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080)
- 2023(8359)
- 2022(6787)
- 2021(6240)
- 2020(5099)
- 2019(11283)
- 2018(10762)
- 2017(20567)
- 2016(10974)
- 2015(12030)
- 2014(11561)
- 2013(11504)
- 2012(10376)
- 2011(9734)
- 2010(9746)
- 2009(9161)
- 2008(9078)
- 2007(8324)
- 2006(7519)
- 2005(6699)
- 学科
- 农(48851)
- 济(48723)
- 经济(48641)
- 业(40407)
- 农业(32612)
- 管理(26590)
- 企(19280)
- 企业(19280)
- 业经(17997)
- 方法(15669)
- 数学(13885)
- 数学方法(13761)
- 农业经济(12382)
- 制(12222)
- 中国(11935)
- 财(10920)
- 发(10358)
- 地方(10003)
- 村(9463)
- 农村(9443)
- 学(9301)
- 体(9120)
- 发展(8824)
- 展(8815)
- 土地(8359)
- 贸(8114)
- 贸易(8110)
- 策(7984)
- 易(7935)
- 收入(7882)
- 机构
- 学院(161130)
- 大学(156072)
- 济(69303)
- 经济(68035)
- 管理(62913)
- 理学(55349)
- 理学院(54802)
- 研究(54217)
- 管理学(53997)
- 管理学院(53712)
- 农(49746)
- 中国(43376)
- 农业(37473)
- 科学(33067)
- 业大(31269)
- 京(31048)
- 财(30296)
- 所(27046)
- 中心(26827)
- 研究所(24584)
- 江(24392)
- 财经(23925)
- 农业大学(23022)
- 经(21907)
- 范(21296)
- 师范(21130)
- 经济学(20469)
- 经济管理(20446)
- 省(19087)
- 州(18781)
- 基金
- 项目(112006)
- 科学(89624)
- 研究(83644)
- 基金(83555)
- 家(73407)
- 国家(72679)
- 科学基金(62351)
- 社会(56263)
- 社会科(52778)
- 社会科学(52769)
- 基金项目(45107)
- 省(43770)
- 自然(38547)
- 自然科(37622)
- 自然科学(37616)
- 自然科学基金(36983)
- 划(35911)
- 教育(35405)
- 编号(34801)
- 资助(31213)
- 农(30095)
- 成果(27032)
- 发(25257)
- 部(25246)
- 重点(24745)
- 国家社会(24225)
- 制(23409)
- 创(23228)
- 课题(21908)
- 业(21641)
共检索到2366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刘庆强 何继新 侯光辉
农民感知价值与农村新民居满意度的关系,是研究农民满意度的新途径。基于河北省农村12个村庄556名农民的问卷调查,探讨了农民感知价值对农村新民居满意度的直接影响,以及农户特征在其间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农民感知功能价值、感知情感价值和感知社会价值均显著地提升新民居农民满意度,而感知牺牲则显著降低新民居农民满意度。同时,家庭从业类型能够显著增强感知功能价值对新民居满意度的正效应,而降低了感知牺牲的负效应。家庭收入能显著提升感知功能价值、感知社会价值的正效应,而降低了感知牺牲的负效应,家庭结构类型与家庭人口数不存在调节效应。
关键词:
感知价值 农村新民居满意度 农户特征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彭代彦 吴宝新
收入分配通常被认为具有负的公共物品特征,收入差距越大,人们受到的负面影响也越大,生活满意度越低。与通常的看法不同,本文利用在湖北和湖南两省收集到的农户数据进行分析后发现,虽然村庄内部的农业收入差距越大,农民的生活满意度越低,但村庄内部的非农业收入差距对农民的生活满意度没有显著的不利影响,原因在于这种收入差距不是由制度因素而是由个人能力不同所致。因此,收入差距并不总是产生负的福利效应,关键是要消除导致收入差距的制度因素,使人们享受制度公平。
关键词:
收入差距 生活满意度 制度 个人能力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肖亮
本文采用湖北省三个地区的调查数据,运用因子分析法将影响农村公共品供给农民满意度的因素归为五类,通过建立线性回归模型对影响农村公共品供给农民满意度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五类因素都显著地影响农村公共品供给农民满意度,其中社会保障是主要影响因素,其次是交通状况、住房状况、教育投入、医疗投入。人口统计变量中,年龄、文化程度、收入来源对满意度有显著影响,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文化程度。对农村公共品供给农民满意度评价表明,农村公共品供给农民满意度总体上偏低,其中教育投入的不足成为制约农民满意度的主要因素。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晓芸 朱红根 解春艳
利用对江西省35个县(区)1716份农民调查数据,基于农民视角,本文作者实证考察了农民对农村创业环境的满意度评价。研究结果显示:总体上,农民对农村创业环境的满意度评价一般;在农村创业环境二级指标中,农民对基础设施环境的满意度较高,而对科技文化环境和金融服务环境的满意度偏低;在农村创业环境三级指标中,农民满意度位列前三位的分别是通讯设施和水、电、气设施与土地资源,而排在后三位的分别是银行提供的低息贷款、中小学教育关注创业和创办公司以及政府提供的创业基金或补贴。
关键词:
农村创业环境 满意度评价 农民视角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程静 杜震
农业保险是农户应对各种自然灾害的一种重要工具,是帮助农户分散风险,保障收入水平的一种创新机制。农户对农业保险的满意度是客观反映农户需求满足程度的重要指标。基于感知价值的理论视角,结合研究区农户农业保险满意度调查,应用有序Logistic模型,分析户主个人特征、感知有用性、感知服务价值、感知产品价值、感知功能价值和感知费用等因素对农户农业保险满意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农户满意度受到感知服务价值、感知功能价值和感知费用等因素的共同影响。最后,根据模型综合分析和研究结论,为政府在既定的经济发展水平下实施和改进农业保险制度,提高农户的满意度提供建议与对策。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丽 胡伟 冯小影
笔者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影响因素以及参合人员对新农合的满意度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人均收入、家庭规模和性别与农民的参合意愿没有显著的相关性,而文化程度、家庭成员构成、家庭成员的健康状况、农民参合的缴费水平以及新农合的名义报销水平等与农民的参合意愿显著相关。参合农民对新农合满意评价较为集中和稳定,但仍然存在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在技术、收费、态度等方面不能满足农民需求的问题。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马林靖 张林秀
由于受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城乡二元分割的社会体制等多种因素制约,饮水问题一直困扰着农民的生活和农村经济发展。使用2005年全国大样本调查获得的100个村和800个农户的相关数据分析表明,农村饮水类型较6年前有了较大的改观,七成以上的农民对饮用水的情况比较满意;但是,"打井压水吃、机井抽水吃"的村庄比例仍然占到40%以上,而饮水设施投资大部分依靠村自筹,上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投资仅占一小部分。应加强对农村饮水设施的投资力度,各地要因地制宜选择供水方式,并加强对饮水水源的保护。
关键词:
农村饮用水 供水方式 饮水设施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方凯 王厚俊
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从物质性农村公共品和精神性农村公共品两个层面设计了农民满意度评价量表,以湖北省农户的调查数据为依据,用因子分析法对被调查地区的农村公共品农民满意度进行了评价。研究表明,被调查地区农村公共品农民满意度总体上偏低;但农民对精神性农村公共产品表现出较高的满意度,而对物质性农村公共产品表现出较低的满意度;农村物质性公共产品供给不足成为影响农民满意、农村和谐和新农村目标实现的重要障碍。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蕾 刘亚丽
农村新民居建设的成功开展直接影响到农民群众居住条件的改善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因此,本文通过对新民居建设的经济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针对"建得起"和"住得起"新民居的现实条件构建经济模型,以河北省唐山市部分地区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并指出了要进行农村新民居建设,村民应具备的经济水平以及收入水平,从而为选择示范区开展新民居建设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农村新民居 现实条件 实证分析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朱庆莹 陈银蓉 胡伟艳 梅昀 袁凯华
研究目的:探讨参照依赖、公平感知与农户农地转出满意度之间的作用机制。研究方法:Pearson相关性分析与中介效应模型。研究结果:(1)自我参照和他人参照是影响农户农地转出满意度的两个重要心理参照点,相比于期望和亲戚、朋友的农地转出状况,自身实际转出状况越好,农地转出满意度越高;他人参照中,与朋友农地转出状况参照对农户农地转出满意度的影响效应最大。(2)公平感知对农户农地转出满意度具有显著正向作用,且在参照依赖对农地转出满意度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研究结论:农地转出主导方(政府或村集体)在农地转出前要与农户充分地沟通与交流,了解农户各方面合理诉求和心理预期;要保持农地转出实践中相关政策空间上的平衡与统一;加强农地转出信息的公开化和透明化,给与农户更多的人文关怀等提升农户公平感知度;发挥好参照依赖和公平感知的叠加效应;除此之外,也要为农户提供稳定的非农就业机会,完善农地转出租金管理和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对农地转出效益相关政策宣传等;共同增强农户农地转出满意度。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高名姿 张雷 陈东平
土地确权是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然而很少有研究从农民的视角分析土地确权政策的实施效果。评价政策实施效果,农民满意度是关键指标。基于农民抽样问卷调查数据,用有序Logit模型检验了影响基层土地确权工作农民满意度的因素,研究发现:农民对土地确权政策的了解程度和在土地确权工作中的参与程度等政策认知因素与农民对土地确权工作的满意度显著相关,农地地形特征和农户家庭特征等客观因素也显著影响了农民对土地确权工作的满意度。其政策含义是,可以通过加强宣传、切实落实土地确权政策的方式来提高农民的土地确权政策认知,进而提高农民的土地确权工作满意度。但是也有诸如农地特征等政策实施者不能左右的客观因素影响了农民的土地确权工作满意度,因此,政策实施效果评价要综合考虑如上因素。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高名姿 张雷 陈东平
土地确权是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然而很少有研究从农民的视角分析土地确权政策的实施效果。评价政策实施效果,农民满意度是关键指标。基于农民抽样问卷调查数据,用有序Logit模型检验了影响基层土地确权工作农民满意度的因素,研究发现:农民对土地确权政策的了解程度和在土地确权工作中的参与程度等政策认知因素与农民对土地确权工作的满意度显著相关,农地地形特征和农户家庭特征等客观因素也显著影响了农民对土地确权工作的满意度。其政策含义是,可以通过加强宣传、切实落实土地确权政策的方式来提高农民的土地确权政策认知,进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陈东 赵丽凤
本文通过使用山东省66个县1278个农户的入户问卷调查资料,采用Bart-lett球形检验和Ordered Logit模型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86.15%的农民表示"基本满意"和"很满意",其中农民的年龄、人均净收入、自感健康状况与满意度评价成正比;农民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认知程度越高、受益力度越大以及制度自身设计得越合理,农民对该制度的满意度评价就会相应提高。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孔荣 杨秀珍
在借鉴中国顾客满意度测评模型的基础上,尝试构建了我国农村小额信贷农户满意度测评模型。根据影响小额信贷农户满意度的主要因素,建立了相应的测评指标体系,然后根据层次分析法为各指标赋予相应的权重,并利用Likert5级量表对测评指标进行量化,在此基础上可以得出各项指标的满意度及总体的满意度值。
关键词:
农村小额信贷 满意度 农户 测评体系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赵乐 王瑷玲 孙琦 夏金山 陈欣玉 张冠强
[目的]为探明农村居民点整治后农民入住新社区的满意程度,完善农村新型社区建设,以肥城市湖屯镇的3个农村居民点整治村为研究区,进行农民入住新社区满意度评价,以期为改进农村居民点整治工作提供参考,推进农村居民点整治工作顺利开展。[方法]综合运用问卷调查法、G1法和模糊物元分析法,构建包括12个生活指标、10个生产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农民入住新社区的总体满意度、不同社区的农民满意度进行综合评价与比较。[结果]农民入住农村新社区的总体满意度达到"满意",其中,陶阳社区、涧北社区为"满意",张店社区为"较满意"。农民对生活环境和基本设施方面最满意,不同社区满意度的限制因素不同,有耕作距离、居住消费等。[结论]农村居民点整治改善了农民生活环境、提高了生活质量,给农民带来实惠。但应因地制宜,合理选址,在整治同时注重配套产业发展,不断完善新社区的基础设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