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578)
2023(13816)
2022(11923)
2021(11235)
2020(9318)
2019(21398)
2018(21482)
2017(40996)
2016(22351)
2015(25357)
2014(25225)
2013(25066)
2012(23044)
2011(20931)
2010(20892)
2009(19062)
2008(18476)
2007(16557)
2006(14751)
2005(12768)
作者
(66267)
(55297)
(54702)
(51879)
(34608)
(26565)
(24610)
(21833)
(21055)
(19754)
(18772)
(18586)
(17475)
(17347)
(16951)
(16796)
(16573)
(16160)
(15874)
(15476)
(13966)
(13570)
(13499)
(12869)
(12486)
(12439)
(12256)
(12242)
(11266)
(11078)
学科
(91040)
经济(90935)
(65010)
管理(58184)
(50801)
(43753)
企业(43753)
方法(37851)
农业(33769)
数学(32618)
数学方法(32269)
业经(24899)
中国(24069)
(20715)
地方(20442)
(19655)
(16833)
(15000)
贸易(14991)
(14535)
理论(14445)
(14293)
教育(13818)
技术(13726)
(13539)
环境(13533)
(12903)
农业经济(12609)
(12339)
银行(12282)
机构
学院(316221)
大学(315500)
管理(124489)
(121809)
经济(118994)
研究(108994)
理学(108259)
理学院(107057)
管理学(105096)
管理学院(104575)
中国(80917)
(73969)
科学(70327)
(67966)
农业(57064)
业大(56900)
(55487)
(52203)
研究所(50735)
中心(50260)
(47311)
(42782)
北京(42478)
师范(42328)
财经(41567)
(39001)
(38223)
(37971)
农业大学(36097)
(35326)
基金
项目(220529)
科学(171654)
研究(161589)
基金(157774)
(138628)
国家(137353)
科学基金(116453)
社会(99750)
社会科(93762)
社会科学(93732)
(87890)
基金项目(84566)
自然(76304)
自然科(74444)
自然科学(74424)
(73149)
自然科学基金(73108)
教育(72908)
编号(67782)
资助(63883)
成果(54920)
重点(49218)
(48178)
(47752)
课题(46208)
(45499)
创新(42330)
科研(42131)
大学(40496)
教育部(40291)
期刊
(140978)
经济(140978)
研究(90268)
(75794)
中国(66199)
学报(56670)
农业(51826)
科学(51157)
大学(43157)
管理(41899)
学学(40615)
教育(38146)
(36637)
业经(28397)
技术(27141)
(27061)
金融(27061)
(24163)
经济研究(19398)
问题(19298)
财经(19251)
(18311)
图书(18251)
业大(16874)
科技(16310)
(16310)
农业经济(15169)
技术经济(15026)
理论(14868)
农村(14773)
共检索到4668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高伟  
农民政治参与意识是衡量新农村民主建设的重要标志,农民政治参与意识淡漠对于农村基层民主、农村基层党组织以及农民向现代公民的转化都产生了消极影响,要提高农民的政治参与意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必须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努力提高农民文化素养,加强农民政治参与的制度建设。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邓宗兵  王钊  
本文基于368份问卷调查数据和访谈统计资料,测度并分析了农民主体意识与参与行为的总体状况和内部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仍有近一半的农民还未认识到自己应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受主体意识不强、维权能力受限、建设能力不足等影响,在实际建设中农民尚未积极参与;不同类型的农民对主体意识与参与行为的认识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应从加大现代农业知识传播、培育新型农民组织、提高农民建设能力等方面来引导并强化农民的主体意识与参与行为。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柳治国  
本研究针对农民的幸福感与收入的关系进行研究,以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为目的,从农民的收入入手,并随机调查了100农民,来了解收入对农民幸福感的影响程度,针对调查结果提出提高农民幸福感的措施。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张为杰  杨子生  
土地整理作为合理开发和利用土地资源,解决土地细碎问题,改善农村基础设施、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及景观环境,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技术和改革土地制度,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业发展的有效措施,被世界很多国家看作是促进农村综合发展的重要动力和手段,被广泛应用于农村建设。目前,国家既要协调各部门建设用地,实现经济的持续稳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季丽新  南刚志  
政治认同关注的是政治合法性问题。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提高农民对党的政治认同对社会的稳定和进步起着关键作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伟大战略的提出为提高农民对党的政治认同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但机会不等于现实,目前仍有很多因素制约着农民对党的认同。因此,在新农村建设中要进一步提高农民对党在农村执政权获得途径的认同、行使过程的认同以及执政效果的认同。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钊  邓宗兵  
对重庆地区农民主体意识与参与行为的调查结果表明,虽然多数农民已经认识到建设新农村的重要性,但由于受维权能力有限、新农村建设知识贫乏以及民主管理制度建设滞后等因素影响,在实际建设中农民并未积极参与。因此,应加强新农村建设的宣传教育,增强农民主体意识;加大现代农业知识的传播,重视农民能力建设;从完善基层民主制度、培育新型农民组织等方面来引导并强化农民的参与行为。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叶敬忠  杨照  
本文通过对以往农村建设的经验教训的分析,阐述参与式思想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并从参与式的角度解读新农村建设的内涵,强调新农村建设中农民的主体地位,提出农民作为主体参与新农村建设决不仅仅是参加劳动或出席仪式,而是包括决策及选择过程的介入、贡献和努力、承诺和能力、对资源的利用和控制、能力建设、自我组织及自立、利益分享等方面的内容。本文在此基础上针对目前新农村建设中已有的一些做法进行反思。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杜威漩  
农民问题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问题。鉴于此,文章首先从农民现状及存在问题、农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地位问题、新型农民培养的对策和途径问题等三个方面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民问题进行了综述。在此基础上得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民问题仍需要进一步从总体上加以研究和解决的结论。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国瑜  
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农民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新农村建设的步伐。本文针对新农村建设的要求,提出了提高农民素质的措施。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罗智颖  
参与新农村建设,是中小企业的义务、权利和发展动力。但由于种种原因,中小企业在参与新农村建设中表现出参与建设的能力不高。当下国际金融危机不断蔓延,对我国经济的负面影响日益加深,对农业农村发展的冲击也在不断显现。在目前世界经济增长明显减退的大背景下,如何应对金融危机对农业农村发展的冲击,各级政府非常重视中小企业参与新农村建设工作。因此,有必要对中小企业参与新农村建设能力不强的原因进行分析,为提升中小企业参与新农村建设的能力想办法、找对策。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叶敬忠  那鲲鹏  
目前关于新农村建设完成时间的研究,多是从学者的视角出发,缺乏农民视角的探讨。本文以社区为基础,对农民期望的新农村建设的完成时间展开了深入调查研究,发现八成农民认为新农村建设可以在20年以内完成。这也要求各地政府在以当地实际情况,加大力度建设新农村的同时,也要加强在政策上的宣传,不要给农民造成误解,让农民失望。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易国锋  
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城镇化是一个有机整体,应该良性互动,协调发展,决不能把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城镇化割裂开来,但这种良性互动的结合需要一定的纽带为中介:统筹城乡政策是二者互动的制度纽带;优先发展小城镇是二者互动的空间纽带;促进农村产业化是二者互动产业纽带;外出农民工是二者互动的人才纽带。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任孟娥  
部分学者提出,中国目前尚不具备农民自组织生长的条件,发展农民组织是揠苗助长。通过论证,我们发现新农村建设与农民自组织的成长是完全自洽的。在新农村建设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为农民自组织的成长提供了条件。同时,农民异质性的加强、中国经济与政治体制的改革、农村阶层的分化等都使农民自组织的成长具备了可能性,关键在于政府要积极合理地引导和规范农民自组织的成长和壮大。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董栓成  于吉亮  
我国与日本同属东亚国家,农业、农村的特点有许多相似之处,准确把握并认真研究、借鉴日本在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成功经验,必将对我国正在推进的新农村建设带来有益的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