16106)
- 2017(30853)
- 2016(16483)
- 2015(17979)
- 2014(17088)
- 2013(16675)
- 2012(15130)
- 2011(13819)
- 2010(14034)
- 2009(13353)
- 2008(13130)
- 2007(12291)
- 2006(10812)
- 2005(9595)
- 学科
- 济(65205)
- 经济(65093)
- 业(63964)
- 管理(54073)
- 农(46041)
- 企(43512)
- 企业(43512)
- 农业(30541)
- 方法(23287)
- 业经(21584)
- 数学(19947)
- 数学方法(19764)
- 制(19367)
- 财(18989)
- 中国(18300)
- 技术(18080)
- 体(13923)
- 银(12446)
- 银行(12432)
- 技术管理(12390)
- 地方(12266)
- 行(11955)
- 策(11597)
- 贸(11349)
- 融(11347)
- 金融(11344)
- 贸易(11340)
- 易(11090)
- 体制(10675)
- 务(10581)
- 机构
- 学院(229933)
- 大学(225137)
- 济(102387)
- 经济(100557)
- 管理(94147)
- 理学(81994)
- 理学院(81236)
- 管理学(80199)
- 管理学院(79757)
- 研究(73871)
- 中国(59086)
- 农(51989)
- 财(47460)
- 京(44979)
- 科学(41258)
- 农业(39254)
- 业大(37036)
- 财经(36894)
- 中心(35616)
- 江(35612)
- 所(35347)
- 经(33616)
- 研究所(31481)
- 经济学(30892)
- 经济学院(27848)
- 经济管理(27673)
- 州(27330)
- 北京(27230)
- 范(27144)
- 财经大学(27034)
- 基金
- 项目(155307)
- 科学(126180)
- 研究(118431)
- 基金(115524)
- 家(99248)
- 国家(98307)
- 科学基金(86644)
- 社会(79918)
- 社会科(75568)
- 社会科学(75553)
- 基金项目(61918)
- 省(61898)
- 自然(53225)
- 教育(52930)
- 自然科(52110)
- 自然科学(52100)
- 自然科学基金(51260)
- 划(50018)
- 编号(47573)
- 资助(44053)
- 创(38460)
- 成果(37635)
- 制(36667)
- 部(35575)
- 创新(35031)
- 重点(34123)
- 发(33878)
- 国家社会(33844)
- 课题(31895)
- 业(31795)
- 期刊
- 济(118771)
- 经济(118771)
- 研究(68254)
- 农(56437)
- 中国(51816)
- 农业(37788)
- 财(36451)
- 管理(34718)
- 科学(32120)
- 学报(31118)
- 融(26571)
- 金融(26571)
- 大学(25940)
- 业经(25539)
- 学学(24830)
- 教育(22376)
- 技术(19480)
- 财经(18557)
- 业(18273)
- 经济研究(16865)
- 问题(16283)
- 经(16001)
- 农村(14444)
- 村(14444)
- 农业经济(13937)
- 科技(12840)
- 世界(12782)
- 技术经济(12410)
- 版(12145)
- 经济问题(11409)
共检索到3479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孟召将
基于消费者对绿色、安全农产品消费的需求和自身组织效益的考虑,合作社越来越重视自身声誉。合作社作为一种特殊的经济组织,声誉究竟产生哪些特殊效应?合作社声誉效应的又有哪些影响因素?这些问题都需要理论上给予解释。本文分析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声誉效应的表现以及影响声誉效应的有利因素与不利因素,并提出基于农民专业合作社声誉效应的制度创新建议。
关键词:
声誉 声誉效应 制度创新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徐美银
本文运用制度认知主义的分析框架,探求中国农地制度创新的农民认知基础。研究认为,农民认知对农地制度创新具有多方面的影响,如果农地制度的改革与农民的认知不相一致,就会加大农地制度改革的成本、延缓农地制度改革的进程、最终决定农地制度改革的成败。作者对江苏部分地区的实地调研发现,农民对地权的不同方面具有不同的认知程度,这对中国农地制度创新具有重要意义。农地制度未来的改革应该充分考量农民的认知,保证制度创新方式及目标与农民的认知相一致。
关键词:
农地制度 农民认知 制度认知主义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廖红丰 杨建良
近几年农民增收难,其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农村经济制度不完善,是其中最重要的关键因素,直接影响农民收入增加。 一、当前影响农民增收的主要制度约束 我国农业经过20多年的改革,许多制度进行了调整,对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农民增收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随着农业制度环境的变化,市场体制的逐步深化和完善,一些制度存在不少缺陷,如果不进行创新,就会严重制约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其主要表现为: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林拓
农民市民化是城市化整体进程中最为深刻的层面,相关的制度安排至关重要。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加快,目前在一些发达地区出现了景观城市化与农民市民化相脱节的现象,农民市民化问题的重要性更为突显。实际上,从城乡二元分割的制度约束到城乡一体化的制度创新,农民市民化相关的制度变迁并不局限于户籍制度、社会保障等内容,而是作为一个重要主题贯穿其中;不仅如此,相关的制度创新更引发了城市社会空间形态的相应转变。本文试图在制度创新和社会发展的研究中关注空间维度的分析,从社会空间格局、社会空间流动和社会空间治理等三个方面,着重探讨在相关制度创新的背景下城市空间形态的转变与农民市民化的相互依存的关系。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傅琼
在工业化、城镇化大潮中 ,农民进入城镇经商、打工或因土地被征用成为了城里人 ,然而 ,在户籍制度、就业、社会保障、子女受教育、住房方面却受到种种限制。为了使进城农民真正享有城市市民待遇 ,就必须创新户籍管理制度 ,减少农民进城落户的种种限制 ;创新就业制度 ,打破城乡就业壁垒 ,实行城乡统筹的就业制度 ;创新社会保障制度 ,将新市民纳入城镇社会保障范畴 ,建立面向城镇所有成员的工伤保险、医疗保险、养老保险 ;创新教育制度 ,让进城农民的子女入学享有市民子女同等待遇 ;创新住房保障制度 ,让新市民能住上经济适用房。
关键词:
农民 市民化 制度 创新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杨灿明 郭慧芳
本文试图从制度创新的角度出发,探讨制约农民收入增长的制度障碍,寻求保持农业持续、稳定增长,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农民收入有效增加,以及打破传统的城乡二元结构,缩小城乡之间和地区之间收入分配差距的解决途径及制度选择。
关键词:
制度障碍 制度创新 增加农民收入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国鲁来
以欧洲为代表的市场合作社和以美国为代表的新一代合作社是世界各国合作社的两种主要模式。与新一代合作社相比,市场合作社的经济效率相对较低,如管理人员缺乏激励、对管理者的监督成本过高、决策效率过低以及资本筹措能力不足等等。市场合作社的制度"缺陷"是以市场经济的游戏规则为依据,与股份公司等营利企业比较而言。虽然这些"缺陷"的存在削弱了组织的营利能力——更高的经济效率,但是也正是因为如此,才使得合作社能够成为合作社——创造了社会公平。在目前我国的合作社实践中,一些社员(尤其是大户社员)的行为,已经显示出他们在客观上存在对于新一代合作社的制度需求,所以,如果我们能在不断完善现有合作社制度的同时,不失时机地...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廖红丰 贺一耕 梁泊涛
新制度经济认为制度作为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 ,制度安排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制度创新是经济不断增长的保证。在现阶段农业发展中 ,由于受到一系列制度性因素的约束 ,农民收入水平低、增长速度缓慢。在农村经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之时 ,必须通过对农业制度的创新 ,消除妨碍农民收入水平和收入增长速度提高的制度约束 ,从根本上解决农民收入问题。
关键词:
制度创新 农民增收 路径选择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华春 赵春学 刘颖梅
中国城市化率在突破50%以后的新发展时期,改革城乡二元管理体制、创新土地流转等事关"十二五"乃至更长时期内中国城市化顺利推进与城乡和谐发展。以土地制度创新顺利推进城市化进程,是实现城乡统筹、推进国民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内在要求。重庆统筹城乡改革在这些方面提供了良好借鉴。
关键词:
城市化 二元结构 土地流转 土地制度创新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孙宝强
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帮助农民走向富裕,需要明确农民在市场经济体制中的地位;可以撤消乡镇一级政府统一城乡税率;统一城乡义务教育体制;改革户籍制度,允许自由迁徙;改革土地制度,给农民清晰产权;重点增加社会保障的投入和成立农会。
关键词:
农民致富 理论与制度 创新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高倚云
如何增加农民的收入,是农业税减免后我国“三农”问题中最为突出的问题。我国现有农村土地制度的缺陷是制约农民收入增加的瓶颈,因此我们必须对农村土地制度进行改革。只有创新农村土地制度,合理界定和安排农用土地产权,实行家庭承包制与合作经营制相结合制度,构建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农村土地制度,农民收入才有可能增加。
关键词:
农民增收 农村土地制度 制度创新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许经勇
农村人民公社实质上是国家控制农民经济权利的一种组织形式。家庭承包制作为一项制度创新起着矫正传统农业体制 ,使农民逐步获得自由权和平等权的能动作用 ,因势利导地解放被束缚的生产力
关键词:
家庭承包 基本权利 解放生产力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韩俊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李元
今年 2月 19日至 20日,国土资源部政策法规司、土地利用司和中国国土资源报社,在江苏省苏州市联合召开了土地制度创新座谈会。国土资源部副部长李元出席座谈会并在会议结束时作了讲话。 这是一个袖珍型的座谈会,参加讨论的只有十来人,但讨论的问题比较重要,也比较深入。话题从城市规划区内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管理切入,实际上就土地财产权的制度创新问题展开了充分的探讨。参加座谈的人士,都有多年从事土地管理工作的经历,对讨论的问题有相当深度的研究。本期“特别策划”推出的 9篇文章,是根据与会者讨论发言整理成的,相信能给读者以不同的启发,并激起读者进一步研究和讨论的兴趣。 十几年来,我国城镇国有土地使用制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