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377)
2023(13467)
2022(11786)
2021(10859)
2020(9208)
2019(20881)
2018(20957)
2017(40752)
2016(21937)
2015(25018)
2014(25202)
2013(25298)
2012(23348)
2011(21239)
2010(21297)
2009(19670)
2008(18947)
2007(16860)
2006(15057)
2005(13329)
作者
(64355)
(53957)
(53237)
(50784)
(33984)
(25766)
(24085)
(21320)
(20319)
(19055)
(18238)
(18098)
(16993)
(16932)
(16435)
(16270)
(15872)
(15746)
(15323)
(15082)
(13409)
(13386)
(12900)
(12416)
(12183)
(12004)
(11824)
(11812)
(10995)
(10604)
学科
(110967)
经济(110859)
(63476)
管理(57682)
(47777)
(43057)
企业(43057)
方法(42162)
数学(36073)
数学方法(35745)
农业(31865)
业经(25696)
地方(25511)
中国(24913)
(22348)
(21710)
(17330)
理论(15080)
(14917)
贸易(14906)
(14865)
环境(14482)
(14383)
(14368)
地方经济(14156)
(13562)
(13287)
技术(13103)
(12947)
银行(12913)
机构
学院(322078)
大学(320312)
(138849)
经济(136038)
管理(128300)
理学(111672)
理学院(110439)
研究(110409)
管理学(108664)
管理学院(108098)
中国(81743)
(67484)
科学(67454)
(66557)
(58098)
(55586)
业大(52292)
农业(50922)
研究所(50549)
中心(49976)
(47082)
财经(46680)
(42684)
(42483)
北京(42436)
师范(42378)
经济学(41192)
(38521)
(37586)
经济学院(36828)
基金
项目(217857)
科学(171316)
研究(162347)
基金(157775)
(136465)
国家(135218)
科学基金(115983)
社会(103654)
社会科(97835)
社会科学(97805)
(85553)
基金项目(84412)
自然(73425)
教育(72208)
自然科(71645)
自然科学(71631)
(70391)
自然科学基金(70352)
编号(67546)
资助(64228)
成果(54564)
(48279)
重点(48044)
(48009)
课题(45101)
(44543)
国家社会(42288)
创新(41443)
教育部(41235)
人文(41047)
期刊
(162493)
经济(162493)
研究(97072)
(67827)
中国(60710)
学报(50260)
科学(47284)
农业(46095)
管理(44312)
(41384)
大学(38892)
学学(36969)
教育(32464)
业经(29289)
(28273)
金融(28273)
技术(27242)
经济研究(24311)
财经(22988)
问题(21830)
(21491)
(19657)
技术经济(17307)
世界(16292)
(16055)
图书(15764)
理论(15457)
经济问题(15384)
现代(15125)
科技(14982)
共检索到4762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国权  孙崇勇  
为了了解农民心理健康现状及其与人格类型、经济收入、文化程度之间的相互关系。我们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艾森克人格量表(EPQ),随机抽取吉林省各市、州470名农民进行调查,并与国内常模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农民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全国正常人的平均水平;大多数农民倾向于内倾性格,情绪稳定;经济收入、文化程度是影响农民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梅  钟向阳  植毅耘  
研究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与人格的关系。方法:采用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LC-90)和卡特尔人格问卷(16PF)对南方某农科高校397名研究生进行了调查。结果:被试SLC-90总分超过160分占20 32%,SLC-90的某些因子存在男女性别和年级的显著性差异;研究生的健康水平与人格密切相关。结论:研究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值得关注。人格的培养和完善有利于促进研究生的心理健康。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河永  
伴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转型和社会程度的提高,国民心理健康问题也日益突出,已成为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文章试图从社会分配不公与剥夺感增强、社会政策制定和传统观念的影响分析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探讨社会心理疏导的重要性、原则和途径。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程菲  李树茁  悦中山  
在借鉴国际移民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比较了新生代和老一代农民工的文化适应状况,并通过回归分析考察了文化适应的态度、行为及心理三个维度对两群体心理健康影响作用的差异。结果表明,与老一代相比,新生代农民工呈现出"三低一高"的特点,即文化接纳程度低、社会交往水平低、文化认同感低,而方言掌握程度高。进而指出了文化适应对两群体心理健康的影响方式的不同:对新生代农民工更偏向于内在的"隐性"影响方式,即从主观思想和态度偏好上作用于心理健康;而对老一代农民工更偏向于外在的"显性"影响方式,即从行为方式和生活习惯上作用于心理健康。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徐兴奎  
城市的建设离不开外来务工人员,在我国城市中的外来务工人员主要是来自各地的农民工,且青年农民工占很大比例,他们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发挥着积极的做用,但同样,他们也是城市当中处于弱势的一个群体。在我国对青年农民工的关注还远远不够,青年农民工已占外来务工人员绝大多数,其心理健康的问题不容忽视。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苏群  赵霞  季璐  
基于剥夺理论,使用2009年中国农村—城镇移民调查数据(RUMIC2009),采用稳健OLS和可行的广义最小二乘法(FGLS),分析了绝对剥夺、多阶剥夺和相对剥夺影响农民工心理健康的内在机理,并从劳动时间、务工年限、参加社会保险和收入位置感知等指标对上述三个剥夺维度进行了界定。结果显示:第一,周工作时间越长表明绝对剥夺程度越高,这将导致农民工心理健康水平降低;第二,务工年限的增多以及社会保险补偿作用的缺失会加重多阶剥夺的程度,从而对农民工心理健康产生负强化作用;第三,参照对象无论是老家村里人还是城市个人,相对剥夺感的存在均会显著降低农民工心理健康水平。同时,使用2013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罗长远  刘子琦  宋弘  
健康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是经济学研究的经典话题。本文在有效缓解内生性问题的基础上,考察了经济增速放缓对国民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发现,近年来经济增速的放缓导致国民心理健康受到负向影响。机制讨论显示,随着经济增速放缓,劳动力市场受到冲击,工作满意度下降;家庭的经济压力加大,发展型消费支出的负担加重,挤压了享受型消费。拓展性分析表明,中老年、农村人口、低教育水平群体心理健康受到的负向影响更大。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庭辉  黄子媚  
心理健康经济学正成为健康经济学的重点关注领域。本文在系统梳理相关文献基础上,概述这一研究领域的发展过程。心理健康经济学围绕劳动经济学、福利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三个方向的心理健康问题开展研究。本文从劳动者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效应、成本分析与干预来阐述劳动经济学中心理健康研究进展;从心理健康的福利最大化、服务资源分配、成本效益与干预分析来阐述福利经济学中的心理健康研究进展;从心理健康与国民收入、经济状况、引发的经济成本效应来阐述心理健康与宏观经济关系的研究进展。最后,本文进一步讨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晓岩   杨智辉  
为探讨城市公园中自然要素、感知要素、休息要素和活动要素对居民正向情绪、认知功能及心理症状和负向情绪三个心理健康维度的影响,以及自然联结在其中的作用,调查了911名北京市居民,并构建了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城市公园的感知要素可以直接促进居民的正向情绪和认知功能,也可以通过自然联结间接促进居民的正向情绪和认知功能,并缓解居民的心理症状和负向情绪。另外,城市公园的活动要素可以直接促进居民的正向情绪,缓解居民的心理症状和负向情绪。然而,自然要素和休息要素对居民心理健康各维度的预测作用不显著。因此,应注重增加城市公园中的感知要素和活动要素,以及增强人与自然的互动,提高居民与自然的联结。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晓岩   杨智辉  
为探讨城市公园中自然要素、感知要素、休息要素和活动要素对居民正向情绪、认知功能及心理症状和负向情绪三个心理健康维度的影响,以及自然联结在其中的作用,调查了911名北京市居民,并构建了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城市公园的感知要素可以直接促进居民的正向情绪和认知功能,也可以通过自然联结间接促进居民的正向情绪和认知功能,并缓解居民的心理症状和负向情绪。另外,城市公园的活动要素可以直接促进居民的正向情绪,缓解居民的心理症状和负向情绪。然而,自然要素和休息要素对居民心理健康各维度的预测作用不显著。因此,应注重增加城市公园中的感知要素和活动要素,以及增强人与自然的互动,提高居民与自然的联结。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鹤  高蕾  王晓英  
采用90项症状清单(SCL-90)、家庭环境量表和艾森克人格问卷对北京联合大学303名高职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充满矛盾、亲密度差与知识性、控制性、组织性低的家庭环境对高职生心理健康影响较大;具有社会倔强性高、情绪不稳定等人格特征的高职生更容易出现心理卫生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可通过建立学校与家庭联动的教育机制,进行个别辅导和专题讲座等措施,解决高职生心理问题。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任其平  
文化意蕴是心理健康的内在属性。缺少文化意蕴,心理健康教育就失去了应有的生命活力。目前,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出现了忽视文化意蕴的文化迟钝现象,从而使我国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显得没有特色,实效性也较差。为了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文化敏感性,我们应该树立生态化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建立本土化的心理健康标准、建构专业化的心理辅导机制、探索发展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沙吉才  
人们掌握的文化知识和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在现代科学技术发达的时代,它们在生产力的构成中居于更为重要的地位,对经济的发展具有更大的作用。由它们形成的人口智力在生产中可以创造出更好的财富,生产出更多的商品。所以,人口的文化素质同经济发展与经济收入有着紧密的正相关关系。本文试就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研究所1989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李祚山  
采用《YG-WR性格检查量表》和《心理健康诊断测验》对重庆市盲校50名学生进行测试,探讨视觉障碍儿童的人格与心理健康的特征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视觉障碍儿童中人格特征的抑郁和社会性较高,攻击性和神精质较低;心理健康问题的检出率由高到低分别是冲动、恐怖和身体症状焦虑;性别、家庭经济条件、盲和低视之间在人格和心理健康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抑郁和细致性对心理健康有显著的预测效应。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杨海珍  
比较电大学生和高职学生心理健康及人格的差异,为他们心理教育提供理论和实践上的指导。采用16PF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296名电大学生和453名高职学生进行测评。两者在聪慧性﹑稳定性、恃强性﹑兴奋性﹑有恒性﹑敢为性﹑敏感性﹑怀疑性﹑幻想性﹑实验性﹑自律性方面存在极其显著差异;两者在SCL-90比较中,精神病性和其他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躯体化和恐怖方面存在极其显著差异。电大学生和高职学生人格特征比较存在很大差异,而心理健康状况比较总体上无差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