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126)
- 2023(11508)
- 2022(9464)
- 2021(8598)
- 2020(6897)
- 2019(15592)
- 2018(14931)
- 2017(28532)
- 2016(15616)
- 2015(16885)
- 2014(16326)
- 2013(16345)
- 2012(15030)
- 2011(13626)
- 2010(13635)
- 2009(12423)
- 2008(12113)
- 2007(10973)
- 2006(9718)
- 2005(8349)
- 学科
- 济(68802)
- 经济(68722)
- 农(49811)
- 业(47095)
- 管理(35317)
- 农业(33084)
- 方法(26941)
- 企(24763)
- 企业(24763)
- 数学(24662)
- 数学方法(24467)
- 业经(20346)
- 财(18283)
- 中国(18269)
- 贸(17710)
- 贸易(17708)
- 易(17368)
- 地方(14473)
- 学(13270)
- 出(12937)
- 制(12605)
- 农业经济(12424)
- 收入(12320)
- 发(12021)
- 环境(9996)
- 发展(9945)
- 展(9936)
- 技术(9918)
- 村(9509)
- 农村(9485)
- 机构
- 学院(227992)
- 大学(224064)
- 济(98882)
- 经济(97256)
- 管理(84420)
- 研究(79299)
- 理学(75089)
- 理学院(74212)
- 管理学(72879)
- 管理学院(72516)
- 农(66581)
- 中国(59175)
- 农业(51510)
- 科学(51212)
- 业大(45283)
- 京(45236)
- 财(41391)
- 所(41060)
- 研究所(37932)
- 中心(36555)
- 财经(33670)
- 江(33349)
- 农业大学(32708)
- 经济学(31524)
- 经(31091)
- 范(29266)
- 经济学院(29139)
- 师范(28873)
- 院(27225)
- 北京(26871)
- 基金
- 项目(163985)
- 科学(129685)
- 基金(122484)
- 研究(113869)
- 家(110032)
- 国家(109049)
- 科学基金(92314)
- 社会(77239)
- 社会科(73079)
- 社会科学(73061)
- 基金项目(66240)
- 省(64401)
- 自然(59770)
- 自然科(58463)
- 自然科学(58438)
- 自然科学基金(57400)
- 划(53572)
- 教育(49488)
- 资助(47622)
- 编号(43756)
- 农(37318)
- 重点(36616)
- 部(36482)
- 发(36430)
- 创(34286)
- 国家社会(33745)
- 成果(33210)
- 创新(32076)
- 科研(31710)
- 业(31186)
- 期刊
- 济(108297)
- 经济(108297)
- 农(70955)
- 研究(60843)
- 农业(48106)
- 学报(44902)
- 中国(41982)
- 科学(39670)
- 大学(33898)
- 学学(32950)
- 财(28062)
- 业经(25053)
- 管理(23691)
- 业(22170)
- 融(21030)
- 金融(21030)
- 问题(16850)
- 经济研究(16286)
- 财经(15939)
- 版(15012)
- 农业经济(14646)
- 技术(14351)
- 教育(14337)
- 农村(14202)
- 村(14202)
- 业大(14032)
- 经(13689)
- 世界(13301)
- 农业大学(12475)
- 资源(11797)
共检索到3230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务伟 周缘
[目的] 农民作为农业农村发展主体,是农业农村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而农民工作为农村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转移就业问题一直被各界高度关注。文章利用2011—2021我国大陆31个省(市、自治区)的空间面板数据,探究农民工转移就业对农村居民收入的影响及其空间溢出效应。[方法]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和理论基础,分析农民工转移就业对农村居民收入的影响机制,通过莫兰检验验证农民工转移就业和农村居民收入空间相关性之后,再选取固定效应空间杜宾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并通过三种空间矩阵检验结果的稳健性。[结果]发现农民工转移就业和农村居民收入具有明显的L-L、H-H集聚的空间特征,空间相关性显著;农民工转移就业与农村居民收入空间交互效应也显著;农民工转移就业对农村居民收入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农民工转移就业对农村居民收入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结论]因此,重视农民工转移就业的空间溢出效应,进一步提高农民工受教育程度,加快农民工市民化进程,可促进农民工转移就业,进而有效提升农村居民收入水平。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仲怀公 黄容
文章选取我国2005—2020年农村居民文化消费相关数据,采用变异系数、基尼系数和赫芬达尔指数,考察我国农村居民文化消费空间格局演变特征,并使用动态空间计量进行实证检验,探讨我国农村居民文化消费空间差异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1)我国农村居民文化消费空间差异和集中度呈阶梯式下降趋势,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和依赖性十分显著;(2)城镇化建设对农村居民文化消费具有显著的直接激励效应和间接空间溢出效应。农村居民文化消费不仅受毗邻地区城镇化水平的影响,还受经济联系密切地区的城镇化水平影响。(3)相较于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进程的推进更有利于农村居民文化消费水平的提升。同时,加强中西部地区与其他地区的经济联系,有助于缩小其与东部地区农村居民文化消费的差距。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珍珍
从理论层面分析了产业转移、农村居民收入与城镇化的关系,并运用2005-2014年22个重点承接产业转移省份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对家庭经营性收入的倍数与当地城镇化水平负相关,由于当地农村剩余劳动力多选择省外务工,其工资性收入的增长并不能带动当地城镇化的发展;承接产业转移确实能够有效推动当地的城镇化进程,但产业转移与农村居民收入的交互作用对当地城镇化水平产生的边际影响更显著。
关键词:
产业转移 农村居民收入 城镇化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珍珍
从理论层面分析了产业转移、农村居民收入与城镇化的关系,并运用2005-2014年22个重点承接产业转移省份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对家庭经营性收入的倍数与当地城镇化水平负相关,由于当地农村剩余劳动力多选择省外务工,其工资性收入的增长并不能带动当地城镇化的发展;承接产业转移确实能够有效推动当地的城镇化进程,但产业转移与农村居民收入的交互作用对当地城镇化水平产生的边际影响更显著。
关键词:
产业转移 农村居民收入 城镇化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王建国 罗楚亮 李实
本文利用2007年CHIP住户调查数据,根据农村家庭外出从业成员的不同界定方式,讨论了不同的外出从业收入核算方式对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和收入分配的影响。研究发现,在纯收入核算实践过程中,各地对农户成员外出从业收入的核算方式并不一致,这在一定程度上低估了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尤其是外出户居民人均收入水平。将核算方式统一调整后,收入差距的估计结果也会发生变化。具体而言,农村内部收入差距略有上升,而城乡之间收入差距及全国收入差距有所下降。因此,在农户成员外出从业收入核算中,需要选择统一而合理的核算口径。这对于准确估算农村居民收入和分析收入分配状况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农户 外出从业 收入核算 收入分配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罗宁波
本文利用ESDA-GIS方法探讨了我国农村财政支出与农村居民消费支出的空间相关性;并通过构建空间计量模型对财政农业支出、财政转移性支出影响农村居民消费的空间效应进行实证检验。结论显示:(1)财政农业支出由正向不显著逐渐变得显著,呈北高南低的稳定空间格局;(2)财政转移性支出与农村居民消费支出均存在显著的正向相关性,呈东高西低的稳定空间格局;(3)不同财政支出项目对农村居民消费支出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且财政支出刺激农户消费的效果并不理想。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袁易明
一、收入增长的制度效应 1978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标志着完全计划经济运行体制在农村的结束。1978年作为农村传统经济体制和体制改革的“时间分水岭”,以此为界将1949年至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杰 周宁
基于中国居民健康和营养调查(CHNS)1989—2011年数据,从时间序列和世代视角对农村居民收入差距的代际传递效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从时间序列视角看,子代教育与职业是父代收入影响子代收入差距的两条重要路径。在子代收入决定因素中,职业因素更为重要,平均而言,该因素解释了总影响的24%。但是2004年以来这种影响有所下降,直接带来子代收入差距的好转。从世代视角看,与60后和70后相比,父代收入对80后子代的影响程度有所下降,最终使得在父代收入差距依然较大的情况下,80后子代的收入差距有所好转。总的来说,
关键词:
收入差距 代际传递 教育 职业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邓荣荣 吴云峰
基于中国28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2010—2019年的面板数据,综合运用双重差分模型等多种方法,多维度对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与农村居民收入的关系及其内在机制进行评估。研究结果显示:“宽带中国”政策显著提高了农村居民收入水平;运用工具变量法、倾向得分匹配等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仍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缩减数字鸿沟、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创新创业是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农村居民收入的重要机制。异质性分析表明,在东部地区与中部地区、大中规模城市以及较高传统基础设施水平地区,数字基础设施的增收效应较为明显;而在西部地区、小规模城市以及较低传统基础设施水平的地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增收效应不明显。空间溢出效应分析表明,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于周边地区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具有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庄天慧 胡霜 贺家欣
村主任受教育程度既关系到基层人才队伍质量,也影响着农民生产生活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基于2014和2016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面板数据,分析村主任受教育程度对农村居民收入的影响。研究发现,当更高受教育程度的人当选村主任,能显著提高农民家庭的人均总收入,并且在农民收入多元化发展和农民群体内部异质性并存情况下,村主任增收渠道和效应产生了不同的受益群体,能够显著增加种植大户的人均农业收入和低收入农民家庭的人均非农收入。在山区等信息封闭的地区,更高受教育程度的人当选村主任对农民家庭收入及结构影响更明显,能增加山区农民家庭人均非农收入和人均财产性收入,减少其人均救济低保收入。建立健全农村人才引进与激励机制、对不同资源禀赋和区位条件的农民家庭分类施策、因材施策,对于乡村人才振兴与减少相对贫困、提升农民家庭收入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村主任 农村居民 受教育程度 增收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庄天慧 胡霜 贺家欣
村主任受教育程度既关系到基层人才队伍质量,也影响着农民生产生活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基于2014和2016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面板数据,分析村主任受教育程度对农村居民收入的影响。研究发现,当更高受教育程度的人当选村主任,能显著提高农民家庭的人均总收入,并且在农民收入多元化发展和农民群体内部异质性并存情况下,村主任增收渠道和效应产生了不同的受益群体,能够显著增加种植大户的人均农业收入和低收入农民家庭的人均非农收入。在山区等信息封闭的地区,更高受教育程度的人当选村主任对农民家庭收入及结构影响更明显,能增加山区农民家庭人均非农收入和人均财产性收入,减少其人均救济低保收入。建立健全农村人才引进与激励机制、对不同资源禀赋和区位条件的农民家庭分类施策、因材施策,对于乡村人才振兴与减少相对贫困、提升农民家庭收入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村主任 农村居民 受教育程度 增收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陈建东
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从农村居民的收入源着手,定量分析了不同收入源对农村居民收入不平等的贡献率,本文认为家庭经营收入和工资收入的差距是影响农村居民收入差距的决定性因素;同时也注意到财产性收入可能对农村居民收入差距产生的负面影响。此外,还对区域间农村居民的收入差距进行了分析,我们发现工资收入的差距是区域间农村居民收入差距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
农村居民 收入差距 基尼系数 收入来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穆哈拜提·帕热提 赵羽
文章选取我国大陆31省际行政区域2000—2015年的相关数据,利用探索性空间数据的分析方法及空间面板杜宾模型研究我国农村居民收入的空间分布差异格局,关联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农村居民收入在空间上呈现出“东高西低”的分布特征;通过计算空间自相关系数发现,我国农村居民收入在东部沿海地区形成“高-高聚集”的现象、而西部地区出现“低-低聚集”。空间杜宾模型回归结果显示,各影响因素变量对周围地区的农村居民收入存在较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所有变量中二三产业发展水平、政府财政支持、农民受教育水平、青中年人口
关键词:
农村居民收入 空间自相关 空间杜宾模型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孙江明 钟甫宁
当前 ,农村居民消费仍占我国居民总消费的一半左右 ,农村消费状况及其变化趋势 对我国经济增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农村消费不但受到农村人口、农民收入水平和消 费观念变化的制约 ,还受农村收入分配因素的影响。开拓农村市场 ,扩大农村消费 ,不但 要增加农民收入 ,引导农民科学消费 ,还必须注重农村区域协调发展 ,不断改善农村收入 分配状况
关键词:
收入分配 消费需求 影响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静
本文从农村居民不同来源收入的不确定预期进行分析,通过定量分析,研究发现工资性收入不确定性低于经营性收入不确定性。在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后,农民工资性收入和转移性、财产性收入比重增大,收入多元化降低了农民收入的不确定性。通过对不同来源收入不确定性的消费函数分析,发现市场经济改革后收入的不确定性对农村居民消费需求产生了负影响,并且工资性收入的不确定性的影响程度要大于经营性收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