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815)
2023(15296)
2022(12415)
2021(11443)
2020(9042)
2019(20412)
2018(20088)
2017(36859)
2016(20558)
2015(22921)
2014(23073)
2013(22550)
2012(21185)
2011(19366)
2010(20233)
2009(18983)
2008(18743)
2007(17335)
2006(16070)
2005(14972)
作者
(57379)
(48335)
(48068)
(45456)
(30730)
(23135)
(21728)
(18694)
(18496)
(17454)
(16596)
(15916)
(15668)
(15501)
(14938)
(14671)
(14127)
(13949)
(13910)
(13888)
(12347)
(12093)
(11691)
(11397)
(10920)
(10863)
(10740)
(10617)
(9729)
(9636)
学科
(108864)
经济(108754)
(86730)
(68313)
企业(68313)
管理(64502)
(49861)
业经(34286)
农业(33551)
方法(33147)
中国(32281)
地方(27948)
(25841)
数学(24827)
数学方法(24671)
教育(20575)
技术(19336)
(19329)
(18149)
理论(18054)
(17923)
财务(17903)
财务管理(17884)
(17177)
(17059)
企业财务(16939)
(15785)
(15451)
地方经济(15446)
贸易(15436)
机构
学院(302479)
大学(296362)
(135727)
经济(133155)
管理(114017)
研究(107597)
理学(96536)
理学院(95487)
管理学(94363)
管理学院(93765)
中国(80640)
(63430)
(59668)
科学(58871)
(57703)
(53416)
(49899)
中心(48087)
研究所(47472)
(46317)
财经(46296)
师范(46058)
农业(43243)
业大(42393)
(41746)
北京(40966)
经济学(40905)
(38976)
(37466)
师范大学(36807)
基金
项目(183889)
科学(148147)
研究(146767)
基金(130644)
(110376)
国家(109069)
社会(96499)
科学基金(94865)
社会科(91023)
社会科学(91001)
(75291)
教育(70626)
基金项目(68350)
编号(62089)
(61478)
自然(54917)
自然科(53622)
自然科学(53612)
自然科学基金(52693)
成果(51285)
资助(51184)
(47032)
课题(44923)
(42212)
重点(41693)
(40593)
发展(39606)
国家社会(39222)
(38943)
(38748)
期刊
(174053)
经济(174053)
研究(104106)
中国(73947)
(61667)
教育(55000)
(47455)
管理(45757)
农业(41631)
科学(39109)
学报(37290)
业经(33176)
(31656)
金融(31656)
大学(31562)
技术(31379)
学学(28797)
经济研究(25850)
财经(24006)
问题(22491)
(21260)
(20999)
技术经济(18408)
世界(17934)
农村(15679)
(15679)
农业经济(15542)
经济问题(15387)
(15250)
商业(14890)
共检索到4927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汪小龙  
如何深入推进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针对当前不断深化的农民教育改革促进农村经济发展问题,从概念界定、理论基础和作用机理分析农民教育如何驱动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并将农业软实力的中介效应纳入理论框架,在此基础上,基于人力资本理论和教育经济理论,依据2011—2019年中国CCAD数据库,构建中介效应、空间计量以及双重差分模型对农民教育影响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发现:(1)农民教育显著促进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2)农业软实力存在显著的部分中介作用。(3)农民教育对周边省份的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存在正向溢出效应,且长期效应大于短期效应。(4)开放程度存在双门槛效应,经济水平和农业用地存在单门槛效应。(5)中西部地区的农民教育促进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作用更为明显。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益平   江世银  
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推动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应有的题中之义。当前,推进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研究并在实践上努力提高农业资本有机构成。重新研读和审视马克思主义农业资本有机构成基本理论,对于指导和推动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改革开放特别是改革重点由农村转入城市以后,尽管农业资本投入不断增长,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但与推进我国农业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要求而言,仍远不及预期。依据马克思资本有机构成理论,推动我国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认真探究我国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不高的原因。研究发现,除需要处理好涉农企业、农户、政府之间的利益关系外,还需要突出解决好农业先进生产资料、农村科学技术的研发、农村经济管理三方面资本投入不足的问题,研究并充分发挥马克思资本有机构成理论的指导作用,在推进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践中实现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袁春梅  雷震  姚文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王瑞峰  
为回应学界对于数字普惠金融与农民收入之间的争议并揭示数字普惠金融促进农民共同富裕的作用机制,在辨析农民共同富裕经济内涵、价值维度的基础上,从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及动力变革三个维度阐释并构建数字普惠金融促进农民共同富裕的理论分析框架,进而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指数、农业劳动生产率、涉农专利申请量为调节变量,基于SEM复杂中介效应检验模型,利用2011—2020年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以及我国31个省、区、市的相关统计数据,进行复杂影响效应分析。研究发现:从全国范围来看,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民总体富裕程度和发展成果共享均呈现出较为显著的负向影响,但引入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及动力变革三个调节变量后,数字普惠金融则对农民总体富裕程度和发展成果共享呈现出显著的正向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在数字普惠金融与农民共同富裕之间调节效应的区域异质性并不明显,而质量变革在数字普惠金融与农民共同富裕之间的调节效应则存在显著异质性,且动力变革在数字普惠金融与农民共同富裕之间的调节效应最为明显,效率变革次之,质量变革最小。机制分析发现,数字普惠金融不仅可以通过驱动动力变革提升农民工资性收入并缩小城乡工资性收入差距,而且可以通过推动效率变革提升农民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净收入并缩小城乡工资、经营、财产收入差距,数字普惠金融使用深度加深则能够引导质量变革提升农民工资性收入并缩小城乡工资性收入差距。可见,数字普惠金融的使用深度和农民工资性收入是数字普惠金融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农民共同富裕的关键点和着力点。因此,为充分发挥数字普惠金融促进农民共同富裕的积极作用,需要从明确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调节作用、突出工作重点、注重深度融合、紧抓着力点等方面进行政策优化设计。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奚曦  
以2013—2022年中国1866个县级面板数据为样本,深度考察数字科技对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影响及作用渠道。研究发现:数字科技对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具有显著促进作用。机制检验表明,农业高质量发展是数字科技影响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异质性检验显示,在高技术创新水平地区和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地区,数字科技对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赋能效应更强。研究结论为我国持续推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提供全新思路与切实依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尹栾玉   张驰   肖双娇  
文章基于2012—2022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利用空间计量模型及中介效应模型,实证考察数字金融创新对农民共同富裕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表明:数字金融创新能正向促进农民共同富裕,且该促进作用存在正向空间溢出效应;数字金融创新能够通过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间接促进农民共同富裕;数字金融创新对农民共同富裕的促进作用在西部地区及欠发达地区更强。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李宁  
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基础。实践中,“自上而下资源输入”与“自外而内资本下乡”的外源驱动模式难以促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亟需依托中坚农民实现向内生发展模式的转换。中坚农民促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具有组织发展逻辑、资源对接逻辑与利益联结逻辑三重理论逻辑。具体来说,中坚农民以其个体性发展引领激活农业农村整体性发展、以其关键群体的引领性发展重塑农村公共性以及以其高质量发展能力强化小农利益联结的系统性能力。为此,中坚农民促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需要以“自内而外、联结上下”的整合型道路为引领,构建中坚农民发展联合体,发挥中坚农民的发展与稳定功能以及塑造中坚农民利益整合联结机制。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奚曦  
以2013—2022年中国1866个县级面板数据为样本,深度考察数字科技对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影响及作用渠道。研究发现:数字科技对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具有显著促进作用。机制检验表明,农业高质量发展是数字科技影响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异质性检验显示,在高技术创新水平地区和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地区,数字科技对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赋能效应更强。研究结论为我国持续推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提供全新思路与切实依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际平  
数字化发展是推动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农村经济数字化转型是推动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趋势。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型数字经济企业将有效提升农村经济发展效率,改善农业结构体系与生产模式,为乡村振兴与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当前农村数字化发展仍面临数字思想观念约束、技术创新活力不足及网络安全风险问题。对此,本文分别从宏观生态环境、中观产业创新与微观数字素养角度提出解决方案。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广深  许花桃  许喜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谷良俊  
文章基于安徽省16个城市2011—2021年的统计数据,实证检验了数字经济、城镇化对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并进一步检验了产业结构升级的调节效应。结果显示:数字经济、城镇化对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数字经济、城镇化对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存在区域异质性;在数字经济、城镇化对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中,产业结构升级发挥着调节作用。因此,应当充分认识数字经济的重要性,推动数字经济引领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高度重视协调发展的紧迫性,推动全域协同促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着力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进而带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谷良俊  
文章基于安徽省16个城市2011—2021年的统计数据,实证检验了数字经济、城镇化对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并进一步检验了产业结构升级的调节效应。结果显示:数字经济、城镇化对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数字经济、城镇化对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存在区域异质性;在数字经济、城镇化对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中,产业结构升级发挥着调节作用。因此,应当充分认识数字经济的重要性,推动数字经济引领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高度重视协调发展的紧迫性,推动全域协同促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着力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进而带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吴言林  程丽丽  
早期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积极的成效,突出表现为农民对市场价格机制与政府政策的敏感回应,生产效率得到了提高,但是随后的农村经济发展则陷入了困境。从农民经济理性与市场发育的角度进行研究后发现,滞后的农村经济体制特别是独立产权制度和保护产权完整的法律安排缺失,导致了农村经济发展中交易费用和组织费用的增加,加剧了农村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和效率损失。因此,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就应进一步推进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保护农民独立产权,加强法制建设,节约交易费用,提高生产效率。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荣  
乡村人才振兴是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保障和应有之义。受农村发展进程缓慢的影响,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面临着人才瓶颈制约的严峻挑战,缺乏管理型、技术型及创新型等多类人才,导致农村经济发展动能不足,这将成为农村长期发展的短板。鉴于人才战略对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产生的深远影响,因此如何挖掘乡村振兴背景优势,建立和健全人才管理机制,实现农村人才聚集将成为新时期农村发展的重点和难点。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丁萍   张艳青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业高质量发展要求实现农业生产的智能化转型、加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建设、实现农业产业的宽度与深度拓展,以及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级化。以此为目标指引,以农村集体经济模式创新促进农民组织化生产升级,将更能实现先进生产工具的及时充分利用。数字技术赋能农业生产运营的过程中还进一步催生产业融合、信息融合、平台融合等基础上的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合作模式,这将带来农业组织化生产的同步转型升级。未来为强化农民组织化生产的效力,应以经济与人才为基础,持续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以产权治理和组织治理为重点,完善农民组织化生产的规范性;以村级事务阳光工程建设为契机,完善农民组织化生产的开放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