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329)
- 2023(14870)
- 2022(12753)
- 2021(11928)
- 2020(10054)
- 2019(22719)
- 2018(22793)
- 2017(43555)
- 2016(23464)
- 2015(26172)
- 2014(25499)
- 2013(24506)
- 2012(22146)
- 2011(19855)
- 2010(19829)
- 2009(18085)
- 2008(17124)
- 2007(15265)
- 2006(13371)
- 2005(11668)
- 学科
- 济(89212)
- 经济(89115)
- 业(67251)
- 管理(62504)
- 农(48224)
- 企(45982)
- 企业(45982)
- 方法(37759)
- 数学(32996)
- 数学方法(32504)
- 农业(31997)
- 业经(24664)
- 中国(24491)
- 财(23143)
- 地方(18637)
- 学(17739)
- 制(17550)
- 贸(15848)
- 贸易(15840)
- 易(15371)
- 务(14708)
- 理论(14672)
- 财务(14652)
- 财务管理(14607)
- 企业财务(13815)
- 技术(13698)
- 环境(13131)
- 发(13046)
- 银(12722)
- 银行(12689)
- 机构
- 学院(314162)
- 大学(307919)
- 济(122169)
- 管理(121623)
- 经济(119541)
- 理学(104769)
- 理学院(103670)
- 管理学(101624)
- 管理学院(101053)
- 研究(100666)
- 中国(78754)
- 农(68676)
- 京(66307)
- 科学(63839)
- 财(54747)
- 业大(53200)
- 农业(53101)
- 中心(50695)
- 所(49947)
- 江(48668)
- 研究所(45197)
- 财经(43518)
- 范(41349)
- 师范(40870)
- 北京(40736)
- 经(39781)
- 州(39042)
- 院(36163)
- 经济学(36120)
- 技术(35212)
- 基金
- 项目(217167)
- 科学(170394)
- 研究(161063)
- 基金(155905)
- 家(136211)
- 国家(134973)
- 科学基金(116231)
- 社会(100558)
- 社会科(94797)
- 社会科学(94770)
- 省(86732)
- 基金项目(82592)
- 自然(75296)
- 教育(73953)
- 自然科(73545)
- 自然科学(73522)
- 划(72321)
- 自然科学基金(72175)
- 编号(69027)
- 资助(62809)
- 成果(54824)
- 重点(48633)
- 发(47561)
- 部(47020)
- 课题(45649)
- 创(45613)
- 创新(42498)
- 科研(41930)
- 国家社会(41309)
- 大学(40848)
- 期刊
- 济(137485)
- 经济(137485)
- 研究(84768)
- 农(69088)
- 中国(66283)
- 学报(51276)
- 农业(46932)
- 科学(45645)
- 财(43119)
- 管理(40755)
- 大学(39163)
- 学学(36559)
- 教育(36268)
- 业经(29482)
- 融(28986)
- 金融(28986)
- 技术(28848)
- 业(22910)
- 图书(20760)
- 财经(20207)
- 经济研究(19702)
- 问题(19146)
- 经(17418)
- 版(17085)
- 理论(15065)
- 农村(14860)
- 村(14860)
- 资源(14490)
- 农业经济(14388)
- 世界(14300)
共检索到4669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伍骏骞 陈奕山
农村劳动力在城乡间的流动一直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议题。就业信息的供给及农民工对就业信息的获取和利用在劳动力流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基于统计数据以及对南京外来农民工的调查数据,通过对求人倍率的分析、以及调查数据的描述统计分析,得出在农民工失业潮背景下,仍然同时存在就业信息的不足和过剩的现象,这个现象具有地域性、季节性、结构性的特点。从农民工视角来看,农民工对就业信息的获取、利用不充分,政府应该引导鼓励农民工多渠道获取工作信息,向农民工提供公平的信息交流平台,使农民工实现再就业。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李放 王洋洋 周蕾
2亿多名农民工的稳定就业是我国城镇化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础。基于南京市的调查数据,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和多项有序Logistic模型,对农民工的就业稳定性进行实证分析,探讨农民工的就业稳定性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男性、20-40岁、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农民工的就业稳定性较低,建筑装潢业、批发贸易零售业和制造业农民工的就业稳定性高于其他行业,私营和个体性质单位就业的农民工就业稳定性则显著低于其他所有制单位,参加单位社会保险的农民工就业稳定性较高。就业稳定性在年龄、受教育程度、职业技能水平三个方面存在着显著性的类别差异,并且年龄、受教育程度两个因素对就业稳定性类别差异的影响较强,而职业技能水平因素仅产生较...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建华 李录堂
基于243位农民工的调查数据,在分析农民工就业信息掌握情况的基础上,运用Logit离散选择模型对影响农民工信息需求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诸多影响农民工信息需求的因素中,农民工年龄、婚姻状况、居住地、文化程度、技术等级、就业渠道等对农民的就业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最后,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
信息不对称 农民工 就业信息 影响因素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谢勇
本文以南京市的外来农民工为例,通过Probit和ordered Probit等计量模型,分析了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对农民工就业境况的影响。研究发现:人力资本存量较高的农民工倾向于采取市场化的途径获取工作;而人力资本存量较低的农民工一般通过社会资本来实现就业;并且人力资本存量较高的农民工获得正式劳动合同的可能性较大、工资水平也相对较高。而社会资本对于农民工是否能够与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没有显著关系,并且通过社会资本实现就业的农民工,所获得的工资水平相对较低。
关键词:
人力资本 社会资本 农民工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慧 吴晓
首先,基于我国农民工在城市生活的"就业先导"和"非永久性"的特征,论述"就业地"口径分析农民工空间分异的必要性,并构建相应的因子分析指标。其次,基于2009和2015年课题组关于农民工就业信息调查数据,分析南京市主城区农民工就业空间分异的演变状况。结果显示:①根据因子分析结果,人口特征状况、职业状况和移民特征三个主要因子对南京市农民工的就业空间分异具有较大影响,并持续作用于农民工就业空间的分异状态。②用聚类分析法可分别将2009和2015年南京市主城区划分为7类农民工就业区和5类农民工就业区,前者呈现出"方向+圈层"共同主导的空间结构,后者则呈现明显的"圈层"结构,就业空间表现出明显的圈层间异质化而圈层内同质化的演变特征。最后,基于上述演变特征,提出基于差异化空间需求的农民工空间配套策略。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乔文俊 王毅杰
在以往的政府信任研究中,农民工政府信任是一个十分重要但尚未得到关注的议题。利用2014年"城乡居民社会状况调查"数据分析农民工对迁入地政府的信任现状,并从农民工对个人利益、政府绩效和文化观念的角度检视阶层地位、公共服务和社会心态对政府信任的影响。研究发现,农民工对迁入地政府表现出较高的信任;政府信任主要取决于公共服务绩效和社会心态,阶层地位的影响并不显著,其中公共服务绩效的解释力更强。公共服务是现代政府的首要职能,伴随着中国政府从"管理型"向"服务型"的转变和推进,公共服务的解释力还会不断增强。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朱垒 李放
基于对南京市农民工的调查,研究农民工养老保险参保行为存在的代际差异。运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分析农民工的群体特征和参保行为的代际差异,并通过比较影响新生代和传统农民工参保行为因素的Logistic回归模型的结果,分析代际之间影响因素的差异。结果表明,新生代农民工参保率明显高于传统农民工。个人因素、就业非正规性、移民倾向对农民工参保行为的影响存在代际差异。
关键词:
养老保险 参保行为 代际差异 农民工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谢勇
根据"南京市外来农民工劳动权益保障情况调查"数据,从劳动合同的签订、就业的稳定性以及工资水平三个方面,对农民工就业质量的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发现:从农民工本身的就业主体角度来看,在受教育程度、职业培训状况以及技能水平等人力资本方面具有优势的农民工,其就业的质量也较高。良好的社会资本有助于增强农民工的工作稳定性,但是对于劳动合同的签订以及工资水平没有显著的、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
农民工 就业质量 人力资本 社会资本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王秀红 沈世玲
[目的/意义]研究当前我国农民工群体健康信息获取的影响因素,以为农民工健康信息精准服务提供依据,提高农民工群体的健康意识、信息获取能力和精准服务的效用。[方法/过程]基于扎根理论,对36名具有代表性的农民工就其健康状况、健康意识和健康信息获取状况进行抽样访谈,将所得音频数据文本化,对文本内容进行实质性编码,包括开放性编码、主轴编码、选择性编码,并验证理论饱和度。[结果/结论]研究发现影响农民工健康信息获取的主要因素包括个人因素、人际因素、组织因素、社区因素和社会因素,并构建了农民工健康信息获取影响因素理论结构图,明确各因素的影响作用机制,可更好地为农民工健康信息精准服务研究与实践提供有益参考。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杨珩
本文以对2006年江苏省南京市的调查数据为基础,采用扩展的明塞模型,对决定农民工收入的各个人力资本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受教育程度、是否接受过培训和当前工作的持续时间对农民工的收入起着明显的作用。因此认为,加强农村义务教育,切实提高农民工的培训技能,同时健全城市断裂的劳动力市场,稳步积累农民工城市工作经验,增加其获得城市非农工作的机会,增强其城市工作的稳定性,提高其转移后的收入,进而推动城镇化进程。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 人力资本 非农收入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朱红根
基于江西省438份返乡创业农民工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政策资源获取对农民工返乡创业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政策资源获取对农民工返乡创业绩效有重要影响,并且对初始创业的农民工影响较大,而对达到一定创业水平的农民工影响较小;年龄、文化程度、电话费支出、兄弟姐妹数、创业年数等因素对农民工返乡创业绩效有显著正影响,性别、婚姻状况的影响不大。研究还发现,与其它经营形式相比,个体户创业的农民工取得的创业绩效较低。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梦怡 姚兆余
基于南京市783份调查问卷发现,新生代农民工的消费行为明显具有乡土性与现代性的双重特征:基本消费上保持俭朴,同时通过新的消费形式来实现身份认同并融入城市。新生代农民工对消费方式的选择实质上是建构自我认同的社会身份。收入状况决定了其消费能力和消费水平。其经济收入与衣着消费之间负相关,与医疗消费、娱乐支出之间正相关,与食品消费、居住消费之间不存在相关性;婚姻状况对于其食品支出、居住支出、娱乐支出有一定的影响;年龄与居住消费、衣着消费之间正相关;性别与娱乐消费负相关,与医疗消费正相关;文化程度与消费行为之间显著正相关。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刘济群 闫慧 王又然
就业是新生代农民工向城市流动的最主要途径,而就业信息获取则是实现就业的基本前提。本文中,笔者将以安徽省南部两个村庄为田野研究的样本,在乡村社会网络的背景下,发现新生代农民工常用的就业信息获取方式,并在乡村这个就业信息获取的初始点,考察乡村内部社会资本对新生代农民工就业信息获取的影响过程及机理,并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程淑平 孟令杰 程业炳
[目的]针对新生代农民工信息获取行为受多种因素交互影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数学和DEMATEL耦合的量化分析方法。[方法]首先,以社会认知理论为基础,从个体因素、信息源因素、环境因素3个方面构建新生代农民工信息获取行为影响因素指标体系,然后运用三角模糊数表征因素间的关联程度,再通过实证调研,利用DEMATEL方法进行结果分析。[结果](1)个体因素类的F1、F3、F4、F6、F7,环境因素类的F14、F15为原因组因素;个体因素类的F2、F5,信息源因素类的F8、F9、F10,环境因素类的F11、F12、F13为结果组因素;(2)以中心度为基础,进行综合分析,得出新生代农民工信息获取行为关键影响因素分别是原因组的F1、F14、F6、F15和结果组的F10、F8、F12。[结论]原因组关键影响因素易对其他因素产生影响,从长期来看,应优先考虑对其进行提升或投资,结果组关键影响因素易于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且对新生代农民工信息获取行为的作用最为直接,因此可以采取适当的管理措施进行调整和控制。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谭晓婷 张广胜
了解农业转移人口是否愿意落户城市,判断影响他们留城定居意愿的因素,对推进城市化进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根据对南京市农民工的调查,运用Probit模型,分析了影响个体外来劳动力留居城市意愿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影响农业转移人口留居城市的因素主要有劳动力的文化程度、性别、工资收入、城市生活融入程度等。
关键词:
农业转移人口 落户意愿 Probit模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