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387)
2023(9266)
2022(7956)
2021(7223)
2020(6271)
2019(14419)
2018(14236)
2017(28218)
2016(15307)
2015(17414)
2014(17685)
2013(18008)
2012(17189)
2011(15933)
2010(16332)
2009(15537)
2008(15377)
2007(14335)
2006(12883)
2005(11658)
作者
(46190)
(39552)
(39234)
(37429)
(24769)
(18907)
(17781)
(15504)
(14679)
(13953)
(13648)
(12921)
(12474)
(12322)
(12298)
(12134)
(11854)
(11369)
(11343)
(11166)
(9953)
(9934)
(9619)
(9127)
(9047)
(8983)
(8722)
(8513)
(8076)
(7917)
学科
(92994)
经济(92918)
(46431)
(46177)
管理(37104)
方法(32245)
农业(30470)
数学(29070)
数学方法(28887)
(25558)
企业(25558)
地方(22141)
业经(20029)
中国(19170)
(16098)
(15692)
(14708)
(13065)
贸易(13061)
地方经济(13011)
(12616)
(12417)
(11068)
环境(11015)
(10910)
银行(10889)
(10860)
金融(10858)
(10538)
(10457)
机构
学院(236716)
大学(232384)
(113096)
经济(111012)
管理(88521)
研究(84144)
理学(75830)
理学院(75038)
管理学(73931)
管理学院(73502)
中国(65304)
(58926)
科学(49870)
(47863)
(46675)
农业(45258)
(44160)
业大(40176)
研究所(39769)
中心(39233)
(37113)
财经(36938)
经济学(35280)
(33289)
经济学院(31690)
北京(29971)
(29500)
师范(29276)
(28441)
经济管理(28103)
基金
项目(148325)
科学(115831)
研究(110145)
基金(106813)
(92080)
国家(91236)
科学基金(77104)
社会(71778)
社会科(67633)
社会科学(67609)
(59280)
基金项目(56885)
教育(48220)
(47967)
自然(46925)
编号(45863)
自然科(45737)
自然科学(45721)
自然科学基金(44898)
资助(43245)
成果(36818)
(34866)
(33604)
(33221)
重点(33038)
课题(30567)
(30049)
国家社会(29763)
发展(28855)
(28451)
期刊
(137537)
经济(137537)
研究(71201)
(61935)
中国(45770)
农业(41585)
学报(36185)
(35378)
科学(33819)
大学(27849)
管理(27827)
学学(26833)
业经(25931)
(25227)
金融(25227)
经济研究(20695)
技术(20298)
(19937)
问题(19291)
财经(18955)
教育(16740)
(16370)
世界(15189)
农村(14574)
(14574)
技术经济(14518)
农业经济(14202)
经济问题(13710)
(12881)
统计(12529)
共检索到3629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杨晓达  
我国体制政策影响了农民权益的保障。现实表现:承包土地产权残缺、农业税制不公平、各种收费负担沉重、公共物品供给短缺、城市生产流通对“三农”的侵犯及户籍制度对城乡分割的危害等几个方面。因而,须有改革农地产权制度、改农业税为增值税、改革收费与公共物品供给等保护农民权益的对策。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杜伟  
传统计划经济和城乡二元制度的综合作用是失地农民权益受损的体制原因,而农村集体土地产权不清晰、政府职能错位与行政行为失偏、征地补偿安置标准过低、农民自我保护能力短缺是失地农民权益受损的直接原因。高度重视和解决失地农民权益保障问题,既是推动工业化、城市化健康发展的现实需要,更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必须进一步完善农地产权立法,改进征地补偿工作,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积极拓展就业渠道,形成失地农民权益保障的长效机制。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洪名勇  郑丽楠  
从巴泽尔产权保护理论的视角对农地流转中农民权益损害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有助于解释农地流转过程中农民权益保护存在的本质问题。产权不完全是农民权益受损的根源所在。进入公共领域内的价值较高以及他人攫取公共领域的价值是农民权益受损问题的主要来源。追求经济权利价值最大化,是他人攫取行为和农民保护行为的根本原因。农民个人与政府保护农民权益的途径是减少公共领域内留存的价值或降低被他人攫取的价值,并通过产权限制避免侵权行为。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谢毅  
税费改革政策在中央政府强力推动之下,于2004初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实施之后,中国进入了所谓的"后税费改革时代"。文章试图从新制度经济学角度出发,运用产权理论、交易成本理论、制度变迁理论等,对后税费改革时代的农民权益保障问题进行制度性探讨。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周毕芬  
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权益缺失严重,源于失地农民受到的社会排斥,包括结构性排斥和功能性排斥两个方面。一方面,户籍制度、社会阶层、社会文化产生了不合理的社会结构,对失地农民进行排斥;另一方面,由于失地农民自身人力资本水平偏低和社会资本存量不足,导致受到功能性排斥。要保障失地农民的权益,必须从制度改革、文化建设、职业技能培训、创业扶持等方面入手,努力消除失地农民受到的社会排斥。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何燕  祁晓玲  
我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能否切实地保障好广大农民的基本权益始终是一个关系到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重要问题。深入研究当前我国农民权益保障机制的特点和规律,日益成为完善我国农民权益保障机制、解决新时期三农问题的迫切需要。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宋延玲  
由于土地产权的法律界定不清、现行征地制度不完善、农民观念陈旧和素质较低等因素,致使失地农民权益受到了严重损害。因此,要从根本上保障失地农民的合法权益,必须建立相关法律法规,完善失地农民征地补偿制度和社会保障体系,进而促进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李小云  左停  李鹤  
本课题组针对《农业法》第九章“农民权益保护”的实施情况在全国6个省12个县24个乡60个村展开调查。调查发现,农民权益特别是经济权益的状况有了较大的改善,但是,农民的权利意识弱,对与权益相关法律的知晓程度不高,28.4%的农民认为权益受损,受损权益排在前五位的是农业生产资料质量、土地权益、知情权、农民负担和基层政府对农民反映问题的态度。此外,贫富差距和地区之间的异质性会导致农民群体内部的权益状况出现差异。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建军  龙娟  
城镇化和工业化,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客观需要,也是推进农村经济结构升级和农业人口生活方式转变、解决"三农问题"及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必然要求。但同时在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程中,建设用地需要的增加,却也在另外一方面使征地加剧,造成严重的失地现象,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因此,在征地的过程中,必须切实加强对农民权益保护,使必要性征地顺利进行而又不损害农民权益。运用公共选择理论分析我国征地现状和政府征地行为,可以找到有效解决方案。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明桂  
增加农民收入是保护农民权益的关键,农民增收缓慢和农民弱势地位的资本成因具有高度的复杂性。由于种种原因,土地、劳动力和资金要素没有给我国农民带来很好的资本收益。因此,要加大农民人力资本投资,提高农民劳动报酬;改革农村金融,激活民间资本;明晰农村土地产权,健全农村土地市场;扩大农民的土地增值收益和土地资本化收益,激活一切要素的潜能,切实维护农民经济利益。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中  彭魏倬加  
基于2018年全国10个区域征地的抽样调研数据,运用Logit计量分析模型就农村土地征收谈判对征地补偿水平的影响程度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只要存在征地谈判,被征地农民实际获取的土地征收补偿水平就会超出地方政府制订的征地补偿方案;从边际效应来看,引入征地谈判后,使得被征地农民的土地征收实际补偿标准超出地方政府制订征地方案的概率增加36.1%。因此,在征地制度改革进程中,优化农村土地征收程序,增加征地谈判的协商环节,既可以有效维护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更能充分实现国家征地补偿制度的效能。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黄丽珍  
文章从失地农民现象产生的原因出发,在对失地农民的生活现状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分析现有补偿机制及其局限性,探讨我国针对失地农民建立起来的安置模式,并提出加快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对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杜旭宇  
从理论上讲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 ,农民问题的实质又是农民的权益问题 ;权益问题能否解决或解决好 ,关系到整个“三农”问题能否解决或解决好。从实践中看 ,农民权益得不到保障、实际权益缺失又是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因此 ,正视农民权益缺失的现状 ,寻找其原因 ,并采取行之有效的对策措施是当务之急。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由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罗必良教授主编的《产权强度、土地流转与农民权益保护》,于2013年11月由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该书是罗教授主持的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我国当前农村土地流转制度与农民权益保护研究"(09JZD0022)的最终成果。全书分为19章,共计94万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