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541)
2023(12146)
2022(10194)
2021(9426)
2020(7636)
2019(16817)
2018(16735)
2017(32040)
2016(17160)
2015(18814)
2014(17987)
2013(17739)
2012(16006)
2011(14459)
2010(14573)
2009(14065)
2008(13379)
2007(12206)
2006(10966)
2005(9808)
作者
(44936)
(38260)
(37744)
(35965)
(23815)
(18293)
(16969)
(14683)
(14388)
(13384)
(12997)
(12616)
(12004)
(11758)
(11728)
(11518)
(11298)
(11013)
(10939)
(10799)
(9423)
(9249)
(9031)
(8820)
(8573)
(8518)
(8499)
(8332)
(7622)
(7438)
学科
(67877)
经济(67757)
(57251)
管理(50128)
(49979)
(36301)
企业(36301)
农业(33276)
业经(22857)
方法(22387)
(21220)
(19576)
数学(19167)
数学方法(19005)
中国(18471)
(17757)
贸易(17751)
(17494)
(14055)
地方(13257)
(12708)
农业经济(12507)
(12130)
(11725)
银行(11718)
(11312)
财务(11285)
(11258)
财务管理(11249)
(10968)
机构
学院(236938)
大学(229768)
(102544)
经济(100537)
管理(90857)
理学(78051)
理学院(77331)
研究(76234)
管理学(76218)
管理学院(75791)
中国(61587)
(54518)
(49498)
(46241)
科学(42540)
农业(41046)
业大(38312)
财经(37969)
(37190)
中心(36879)
(36699)
(34456)
研究所(32389)
经济学(31300)
(29075)
师范(28860)
(28572)
经济学院(28351)
北京(27827)
财经大学(27642)
基金
项目(156403)
科学(124663)
研究(121711)
基金(114266)
(97479)
国家(96537)
科学基金(83881)
社会(80563)
社会科(76057)
社会科学(76042)
(62277)
基金项目(60247)
教育(54452)
编号(51230)
自然(50142)
(50106)
自然科(48876)
自然科学(48863)
自然科学基金(47996)
资助(44372)
成果(40914)
(37170)
(35718)
(34812)
重点(34400)
课题(34174)
国家社会(33853)
(33381)
(32100)
(31734)
期刊
(123187)
经济(123187)
研究(70302)
(60190)
中国(51910)
农业(40565)
(39088)
学报(33183)
科学(31704)
管理(30446)
大学(27361)
业经(27122)
(26646)
金融(26646)
学学(26111)
教育(23278)
技术(19218)
(18841)
财经(18735)
问题(17781)
经济研究(17255)
(16079)
农村(15234)
(15234)
农业经济(15146)
(13701)
世界(13540)
(13151)
经济问题(12086)
现代(11249)
共检索到3631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彭小霞  
我国实践中所实施的宅基地退出模式尽管推动了新农村建设进程,有利于农村土地的集约利用,但其弊端是行政色彩较浓,大多是政府主导型宅基地退出模式,农民的合法权益在宅基地退出过程中受损严重。因此,应从完善宅基地退出的立法、完善宅基地退出的相关法律制度、打破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提高农民在宅基地退出中的主体地位等方面完善农村宅基地退出机制。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海龙  
随着新型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快速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入城市,与此同时大量农村宅基地则被闲置。为确保农村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亟须对农村宅基地资源进行整合与再配置。然而,笔者在调研中发现,农户自愿退出农村宅基地的意愿并不强烈。那么,制约农户退出宅基地的影响因素有哪些?如何构建宅基地退出机制、引导农户自愿退出宅基地?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泽颖  孙灵  
当前我国农村宅基地普遍存在着低效闲置的问题,构建起农村宅基地退出机制能够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在本文中,笔者对农村宅基地在退出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总结,在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农村宅基地退出的推力与补偿机制,指出在构建补偿机制的过程中应从农民的切身利益出发,做出科学的规划,提高农民的福利,实现公平的补偿与利益分配。只有这样,农村宅基地退出才会拥有足够的推力,获得农民的支持与配合。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庄开明  黄敏  
改变农村宅基地闲置低效利用状态是全面促进土地资源集约节约利用的重要命题。近年来,各地方政府积极探寻农村宅基地退出与优化利用的新举措,但现行试点方案大多以行政手段推动实施,缺乏科学合理的激励约束机制,农民退出闲置宅基地的积极性普遍低下。理论界关于农村宅基地退出和补偿机制的现有研究,也存在研究覆盖面较为狭窄、研究方法较为单一、研究应用性不强等问题。完善农村宅基地退出与补偿机制,应该以宅基地优化利用与新型城镇化、承包地退出、新农村建设、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培育和农村新型集体经济发展的深度结合为着力点,畅通农村宅基地批量退出与零散退出的两大渠道,聚焦宅基地退出的补偿范围、补偿标准、补偿资金三个关键环节,重点解决宅基地退出改革的三大保障问题。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庄开明  黄敏  
改变农村宅基地闲置低效利用状态是全面促进土地资源集约节约利用的重要命题。近年来,各地方政府积极探寻农村宅基地退出与优化利用的新举措,但现行试点方案大多以行政手段推动实施,缺乏科学合理的激励约束机制,农民退出闲置宅基地的积极性普遍低下。理论界关于农村宅基地退出和补偿机制的现有研究,也存在研究覆盖面较为狭窄、研究方法较为单一、研究应用性不强等问题。完善农村宅基地退出与补偿机制,应该以宅基地优化利用与新型城镇化、承包地退出、新农村建设、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培育和农村新型集体经济发展的深度结合为着力点,畅通农村宅基地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徐玉婷  黄贤金  
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农村宅基地闲置及低效利用的问题日益凸显。一方面农村宅基地闲置和无序扩张并存,造成土地资源的严重浪费和农村生产居住环境的恶化;另一方面城镇化进程中城市建设又面临土地资源稀缺的刚性约束。面对这样的矛盾,如何建立健全农村宅基地退出机制,释放农村建设用地的价值和活力,成为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亟须解决的重大课题。近几年,一些地方开始探索宅基地有偿退出的实践,其中包括新增宅基地"拍卖竞价"、"抽签付费"以及通过"地票"等证券化的形式促进宅基地流转等多种方式和思路。这些实践在一定范围内确实解决了宅基地无序、违规利用的难题,使一部分农民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快速获得了宅基地,同时宅基...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陈藜藜  宋戈  邹朝晖  
通过分析经济新常态对宅基地退出的要求,从兼顾公平和效率的角度,建立"宅基地指标化+宅基地整理"的退出模式,构建政府-市场-村民(政府引导、市场配置与村民自治相结合)协同治理机制,并提出保障宅基地退出机制有效运行的配套措施和建议。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朱迪   吴泽斌   汪应宏   彭山桂  
在“多规合一”统筹推进国土空间规划及用途管制的背景下,建立科学合理的农村宅基地退出增值收益分配机制,以期优化国土空间布局、有效调动不同区域主体的积极性,助力解决农村宅基地退出利益分配的不充分不均衡。从国土空间规划管制视角,以协调“生态资源优势区”与“经济发展优势区”的农村宅基地退出增值收益为目标,运用基于“功能效用变化值”改进的Shapley值法,构建区域农村宅基地退出增值收益分配模型,以宅基地试点典型城市徐州市沛县为研究对象进行量化分析。结果显示:(1)基于国土空间规划管制的农村宅基地退出增值收益分配模式,兼顾了公平和效率,符合通过空间规划管制和市场调节协同推进的农村宅基地退出方向。(2)引入“功能效用变化值”修正后,农村宅基地退出增值收益分配比例更具说服力,其中,“经济发展优势区”农村宅基地退出增值收益在政府、集体和农户三者间的分配比例为31.52%、32.90%和35.59%;“生态资源优势区”农村宅基地退出增值收益在政府、集体和农户三者间的分配比例为30.25%、30.24%和39.88%。修正后的农村宅基地退出增值收益分配均倾向于农户。(3)全域维度下处于生态资源优势区的单位面积退出宅基地可额外获得经济补偿405.43元,经济发展优势区为经济补偿额的主要支付地区。基于此,提出以“发展权均衡,全域利益最大化”为原则,综合统筹考虑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管制与农村宅基地退出,从宅基地退出的多功能价值的合理测算和增值收益的区域再分配两方面协同推进农村宅基地治理体系的完善。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王芳  胥国海  
农村宅基地管理工作面广量大、情况复杂,面临不少困难。仅以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为例,该区目前共有农村宅基地约18万户,农村人均居民点用地约206平方米,许多都是独门独院,土地粗放浪费的现象比较严重。多数村庄农民建筑排列无序,村内道路、给水、排水、通讯等基地设施配套性、共享性差。此外,村庄建设规划编制滞后,农村累积了不少应拆未拆、一户多宅、违章建筑等问题。部分城郊或沿路农民擅自改变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韩冬  韩立达  张勰  陈晓航  
政府主导下的宅基地有偿退出具有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在实践中或为追求建设用地指标而损害农民利益,或因忽视了土地市场规律而给地方财政带来巨大压力。基于四川、重庆、浙江、西藏、吉林等地的实地调研,从宅基地退出涉及的产权主体和实施主体角度归纳当前宅基地有偿退出的实践类型,分析不同主体情景下的成效与问题。结果表明,当前宅基地有偿退出实践有是否履行住房保障职能两种情景,根据政府介入方式和程度的不同又可细化为农民偶然退出、隐性市场行为、经济或社会导向型政府主导等类型,尽管实施主体和驱动力有所不同,但普遍存在退出主体不健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欧阳安蛟  蔡锋铭  陈立定  
研究目的:探讨农村宅基地退出机制的建立。研究方法:综合分析法与文献资料法。研究结果:农村宅基地退出机制的缺失是导致目前中国农村宅基地利用存在问题的根本原因,建立以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为核心的宅基地退出机制是改革和完善农村宅基地使用管理制度的重要方面。研究结论:农村宅基地退出机制的建立应以保障农户对宅基地的合法权益、不增加合法占用宅基地农户的经济负担为基本前提,重点是建立农村宅基地收回补偿制度、健全多元化的农村住房保障体系、实施农村宅基地有偿使用制度和健全农村宅基地整理、置换、复垦机制。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得坤  
农村宅基地退出改革作为农村深化改革、激发三农发展活力的土地系列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面广,实施难度大,要做好"人、地、钱"三主体的政策协同。文章结合制度经济学等理论,对宅基地退出必要性、影响因素、长效机制构建等进行了分析,提出突破薄市场约束,扩大交易半径、加大退地激励等政策主张,提出宅基地有偿退出这一制度创新复制、推广的关键在于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把进城定居农民纳入城镇住房和社会保障体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宅基地退出中的基础作用。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胡贤辉  刘蒙罢  文高辉  
宅基地发展权为一类具有增值收益的产权,其归属应从其增值来源和产权特性两个角度进行分析论证,即宅基地发展权既不能完全归私有,也不能完全归公有,而应该在二者之间取得合理平衡。基于该分配角度,以土地发展权的视角探讨宅基地退出过程中宅基地发展权的权能分配以及土地增值的全过程,构想将宅基地发展权分为集体建设用地发展权与市地发展权两个层次,并以此构建土地增值收益的效益函数模型。在该权能分配理论的指导下以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对集体经济组织、地方政府以及开发商三者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比例进行了测算,得出测算分配比例为26.89∶42.33∶30.78,集体经济组织分享的集体建设用地发展权价值为201.44元/m~2,是正常征收的2.24倍。以产权为基础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更加体现了补偿公平的原则。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程春丽  
建立农村宅基地退出机制是解决宅基地低效闲置利用的措施之一,也是目前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从宅基地产权与市场、补偿与规划、地方政府角色和收益分配等方面对农村宅基地退出和补偿进行了思考,提出了明晰宅基地产权,建立宅基地流转市场,引入农村房地产评估;以补偿为引力,以整理规划为推力,加快引导农村宅基地自动退出;合理界定地方政府角色;探索建立合理的补偿和收益分配方式和机制等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徐东辉   万子涵   侯美鹏   杜志章  
完善农村宅基地的有偿退出机制,是盘活农村闲置资源,增加农民财产性收益,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经过一段时间试点,农村宅基地的有偿退出机制,主要面临着农民腾退意愿不高、村集体回收能力不足以及相关制度法规不健全等问题。推动该机制进一步完善,首先要站稳人民立场,切实尊重农民主体地位,维护好农民切身利益;再就是要统筹发展与安全,既要盘活土地资源,促进农业农村发展,也要防范化解可能由此引发的系统性风险;此外,还要完善相关的制度法规,重点明确宅基地的物权属性和法权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