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129)
- 2023(7462)
- 2022(6299)
- 2021(5916)
- 2020(4885)
- 2019(10688)
- 2018(10505)
- 2017(19928)
- 2016(10748)
- 2015(11887)
- 2014(12017)
- 2013(12176)
- 2012(11740)
- 2011(11182)
- 2010(11798)
- 2009(11130)
- 2008(10685)
- 2007(9971)
- 2006(9624)
- 2005(8959)
- 学科
- 济(71274)
- 经济(71209)
- 农(47132)
- 业(35096)
- 农业(32117)
- 管理(22529)
- 地方(20195)
- 业经(16884)
- 方法(16732)
- 中国(16097)
- 数学(14995)
- 数学方法(14877)
- 学(13933)
- 企(12450)
- 企业(12450)
- 制(12275)
- 地方经济(12151)
- 发(11343)
- 农业经济(10242)
- 收入(9785)
- 体(9578)
- 财(9319)
- 村(9185)
- 农村(9178)
- 发展(9062)
- 展(9037)
- 银(8810)
- 银行(8799)
- 及其(8774)
- 策(8755)
- 机构
- 学院(165130)
- 大学(161009)
- 济(82303)
- 经济(80829)
- 研究(62383)
- 管理(59224)
- 中国(49687)
- 理学(49685)
- 理学院(49169)
- 管理学(48481)
- 管理学院(48177)
- 农(47000)
- 农业(35379)
- 科学(34747)
- 财(33888)
- 京(32906)
- 所(32016)
- 中心(29555)
- 业大(28547)
- 研究所(28410)
- 江(28227)
- 财经(25781)
- 经济学(25421)
- 经(23166)
- 范(22795)
- 师范(22663)
- 经济学院(22555)
- 省(22222)
- 农业大学(21444)
- 州(21429)
- 基金
- 项目(98665)
- 研究(77495)
- 科学(77406)
- 基金(70630)
- 家(60068)
- 国家(59384)
- 社会(52082)
- 科学基金(50071)
- 社会科(48835)
- 社会科学(48823)
- 省(39887)
- 基金项目(36512)
- 教育(33339)
- 编号(32888)
- 划(31082)
- 资助(28020)
- 农(27790)
- 自然(27640)
- 成果(27625)
- 自然科(26895)
- 自然科学(26889)
- 自然科学基金(26398)
- 发(24595)
- 部(22302)
- 课题(22261)
- 国家社会(21946)
- 重点(21918)
- 发展(21043)
- 性(20750)
- 展(20746)
- 期刊
- 济(110525)
- 经济(110525)
- 研究(55487)
- 农(53354)
- 中国(38731)
- 农业(35658)
- 学报(24497)
- 财(24072)
- 科学(23088)
- 业经(21687)
- 融(21536)
- 金融(21536)
- 大学(19731)
- 管理(19090)
- 学学(18633)
- 教育(16284)
- 业(15830)
- 经济研究(15566)
- 问题(15470)
- 农村(14394)
- 村(14394)
- 技术(14126)
- 农业经济(14109)
- 财经(13554)
- 世界(12739)
- 经(11861)
- 经济问题(11487)
- 技术经济(10124)
- 版(9896)
- 农村经济(9383)
共检索到2766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周小刚 贾伟强 章帆
农民工这一弱势群体,其贫困主要表现在群体性贫困和阶层性贫困,具体表现为绝对贫困、相对贫困、心理贫困,知识贫困四大方面。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必然导致心理贫困,而绝对贫困、相对贫困和心理贫困又可归因为知识贫困,即知识贫困已成为农民工最大的贫困和贫困的根源。就此,本文进行了农民工进城后的反贫困经济学思考。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胡永和
发展中国家快速的城市化过程存在着一种普遍的趋势,即贫困向城市的集中。我国的城市化滞后发展表面上避免了贫困向城市的集中,但其背后掩盖的是进城农民工边缘化与贫困化的事实。进城农民工的边缘化与贫困化问题给城市以及农村都带来了诸多的社会经济问题。尽快地改变这一趋势,给予进城农民工以“国民待遇”,不仅有利于城市的健康发展,而且会促进农村地区的发展以及加快我国城市化建设步伐。
关键词:
城市化 贫困 农民工 国民待遇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许圣道
由于长期受二元经济结构的束缚,农民工这一社会群体一直处在产业的边缘、城乡的边缘、体制的边缘。因此,要解决好农民工问题,就必须打破二元经济结构,在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建立城乡统一劳动力市场、建立健全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等方面加大力度。
关键词:
农民工 二元经济结构 户籍制度 社会保障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梦娜
贫困农民工在进入城市以后社会网络资本发生断裂与重建:一方面,贫困农民工无法完全脱离迁出地的社会性关联,在农村村域内的原始社会网络资本发生部分断裂;另一方面,他们无法完全融入迁入地的社会生活,在城市空间内的新型社会网络资本只能部分嵌入。贫困农民工的社会资本呈现这一特征是由于多重隔离的影响,主要包括空间隔离、制度隔离、自我隔离与社会隔离。从社会资本视角分析农民工的贫困机理,发现社会资本对贫困发生的作用逻辑在于"资本欠缺"与"回报欠缺",分别是社会资本数量匮乏或质量低下和同等条件下制度性歧视所引起社会资本回报更低,导致农民工所获取的社会支持有限从而陷入贫困。由此,城市农民工反贫困治理对策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构建多元化社会支持网络,增加农民工的社会资本存量;提升农民工的社会经济地位,提高农民工的社会资本质量;建立公平公正的社会制度,增强农民工的资本回报能力。
关键词:
农民工 贫困 社会资本 关系网络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郭君平 谭清香 曲颂
本文从"收入—消费—多维"视角探究了中国进城农民工家庭贫困的规模、程度、空间分异及其内在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当前进城农民工家庭的贫困类型以消费贫困和选择性贫困为主,同时相对贫困问题较为严重。进城农民工家庭抵御外部因素对收入冲击的能力远弱于抵御外部因素对消费冲击的能力,此种情况在中部地区尤甚。中部地区进城农民工家庭的多维贫困最轻微,而西部地区最严重,且随着贫困维数的提高,相应维数的贫困发生率总体呈下降趋势。分维度和区域考察,教育维度贫困是造成中国及东部、中部、西部地区进城农民工家庭多维贫困的最主要因素,健康维度贫困只是导致东北地区进城农民工家庭多维贫困的最主要因素,生活方面的卫生厕所、沐浴设施、炊用能源以及资产数量等维度的被剥夺情况最严重。经济落后地区进城农民工家庭的多种贫困发生率、平均剥夺份额和多维贫困的最高维数并不必然高于经济发达地区进城农民工家庭。进城农民工家庭十维脱贫率同n维(1≤n≤8)贫困发生率之和相近,其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进城农民工家庭十维脱贫率低于中国平均水平。此外,进城农民工家庭收入(或消费)贫困与多维贫困属于互补关系,二者兼具差异性和关联性。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宋玉军
农民工弱势地位主要表现为他们所做的贡献与其所受到的待遇不对等,数量庞大与其内在能力较弱的不相称,被动的维权模式也凸现了他们是社会的弱势群体,形成自身内在能力被进一步弱化的“路径依赖”。推动农民工组织建设的,不仅对政府职能转变、市场经济的完善具有一定促进作用;而且可以产生培训、就业和维权三位一体的聚合效应,有效地强化了农民工内在自我能力的保护与发展。
关键词:
农民工 组织建设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李从松
制度是一系列被制定出来的规则、守法程序和行为的道德伦理规范。制度作为一种公共物品 ,它的变迁是新制度的提供者、需求者 (政府、机构、个人 )在制度市场上交易“制度商品”的博弈过程。从新制度主义经济学角度解释 ,制度的不合理强制性变迁、收费标准的制度缺陷、收费标准的形成机制不合理性 ,以及片面地以教学成本作为收费标准的制定依据成为大学生贫困的制度原因。要改变这种状况 ,应当改革收费制度的形成机制
关键词:
新制度经济学 制度缺陷 收费制度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喻林 唐健飞
农民工的权利贫困首先是权利立法的贫困。要真正解决农民工的权利贫困,我国迫切需要完善农民工权利立法,建立一个等级有序、和谐统一的农民工权利体系。我国农民工权利立法需要明确界定农民工权利的人权性质。在立足人权规范的逻辑基础上,农民工权利立法应采用法典化模式,并须在立法理念、制度设计、立法技术、救济机制等方面采取应对措施。
关键词:
农民工 权利贫困 立法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刘丽敏 原华荣
贫困与多育──对多育的生物学、经济学和社会学思考刘丽敏,原华荣"贫困多育"。对这一统计规律,从亚当·斯密、马尔萨斯到马克思都有表述。而为什么"穷人的孩子多",除一些学者从食物与生育的关系作过说明外,则少有专门的论述。但对生育,却有不同学科的、大量而深...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青 刘烁
研究目标:基于社会融合视角下探讨进城农民工多维贫困程度。研究方法:AF方法、CSPI指数、分离不平等程度测度、Logit回归。研究发现:进城农民工不存在较为严重的多维贫困,但存在不可忽略的不平等,且教育、社会融合、社会保障维度对多维贫困的贡献率较高;女性较男性贫困,老一代较新一代贫困,且男女及新老一代表现出不同的贫困特征;工作强度较强及城镇化水平越高的城市可加大多维贫困的可能性但却减缓了收入贫困。研究创新:本文基于个人层面考虑了进城农民工社会融合维度构建多维贫困指标体系,测度了不平等程度,并探讨了性别及新老一代多维贫困差异。研究价值:为进城农民工如何减少多维贫困从而更好地生活和发展提供相关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郭印
生态经济学旨在促使社会经济在生态平衡的基础上实现持续稳定发展。贫困现象的存在和扩大,尤其是生态脆弱地区贫困问题的持续存在,无疑阻碍了国民经济生态化发展的进程。文章针对目前我国贫困问题的特征及成因,从生态经济学视野继续深入探索反贫困的思路和措施,对提高反贫困效率、逐步减少贫困人口数量、缓解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矛盾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生态经济学 反贫困 新思路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觉
在我国经济结构转型背景下,"90后"农民工面临着市场人才需求转变的挑战,其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都需要得到进一步的培训和教育。文章在结合经济结构转型下农民工培训教育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高校参与"90后"农民工培训教育的必要性,并针对高校如何参与农民工培训提出了建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何宗樾 宋旭光
本文以CFPS家庭数据为样本,借鉴A-F多维贫困测算框架,重新估计了中国25个省份在教育、健康、医保、就业和收入等五个维度的多维贫困。在此基础上,笔者引入户籍制度变量来解释农民工多维贫困的原因。研究发现:户籍制度本身隐含着对流入人口的制度性歧视,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农民工群体的自由流动和迁移,降低了个体外出寻求就业机会的可能性,进而加剧了农民工群体的多维贫困和不平等程度。进一步研究发现:教育机会、就业机会和收入水平是户籍制度影响个体多维贫困的主要途径。具体而言:第一,户籍身份隐含教育机会和教育质量的不均等,导致教育回报率城乡差距的进一步扩大,进而影响农民工的教育选择与教育投入。第二,劳动者户籍身份的差异导致农民工获取就业机会不均等,但是就业机会不均等的影响深度随着教育年限的增加将会逐步被削弱。第三,劳动力市场对非城镇户籍劳动者的收入歧视依然存在,导致农民工落入多维贫困的概率更高。这也意味着,现阶段户籍制度所隐含的社会分割在改革进程中尚未从根本上扭转,因而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提升教育质量,缩小城乡教育回报差距,是改善就业与收入机会不均等的关键。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张敦福
改革开放以来,城市贫困问题日益突出并引起重视。与城市常住居民相比,流动到城市打工的农民无论在居住条件、物质生活、教育、健康、生活方式等方面都居于弱势,成为城市相对贫困问题中的特殊社会群体。与职工下岗造成的贫困不同,造成城市农民工相对贫困状况的起因包括户籍管理方面的暂住证制度、城市产权及其收益分配制度等制度性因素,也包括资源配置传统规则的惰性和农民工群体素质等非制度性因素。如果在可预见的未来,这些因素变化不大,城市农民工的相对贫困状况将难以改变。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康
我国城市化进程发展迅速,农民工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农民工在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带动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城市化发展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农民工自身却面临着贫困的威胁,农民工的贫困问题已经成为民生问题的重要方面。大力发展教育,提高劳动者各方面素质、建立严格的工资保障制度、引导农民工合理、有序、有效的流动,调整修改户籍制度,是解决农民工贫困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农民工 贫困 城市化进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