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149)
2023(6535)
2022(5488)
2021(5150)
2020(4118)
2019(9448)
2018(9151)
2017(17307)
2016(9245)
2015(10165)
2014(9788)
2013(9576)
2012(8872)
2011(8155)
2010(8408)
2009(7668)
2008(7499)
2007(7014)
2006(6466)
2005(5617)
作者
(26608)
(23166)
(22466)
(21066)
(13881)
(11072)
(10059)
(8753)
(8645)
(7885)
(7773)
(7574)
(7050)
(6933)
(6900)
(6852)
(6654)
(6465)
(6406)
(6239)
(5662)
(5657)
(5530)
(5417)
(5160)
(5145)
(5123)
(4778)
(4655)
(4571)
学科
(47096)
(39478)
经济(39418)
(34615)
农业(32051)
管理(16100)
业经(13936)
方法(12455)
(11681)
企业(11681)
数学(11380)
数学方法(11291)
中国(10601)
农业经济(10153)
收入(9735)
(9164)
(9084)
农村(9077)
(8468)
分配(8156)
地方(8150)
发展(7718)
(7619)
土地(7088)
(6882)
(6782)
(6772)
劳动(6769)
人口(6677)
(6666)
机构
学院(133289)
大学(128778)
(57735)
经济(56763)
管理(50878)
(48828)
研究(46876)
理学(44606)
理学院(44154)
管理学(43413)
管理学院(43193)
农业(37131)
中国(36307)
业大(29417)
科学(29153)
(26168)
(23879)
农业大学(23075)
中心(22925)
(22262)
研究所(21811)
(20735)
(18506)
师范(18353)
(17945)
经济管理(17820)
财经(17725)
(16652)
经济学(16496)
(16345)
基金
项目(92256)
科学(72717)
研究(69940)
基金(66910)
(59515)
国家(58484)
科学基金(49027)
社会(46155)
社会科(43134)
社会科学(43120)
(37590)
基金项目(35843)
编号(30117)
教育(30049)
(29945)
自然(29347)
(29017)
自然科(28614)
自然科学(28607)
自然科学基金(28128)
资助(25059)
成果(24190)
(21471)
(20568)
重点(20149)
国家社会(19615)
(19178)
课题(19034)
(18789)
(18091)
期刊
(70933)
经济(70933)
(55859)
农业(37932)
研究(36079)
中国(30532)
学报(24727)
科学(22400)
大学(19698)
学学(18901)
业经(18781)
(17373)
(14467)
金融(14467)
(14185)
教育(13971)
农业经济(13568)
农村(13482)
(13482)
管理(12912)
问题(10725)
(10274)
技术(9882)
世界(9811)
农村经济(9025)
业大(8630)
经济问题(8582)
社会(8469)
经济研究(8162)
财经(8137)
共检索到2009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秦其文  
本文基于理论分析的视角,探讨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影响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总路径,诠释了五种类型的农民典型落后思想素质导致农户家庭贫困的具体路径,反之亦然。我们发现,这一具体路径遵循了发展经济学家关于人的思想影响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总路径。最后通过对中国反贫困历程的反思,得出"贫困者自身落后的思想素质乃贫困之总根源"的结论,提出"新时期思想反贫困"的政策建议。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秦其文  
人的思想观念素质之所以是人力资本的内容,是因为其同知识、技能、健康等人力资本要素一样,总是依附在人身上,与人身不可分离;并且其通过支配人的行为,进而使人获得或失去经济机会(经济机遇),最终促进或阻碍家庭脱贫致富、社会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一切导致家庭贫困和社会经济不发展的人口素质低下的原因都可以在人口思想观念素质低下那里找到终极原因;"扶贫先扶志,""治穷先治愚,"新时期反贫困实践应注重各种反贫困手段的综合并用,即不仅要注重物资、资金、技术、教育、文化、福利、旅游等反贫困措施,也要重视基于贫困者自身思想素质提高的"思想反贫困"或"思想扶贫"。农村思想反贫困就是要大力提高广大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因...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秦其文  
认定人的思想道德素质是人力资本的内容,是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作为影响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内生变量引入经济分析的基本理论前提。基于理论分析的视角,探讨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影响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总路径,诠释五种类型的农民典型落后思想素质导致农户家庭贫困的具体路径。这一具体路径遵循了发展经济学家关于人的思想影响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总路径。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冯宗桂  邓心波  孔令宏  李伟雄  
作者在当前研究生思想道德素质现状理性审视的基础上指出,开展理论与现实相结合的研究是提高研究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有效途径,并提出了立足现实,发挥优势,以点带面,成立研究会开展活动的措施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汤洪棉  苏丹  张慧  
志愿服务活动是大学生思想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是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重要补充。只有认识和了解志愿服务活动在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中起到的现实意义,才能从根本上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文章旨在对志愿服务活动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现实意义进行研究,以对志愿服务活动建设提供思考建议。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赵飞  
思想道德素质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核心与灵魂。对1994年到2009年学术期刊网上关于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评价的274篇文章分析发现,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现状、成因、对策是研究的核心主题,定性和定量研究是基本的研究方法,普通高校大学生是重点评价对象,评价理论研究十分薄弱。今后,应加强评价内容科学化研究,建构科学的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探索评价新方式和新方法,完善评价标准,关注研究方法的科学化,加强评价对象分类研究,强化评价理论研究。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夏金元  胡小平  
大学生就业问题引起了政府和社会的普遍关注,既有客观方面的因素,也有主观方面的因素。从主观方面看,大学生的职业理想、人生价值观、就业观、创业观及诚信素质等都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因素,而思想道德素质又居于灵魂和核心地位,因此,加强高校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与道德实践对大学生就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杨丽艳  
文章对黑龙江省6所大学800名大学生进行道德素质情况调查,结论显示:大学生的世界观总体上是积极向上、健康良好的;人生观有正确的人生态度、人生目的,也存在实用主义、个人主义、知行不一的问题;价值观健康积极,也存在自我中心、标准不一的现象。提出开拓创新,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作用;与时俱进,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主阵地作用;统筹兼顾,充分发挥社会和家庭大环境作用三个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的策略。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林冬妹  
当今高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和用人单位的选人标准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更加注重毕业生人格层面的综合素质。分析了高职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存在问题,从多角度进行了探讨,试图找到在工学结合模式下思政课如何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途径。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康平  
一德育,即对受教育者的政治、思想和品德教育。它包含着人类社会文明进步对教育培养人的素质的普遍要求,也包含着一定社会制度的国家对教育培养人的思想政治等方面的某些特殊要求,是提高人们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我们党历来重视德育工作,50年代就提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覃凤琴  陈杭  
文章利用中部三省农民工调查数据,从劳动者个人因素和家庭状况两个方面,研究农民工选择就业地区的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劳动者个人因素,如年龄、受教育程度和职业等对劳动者就业的地区选择具有显著影响;劳动者家庭状况,如家庭负担、耕地面积和居住地等对农民工就业的地区选择同样具有显著影响。结论认为,农民工的个人素质与其就业的地区选择有内在的关联性,农民工应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就业地区。农民工的外出就业决策是家庭最优决策的结果,劳动力在地区间的分配受家庭状况的影响。因此,政府和中介机构应根据劳动力输入地的需求输送和培训农民工。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谭燕芝  胡万俊  
本文根据中国收入分配研究院CHIP2013数据,研究社会资本、家庭财富对农户正规信贷配给的影响及其影响机制。研究结果显示:社会资本显著降低了农户受正规信贷配给约20%的概率,家庭财富负向影响农户正规信贷配给但影响程度有限;社会资本显著降低了因信贷被拒绝、信贷价格高、交易成本高及投资项目风险高造成正规信贷配给的概率,其中影响最大的为因信贷价格高而造成的未借贷型信贷配给;家庭财富显著降低了因信贷价格高造成正规信贷配给的概率,却提高了受到数量配给的概率。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谭燕芝  胡万俊  
本文根据中国收入分配研究院CHIP2013数据,研究社会资本、家庭财富对农户正规信贷配给的影响及其影响机制。研究结果显示:社会资本显著降低了农户受正规信贷配给约20%的概率,家庭财富负向影响农户正规信贷配给但影响程度有限;社会资本显著降低了因信贷被拒绝、信贷价格高、交易成本高及投资项目风险高造成正规信贷配给的概率,其中影响最大的为因信贷价格高而造成的未借贷型信贷配给;家庭财富显著降低了因信贷价格高造成正规信贷配给的概率,却提高了受到数量配给的概率。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王飚 ,侯玉环 ,王彦  
制订划分农村居民贫富的标准是考查农村经济状况和农民生活的重要内容。它不但直接反映农民收入水平的差异,也是考察政府的一些重大改革政策是否取得实效的重要依据。对制定农村的发展计划、扶贫政策等措施,估价农民的实际承受能力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一、现行划分方法的弊端 划分农民贫富标准的现行方法是一个阶段性的静态标准。1982年国家统计局把我国贫富农民的标准由原来的年人均收入100元提高到150元,1985年又将农民人均纯收入200元以下定为贫困线, 200-500元为温饱; 500-1000元为宽裕;1000元以上定为小康水平,这种静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瑞琴  
青年农民就业选择对城乡经济的即期和中长期发展具有双重的决定性影响。本文利用经济较发达、中等发达和欠发达地区3组样本,分析在总体和不同组内青年农民就业选择的基本特征,并构建计量模型考察个人素质、家庭背景、社区状况等对其就业选择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青年农民就业选择的非农倾向突出、经济较发达组>总体>经济欠发达组>经济中等组,就业层次均较低且结构不合理、普通务工者最多;青年农民就业选择受个人素质中的文化程度和非农职业经历、家庭背景中的父母文化程度和非农职业经历及社区状况中的地形和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影响,但不同组内、不同类型就业选择所受影响的程度各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