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033)
- 2023(11582)
- 2022(10279)
- 2021(9810)
- 2020(8132)
- 2019(18726)
- 2018(18833)
- 2017(36864)
- 2016(19921)
- 2015(22487)
- 2014(22442)
- 2013(22350)
- 2012(20328)
- 2011(18516)
- 2010(18504)
- 2009(16824)
- 2008(16170)
- 2007(14325)
- 2006(12741)
- 2005(10874)
- 学科
- 济(81073)
- 经济(80895)
- 业(61355)
- 管理(51609)
- 农(48102)
- 企(40683)
- 企业(40683)
- 方法(35145)
- 农业(32083)
- 数学(29371)
- 数学方法(29067)
- 业经(22909)
- 中国(20978)
- 财(18011)
- 地方(17170)
- 学(16798)
- 制(15267)
- 贸(13798)
- 贸易(13793)
- 理论(13707)
- 易(13428)
- 和(13296)
- 技术(12335)
- 发(12208)
- 环境(11713)
- 策(11691)
- 教育(11554)
- 体(10991)
- 银(10878)
- 农业经济(10856)
- 机构
- 学院(281342)
- 大学(279279)
- 管理(115284)
- 济(111017)
- 经济(108617)
- 理学(100902)
- 理学院(99843)
- 管理学(98215)
- 管理学院(97714)
- 研究(92496)
- 中国(68776)
- 农(63384)
- 京(58807)
- 科学(58306)
- 业大(49010)
- 农业(48488)
- 财(47231)
- 所(46229)
- 中心(42992)
- 研究所(42174)
- 江(40557)
- 财经(38282)
- 范(37787)
- 师范(37517)
- 北京(36544)
- 经(34949)
- 州(32918)
- 院(32382)
- 经济管理(32219)
- 经济学(30947)
- 基金
- 项目(196193)
- 科学(153907)
- 研究(147133)
- 基金(141425)
- 家(122102)
- 国家(120948)
- 科学基金(103955)
- 社会(92564)
- 社会科(86502)
- 社会科学(86473)
- 省(77696)
- 基金项目(76367)
- 自然(66678)
- 教育(65929)
- 自然科(65066)
- 自然科学(65053)
- 划(64102)
- 自然科学基金(63893)
- 编号(62701)
- 资助(56789)
- 成果(50415)
- 部(43412)
- 重点(42904)
- 发(42281)
- 课题(41359)
- 创(40506)
- 创新(37602)
- 科研(37080)
- 教育部(36839)
- 国家社会(36827)
- 期刊
- 济(126872)
- 经济(126872)
- 研究(80365)
- 农(66200)
- 中国(53779)
- 学报(45457)
- 农业(45105)
- 科学(42413)
- 管理(37164)
- 大学(35178)
- 学学(33223)
- 财(33005)
- 教育(31429)
- 业经(26409)
- 融(24464)
- 金融(24464)
- 技术(23075)
- 业(20593)
- 问题(17725)
- 财经(17466)
- 经济研究(17126)
- 版(15320)
- 图书(14903)
- 经(14682)
- 农业经济(14460)
- 科技(14272)
- 农村(14136)
- 村(14136)
- 理论(14110)
- 技术经济(13454)
共检索到4055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周勇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民工的思维模式、工作方式和生活状态不断地发生变动,30年过去了,他们中有许多早已经完成了从农村到城市的转变。但制度对他们的身份认可却严重滞后。目前农民工存在着被看做农民、被看做工人、被看做非工非农等多种身份标签,身份压力由此产生,并酿成多种社会不良后果。中国现有农民工社会制度已经影响到了中国现代工商业的发展、现代农业的发展、农民工个人的发展和社会的有序发展。中国许多社会问题的产生与农民工有关,许多重大政策的出台受到农民工问题的制约,因而围绕农民工的相关制度改革宜早不宜迟。
关键词:
农民工 身份困境 社会后果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田先红
返乡农民工从经济、社会、精神和治理等四个层面对村庄社会产生剧烈的影响和冲击。他们正在挣脱村庄社会的束缚,以现代社会的行为规范引领村庄,形成"在地市民化"的局面,最终致使村落共同体走向瓦解。"在地市民化"意味着农民在思想观念和生产生活等各方面都与城市市民趋同。这是一种不同于一般城市化和市民化的状态,是没有城市化的市民化。返乡农民工的"在地市民化"状态,呼唤国家和社会各界从生产生活条件、福利保障待遇、思想精神文化等各方面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怀。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陆文荣 段瑶
文章将居住隔离理论视角引入农民工居住问题的研究,通过对全国七城市流动人口调查数据和长三角地区七城市劳工调查数据农民工子样本的分析,揭示了外来农民工在流入地城市"大分散、小集中"的块状分布状态。文章从结构和行动两个维度探讨了这一居住空间分布的形成机制,全景呈现了城市亚文化区域作为居住隔离的社会后果及其内部特征。最后还对杭州市三位一体的外来人口住房保障体系做了重点介绍,希冀有所启发。
关键词:
居住的政治 农民工 居住隔离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翟秀海
农民工身份认同缺失,造成农民向市民转变困难,这已严重阻碍了我国城市化发展进程。产生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制度性因素的束缚,只有打破现行的二元户籍制度,改变与户籍制度相关的就业、教育、住房、社会保障等政策等,才能增强农民工的身份认同,推动社会的稳定、和谐与发展。
关键词:
农民工 身份认同 户籍制度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范艳萍 王毅杰
基于2014年"城乡居民社会调查"数据,从微观与宏观层次分析了农民工的公平感,并从实证角度检验了其影响因素及社会心理后果。分析发现:农民工的宏观公平感要高于微观公平感;两类公平感的影响因素存在差异,微观公平感主要由相对收入决定,与老家居民或城市居民的比较优势均能提升其公平感,而宏观公平感有赖于日常生活体验,感知社会距离越大公平感越低。以冲突感为指标考察农民工公平感对社会心理的影响,发现微观和宏观公平感均会有效缓解社会冲突感,但影响力不同,并且宏观公平感在微观公平感与社会冲突感的影响过程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农民工的公平感与社会冲突感之间有密切联系,公平感的下降往往会带来社会怨恨和冲突的增强,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引起群体性事件,因此,应高度重视农民工的公平感及社会心理后果。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范艳萍 王毅杰
基于2014年"城乡居民社会调查"数据,从微观与宏观层次分析了农民工的公平感,并从实证角度检验了其影响因素及社会心理后果。分析发现:农民工的宏观公平感要高于微观公平感;两类公平感的影响因素存在差异,微观公平感主要由相对收入决定,与老家居民或城市居民的比较优势均能提升其公平感,而宏观公平感有赖于日常生活体验,感知社会距离越大公平感越低。以冲突感为指标考察农民工公平感对社会心理的影响,发现微观和宏观公平感均会有效缓解社会冲突感,但影响力不同,并且宏观公平感在微观公平感与社会冲突感的影响过程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江游 张新岭 孙友然
本文对"90后"农民工在产业升级转型期因工作搜寻难、获取难、保持难和流动难等职业困境进行了分析,揭示出其深层原因是城乡教育失衡和城乡文化冲突所致。提出补偿教育对策,以着力提升人力资本,扩大社会资本,增强心理资本,从根本上解决其各种职业困境。
关键词:
“90后”农民工 职业困境 路径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杜园园
农民自发的土地流转模式催生出一批以耕种从亲朋好友间低价流转的地为生的在村新中农。夫妻俩以劳动力最大限度为界,通过经营适度规模的土地获得体面的村庄生活(新中农)。与此同时,在农村人口大量流出的背景下,这批在村种地农民变成村庄的中坚力量,成为村庄治理中的主体。然而,以政府主导、为吸引资本下乡所进行的土地流转正在摧毁这批中坚力量,还让外出务工村民长期处于失地状态。文章认为,农业政策应该致力于改善农业耕种条件,并守住耕地,保护好进城失败农民的最后退路,而非支持资本下乡打败新中农。
关键词:
土地流转 新中农 中农塌陷 资本下乡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洁
农民工市民化战略的有效落实是实现我国从传统农业国走向现代化国家的关键。但城乡二元制度体系将试图身份城市化的农民工群体限定在进退两难的城乡边缘地带。研究探讨了农民工身份市民化的内涵及意义;从文化歧视、经济困境及政府政策错位等方面揭示城镇化视角下农民工身份市民化进程所遭遇的现实困境;给出社会文化重塑、经济保障及政府政策优化等推进农民工身份市民化战略的可行对策。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农民工 市民化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钱正武
农民工这个规模庞大、为城市繁荣和国家经济发展作出 了巨大贡献的社会群体一直处于被边缘化的弱势状态。农民工市民化的 进程面临着重重困境,对社会稳定产生了严重的不利影响,政府和社会 各界应对此予以高度重视。
关键词:
农民工 市民化 现实困境 社会稳定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刘远风 张德明
通过立法途径维护农民工社会保障权益具有诸多困难,包括农民社会保障立法在法理上的矛盾、在立法层次上的冲突以及在法律适用上的混乱。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权益缺失是农民工生存困境的冰山一角,改善农民工的社会保障状况,应从维护农民工的基本权益开始。
关键词:
农民工 社会保障 立法 身份 权益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可福
目前,新生代农民工已成为我国农民工群体的主要组成部分,他们大多希望通过自身的努力完成身份的转换与重塑,但由于受到户籍制度的阻隔、职业身份的错位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认同长期处于困境之中,不利于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有鉴于此,本文从身份认同、政治认同、文化认同和社交认同等四个维度进行分析,以期对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认同困境进行破解。
关键词:
新生代农民工 社会认同 困境 破解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周永康 冯建蓉
通过分析总结进城农民工的情感表达和建构,认为其情感呈现"焦灼"状态,即"内卷化"甚或"原子化"趋势明显;从制度上入手,提出加强政府和社会的责任是解决农民工情感困境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农民工 情感表达 自我建构 社会建构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陶志琼
本文以美国的一些“不良教育研究”为例,介绍分析了美国学者有关“不良教育研究”的省视与反思,揭示了“不良教育研究”中的政治投机现象和虚假的“科学性”外观,提出教育研究必须注重研究的价值前提假设,注意研究的社会意义和社会责任。
关键词:
不良教育研究 社会后果 实践性 概括性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丁彩霞 黄岩
新生代农民工在融入城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进程中面临着严峻的身份认同问题。研究阐述基于未来归属的新生代农民工身份认同问题的内涵及其意义;从新生代农民工身份认同的制度困境、文化困境及人际困境等方面阐述新生代农民工在融入城市社会过程中所面临的身份认同困境;从制度认同、人际认同及文化认同等层面给出基于未来归属的新生代农民工身份认同的可行对策。
关键词:
新生代农民工 身份认同 文化冲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