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124)
- 2023(11622)
- 2022(10327)
- 2021(9875)
- 2020(8175)
- 2019(19084)
- 2018(19324)
- 2017(37634)
- 2016(20425)
- 2015(23143)
- 2014(23166)
- 2013(23015)
- 2012(21069)
- 2011(18916)
- 2010(18748)
- 2009(17085)
- 2008(16345)
- 2007(14334)
- 2006(12693)
- 2005(10817)
- 学科
- 济(82486)
- 经济(82397)
- 业(61371)
- 管理(52969)
- 农(48089)
- 企(39785)
- 企业(39785)
- 方法(34980)
- 农业(32027)
- 数学(30612)
- 数学方法(30291)
- 业经(21867)
- 中国(20194)
- 地方(19746)
- 财(17314)
- 学(16652)
- 制(15226)
- 贸(13634)
- 贸易(13627)
- 易(13195)
- 技术(12678)
- 环境(12639)
- 发(12300)
- 理论(12247)
- 和(11847)
- 策(11376)
- 农业经济(11076)
- 银(10884)
- 银行(10851)
- 体(10769)
- 机构
- 学院(283549)
- 大学(281133)
- 管理(117363)
- 济(110649)
- 经济(108151)
- 理学(102661)
- 理学院(101572)
- 管理学(99915)
- 管理学院(99422)
- 研究(92106)
- 中国(69564)
- 农(63539)
- 京(60144)
- 科学(58807)
- 业大(49796)
- 农业(48621)
- 财(46303)
- 所(45550)
- 中心(43887)
- 研究所(41656)
- 江(41307)
- 范(38353)
- 师范(38083)
- 财经(37607)
- 北京(37426)
- 经(34369)
- 州(33976)
- 经济管理(32814)
- 院(32736)
- 农业大学(30838)
- 基金
- 项目(200219)
- 科学(156933)
- 研究(149481)
- 基金(144062)
- 家(124334)
- 国家(123199)
- 科学基金(106341)
- 社会(92512)
- 社会科(87100)
- 社会科学(87076)
- 省(79315)
- 基金项目(78682)
- 自然(69229)
- 自然科(67544)
- 自然科学(67530)
- 教育(66540)
- 自然科学基金(66305)
- 划(65567)
- 编号(64211)
- 资助(57660)
- 成果(50640)
- 部(43806)
- 重点(43545)
- 发(43319)
- 课题(41829)
- 创(41369)
- 创新(38404)
- 科研(37781)
- 人文(37089)
- 教育部(37030)
- 期刊
- 济(125706)
- 经济(125706)
- 研究(79924)
- 农(65611)
- 中国(54060)
- 农业(44770)
- 学报(44742)
- 科学(42149)
- 管理(36992)
- 大学(34486)
- 学学(32476)
- 财(32287)
- 教育(30213)
- 业经(26733)
- 融(24850)
- 金融(24850)
- 技术(24237)
- 业(20644)
- 问题(18054)
- 经济研究(16501)
- 图书(16460)
- 财经(16438)
- 版(15130)
- 资源(14710)
- 理论(14506)
- 科技(14474)
- 农业经济(14421)
- 农村(14244)
- 村(14244)
- 经(13790)
共检索到4083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卢小君 向军
本文利用大连市459位农民工问卷调查的基础数据,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分别在不同情境下农民工进城落户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当要求农民工放弃土地换取城市身份时,农民工的进城落户意愿会迅速下降;在不预设交出土地资源的情境下,农民工进城落户意愿受到受教育程度、城市住房状况、承包地和宅基地处置方式的显著影响;在预设交出承包地,甚至承包地和宅基地"双放弃"时,受教育程度和城市住房状况仍对其进城落户意愿产生显著影响,同时心理适应的作用也逐渐显现出来。因此,在制定农民工进城落户政策时,既要注重提升市民化的能力,又要完善农村土地退出补偿机制,推进农村土地流转。
关键词:
农民工 进城落户意愿 农村土地处置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佟星格 王丽丽
本文根据在大连市内收集的413份农民工调查数据,采用分层二元Logistic回归方法,在逐步加入个体特征因素、经济因素、社会生活因素和心理因素后,分析其对农民工本、异地市民化意愿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民工本地市民化意愿比较强烈;年龄和技能情况对农民工本、异地市民化意愿有显著影响;经济因素和心理因素也有比较显著的影响,社会生活因素的影响相对较弱。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农民工 本地市民化 异地市民化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卢小君 张宁
培训是提升农民工人力资本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农民工市民化的关键环节。本文利用对大连市农民工培训现状的调查,运用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了多元化培训特征对农民工城市定居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农民工整体的培训参与率和培训意愿较高,但目前还存在职业院校和社会培训机构的作用有待提升、培训费用过高等问题。文化程度、月收入、培训主体、培训费用、培训次数和培训内容(职业技术培训)对农民工的城市定居意愿有显著影响。基于研究结论,本文提出建立政府—市场—社会三位一体的多元化农民工培训模式,是提升农民工人力资本、促进农民工融入城市的有力举措。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卢小君 张宁
培训是提升农民工人力资本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农民工市民化的关键环节。本文利用对大连市农民工培训现状的调查,运用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了多元化培训特征对农民工城市定居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农民工整体的培训参与率和培训意愿较高,但目前还存在职业院校和社会培训机构的作用有待提升、培训费用过高等问题。文化程度、月收入、培训主体、培训费用、培训次数和培训内容(职业技术培训)对农民工的城市定居意愿有显著影响。基于研究结论,本文提出建立政府—市场—社会三位一体的多元化农民工培训模式,是提升农民工人力资本、促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俊霞
以四川为例研究农民工落户城镇的意愿,并基于推拉理论对影响农民工落户决策的推拉力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农民工一方面表示适应城镇生活,另一方面在城镇落户的有效意愿偏低。农民工不肯放弃农村户籍的主要顾虑有二:一是对城镇生活缺乏足够的信心与安全感,二是难以舍弃农村承包地、宅基地等既得利益。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供市民待遇的公共服务、促进农民工个人素质与能力的提高、建立农村承包地和宅基地的有偿退出机制、鼓励农民工及其家庭同步城镇化是推动农民工市民化的应对之策。
关键词:
农民工 落户意愿 城镇 农村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谢云 曾江辉 夏春萍
本文通过对1877名湖北籍农民工落户意愿及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得到66.8%的农民工喜欢城镇生活却只有7.3%的农民工愿意落户城镇,且农民工愿意落户城镇类型与户籍迁移分类政策呈现逆向选择的结果。农村土地制度不健全、工作不稳定和社会保障缺失是农民工不愿意落户城镇的主要影响因素。赋予农村土地财产权,让农民工拥有一技之长,解决农民工后顾之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农民工的转户热情,促进城镇化发展。
关键词:
农民工 户籍迁移分类政策 落户意愿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刘燕 李录堂
在当前农民工进城落户的过程中,已经实现全家进入城市的农民工更容易产生在城市落户的需求,而且只有以家庭为单位的农民工进城落户才能最大限度避免因个人进城产生的一系列社会问题。通过对西安城六区农民工的调查,将全家进城农民工的经济需求、社会需求等进行梳理,并采用Logistic模型对影响全家进城农民工城市落户需求的因素进行分析,发现年龄、文化程度、打工时间、寻求更多发展机会、进城具备条件判断、打工收入、子女教育费用、户籍解决麻烦作用、户籍对提高地位作用9个变量对全家进城农民工的城市落户需求影响显著。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张翼
文章通过对2010年全国性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发现:(1)绝大多数农民工不愿意转变为非农户口;如果要求其交回承包地,则只有10%左右愿意转为非农户口。(2)"为了孩子的教育与升学"是少数农民工愿意转户的主要原因。(3)"想保留承包地"是大多数农民工不愿转户的主要原因。(4)在转为非农户口这一问题上,80前与80后农民工不存在显著区别。由此作者认为,推进城镇化的优选之路是"常住化城镇化"而非"户籍化城镇化";要在不强迫改变农民土地权属的前提下将农民工转变为城市新市民;应给予进城的"80前"与"80后"同等重要的政策关注。深层城镇化的政策配置重点,应是"基本公共服务与福利配置的均等化",而不是强化户籍的制度区隔功能。
关键词:
农民工 城镇化 深度城镇化 进城落户意愿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君甫 李立群
随着时间的推移,仅仅把农民工划分为“新生代”与“老一代”已经难以准确反映劳动力市场的世代结构变迁。本文以十年为一代将活跃在劳动力市场上的农民工分为60后、70后、80后和90后,利用2017年国家卫健委的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使用SPSS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尽管农民工的世代变了,性别结构变了,文化程度有所提高,他们的收入提高了,境遇有所改善,但是新生代农民工并不比老一代更向往落户城市,也并不比老一代更认同自己是本地人。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章洵 陈宁 石人炳
基于2014年国家卫计委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分析了就业质量对农民工城市落户意愿的影响及其代际差异。结果表明:农民工城市落户意愿并不强烈,只有42%的第一代农民工和48%的新生代农民工愿意落户城市;劳动报酬对农民工城市落户意愿具有提升作用,但对第一代农民工影响不显著;无论是第一代农民工还是新生代农民工,加入工会、参与培训、职业地位等对其城市落户意愿具有正向影响,超时劳动、签订合同等具有负向影响;不同社会保障的影响程度存在代际差异,拥有养老、医疗保险的第一代农民工城市落户的可能性更大,拥有失业保险和住房公积
关键词:
农民工 就业质量 城市落户意愿 代际差异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朱琳 刘彦随
基于"推—拉"理论、新经济学劳动力流动理论,剖析了农民进城落户意愿的城乡作用力、农民进城落户的内部影响因素,并结合郸城县169份农户有效问卷和村干部调查数据,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①农民进城落户意愿可用"推力—拉力"范式解释,包括生活便捷程度、子女的受教育环境、养老医疗等社会福利保障水平、家庭收入和非农就业、消费和生活成本,其中,便捷的生活环境和良好的子女受教育环境是最大的城镇拉力,没有稳定的非农工作是最大的城镇推力。②农民进城落户决策的影响因素涉及个人因素、家庭因素和村庄因素三个层面。年龄、文化程度、家庭生活水平、亲朋好友是否进城落户、村庄医疗卫生条件是影响郸城县农民进城落户决策的主要因素,其中文化程度、亲朋好友是否迁户的影响效应为正,年龄、家庭生活水平及村医疗卫生条件的影响效应为负。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翌 郝明松 悦中山
农民工能否落户城镇对我国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有重大的现实影响。利用2013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从制度性因素和非制度性因素两方面对农民工的落户城镇意愿进行了探讨。实证研究发现:社会保险状况及学龄子女是否在本地就学会显著影响农民工的落户意愿,表明制度性因素的重要;从社会网络视角来看,基于传统的先赋性场域网络如亲属网对农民工的落户意愿无显著影响,而基于现代社会的自致性场域网络如朋友网、行政组织网、工作同事网则显著提高了农民工落户城镇的意愿。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欧阳慧 胡杰成 刘保奎 邹一南
对全国东中西部12个省份(50城50县50镇)的12291份有效问卷调查,显示了不同区域和不同群体农民工落户意愿的不同。分区域看,北上广深农民工落户意愿较强,城镇生活费用和住房问题是阻碍落户的重要因素;珠三角、长三角、闽东南及天津、大连、乌鲁木齐农民工落户意愿不确定性高,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保留农村集体经济收益是提升落户意愿的重要因素;其他直辖市、省会城市和副省级市农民工中希望在就业地落户的比例较高,制约因素是农村土地等权益和城镇收入不高;其他地级城市农民工希望在老家所在城镇落户的比例较高,城镇工作机会是影响其落户意愿的关键因素。分群体看,新生代农民工落户意愿不确定性较强,收入提高、工作稳定、购房、子女入学是提升落户意愿的主因;长期进城农民工倾向于全家一起或只让孩子落户、在就业地或居住地落户,农村土地权益是影响落户的主因;举家迁徙农民工倾向于全家一起落户、在就业地或居住地落户,农村土地权益是影响落户的主因;老一代、非长期进城、非举家迁徙等其他农民工落户意愿较弱,主要原因是在城镇没有稳定工作。基于上述分析,提出有效增强农民工落户意愿的五项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民工 落户意愿 分区域分群体 问卷调查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卢小君 孟娜
中国农民工群体内部已经出现明显的代际差异。利用对大连市1 011名农民工的调查数据,比较了第一代农民工和新生代农民工在经济、社会和心理三个层面的社会融入状况。研究发现,两代农民工的社会融入程度整体偏低,他们的社会融入过程呈现出一定的代际差异。第一代农民工的社会融入以经济融入为重点,而由于自身定位问题,经济融入未必能带动其他层面的融入;新生代农民工在社会和心理层面的融入程度要好于第一代农民工,然而相当比例的新生代农民工存在着身份认同模糊、未来发展不明的边缘化倾向。针对这些研究发现,提出了促进农民工向上流动的
关键词:
农民工 社会融入 代际差异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徐益斌 肖璐
文章利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3年度"迁移"模块数据,识别已落户与未落户农民工,通过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公因子并构建农民工城市社会融入指标体系,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两类农民工群体的社会融入程度均不高,已落户农民工社会融入程度略高。具体而言,已落户农民工在公共服务、社会交往和政治参与方面融入较好,未落户农民工在经济整合、语言融入方面融入较好。研究发现,仅通过建立城乡统一的户籍制度难以完全解决以人为核心城镇化过程中农民工的社会融入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