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832)
- 2023(3739)
- 2022(3107)
- 2021(2983)
- 2020(2472)
- 2019(5460)
- 2018(5495)
- 2017(10924)
- 2016(6047)
- 2015(6675)
- 2014(6670)
- 2013(6701)
- 2012(6354)
- 2011(5823)
- 2010(5993)
- 2009(5603)
- 2008(5454)
- 2007(5183)
- 2006(4807)
- 2005(4290)
- 学科
- 农(43757)
- 农业(29041)
- 济(26967)
- 经济(26942)
- 业(25766)
- 业经(11332)
- 农业经济(9679)
- 管理(9372)
- 村(8914)
- 农村(8910)
- 制(7361)
- 发(7306)
- 中国(7279)
- 土地(6869)
- 方法(6708)
- 劳(6634)
- 劳动(6632)
- 地方(6551)
- 发展(6414)
- 展(6409)
- 农业劳动(6323)
- 人口(6275)
- 收入(6268)
- 数学(6165)
- 数学方法(6088)
- 策(5834)
- 动力(5813)
- 劳动力(5786)
- 农业人口(5722)
- 分配(5691)
- 机构
- 学院(86457)
- 大学(80583)
- 农(39773)
- 济(38568)
- 经济(37840)
- 管理(33688)
- 研究(30572)
- 农业(29854)
- 理学(29359)
- 理学院(29108)
- 管理学(28632)
- 管理学院(28489)
- 中国(25825)
- 业大(21600)
- 科学(18164)
- 农业大学(18031)
- 中心(16550)
- 京(16456)
- 所(15732)
- 江(14643)
- 业(14132)
- 研究所(14116)
- 财(14040)
- 经济管理(13295)
- 省(12768)
- 发(11905)
- 范(11688)
- 师范(11623)
- 州(11075)
- 发展(10922)
- 基金
- 项目(57564)
- 研究(46247)
- 科学(45322)
- 基金(40710)
- 家(34990)
- 国家(34486)
- 社会(29576)
- 科学基金(29116)
- 社会科(27362)
- 社会科学(27353)
- 农(25054)
- 省(24451)
- 基金项目(22035)
- 编号(21470)
- 教育(19685)
- 划(19004)
- 成果(16893)
- 自然(16847)
- 自然科(16407)
- 自然科学(16404)
- 自然科学基金(16117)
- 资助(15193)
- 发(14184)
- 课题(13477)
- 部(13444)
- 业(13216)
- 重点(12386)
- 性(12373)
- 制(12294)
- 国家社会(11949)
共检索到1370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
[作者]
秦海霞
经过三个阶段不同取向的政策引导,完成了农民工由禁止流动到有序流动。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社会结构的定型化对农民工阶层的向上流动、农民工阶层的身份认同,以及城市居民对农民工阶层的社会认同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除了国家的有效引导,农民工阶层和城市居民还要从主体意识角度做到彼此的接纳与认同。
关键词:
农民工阶层 身份认同 社会结构定型化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鹤 左停
2006年,我国发布了《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为了解一年多时间里,《意见》在各地贯彻落实情况,我们选择杭州、郑州和沈阳三市,对90名农民工、21名企业雇主(或管理人员)和18名政府官员进行专题调查,结果如下。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黄庆玲 张广胜
本文运用2012年辽宁省沈阳市310名新生代农民工的问卷访谈数据,利用交互分析和mlogit回归方法对新生代农民工多元定居意愿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调查结果表明,在沈阳务工的新生代农民工"留城"与"回乡"意愿各占样本的近一半,另家乡中小城市成为其未来城市定居去向的重要选择。不同年龄、性别、婚姻状态、家庭年收入、职业类型及来源地的新生代农民工未来定居地选择具有明显差异。
关键词:
新生代农民工 沈阳 定居 家乡县级市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杨肖丽 景再方
本文通过对沈阳市农民工的实证调查数据进行回归,研究农民工的迁移距离与职业类型之间的相关关系。研究显示,农民工的职业类型与迁移距离显著相关,随着农民工职业类型的上升,迁移距离增加;超过一半的农民工选择近距离迁移,长距离迁移的农民工比例较小,但职业类型较高;具有某些专长、能够从事更高收入职业的农民工为了寻找更好的就业机会而更有可能长距离迁移;男性农民工比女性迁移距离更远;有两个孩子的农民工比其他农民工的迁移距离更远。
关键词:
农民工 职业类型 迁移距离 回归分析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戚迪明 张广胜
农民工职业流动是否对其城市定居产生影响?本文基于辽宁省沈阳市农民工的微观数据,构建了一个农民工城市定居意愿的计量模型,实证分析农民工职业流动与其城市定居意愿之间的相关关系。研究显示,职业稳定性、受教育年限、婚姻状况、居住状况、老家离打工城市距离和务工城市中是否有亲戚都对农民工城市定居意愿具有重要的解释作用;农民工职业流动因素中职业稳定性与定居意愿呈显著正向关系,即农民工在城市务工期间其每份工作的时间越长,其城市定居意愿越强;农民工的职业流动率和职业流动的类型对定居意愿影响不显著。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欣 方天堃 于学文
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水平的提高,城镇化水平不断加快,农村劳动力供给过剩以及城市劳动力相对短缺导致了农民工这一群体的出现。农民工从外在就业表像看融入了城市社会生活,为城镇补充了劳动力这一基本的要素,带来了经济总量的增长与经济结构的变化。但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分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于学文 杨欣
利用沈阳市281份农民工抽样调查样本,以职业流动次数作为衡量劳动力职业稳定性的指标,运用负二项回归对农民工职业稳定状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受教育程度、就业距离及工作年限是影响农民工职业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对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劳动者来说,人力资本水平的提升会加速职业流动。
关键词:
职业稳定性 流动 农民工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欣 王秋兵 于学文
本文基于沈阳市271份调查数据,对城市次级劳动力市场的农民工的日工作时间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认为,通过增加培训等人力资本提升的措施对降低农民工的工作强度具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
工作强度 农民工 就业质量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李树茁 杨绪松 任义科 靳小怡
本文利用2005年“深圳外来农村流动人口调查”数据,定量研究了社会网络对农民工职业阶层和收入的影响。研究发现,求职关系网络的规模、关系构成对农民工职业阶层的提升和收入的提高有正向影响,而求职网成员的职业阶层趋同性则有负向影响。本研究表明,尽管个体因素和流动因素对农民工求职结果有重要影响,但是社会网络在中国社会转型期对农民工求职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关键词:
农民工 社会网络 职业阶层 收入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栾云云 张广胜
目前,新生代正成为农民工群体中社会各界越来越关注的特殊部分,他们带着憧憬和梦想走进城市,在市民化进程中其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已经潜移默化的受到了城市市民的影响。分析新生代农民工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变化和特征,对于有针对性的提出实现农民工市民化的途径和对策,推进农民工市民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新生代农民工 市民化 生活方式 价值观念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杨肖丽 景再方
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民工群体日益分化成长期稳定定居在城市的群体和仍然处于频繁流动中的群体两部分。采用五个变量将农民工分为暂时迁移和永久迁移两种迁移模式,并选取不同的变量解释其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采用似不相关回归法对暂时迁移和永久迁移农民工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的差异进行计量分析。结果表明,暂时迁移与永久迁移群体在经济地位与社会地位的某些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永久迁移者的消费水平高于暂时迁移者,其职业声望显著高于暂时迁移者,且在居住方式上显著优于暂时迁移农民工。
关键词:
迁移模式 农民工 经济地位 社会地位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欣 胡曼曼 于学文
农民工城市融入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社区作为基本的社会单元,是农民工融入城市提升归属感最为重要的通道。社交网络是建立维持与他人联系的重要方式,直接决定了农民工社区融入状况。本文基于沈阳市530份实地调研数据,运用回归分析方法,系统探究社交网络对沈阳市农民工社区归属感的影响。结果认为:社交网络及其中的互动频率、关系强度、互惠交换均对沈阳市农民工的社区归属感有显著正向影响。
关键词:
社区归属感 社交网络 农民工 社区居民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晶晶
随着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队伍的不断扩大,新生代农民工在就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越来越多。国内专家学者对新生代农民工的研究基本是新生代农民工的收入状况、消费水平及结构、社会保障、进城务工原因、农民工自身及其子女的教育以及户籍制度等问题。很少基于个体研究新生代农民工的可就业能力,所以本研究主要就是基于新生代农民工的个体就业能力。
关键词:
新生代农民工 就业能力 个体因素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秋秋 金刚
本文运用2011年针对辽宁省沈阳市964名新生代农民工的调查数据,利用最优尺度分析方法对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年龄、受教育程度和就业前接受培训情况是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的显著因素。同时,不同年龄、不同学历水平、不同技能的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的影响因素存在明显差异,需要区别对待。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韦吉飞
本文基于微观调查数据,运用概率单位模型和Multinomial Logit模型,从阶层分化和代际分工的视角剖析新生代农民工创业参与意愿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新生代农民工的阶层分化对提高其创业参与意愿具有积极推动作用,子女与父母分工越清晰,其对创业参与意愿就越强烈,两者的边际影响值分别为0.212和0.135;在阶层分化背景下,文化程度、父亲创业水平和社会保障等因素对农民工创业参与意愿的影响较大,而在代际分工背景下,性别、母亲创业水平及收入水平等的影响更明显。研究还表明,新生代农民工创业参与意愿分布不均衡,各阶(级)层之间参与意愿的概率相差最小有3个百分点,最大达20个百分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