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744)
- 2023(8499)
- 2022(6982)
- 2021(7072)
- 2020(5559)
- 2019(12705)
- 2018(12585)
- 2017(22991)
- 2016(13805)
- 2015(15372)
- 2014(15548)
- 2013(14698)
- 2012(13717)
- 2011(12362)
- 2010(13034)
- 2009(11812)
- 2008(11843)
- 2007(10968)
- 2006(10090)
- 2005(9001)
- 学科
- 农(45496)
- 济(44329)
- 经济(44286)
- 业(43539)
- 管理(33638)
- 农业(30127)
- 财(24606)
- 企(22251)
- 企业(22251)
- 中国(20598)
- 教育(20377)
- 业经(14297)
- 制(14023)
- 财政(13321)
- 方法(12600)
- 策(12043)
- 地方(11872)
- 数学(11468)
- 数学方法(11265)
- 发(11063)
- 政(10932)
- 务(10334)
- 财务(10320)
- 财务管理(10279)
- 及其(10144)
- 农业经济(10037)
- 体(9940)
- 政策(9822)
- 企业财务(9780)
- 发展(9680)
- 机构
- 学院(176907)
- 大学(173560)
- 济(70912)
- 经济(69172)
- 研究(64098)
- 管理(62963)
- 理学(53614)
- 理学院(53052)
- 管理学(52153)
- 管理学院(51804)
- 中国(47625)
- 农(44980)
- 财(40420)
- 京(37269)
- 科学(35120)
- 农业(33613)
- 范(32077)
- 师范(31970)
- 所(31907)
- 江(30870)
- 中心(30362)
- 教育(30314)
- 业大(28335)
- 研究所(27970)
- 财经(27019)
- 师范大学(25299)
- 经(24427)
- 北京(24115)
- 州(23205)
- 院(21847)
- 基金
- 项目(106385)
- 研究(91503)
- 科学(84995)
- 基金(72611)
- 家(60238)
- 国家(59382)
- 社会(55505)
- 社会科(51837)
- 社会科学(51827)
- 科学基金(50570)
- 教育(47885)
- 省(44337)
- 编号(42905)
- 成果(38057)
- 基金项目(37045)
- 划(36990)
- 课题(31486)
- 资助(29047)
- 自然(28392)
- 自然科(27669)
- 自然科学(27664)
- 农(27318)
- 自然科学基金(27152)
- 年(26791)
- 性(26264)
- 部(26012)
- 发(25524)
- 重点(24449)
- 规划(23574)
- 项目编号(22842)
共检索到2974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申学锋
在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向城市寻找就业机会,形成了农民工这一独特的社会群体。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变化和交通、资讯的日益发达,农民工群体逐渐由过去的以个人流动为主向以家庭为单位流动转变,由此带来了随迁子女规模的不断扩大,他们如何在流入地顺利地接受义务教育随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杨晓霞 吴开俊
流入地政府由于面临农民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受益范围的不确定性、供给制度的真空状态以及庞大的财政压力,在这一问题的解决上存在多重困难,为此,中央财政亟需介入其中。从中央财政介入方式及额度来说,应当结合地方政府的财政能力与现实需要,以流入地政府为主,明确各自的分担比例,从而保证农民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经费的充足性。
关键词:
中央财政介入 农民工随迁子女 义务教育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邬志辉 李静美
保障农民工随迁子女平等就学升学权利,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内在要求。农民工携带子女进城的总体态势呈现三大特征:农民工子女随迁率低,但呈不断增长态势,未来城镇潜在就学升学压力巨大;特大以上城市农民工子女携带率低,大中小城市携带率高,教育洼地效应明显;第三产业农民工子女携带率高,第二产业携带率低,产业转移带动子女困难。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工随迁子女在城市接受义务教育所面临的就读公校难、教育花费高、参加中考难及学习适应难等问题,须建立城市学位预报预警系统,引导农民工有序携带子女流动;扩大城市公办学校学位供给,缓解流入地政府教育财政压力;政府购买民办学校教育服务,切实减轻农民工家庭教育负担;...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随迁子女 义务教育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文彬
要求流入地政府负责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的相关政策,从总体看是可行的。但由于地方各级财政能力分布不均衡,省和地市本级财政较好、县级财政较差,因而影响到这一政策的落实。本文认为,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的资金供给应该由中央、财政状况较好的省和地市级财政为主,同时,可从中央对各省税收返还中提取专项经费,通过转移支付的方法将款项下拨到地方,由县(区、市)教育局负责将专款用于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
关键词:
农民工子女 义务教育 财政供给机制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杜永红、陈碧梅在《教育政策研究》2012年第5期中撰文分析了农民工随迁子女初中后教育政策支持的现状,探究了农民工随迁子女初中教育政策支持的价值,指出加强对农民工随迁子女初中后教育政策支持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与前瞻价值。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周丽萍 庾紫林 吴开俊
基于中国教育追踪调查数据和实地调研结果发现,整体上义务教育资源在新生代农民工随迁子女和当地户籍人口子女之间进行了较为公平的配置,但存在局部的义务教育财政横纵不公和财政不中立,以东部地区尤为明显。为此建议要精准"赋平",根据农民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的产品属性,构建"省内流动的农民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经费由流入地省级政府统筹、区县政府分担为主,跨省流动的农民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经费由中央政府与流入地省级政府共同分担、中央兜底"的经费保障机制,中央财政的有效支持亟需锁定跨省流动的农民工随迁子女,进一步完善"钱随人走"的政策设计,单独设立针对这一弱势群体的教育计划或项目进行专项教育补偿。
关键词:
新生代农民工随迁子女 义务教育 财政公平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冯文全 许晨莺
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推行教育券制度有助于促进教育公平的实现,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推动民办教育发展,提高办学质量。因此,加快教育券制度的试点及实施进程,已成为缓解农民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问题的有效途径。为此,应加快推进全国统一的电子学籍信息管理系统,改革教育经费拨款模式,加强对教育券接收学校的资质审核和管理,以日渐完善的教育券制度来推进教育公平程度的提升。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徐丽敏
在"两为主"政策作用下,农民工随迁子女在城市接受义务教育的问题得到了很大程度的缓解,但关于其义务后教育的问题逐渐成为当前的一大难题。之所以产生这一问题,是因为现有户籍制度、城乡二元教育体制和"依户籍所在地入学"教育政策的限制。从长远角度考虑,应该对户籍制度进行根本改革,促进我国城乡教育的一体化和均衡化发展;从中短期来看,在户籍制度和公共教育体制没有根本变动之前,需要探索一种过渡性的对策,"在本地居住年限+在当地连续受教育年限"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尝试。
关键词:
农民工随迁子女 义务后教育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郭建鑫
作为游走于城乡之间的特殊群体,进城农民工子女的义务教育问题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虽然政府已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但由于缺乏强制性和约束力,他们的受教育状况仍未得到根本缓解,针对农民工子女在流入地享受平等义务教育的保障机制也还远未形成。本文通过回顾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受教育状况及相关政策变迁,在分析探讨当前所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公共财政保障教育公平的视角提出建议和解决措施。
关键词:
教育公平 公共财政 农民工子女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祝志芬
如何保障农民工子女受教育权是关乎社会公平问题。本文运用吉尔伯特社会福利政策框架,对当前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政策进行分析,强调国家有义务保障公民的受义务教育权,为农民工子女提供义务教育政策支持是政府不可推卸的责任。
关键词:
农民工子女 义务教育 教育政策 福利分析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李超 万海远 田志磊
本文探讨了随迁子女教育政策改革下的人口迁移模式以及“为教育而流动”的迁移机制。研究显示,随迁子女教育均衡政策的出台会吸引更多外来人口流入改革省份,并且改革力度越大、对随迁子女入学的门槛要求越低、升学的限制条件越小,对流动人口及其子女的吸引力就越大。相对于其他教育均衡政策,异地高考试点对农民工流向的影响更加明显。伴随着随迁子女教育政策改革实施,农民工家庭的迁移距离也随之增加。为了让其子女顺利在流入地的公办学校入学,农民工父母宁愿以牺牲部分工资收入为代价来换取一份相对稳定的工作,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农民工家
关键词:
随迁子女 教育政策 迁移机制 洼地效应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文彬
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政策执行出现了阻滞,具体表现为农民工子女入读公办学校的比例不高,学杂费用偏高,农民工子女学校的办学水平低。学界普遍认为,阻滞的原因在于政策设计的缺陷,政策执行遭遇制度和体制障碍,政策资源不足以及利益冲突;为提高政策执行效果,必须要改革户籍制度,改革"以县为主"的教育投入体制,推行"教育券"制度,建立在居住地就近入学的制度,建立全国性电子学籍信息系统。对于本问题的研究,现有文献在研究方法、研究角度与研究规范性方面存在不足。
关键词:
农民工子女 义务教育政策 阻滞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袁连生
进城农民工子女的义务教育具有跨区域、全国性准公共产品的属性。中央政府制定的由流入地政府承担管理和经费责任的政策,导致各种地方模式的出现和最终责任下移到区县政府。区县政府规避经费负担和公办学校的自利行为,使农民工子女进入公办学校面临很多困难。现行政策存在设计不完善、效果不理想的问题。应该建立中央和地方共同分担、省市政府为主的经费负担体制,规范公办学校的农民工子女入学、收费和资助制度,建立对农民工子女学校的财政投入机制,尽早形成政府出资、全体农民工子女享受免费义务教育的经费保障制度。
关键词:
农民工子女 义务教育 经费负担政策 改革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胡雯 陈博欧 张锦华
采用2013年和2019年上海财经大学千村调查数据,从省级尺度和城市尺度研究随迁子女教育准入政策对农民工就业选址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低收入的农民工更倾向于选择到教育准入政策宽松的省工作,且有子女随迁的农民工流向行政级别高、人口规模大的城市概率会显著下降;拥有合法稳定工作、购买社会保险和签订正式合同的高收入农民工,更容易达到就业地随迁子女教育的准入门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