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396)
- 2023(11902)
- 2022(10365)
- 2021(9699)
- 2020(8022)
- 2019(18427)
- 2018(18522)
- 2017(36361)
- 2016(19621)
- 2015(22100)
- 2014(21971)
- 2013(21953)
- 2012(19955)
- 2011(18019)
- 2010(17829)
- 2009(16275)
- 2008(15582)
- 2007(13910)
- 2006(12215)
- 2005(10410)
- 学科
- 济(82212)
- 经济(82125)
- 业(60919)
- 管理(51304)
- 农(47348)
- 企(39366)
- 企业(39366)
- 方法(36276)
- 数学(31888)
- 数学方法(31577)
- 农业(31551)
- 业经(21949)
- 中国(21292)
- 财(17373)
- 地方(17269)
- 学(16313)
- 制(14413)
- 贸(13807)
- 贸易(13801)
- 易(13410)
- 技术(12973)
- 环境(12383)
- 发(12168)
- 理论(11885)
- 策(11434)
- 和(11285)
- 农业经济(10765)
- 银(10753)
- 银行(10718)
- 体(10663)
- 机构
- 学院(279296)
- 大学(277188)
- 管理(115685)
- 济(113913)
- 经济(111600)
- 理学(101896)
- 理学院(100888)
- 管理学(99281)
- 管理学院(98800)
- 研究(90828)
- 中国(67221)
- 农(63056)
- 京(57712)
- 科学(57417)
- 业大(49140)
- 农业(48352)
- 财(46996)
- 所(45074)
- 中心(42056)
- 研究所(41386)
- 江(39669)
- 财经(38725)
- 范(36182)
- 师范(35894)
- 北京(35567)
- 经(35500)
- 经济学(32898)
- 经济管理(32820)
- 院(32130)
- 州(31867)
- 基金
- 项目(198786)
- 科学(156780)
- 研究(146960)
- 基金(144847)
- 家(125594)
- 国家(124483)
- 科学基金(107518)
- 社会(93114)
- 社会科(87899)
- 社会科学(87877)
- 省(78466)
- 基金项目(78381)
- 自然(69584)
- 自然科(67958)
- 自然科学(67945)
- 自然科学基金(66703)
- 教育(65335)
- 划(64639)
- 编号(61430)
- 资助(58425)
- 成果(48054)
- 部(43962)
- 重点(43422)
- 发(43061)
- 创(41283)
- 课题(40175)
- 创新(38391)
- 国家社会(38014)
- 科研(37598)
- 教育部(37363)
- 期刊
- 济(124980)
- 经济(124980)
- 研究(77972)
- 农(65241)
- 中国(51529)
- 学报(44986)
- 农业(44637)
- 科学(42005)
- 管理(37038)
- 大学(34737)
- 学学(33083)
- 财(31947)
- 教育(27058)
- 业经(26477)
- 融(23343)
- 金融(23343)
- 技术(23061)
- 业(20437)
- 问题(17771)
- 财经(17627)
- 经济研究(17449)
- 经(14925)
- 版(14615)
- 科技(14311)
- 农业经济(14221)
- 技术经济(13861)
- 理论(13811)
- 农村(13743)
- 村(13743)
- 图书(13702)
共检索到3939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千慧雄 刘晓燕
经济的空间集聚会产生一个劳动力池效应,发达国家的劳动力池效应主要表现为通过劳动力的供求匹配,提高工人的工资和企业的收益。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池效应则是通过降低市场的不确定性,提高企业的或然收益,降低工人的就业风险。劳动力池的公共物品性质则要求政府应对其进行管理和维护。
关键词:
劳动力池 集聚 发展中国家 或然收益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许经勇
在我国特定的城乡二元结构下,农民不仅仅是一个职业概念,同时又代表着一种身份。农民作为一种特殊社会身份,是与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联系在一起。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把农村人和城市人严格划分开来,把农民禁锢在农村社区范围内。目前我国进城的农民工数量(据2004年6月统计已突破1亿大关)已经超过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职工的总和(6000多万人)。但从身份意义上仍然属于农民。他们在现行的户籍制度下,仍然被认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张太宇 张桂文
本文将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经济效应分析建立在劳动力市场供求理论的经典框架之上,突出了农民工社会保障对劳动力需求作用机理的分析,即从对企业用工需求的影响和对劳动力需求总量的影响两个方面展开。在研究过程中,还大胆尝试利用效率工资思想对农民工社会保障的劳动力需求效应进行分析。与已有的研究文献相比较,本文试图从劳动经济学视角对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进行理论探索,展扩理论分析的空间,充实相关领域研究内容。
关键词:
农民工 社会保障 劳动力市场需求效应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田松青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取消了一系列对农民工就业的限制性规定,加大了对农民工的保护力度,但是,农村户口劳动力和城镇户口劳动力的工资决定机制仍然存在差别,农民工依然处于次级劳动力市场,就业部门分割不但没有弥合,反而有扩大的趋势,这说明基于户口差别的劳动力市场分割仍有扩大的趋势。也就是说,虽然针对农民工的外生性制度有了很大改进,但现实的农民工在劳动力市场的地位并没有得到改善。这要求我们在制度变迁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考虑内生性制度变迁的渐进性以及与外生性制度变迁相比的滞后性。
关键词:
农民工 就业部门分割 户口 次级劳动力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张鉴君 桂又华 贾健
农民工劳动力价格是农民劳动力再生产的经济基础,关系到农民收入利益和农民工的供给,更为重要的是影响到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本文以农民工劳动力市场为契入点,重点考察农民工劳动力价格特点及其影响,探求解决不合理农民工劳动力价格的办法。
关键词:
农民工 劳动力 价格 研究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张兴华
本文在对城镇劳动力市场进行细分的基础上,通过建立模型来分析农民工对城镇劳动力就业的替代性,并运用北京市的统计数据对模型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农民工不会对一类劳动力市场上的城镇劳动力产生替代关系,相反,从动态看,由于规模效应的存在,农民工还会促进其就业。农民工对二类劳动力市场上的城镇劳动力既存在替代效应,也存在规模效应。至于总效应,则取决于两种效应的对比。如果替代效应大于规模效应,则总效应为负值,二类市场上的城镇劳动力就业减少;反之,如果替代效应小于规模效应,则总效应为正值,二类市场上的城镇劳动力就业增加。
关键词:
农民工 城镇劳动力 就业替代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徐旭晖
农民工在城市劳动力市场遭受就业歧视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其表现形式也多种多样。广州市作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首选地之一,农民工就业歧视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文章旨在分析歧视的表现形式和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劳动力市场 农民工 就业歧视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孙婧芳
中国的乡城劳动力流动除具有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流动特征外,还具有明显的政策痕迹。本文综述了不同政策背景和劳动力市场背景下中国城镇劳动力市场对农民工的歧视,并主要关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城市劳动力市场歧视的政策起源及其演变;二是不同背景下城市劳动力市场的歧视;三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
乡城移民 劳动力市场歧视 工资 就业隔离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石铮
农民工培训工作以前主要在输出地开展,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产业的不断升级,劳动力输入地应该承担更多的农民工培训工作,建立劳动力输入地农民工培训问题的长效机制就成为当务之急。本文在对国外有关农民培训的做法分析基础上,针对中国农民工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劳动力输入地农民工培训工作长效机制的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苏燕平 谷小勇 杨学军
农民工就业问题是我国解决"三农"问题和推进城市化的关键,难点在于农民工就业的弱势特征。本文从劳动力产权的角度分析了农民工就业弱势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农民工劳动力产权和维护农民工权益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
农民工 劳动力产权 就业弱势
[期刊] 改革
[作者]
李浩
从"民工潮"到"民工荒"再到新一轮的"民工荒",农民工劳动力供给行为呈现动态变化过程。劳动力转移和就业的不同时期,包括劳动力供给主体、劳动力供给的区域结构、劳动力供给的代际差异等诸多方面都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农民工劳动力供给行为的动态变化有利于实现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均衡配置;有利于进一步推动生产方式的变革;有利于加快产业转移和产业升级;有利于建立针对不同代农民工群体的回流和畅流机制,全面解决农民工就业问题,拓宽农民工的就业出路。
关键词:
农民工 劳动力供给 产业转移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文翠 张术环
农民工作为我国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长期以来受到学者们的关注。农民工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作出了巨大贡献,却没有享受到国民待遇。从产权方面讲,这是由于农民工劳动力产权缺失造成的。本论文将着重分析农民工劳动力产权,并说明确立农民工劳动力产权的意义。
关键词:
农民工 产权 劳动力产权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倩
农村劳动力迁移带来的人力资本集聚对我国区域经济和农村发展具有显著的影响。伴随着区域产业的调整,区域人力资本集聚水平将会随之改变,农村劳动力转移将会面临新的趋势和调整。为了更好的探索我国农村劳动力迁移的人力资本集聚水平和影响因素,实证研究发现我国农村人力资本的地理集中程度为0.35,其中第三产业生产总值、城镇职工平均工资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形成的城乡收入差距是影响目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人力资本集聚的主要影响因素。因此,为了更好的提升农村劳动力人力资本集聚程度,需要做到加强劳动力输出组织的建设,促使劳动力的跨区域转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岳平 文余源
构建一个理论模型分析产业集聚的劳动力池效应、知识溢出效应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集聚区内外的生产率差异足够大且劳动力市场是完全竞争的,劳动力池效应才能够提高劳动收入份额,否则,劳动力池效应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为负;知识溢出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存在不确定性。实证结果表明,产业集聚的劳动力池效应与劳动收入份额为负相关关系,即当前产业集聚的劳动力池效应使得劳动收入份额下降;知识溢出效应正在使劳动收入份额下降,即当前正存在负的知识溢出效应。
关键词:
产业集聚 劳动力池 知识溢出 收入份额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