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808)
- 2023(14061)
- 2022(11719)
- 2021(11206)
- 2020(9278)
- 2019(21354)
- 2018(21227)
- 2017(41833)
- 2016(22368)
- 2015(24791)
- 2014(24753)
- 2013(24060)
- 2012(21701)
- 2011(19338)
- 2010(19337)
- 2009(17480)
- 2008(16961)
- 2007(15159)
- 2006(13078)
- 2005(11405)
- 学科
- 济(95976)
- 经济(95882)
- 业(67397)
- 管理(59593)
- 农(47698)
- 企(45435)
- 企业(45435)
- 方法(44702)
- 数学(40637)
- 数学方法(39962)
- 农业(31527)
- 中国(26186)
- 业经(23342)
- 财(21689)
- 制(17879)
- 地方(17704)
- 学(15995)
- 贸(15744)
- 贸易(15733)
- 易(15304)
- 技术(14168)
- 理论(13992)
- 银(13912)
- 银行(13900)
- 务(13643)
- 财务(13586)
- 财务管理(13556)
- 融(13496)
- 金融(13495)
- 行(13272)
- 机构
- 学院(310142)
- 大学(306002)
- 济(131025)
- 经济(128399)
- 管理(124586)
- 理学(108758)
- 理学院(107665)
- 管理学(105519)
- 管理学院(104941)
- 研究(99670)
- 中国(78409)
- 农(64127)
- 京(63252)
- 科学(60433)
- 财(57116)
- 业大(50351)
- 农业(49222)
- 中心(48649)
- 所(48546)
- 财经(46453)
- 江(45179)
- 研究所(44035)
- 经(42636)
- 经济学(40357)
- 北京(38685)
- 范(38041)
- 师范(37663)
- 经济学院(36557)
- 院(35891)
- 州(35686)
- 基金
- 项目(216337)
- 科学(172560)
- 基金(160415)
- 研究(156654)
- 家(139836)
- 国家(138687)
- 科学基金(121028)
- 社会(101748)
- 社会科(96389)
- 社会科学(96367)
- 基金项目(84786)
- 省(83878)
- 自然(79254)
- 自然科(77534)
- 自然科学(77515)
- 自然科学基金(76111)
- 教育(71490)
- 划(70128)
- 资助(66078)
- 编号(63396)
- 成果(48954)
- 部(48233)
- 重点(47809)
- 发(46215)
- 创(45124)
- 国家社会(42907)
- 创新(42175)
- 课题(41832)
- 科研(41761)
- 教育部(41504)
共检索到4472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周密 赵晓琳
使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05—2013年的数据,估计不同城市规模条件下农民工城市进入对城市劳动力市场工资收入的非线性影响。根据城市规模、受教育程度和工作经验差异构建了一个包含农民工数量和城市劳动力市场平均工资的面板数据,运用工具变量和系统GMM估计方法,揭示出农民工进入对特大城市和大城市工资的影响表现为先提高、再降低、再提高的规律,而对中小城市工资的影响则表现为先降低、再提高、再降低的规律。
关键词:
农民工 工资决定 城市规模 工具变量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周密 赵晓琳
使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05—2013年的数据,估计不同城市规模条件下农民工城市进入对城市劳动力市场工资收入的非线性影响。根据城市规模、受教育程度和工作经验差异构建了一个包含农民工数量和城市劳动力市场平均工资的面板数据,运用工具变量和系统GMM估计方法,揭示出农民工进入对特大城市和大城市工资的影响表现为先提高、再降低、再提高的规律,而对中小城市工资的影响则表现为先降低、再提高、再降低的规律。
关键词:
农民工 工资决定 城市规模 工具变量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周密 赵晓琳 屈小博 霍鹏
本文采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20052013年数据,根据受教育程度、地区、工作经验和城市规模的差异,构建了一个包含农民工数量和本地市民就业率等变量的面板数据。运用参数和半参数估计方法,揭示出农民工城市进入会降低本地市民就业率,但是存在城市规模异质性。农民工进入对特大城市本地市民就业率的影响表现出先下降再提高的规律,对大城市本地市民就业的影响表现为先提高后下降再提高的趋势,对中小城市本地市民就业率的影响则表现出先下降再提高再下降的规律。此外,农民工城市进入对本地市民就业率的影响还存在经济发展程度上的异质性,在经
关键词:
农民工 工资决定 城市规模 半参数估计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周密 赵晓琳 屈小博 霍鹏
本文采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2005~2013年数据,根据受教育程度、地区、工作经验和城市规模的差异,构建了一个包含农民工数量和本地市民就业率等变量的面板数据。运用参数和半参数估计方法,揭示出农民工城市进入会降低本地市民就业率,但是存在城市规模异质性。农民工进入对特大城市本地市民就业率的影响表现出先下降再提高的规律,对大城市本地市民就业的影响表现为先提高后下降再提高的趋势,对中小城市本地市民就业率的影响则表现出先下降再提高再下降的规律。此外,农民工城市进入对本地市民就业率的影响还存在经济发展程度上的异质性,在经济发达地区表现出提升本地市民就业,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则表现为降低本地市民就业。
关键词:
农民工 工资决定 城市规模 半参数估计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方小姣 周毕芬 修京妮 丘悦 陈静
利用2016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2016)数据,采用O-Logit模型,探讨了在不同城市规模下,本地户籍农民工与外地户籍农民工的收入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收入水平具有户籍地的差异,外地户籍农民工比本地户籍农民工的月均收入水平更高;户籍异质性对农民工的收入的影响存在城市规模差异,对特大及以上规模城市的农民工收入存在显著影响,而在大城市及中小规模城市的影响不明显;社会资本中的社会网络对中小城市农民工的收入影响更为显著,对其他规模城市农民工的影响则不显著;整体而言,相较于社会资本,人力资本(特别是健康状况和职业技能培训)对农民工收入的影响更显著;互联网可获及程度对农民工月均收入产生显著影响。通过研究结果分析,为农民工的增收,基本权益保障,以及完善城镇化发展提供一些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民工 收入差异 户籍异质性 城市规模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方小姣 周毕芬 修京妮 丘悦 陈静
利用2016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2016)数据,采用O-Logit模型,探讨了在不同城市规模下,本地户籍农民工与外地户籍农民工的收入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收入水平具有户籍地的差异,外地户籍农民工比本地户籍农民工的月均收入水平更高;户籍异质性对农民工的收入的影响存在城市规模差异,对特大及以上规模城市的农民工收入存在显著影响,而在大城市及中小规模城市的影响不明显;社会资本中的社会网络对中小城市农民工的收入影响更为显著,对其他规模城市农民工的影响则不显著;整体而言,相较于社会资本,人力资本(特别是健康状况和职业技能培训)对农民工收入的影响更显著;互联网可获及程度对农民工月均收入产生显著影响。通过研究结果分析,为农民工的增收,基本权益保障,以及完善城镇化发展提供一些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民工 收入差异 户籍异质性 城市规模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方小姣 周毕芬 修京妮 丘悦 陈静
利用2016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2016)数据,采用O-Logit模型,探讨了在不同城市规模下,本地户籍农民工与外地户籍农民工的收入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收入水平具有户籍地的差异,外地户籍农民工比本地户籍农民工的月均收入水平更高;户籍异质性对农民工的收入的影响存在城市规模差异,对特大及以上规模城市的农民工收入存在显著影响,而在大城市及中小规模城市的影响不明显;社会资本中的社会网络对中小城市农民工的收入影响更为显著,对其他规模城市农民工的影响则不显著;整体而言,相较于社会资本,人力资本(特别是健康状况和职业技能培训)对农民工收入的影响更显著;互联网可获及程度对农民工月均收入产生显著影响。通过研究结果分析,为农民工的增收,基本权益保障,以及完善城镇化发展提供一些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民工 收入差异 户籍异质性 城市规模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方小姣 周毕芬 修京妮 丘悦 陈静
利用2016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2016)数据,采用O-Logit模型,探讨了在不同城市规模下,本地户籍农民工与外地户籍农民工的收入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收入水平具有户籍地的差异,外地户籍农民工比本地户籍农民工的月均收入水平更高;户籍异质性对农民工的收入的影响存在城市规模差异,对特大及以上规模城市的农民工收入存在显著影响,而在大城市及中小规模城市的影响不明显;社会资本中的社会网络对中小城市农民工的收入影响更为显著,对其他规模城市农民工的影响则不显著;整体而言,相较于社会资本,人力资本(特别是健康状况和职业技能培训)对农民工收入的影响更显著;互联网可获及程度对农民工月均收入产生显著影响。通过研究结果分析,为农民工的增收,基本权益保障,以及完善城镇化发展提供一些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民工 收入差异 户籍异质性 城市规模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徐清 陈旭
本文使用2004年-2009年我国286个地级城市的面板数据,从劳动力集聚与城市劳动生产率关系的视角,对我国城市劳动力集聚规模是否达到最优进行了实证检验。结论显示,我国城市的劳动生产率同劳动投入呈现倒U关系,不同产业类型城市的最优劳动力集聚规模并不相同。与估算出的劳动力集聚的最优规模相比,我国大部分城市并没有达到劳动力集聚的最优规模。劳动力市场均衡的分析显示,我国需求扩张政策带来的工资上涨效应大于劳动力集聚效应,且需求扩张政策带来的劳动力集聚效应有个极值,因此,我国城市经济发展所"提倡"的投资扩张政策很难使我国城市达到劳动力集聚的最优规模。
关键词:
劳动力集聚 最优规模 工资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孙婧芳
本文利用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的中国城市劳动力调查,从就业进入、工资影响因素和工资歧视三个方面对2001年、2010年城市劳动力市场中户籍歧视的变化进行研究。对农民工和城市本地劳动力教育回报率的比较发现,农民工的教育回报率大幅提高,与相同学历的城市本地劳动力的教育回报率相似。农民工的工资决定机制与城市本地劳动力正在趋同。2010年农民工面临的就业隔离比2001年大幅下降,而且在各部门内部小时工资的歧视也大幅下降。然而,当农民工进入公有单位时依然受到较强歧视,就业隔离依然存在,因此,城市劳动力市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孙婧芳
本文利用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的中国城市劳动力调查,从就业进入、工资影响因素和工资歧视三个方面对2001年、2010年城市劳动力市场中户籍歧视的变化进行研究。对农民工和城市本地劳动力教育回报率的比较发现,农民工的教育回报率大幅提高,与相同学历的城市本地劳动力的教育回报率相似。农民工的工资决定机制与城市本地劳动力正在趋同。2010年农民工面临的就业隔离比2001年大幅下降,而且在各部门内部小时工资的歧视也大幅下降。然而,当农民工进入公有单位时依然受到较强歧视,就业隔离依然存在,因此,城市劳动力市场需要进一步健全,仍需规范公有单位的用工和招聘制度。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刘晨 葛顺奇 罗伟
外商直接投资的迅速增长和户籍制度导致的劳动力市场异质性是中国市场化转型中的重要现象,也是影响劳动者工资的关键因素。因此,本文结合跨国公司理论和二元劳动力市场理论,利用CHIP2007微观数据全面研究了跨国公司对不同户籍劳动者工资提升的作用机制和影响。结果显示:跨国公司对城镇和流动人口的工资均有显著作用,城市外商直接投资存量增加10%,流动人口工资提升1.8%,城镇劳动者工资提升2.9%;在劳动者工资获得机制方面,跨国公司增强了劳动者职业地位回报和人力资本回报,其对流动人口的作用高于对城镇人口的作用。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田松青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取消了一系列对农民工就业的限制性规定,加大了对农民工的保护力度,但是,农村户口劳动力和城镇户口劳动力的工资决定机制仍然存在差别,农民工依然处于次级劳动力市场,就业部门分割不但没有弥合,反而有扩大的趋势,这说明基于户口差别的劳动力市场分割仍有扩大的趋势。也就是说,虽然针对农民工的外生性制度有了很大改进,但现实的农民工在劳动力市场的地位并没有得到改善。这要求我们在制度变迁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考虑内生性制度变迁的渐进性以及与外生性制度变迁相比的滞后性。
关键词:
农民工 就业部门分割 户口 次级劳动力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屈小博 余文智
农民工教育与职业的匹配状况对提高劳动力资源利用、增加劳动供给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使用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2011~2016年微观数据,基于城市规模视角分析了农民工教育与职业的匹配状况对工资效应的差别。研究发现:人口规模越大的城市,农民工教育与职业的错配比例越高;中小城市农民工教育过度对工资的影响呈现工资嘉赏效应,大城市农民工教育过度对工资的影响以工资惩罚为主;而教育不足对农民工工资则普遍存在负向影响。农民工教育与职业不匹配对工资影响的理论机制表明,中小城市支持人力资本理论模型,而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则支持分配理论模型。这意味着,农民工在中小城市表现出学历越高人力资本回报越高的特点;而在大城市,教育与职业适配则更为重要。因此,改善城市层面的教育-职业的适配性,让农民工在城市劳动力市场上自由流动和工作转换,进一步增强城市间劳动力资源的流动是相关政策调节的重点。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方超 黄斌
本文基于中国家庭收入调查数据,利用分位数处理效应模型检验了转型经济时期两次教育扩张政策对农村劳动力教育收益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基础教育扩张更有利于提高女性收入,而高校扩招则对男性具有更强的个体增收效应;进一步通过条件分位数处理效应模型发现了基础教育能够提高低收入男性与高收入女性的非农收入,高校扩招对于缩小男性工资差距具有“公平效应”,但对女性却存在“马太效应”;无条件分位数处理效应则发现教育扩张能够缩小因人力资本因素引致的工资收入差距,对于推动不同群体非农收入的平等化具有积极意义。据此,进一步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提升女性的教育人力资本投资水平,或许能够更好的释放教育在减贫中的分配性功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附加异质性非参数时间趋势的空间自回归面板数据模型的估计
具有异质性非参数时间趋势的面板数据模型的估计
城镇劳动力市场工资方程和劳动参与方程联立估计
外资进入与国内工资差异:基于工业行业面板数据的联立估计
异质性培训、技能分化与农民工的工资收入决定
市场规模、劳动力成本与外商直接投资:基于我国1990—2009年省级面板数据的研究
国际外包、劳动力市场进入歧视与行业技能工资差距——基于1995-2011年中国工业行业的面板数据
离岸服务外包、承接国异质性与中国制造业异质劳动力就业——基于行业面板数据的经验研究
考虑截面相关条件下的异质性面板数据协整回归模型的估计
城市工资上涨、劳动力转移与投资拉动增长方式——基于中国地级城市面板数据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