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739)
- 2023(14933)
- 2022(12783)
- 2021(11933)
- 2020(10152)
- 2019(22958)
- 2018(22980)
- 2017(44405)
- 2016(24079)
- 2015(26858)
- 2014(26529)
- 2013(26552)
- 2012(24170)
- 2011(21555)
- 2010(21638)
- 2009(20162)
- 2008(19922)
- 2007(17922)
- 2006(15981)
- 2005(14050)
- 学科
- 济(99557)
- 经济(99431)
- 业(98849)
- 企(80919)
- 企业(80919)
- 管理(80505)
- 农(48078)
- 方法(44507)
- 数学(35252)
- 数学方法(34913)
- 业经(32952)
- 农业(32015)
- 财(30038)
- 中国(24094)
- 务(21607)
- 财务(21549)
- 财务管理(21521)
- 企业财务(20371)
- 制(20254)
- 技术(19768)
- 地方(18525)
- 学(17957)
- 和(17787)
- 理论(17773)
- 贸(17336)
- 贸易(17326)
- 策(17271)
- 易(16854)
- 划(16836)
- 体(15442)
- 机构
- 学院(346011)
- 大学(340660)
- 管理(144517)
- 济(140402)
- 经济(137538)
- 理学(125241)
- 理学院(124033)
- 管理学(122226)
- 管理学院(121618)
- 研究(109743)
- 中国(84914)
- 京(71844)
- 农(71111)
- 科学(68067)
- 财(62891)
- 业大(57203)
- 所(54856)
- 农业(54710)
- 江(51988)
- 中心(50929)
- 财经(50332)
- 研究所(49823)
- 经(45802)
- 北京(44549)
- 范(41882)
- 师范(41530)
- 州(41501)
- 经济学(40115)
- 经济管理(39411)
- 院(39093)
- 基金
- 项目(235622)
- 科学(186027)
- 研究(173832)
- 基金(171558)
- 家(148869)
- 国家(147480)
- 科学基金(127968)
- 社会(110363)
- 社会科(104246)
- 社会科学(104215)
- 省(93558)
- 基金项目(92216)
- 自然(83286)
- 自然科(81369)
- 自然科学(81349)
- 自然科学基金(79931)
- 教育(77288)
- 划(76754)
- 编号(72059)
- 资助(69052)
- 成果(56546)
- 部(51718)
- 重点(51566)
- 创(51026)
- 发(50787)
- 课题(47370)
- 创新(46988)
- 业(46869)
- 国家社会(44920)
- 科研(44677)
- 期刊
- 济(162147)
- 经济(162147)
- 研究(97625)
- 农(71640)
- 中国(64718)
- 学报(54115)
- 管理(53992)
- 科学(51038)
- 财(49325)
- 农业(48510)
- 大学(41707)
- 学学(39790)
- 业经(32853)
- 教育(32017)
- 融(30605)
- 金融(30605)
- 技术(30248)
- 业(24879)
- 财经(24202)
- 经济研究(22870)
- 问题(21740)
- 经(20653)
- 技术经济(18873)
- 版(17706)
- 科技(17377)
- 现代(17157)
- 理论(16332)
- 商业(16025)
- 世界(15589)
- 图书(15434)
共检索到5062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何浩然 张林秀 李强
本文旨在通过采用统计分析和构建计量经济模型的方法分析农户的施肥行为,寻找到在农户层面降低农业面源污染的有效途径。研究结果表明,非农就业会对化肥施用水平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而有机肥与化肥在农业生产中的替代关系并不十分明显;相反,农业技术培训与农户化肥的施用水平呈正相关关系;化肥施用水平在不同地区之间有较大差异。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华春林 张灿强
由于农业面源污染的特殊性质以及政府监管治理机制的无效率,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机制从侧重于政府监管发展为以教育培训手段为主。文章利用四川省实地调研数据,将农户的行为响应分为对农业面源污染教育培训项目的认知、参与意愿及最终参与行为响应三个阶段,并构建Multi-variate Probit模型分析不同阶段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农户个人禀赋、种植特征、社会资本及治理机制反应等变量在不同行为响应阶段具有显著影响;培训班的可获得性在每个行为响应阶段都具有正向的显著影响。
[期刊] 改革
[作者]
张平淡 袁赛
近年来,我国农村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工资性收入比重不断提高,农户生产的观念和行为发生变化,对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基于20072014年我国省份面板数据,检验农村居民收入与农业面源污染之间的EKC关系,以及农村居民收入结构对农业面源污染EKC曲线拐点的影响。研究发现,农村居民收入与农业面源污染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而且随着农村居民收入的提高,以及农村居民收入结构的改善(即农民经营性收入占总收入比例的下降),农业面源污染EKC曲线拐点能够提前到来。多措并举促进农民增收,特别是非经营性收入的增长,
[期刊] 改革
[作者]
张平淡 袁赛
近年来,我国农村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工资性收入比重不断提高,农户生产的观念和行为发生变化,对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基于2007~2014年我国省份面板数据,检验农村居民收入与农业面源污染之间的EKC关系,以及农村居民收入结构对农业面源污染EKC曲线拐点的影响。研究发现,农村居民收入与农业面源污染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而且随着农村居民收入的提高,以及农村居民收入结构的改善(即农民经营性收入占总收入比例的下降),农业面源污染EKC曲线拐点能够提前到来。多措并举促进农民增收,特别是非经营性收入的增长,降低经营性收入在农民总收入中的比重,进一步改善农村居民收入结构,有利于缓解甚至破解农业面源污染。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世琦 颜鑫
为揭示区域尺度农田面源污染现状,以农作物及其化肥施用量研究对象,提出了农田面源污染风险等级(包括安全、微风险、低风险、中风险和高风险)与粮食作物当量概念,剖析了近20年主要作物与作物类型的农田面源污染风险及其变化过程,构建了区域尺度农田面源污染风险评价模型,在国家尺度、区域尺度与省域尺度开展了我国农田面源污染风险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作物类型及作物农田面源污染风险有较大差异。粮食作物属氮低风险和磷微风险,油料作物属氮、磷微风险,棉花属氮高风险和磷低风险,麻类作物属氮高风险和磷微风险,糖料作物属氮、磷高风险,烟叶属氮安全与磷中风险,蔬菜属氮中风险和磷高风险,茶园属氮高风险和磷中风险,果园属氮、磷肥高风险;2)国家尺度农田氮、磷面源污染风险系数分别为1.14和1.45,属氮、磷低风险。区域尺度农田氮面源污染风险系数1.02~1.37,除华南属中风险外,其它区域均为属低风险;农田磷面源污染风险系数1.08~2.20,东北、华北、华中和华东属低风险、西南与西北属中风险,华南属高风险;3)省域尺度农田氮面源污染风险系数0.95~1.41,除广东等7省属中风险外,其它省均属低风险;农田磷面源污染风险系数1.16~2.99,除贵州等8省高风险、云南等4省中风险、以及黑龙江与吉林微风险外,其他17个省均属低风险。综上,作物类型及其种植面积对区域农田面源污染风险有重要影响,粮食作物比例越大,农田面源污染风险越低,如东北、华北、华东和华中地区;果园、蔬菜或茶园比例越大,农田面源污染风险越高,尤其是磷风险,如西南、西北和华南地区。
关键词:
施肥量 区域尺度 农田面源污染 风险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周亚莉 钱小娟
随着农业的发展,农业面源污染日渐严重,已成为导致河流和湖泊水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分析了农业面源污染的成因及危害,并提出从农田源头污染和径流污染2个方面采用生态工程措施防治农田面源污染,介绍并讨论了几种具有代表性的防治农业面源污染的生态工程措施,包括生态农业、水土保持、植被缓冲带、湿地系统与生态渠系统等。生态工程措施立足于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自身的平衡,与传统技术相比,效果好、运行费用低,更有利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治理农业面源污染的有效方法之一,在控制农业面源污染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农业面源污染 生态工程 防治措施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纪华 王东 杨沫 方淑波 杨晓英
农业面源是造成太湖富营养化的重要污染源。通过对太湖西岸重点保护区内农民进行随机入户调查,系统地研究了当地农民在水稻种植中的施肥行为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在普遍过度施用氮肥的背景下,个体农户在施肥量和施肥种类上存在显著差异;(2)农户施肥行为普遍具有主观性和盲目性的特征。农民的年龄阶段和其对控制化肥用量的态度对氮肥施用量具有显著性影响;(3)在分析化肥施用态度和环境意识对施肥量的影响中,出现了一些与预期相反的趋势。这进一步显示了当地农民在施肥方面缺乏科学引导,导致部分农民尽管存在着良好的控制化肥施用的意愿,却不知如何有效实施。因此,针对当地农民年龄大、文化低等普遍特征,有针对...
关键词:
化肥施用 氮 农户行为 统计分析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栾江 李婷婷 马凯
劳动力向城市和非农部门转移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但其所造成的环境影响却较少受到关注。本文以当前最主要的农业污染源——化肥为例,通过建立实证模型,证明了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确实存在:随着大量劳动力离开农村,留在农村的劳动力不得不使用较多的化肥来弥补农业劳动力的减少,劳动力转移导致单位面积化肥施用量大幅增加,从而加重了化肥面源污染;同时,随着劳动力的转移,农户家庭收入得到提高、农业种植结构趋于"非粮化",这将增加整体施肥水平,从而间接加重化肥面源污染。此外,研究还发现,在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如果积极推动农户土地流转、扩大农户土地经营规模,则有助于从整体上缓和劳动力转移对化肥面源污染造成...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薛蕾 廖祖君 王理
本文基于1997~2016年我国大陆除西藏外30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构建地理距离矩阵与经济地理嵌套矩阵,并基于空间杜宾模型实证研究城镇化对农业面源污染的影响以及农民收入结构在其中发挥的作用。结果表明:(1)我国农业面源污染排放量存在明显的空间相关性,且这种空间相关性随时间的变化呈下降趋势;(2)在全国层面,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农业面源污染呈现出先增长后降低的"倒U型"趋势,非农收入占比的提高可以促进城镇化发挥其减排效应;(3)在区域层面,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东北和东部农业面源污染呈现出先增长后降低的"倒U型"趋势,与全国保持一致,但在中部和西部呈现出先降低后增长的"正U型"趋势;非农收入占比的提高,可以促进东部和西部城镇化发挥其减排效应,但会加剧中部城镇化的污染效应。相关政策含义是:加强区域间的治污合作,合理推进城镇化发展,不断提高农民非农收入。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宝哲 周小亮 梁开荣
农业面源污染已成为制约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为了有效剖析其内部影响机理。本研究从地方政府与农民两大博弈主体的行为互动入手,在假设参与主体均为有限理性的前提下,将进化博弈理论应用于地方政府与农民,构建了双方的演化博弈模型,通过分析双方的复制动态方程,得到了两种稳定的演化策略,并进行数值模拟分析,探讨博弈双方的策略稳定性以及各因素对策略选择的影响。研究得出:经济系数权重对地方政府策略选择的影响大于环境质量权重,并且权重提升对农户策略选择产生的影响效果不同;减少地方政府监管成本支出有利于提升农户积极治理农业面源污染的概率;地方政府对农户的处罚与激励都会对农户决策产生影响,但是合理的政策才能使地方政府与农户偏向最优均衡。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陈红 韩哲英
农村面源污染的污染源分散,污染过程复杂,危害后果广泛,治理难度大。所以,它的治理始终是各级政府最为关注的问题。在政府分权改革进程中,地方政府成为相对独立的经济利益主体,自然成为农村环境保护的责任主体。目前国内外的学者多集中研究地方政府如何治理本地区的农村环境问题,对于各级地方政府联合治理污染的研究多集中在流域污染的治理。从地方政府综合效用视角分析地方政府联合治理农村面源污染的研究还鲜有所见。通过地方政府在治理农村面源污染的行为特征分析,运用博弈论方法导出农村面源污染的有效治理必须是各级地方政府联动,准确确
关键词:
农业面源污染 地方政府 联动治理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王国安
在农业领域,化肥和农药过量施用导致的污染,因其污染源广泛分散、没有明确位置,而被称为农业面源污染。中国农业面源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十分严重,在一些农业污染严重的地区,出现了农作物减产,质量下降,甚至传统农作物无法继续种植的现象。农业面源污染与农业的发展模式有着直接的联系,石油农业把依靠太阳能的农业转变为依靠矿物能的农业,从而彻底改变了传统农业的生产方式。但是,石油农业在给社会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逐渐暴露出它自身存在的问题和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生态农业首先要求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发展农业生产,着力恢复农业的自然生态系统,这对挽救中国目前十分脆弱的生态环境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农业面源污染 石油农业模式 生态农业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孟晶 王军
构建有农民参与的政府主导型农村环境治理机制,是符合当前农村现状的政策选择。文章揭示了农民参与治理白洋淀淀区污染程度低的原因并进行了经济分析,据此提出促进农民参与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白洋淀淀区 农村面源污染 参与型治理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龙云 任力
本文通过构建农地流转制度影响农业面源污染的理论框架,利用田野调查的数据对该框架进行了检验。结果显示:农地流转的地权稳定性效应、地权流动性效应和农地利用政策效应会导致转入地农户的农地利用方式和短期投资发生改变,种植同种农作物的转入地农业面源污染水平更低,但转入地规模化机械化种植方式和技术的采用以及种植对象的变化,会使转入地总体面源污染水平更高。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转入地农户的受教育水平、平均年龄和先进生产技术采用等方面与自家地农户相比均有优势,如果给予合理引导和帮助,转入地也会比分散经营的自家地的农业面源污染更可控。
关键词:
农地流转 农户行为 农业面源污染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甘黎黎 张宸宇
当前,中国农业面源污染问题十分严峻。化肥的施用一方面促进了粮食增产,另一方面也成为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通过对化肥价格、化肥投入量、粮食生产量的比较,发现化肥价格波动对粮食产量有负向影响。实施化肥价格政策,有利于引导企业和消费者通过改变行为方式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有利于促进粮食安全和保护农业生态环境。通过分析粮食安全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双重目标下实行化肥价格政策的必要性,对当前中国的化肥价格政策进行了述评,探寻了现有化肥价格政策存在的不足,并从政策目标、政策本身、政策资金支持等方面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
粮食安全 农业面源污染治理 化肥价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