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020)
- 2023(13032)
- 2022(11467)
- 2021(11016)
- 2020(9148)
- 2019(21019)
- 2018(21142)
- 2017(41338)
- 2016(22659)
- 2015(25569)
- 2014(25753)
- 2013(25452)
- 2012(23502)
- 2011(21317)
- 2010(21664)
- 2009(20030)
- 2008(19431)
- 2007(17363)
- 2006(15750)
- 2005(13886)
- 学科
- 济(89999)
- 经济(89891)
- 业(69045)
- 管理(62286)
- 农(48653)
- 企(47419)
- 企业(47419)
- 方法(36933)
- 农业(32274)
- 数学(32036)
- 数学方法(31614)
- 中国(24382)
- 业经(23587)
- 财(21952)
- 地方(19802)
- 制(19249)
- 学(18483)
- 贸(16257)
- 贸易(16248)
- 策(16231)
- 易(15824)
- 银(14594)
- 银行(14561)
- 理论(14292)
- 技术(14088)
- 行(13920)
- 环境(13500)
- 和(13262)
- 发(13209)
- 体(12969)
- 机构
- 学院(319679)
- 大学(317101)
- 管理(129952)
- 济(128728)
- 经济(125746)
- 理学(112183)
- 理学院(111041)
- 管理学(109271)
- 管理学院(108698)
- 研究(106578)
- 中国(82033)
- 京(67352)
- 农(66220)
- 科学(65015)
- 财(58658)
- 所(53156)
- 业大(51944)
- 农业(50525)
- 中心(50451)
- 江(49241)
- 研究所(47997)
- 财经(45906)
- 范(42920)
- 师范(42633)
- 北京(42462)
- 经(41743)
- 州(39507)
- 院(37745)
- 经济学(36019)
- 经济管理(35709)
- 基金
- 项目(214300)
- 科学(168406)
- 研究(162527)
- 基金(154072)
- 家(132267)
- 国家(131011)
- 科学基金(112810)
- 社会(100833)
- 社会科(95087)
- 社会科学(95064)
- 省(84442)
- 基金项目(82003)
- 教育(73590)
- 自然(72180)
- 自然科(70415)
- 自然科学(70401)
- 划(69925)
- 编号(69642)
- 自然科学基金(69119)
- 资助(63033)
- 成果(57288)
- 部(47784)
- 重点(47044)
- 课题(46649)
- 发(46501)
- 创(44003)
- 创新(40887)
- 教育部(40718)
- 项目编号(40684)
- 人文(40453)
- 期刊
- 济(149637)
- 经济(149637)
- 研究(96747)
- 农(67783)
- 中国(63646)
- 学报(48147)
- 农业(45905)
- 科学(45480)
- 管理(44086)
- 财(41932)
- 教育(38013)
- 大学(37530)
- 学学(35118)
- 融(33426)
- 金融(33426)
- 业经(29325)
- 技术(27502)
- 财经(21273)
- 业(21163)
- 经济研究(20679)
- 问题(20546)
- 图书(18387)
- 经(17991)
- 理论(16441)
- 版(16328)
- 技术经济(15674)
- 实践(15296)
- 践(15296)
- 科技(15277)
- 农村(15147)
共检索到4801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吴霓
在党和政府高度关注和努力下,农民工随迁子女的义务教育问题逐步得到了解决,随之而来的,是农民工随迁子女在流入地继续接受更高阶段教育的客观需求。当前,大部分城市的高中教育资源相对短缺,加上制度和现实环境等因素,农民工随迁子女很难在流入地继续升学。满足规模巨大的农民工随迁子女继续接受教育的需求,需加强教育需求情况调研,做好异地中考政策规划;引入教育券,解决教育经费在区域间的"支出流动"问题;以职业教育作为推进异地中考政策的突破口,在城市向农民工随迁子女全面开放免费中等职业教育;改革户籍制度,剥离附着于户籍上的各种福利与管理功能;改革高考制度,形成中考、高考配套的政策体系;创新高中阶段办学模式,建立健...
关键词:
农民工随迁子女升学 异地中考 政策研究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胡秀锦
调查表明,农民工随迁子女有着强烈的在输入地城市高考升学的愿望,但现实存在的高考限制以及市民心理冲突等因素阻碍了农民工随迁子女的高考之路。基于社会公平、教育公平以及城市自身发展的需求,分阶段研究并解决农民工随迁子女的高考升学问题,有条件地开放部分高等教育资源已成为必然。
关键词:
农民工随迁子女 高考升学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杜永红、陈碧梅在《教育政策研究》2012年第5期中撰文分析了农民工随迁子女初中后教育政策支持的现状,探究了农民工随迁子女初中教育政策支持的价值,指出加强对农民工随迁子女初中后教育政策支持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与前瞻价值。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胡霞 丁浩
本文采用CHIP2002、2007、2008和2013年的流动人口数据,建立了OLG模型,从预防性储蓄动机与持久性收入两个渠道,验证了子女随迁政策对农民工家庭消费的影响机制,并利用倾向得分匹配方法缓解了样本选择偏误问题。研究发现:第一,与子女未随迁农民工家庭相比,子女随迁农民工家庭的消费率高约12%~13%、总消费高约16%~17%、劳均消费高约12%~20%、回寄款占收入比重低约5%~6%。第二,相比子女未随迁农民工家庭,子女随迁政策越宽松,子女随迁农民工家庭的消费率和消费水平越高。第三,采用LOGIt模型分析发现,配偶随迁、户主工作年限越长,农民工子女随迁概率越大,但一线城市的农民工子女随...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李根 葛新斌
从制度分析与发展框架的理论视角来看,农民工随迁子女异地高考政策是在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现状、价值观与随迁子女分布、高考有关规则等外生变量的影响下,中央舞台、地方舞台和非正式舞台的各行动参与者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与结果。目前,其结果与公众所预期的目标尚有较大差距。有效改进农民工随迁子女异地高考政策制定过程,必须明确异地高考政策制定过程中政府的职责,加快高校招生考试与指标分配规则的优化调整,尽快完善异地高考各方利益的整合机制。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胡雯 陈博欧 张锦华
采用2013年和2019年上海财经大学千村调查数据,从省级尺度和城市尺度研究随迁子女教育准入政策对农民工就业选址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低收入的农民工更倾向于选择到教育准入政策宽松的省工作,且有子女随迁的农民工流向行政级别高、人口规模大的城市概率会显著下降;拥有合法稳定工作、购买社会保险和签订正式合同的高收入农民工,更容易达到就业地随迁子女教育的准入门槛。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申学锋
在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向城市寻找就业机会,形成了农民工这一独特的社会群体。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变化和交通、资讯的日益发达,农民工群体逐渐由过去的以个人流动为主向以家庭为单位流动转变,由此带来了随迁子女规模的不断扩大,他们如何在流入地顺利地接受义务教育随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李超 万海远 田志磊
本文探讨了随迁子女教育政策改革下的人口迁移模式以及“为教育而流动”的迁移机制。研究显示,随迁子女教育均衡政策的出台会吸引更多外来人口流入改革省份,并且改革力度越大、对随迁子女入学的门槛要求越低、升学的限制条件越小,对流动人口及其子女的吸引力就越大。相对于其他教育均衡政策,异地高考试点对农民工流向的影响更加明显。伴随着随迁子女教育政策改革实施,农民工家庭的迁移距离也随之增加。为了让其子女顺利在流入地的公办学校入学,农民工父母宁愿以牺牲部分工资收入为代价来换取一份相对稳定的工作,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农民工家
关键词:
随迁子女 教育政策 迁移机制 洼地效应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邬志辉 李静美
保障农民工随迁子女平等就学升学权利,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内在要求。农民工携带子女进城的总体态势呈现三大特征:农民工子女随迁率低,但呈不断增长态势,未来城镇潜在就学升学压力巨大;特大以上城市农民工子女携带率低,大中小城市携带率高,教育洼地效应明显;第三产业农民工子女携带率高,第二产业携带率低,产业转移带动子女困难。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工随迁子女在城市接受义务教育所面临的就读公校难、教育花费高、参加中考难及学习适应难等问题,须建立城市学位预报预警系统,引导农民工有序携带子女流动;扩大城市公办学校学位供给,缓解流入地政府教育财政压力;政府购买民办学校教育服务,切实减轻农民工家庭教育负担;...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随迁子女 义务教育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湛卫清
在农民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取得较大成效的同时,一些新问题也不断凸显。其中,这一群体的融合教育问题比较突出,也值得关注。本文对农民工随迁子女融合教育面临的问题予以分析,提出学校在开展融合教育的过程中要尊重农民工子女的主体地位,遵循教育规律,实现自然融合;开展教育科研,总结提炼融合教育模式;转变家长观念,消解他们对农民工子女的陈见。
关键词:
农民工随迁子女 融合教育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宋锦 李实
农民工子女是否随父母迁居城市,不仅会影响到农民工的个人和家庭福利,也反映了中国城镇化的速度、结构甚至质量。本文采用2008年CHIP数据中的城镇农民工住户样本,考察了农民工子女随迁与否的决定机制,发现影响子女随迁的主要因素包括户主配偶是否迁移、户主就业合同的状态、迁移的距离、户主的收入水平和户主配偶的受教育水平。配偶随迁,特别是就业机会较好的配偶随迁,会使子女随迁的概率大幅上升;个体经营者、签订稳定合同的工资性就业者更倾向于携带子女进城;跨省迁移的农民工不倾向于携带子女,反映出这个群体迁移行为的不稳定性。按照迁入地户籍门槛的高低分别考察,本文发现,在高户籍门槛的城市,农民工收入水平和子女随迁具...
关键词:
子女随迁 农民工 流动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徐丽敏
在"两为主"政策作用下,农民工随迁子女在城市接受义务教育的问题得到了很大程度的缓解,但关于其义务后教育的问题逐渐成为当前的一大难题。之所以产生这一问题,是因为现有户籍制度、城乡二元教育体制和"依户籍所在地入学"教育政策的限制。从长远角度考虑,应该对户籍制度进行根本改革,促进我国城乡教育的一体化和均衡化发展;从中短期来看,在户籍制度和公共教育体制没有根本变动之前,需要探索一种过渡性的对策,"在本地居住年限+在当地连续受教育年限"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尝试。
关键词:
农民工随迁子女 义务后教育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雷万鹏 汪传艳
本文运用内容分析法,探讨了农民工随迁子女"入学门槛"的合理性问题。研究发现,农民工随迁子女"入学门槛"的设置存在种类繁多、权重不一、随意性较大等问题,不同区域之间的"入学门槛"也存在显著差异。从保障儿童合法权益,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视角来看,明晰中央与地方、流入地与流出地政府责任,规范和清理不合理的"入学门槛",构建适应人口流动的教育体制是消除不合理"入学门槛",促进教育公平和城乡社会融合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
农民工随迁子女 入学门槛 政策研究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赵海利 潘鲁华
本文基于浙江省杭州市和宁波市农民工随迁子女的调查,发现浙江省农民工随迁子女对接受公办教育和优质教育资源有强烈的需求,但流入地城市的供给量不足。强化中央和流出地省级政府对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投入责任;根据客观条件和舆情适当降低农民工随迁子女就读公办学校门槛,逐步将教育评价考核基准由户籍人口变为居住人口;加大财政,特别是中央和省级财政,扶持包含农民工子弟学校在内的普惠性民办教育机构;完善现有教职工编制标准,实施教育对口援助计划,是实现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公平、促进社会融合的根本解决途径。
关键词:
农民工 随迁子女 教育公平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晓琳
农民工子女教育已经成为广大农民工群体关注的重点问题,解决好这一问题对于加快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扎实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具有重要意义。课题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仍有43.49%有随迁就读意愿的农民工子女无法实现随迁就读;即使实现随迁就读,农民工子女在公平获得教育资源方面仍面临较大困难,人口集中流入、特别是跨省流动突出的城市问题尤为突出。当前需要从制度层面,在户籍制度、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入学政策、异地高考等关键环节加快优化相关政策设计。
关键词:
农民工子女教育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