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108)
2023(14354)
2022(12055)
2021(11296)
2020(9623)
2019(22246)
2018(21937)
2017(42711)
2016(22696)
2015(25479)
2014(25408)
2013(25052)
2012(23063)
2011(20765)
2010(20915)
2009(19801)
2008(18647)
2007(16762)
2006(14596)
2005(12869)
作者
(63967)
(54056)
(53368)
(51065)
(33857)
(25784)
(24554)
(21109)
(20452)
(19125)
(18171)
(18143)
(16723)
(16621)
(16589)
(16447)
(16287)
(15628)
(15537)
(15400)
(13102)
(13029)
(13013)
(12576)
(12196)
(12117)
(11818)
(11803)
(10960)
(10795)
学科
(98287)
经济(98185)
(69905)
管理(62023)
(48430)
企业(48430)
(48177)
方法(44111)
数学(39580)
数学方法(39116)
农业(31903)
中国(31271)
(27488)
金融(27485)
(26086)
银行(26058)
(25535)
(25095)
业经(24651)
地方(22104)
(21239)
(17257)
贸易(17246)
(16844)
(16794)
(16588)
财务(16538)
财务管理(16500)
企业财务(15736)
理论(14170)
机构
学院(321190)
大学(317123)
(135836)
经济(132962)
管理(127370)
理学(110435)
理学院(109316)
管理学(107412)
管理学院(106827)
研究(103257)
中国(85538)
(67104)
(65260)
科学(62173)
(60875)
中心(52832)
农业(51686)
业大(51190)
(50866)
财经(49143)
(48026)
研究所(46098)
(44794)
经济学(41896)
北京(39966)
(39915)
师范(39532)
(38688)
经济学院(38047)
财经大学(36353)
基金
项目(218344)
科学(173115)
基金(160290)
研究(159835)
(138544)
国家(137346)
科学基金(119420)
社会(103296)
社会科(97814)
社会科学(97784)
(86010)
基金项目(85710)
自然(76830)
自然科(75121)
自然科学(75101)
自然科学基金(73739)
教育(72254)
(71146)
编号(65914)
资助(64737)
成果(51741)
(48607)
重点(48469)
(47466)
(45620)
课题(43463)
国家社会(43111)
创新(42620)
科研(42121)
教育部(41740)
期刊
(146122)
经济(146122)
研究(89125)
(67423)
中国(59444)
学报(47236)
(46959)
农业(45036)
科学(44775)
(43778)
金融(43778)
管理(41232)
大学(36841)
学学(35191)
业经(29301)
技术(27404)
教育(25912)
财经(23759)
问题(22250)
(21933)
经济研究(21331)
(20313)
统计(16568)
(16231)
理论(15880)
技术经济(15831)
农村(15662)
(15662)
世界(15387)
(14849)
共检索到4702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卢海阳  郑逸芳  钱文荣  
本文基于2013年全国东部、中部、西部21个省份的进城农民工问卷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农民工城市融入的影响因素,并对农民工城市融入的群体差异进行OaxacaBlinder分解。研究结果表明,以教育和培训为主要形式的人力资本对农民工的城市融入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健康人力资本是农民工实现低层次融入向高层次融入转变的重要因素。基于"三缘关系网络"形成的初级社会资本对农民工的城市融入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而基于"市民网络"形成的新型社会资本能显著促进农民工融入城市社会。心理资本、迁移模式、户籍地等因素也在不同程度上显著影响农民工的城市融入。农民工城市融入的性别差异和代际差异主要归因于群体内的特征差异,而城市融...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杨守玉  
本文通过对广东省广州市230名农民工的调查访谈,以调查问卷数据为基础,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等方法,对广州市在城农民工的个体基本情况、经济层面因素、社会层面因素、心理层面因素四大方面,以及这些因素和留城倾向的关系进行了详细而深入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经济收入、与配偶是否在一起、在城市朋友的多少等因素对农民工留城倾向具有显著影响;户籍政策、社会保障等制度性障碍是阻碍农民工留城定居的主要外部因素。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纪韶  
随着中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加速推进,农民工在流动性、流动方向和结构上发生了很大变化,目前,正在发生由"亦工亦农"向"全职非农"转变,由"城乡双向流动"向"融入城市"转变,由"寻求谋生"向"追求平等"转变。农民工在北京的市民化程度,事关北京在全国的城市化进程、产业结构升级和转移等重大问题中的结构功能定位。在"十二五"期间,农民工融入城市的障碍在哪里?他们的诉求有哪些?政府应为他们具体做些什么?本文针对2011对北京市500个农民工家庭入户调查和访谈的数据,进行农民工融入城市现状的实证分析,通过运用因子分析来构建判断农民工融入城市程度的指标并进行融入度的分析,进而提出"十二五"期间促进农民工融入城市...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王珊娜  赵明霏  
本文基于2021年春节假期农民工个体调查数据,通过Logit模型和中介效应检验劳动合同签订状况对农民工就地过年决策的影响,从而反映农民工城市融入的状态。实证分析发现:通过签订劳动合同形成相对稳定的劳动关系对农民工选择就地过年具有显著的正向推动作用,特别是对第二产业就业的农民工居留意愿的影响更大;将工资、社会保障、工作时间和工作稳定性作为中介变量,检验劳动合同对农民工融入城市的内在传导机制发现,工资、社保、工作时间和工作稳定性起到部分中介调节效应,工作稳定性的中介效应最为明显。因此,应推动劳动合同法的全面执行,有效提高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率,切实维护农民工特别是新就业形态从业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纪韶  
本文对目前在北京就业的农民工融入城市的现状和程度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数据来源于2004年开始的、每2年进行一次的、在京就业的500个"80后"农民工市民化程度的跟踪调查和入户访谈。在对2010年11月—2011年3月调研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的基础上,笔者选择了因子分析方法,量化分析了农民工融入城市的程度,得出了制度上的限制、流动就业的类型和个人的资源禀赋条件是影响农民工融入城市的主要因素的结论。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易善武  
随着代际交替的出现,新生代农民工已经成为农民工的主体。新生代农民工在融入城市过程中面临着户籍、住房、心理、权益保护、知识技能等障碍,这需要政府、社会和新生代农民工自身等多方面建立支持系统,以突破融入城市的障碍,确保其在城市"呆下去",从而实现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之间良性互动的局面。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曾书琴  
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大力推进,造就了大量处于农村和城市之间"双重边缘化"的新生代农民工阶层,新生代农民工存在强烈城市融入愿望的同时也存在着严重的融入矛盾。本研究从深层次分析了新生代农民工在适应城市文化过程中存在的"行为、知识、意识、心理"等主要冲突,探索了从生活方式、精神文化、思维方式、人际交往及心理冲突等方面的城市社会和谐融合。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钟德友  
本文认为,农民工收入水平低、融入城市门槛高和参加社会保障难是农民工难融入城市的三大困境,为此,亟需从提高农民工收入水平、降低农民工融入城市门槛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为农民工顺利融入城市扫清障碍。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张卫枚  
在农民工融入城市的过程中,相对于经济方面的适应,其文化适应更具本质意义和决定作用。因此,政府与社会各界对农民工适应城市文化的过程应给以格外关注,应采取各种措施帮助农民工尽快适应城市文化,以使农民工尽快完成其城市化的过程。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杨宜勇  魏义方  
1.推进机制建立健全。健全农民工工资劳资协商机制。一是关注农民工等弱势群体,建立仲裁申诉绿色通道。国务院在《关于解决农民工若干问题的意见》指出,加强和改进劳动争议调解、仲裁工作,对农民工申诉的劳动争议案件,要简化程序、加快审理,涉及劳动报酬、工伤待遇的要优先审理。根据实践中的经验,可以推行"农民工案件优先"原则,坚持快立、快审、快结,使有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杨宜勇  魏义方  
1.推进机制建立健全。健全农民工工资劳资协商机制。一是关注农民工等弱势群体,建立仲裁申诉绿色通道。国务院在《关于解决农民工若干问题的意见》指出,加强和改进劳动争议调解、仲裁工作,对农民工申诉的劳动争议案件,要简化程序、加快审理,涉及劳动报酬、工伤待遇的要优先审理。根据实践中的经验,可以推行"农民工案件优先"原则,坚持快立、快审、快结,使有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肖云  李波  
在对重庆480个新生代农民工调研的基础上,基于社会-经济层面、社区-文化层面、结构-制度层面、感知-心理层面四个维度,构建并分析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社区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显著影响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社区的解释变量中,影响力由大到小依次是交往程度、政策了解程度、政策评价、管理与服务参与情况、收入水平、挣钱后的打算、被排斥感、转移住处次数,其中,转移住处次数和被排斥感对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社区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其余变量均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为使新生代农民工更好地融入城市社区,应为其创造良好的就业环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肖云  邓睿  
基于重庆主城九区421位新生代农民工的调查数据,运用逻辑斯蒂回归模型分析了新生代农民工城市社区融入主观判断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经济状况、社区参与、服务惠及等因素都影响着新生代农民工对融入城市社区的主观判断。据此提出应从政策导向层面注重提高新生代农民工城市就业的稳定性,改善其社区参与状况,推动社区内公共服务均等化,以尽快帮助其实现由城市进入向社区融入的关键转化。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陈春  于立  吴娇  
人的城镇化,强调包容性发展,这是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方向,如何使农民工融入城市,与持有城镇户口的居民一样享有同等的发展机会和共享发展成效,成为推动城镇化健康发展、解决人的城镇化的核心。因此需要首先了解哪些因素是制约农民工融入城市的因素。中国的改革开放走过了近40年的历史,农民工也出现了两代人,他们的需要是不一样的。基于重庆市两代农民工样本的调查,通过构建Probit模型对影响两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发现年龄、受教育年限、职业类型、住房类型、居住环境、住房评价、农村老家是否有承包地等7个因素直接影响第一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入状况;而受教育年限、职业类型、居住环境、是否有子女在务工城市上学等4...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刘万霞  秦中春  
本文采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于2010年对农民工的调查数据,研究农民工的教育情况与其就业之间的关系,分析职业教育对农民就业的影响。通过对不同文化程度农民工的就业稳定性、单位性质、任职情况、参与社会保险情况及工作环境满意度等方面的比较,分析职业教育及技能培训对农民工的就业稳定性、就业环境及工作满意度的影响,研究结论对国家职业教育政策及个人的教育选择提供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