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750)
- 2023(10875)
- 2022(9090)
- 2021(8360)
- 2020(6813)
- 2019(15135)
- 2018(14852)
- 2017(27275)
- 2016(15756)
- 2015(17521)
- 2014(17364)
- 2013(16596)
- 2012(15133)
- 2011(13822)
- 2010(13806)
- 2009(12064)
- 2008(12001)
- 2007(10946)
- 2006(9692)
- 2005(8385)
- 学科
- 济(56585)
- 经济(56523)
- 业(46539)
- 农(45657)
- 管理(36009)
- 农业(30278)
- 企(25411)
- 企业(25411)
- 方法(20521)
- 中国(18233)
- 数学(18145)
- 业经(17980)
- 数学方法(17969)
- 财(14011)
- 学(12913)
- 制(12514)
- 贸(11822)
- 贸易(11817)
- 地方(11701)
- 易(11543)
- 发(10427)
- 技术(10334)
- 农业经济(10226)
- 理论(9136)
- 体(9067)
- 村(9053)
- 农村(9040)
- 策(9023)
- 银(8815)
- 银行(8762)
- 机构
- 学院(217540)
- 大学(207656)
- 济(82562)
- 经济(80750)
- 管理(76850)
- 研究(73835)
- 理学(67042)
- 理学院(66251)
- 管理学(64948)
- 农(64809)
- 管理学院(64587)
- 中国(55615)
- 农业(50318)
- 科学(49439)
- 业大(44240)
- 京(42710)
- 所(39701)
- 研究所(36280)
- 财(35357)
- 中心(35326)
- 江(35014)
- 农业大学(31780)
- 范(29863)
- 师范(29436)
- 技术(28083)
- 财经(28055)
- 省(27945)
- 州(27055)
- 北京(25721)
- 经(25607)
- 基金
- 项目(149247)
- 科学(116037)
- 研究(108136)
- 基金(105133)
- 家(94522)
- 国家(93537)
- 科学基金(78023)
- 社会(66616)
- 社会科(62596)
- 社会科学(62578)
- 省(62333)
- 基金项目(56804)
- 划(51906)
- 教育(51232)
- 自然(51135)
- 自然科(49922)
- 自然科学(49906)
- 自然科学基金(49028)
- 编号(46638)
- 资助(40538)
- 农(35665)
- 成果(35306)
- 重点(34504)
- 发(34081)
- 部(32446)
- 课题(32426)
- 创(31418)
- 创新(29281)
- 业(29216)
- 科研(28874)
- 期刊
- 济(95691)
- 经济(95691)
- 农(67551)
- 研究(55841)
- 中国(48545)
- 农业(45533)
- 学报(42191)
- 科学(36204)
- 大学(31437)
- 学学(30193)
- 教育(30131)
- 财(25755)
- 业经(23684)
- 管理(22244)
- 技术(21932)
- 业(21846)
- 融(19838)
- 金融(19838)
- 版(14118)
- 问题(14059)
- 农村(13718)
- 村(13718)
- 农业经济(13614)
- 职业(13503)
- 业大(13269)
- 经济研究(13058)
- 财经(12549)
- 农业大学(11556)
- 资源(11243)
- 世界(10820)
共检索到3199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朱明芬
对在杭州打工的450名农民工1995~2005年间职业转移情况的问卷调查表明,农民工职业跨区域转移十分普遍,转移方向由近至远,转移半径不断扩大,转入地点不断向大城市扩展,农民工实现区域转移后的职业相对稳定,约90%的农民工较长时期在同一地点从事同一工作。农民工在行业转移时主要是转入与前一职业密切相关的行业。工种转移比率略高于行业转移,工种转移中存在被迫"转差"现象。引起农民工职业转移的因素主要是人力资本和社会网络,但随着农民工进城年限的增加和群体内部的分化,个体工商业成为引发农民工职业转移的重要因素。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黎菲 张胜荣
解决农民工就业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技能培训问题。现代社会中,农民工职业培训大致分为四种形式:政府培训、市场培训、企业内培训和家族培训。而从职业周期角度来看,农民工获得职业技能的整个跨期又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技能认知阶段、技能追求阶段、技能定型阶段。鉴于农民工在整个职业周期中参与培训形式的不同,结合农民工在不同的阶段学习技能的成本和收益分析,应当对农民工实现义务教育与职业教育的衔接,缩小职业周期在生命周期的跨期,明确政府培训和市场培训的分工,进行投资与受益制度的合理安排。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田北海 雷华 佘洪毅 刘定学
针对现有研究在农民工职业地位获得方面存在的分歧和尚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湖北省四个城市的农民工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地位结构观与网络结构观,考察农民工"在内部劳动力市场的向上流动"和"向外部劳动力市场的流动"情况,并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从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两个角度,分析影响农民工职业流动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农民工在内部劳动力市场向上流动的机会有限;在外部劳动力市场虽然流动频繁,但是向上流动较少。在人力资本方面,专业资格证书明显有助于农民工在内部劳动力市场的向上流动,而受教育水平对农民工向外部劳动力市场的流动有积极作用;在社会资本方面,无论是强关系还是弱关系,都不仅没有促进农民工向外...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王超恩 符平 敬志勇
新生代农民工相比第一代农民工职业流动更加频繁,表现出明显的代际差异,被部分学者概括为"三高一低"特征,即受教育程度高、职业期望高、物质和精神享受要求高但工作耐受能力低。本文利用全国性的农民工调查数据,通过对两代农民工职业流动代际差异的Oaxaca-Blinder分解发现,"三高一低"特征不足以解释两代农民工职业流动的代际差异,新生代农民工相比第一代农民工职业流动更加频繁的主要原因在于其群体未婚比例高,子女数量少,家庭负担小,且更加注重职业的发展空间,希望通过职业的向上流动实现自我提升。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柳建平 魏雷
利用对甘肃10个村庄外出务工农民工的调查资料,基于代际差异视角,在统计分析其特征差异的基础上,通过泊松回归模型分别对两代农民工职业流动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计量分析,并进一步运用Oaxaca-Blinder分解方法,分离出造成两代农民工职业流动频次差异的主要原因。研究表明:两代农民工存在明显的特征差异,且各种因素对职业流动的影响结果也呈现出较大的差异。个体特征差异是导致两代农民工职业流动频次差异的主要原因,家庭储蓄率低、未婚比例高、家庭劳动力多等因素提高了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流动性,提高受教育水平、拓宽就业分布有
关键词:
农民工 代际差异 职业流动 影响因素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田艳平
由于第一代和新生代农民工出生和成长的时代背景不同,其思想、价值观念和行为上都有着明显差别。两代农民工无论是初次职业选择还是现职业选择,其职业结构、行业结构、职业目标和职业诉求、职业稳定性乃至当前工作条件、月均收入等方面都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差异。对其初次职业选择影响因素以及现职业选择影响因素的多项Logistic回归表明,家庭因素较多地影响着老一代农民工的职业选择,他们因为家庭原因比较注重获得一定的、较稳定的收入。而在新生代农民工职业选择中,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大,但也反映了其具有较强的家庭观念,并且比较关注工作条件。
关键词:
职业选择 影响因素 代际差异 农民工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柳建平 魏雷
利用对甘肃10个村庄外出务工农民工的调查资料,基于代际差异视角,在统计分析其特征差异的基础上,通过泊松回归模型分别对两代农民工职业流动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计量分析,并进一步运用Oaxaca-Blinder分解方法,分离出造成两代农民工职业流动频次差异的主要原因。研究表明:两代农民工存在明显的特征差异,且各种因素对职业流动的影响结果也呈现出较大的差异。个体特征差异是导致两代农民工职业流动频次差异的主要原因,家庭储蓄率低、未婚比例高、家庭劳动力多等因素提高了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流动性,提高受教育水平、拓宽就业分布有利于两代农民工的就业稳定。
关键词:
农民工 代际差异 职业流动 影响因素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祝士明 张静
行业企业的需求和农民工个体的职业需求是农民工职业培训开展的逻辑起点和目标指向。针对农民工职业培训中存在的忽视二元需求的现状,从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培训管理、培训效果评估五个方面进行问题剖析和对策探讨,以期完善农民工职业培训建设。
关键词:
农民工 职业培训 行业企业需求 职业需求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谢捷琼 朱海伦
2003年9月9日我国六部门共同出台了《2003-2010年全国农民工培训规划》。农民工培训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中央与地方、地方与地方、政府与企业、政府与农民工之间复杂的博弈关系。两年时间已经过去了,效果不尽理想。为了使该工程的落实效果达到最大化,有必要对各方的经济行为进行分析,然后谨慎处理其间的博弈关系。
关键词:
农民工职业培训 运作机制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张东明 杨君 刘松华
随着农民工成为城镇产业大军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健全农民工养老保险体系、保障农民工的养老保险利益,已成为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问题。虽然我国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有关农民工养老保险的政策措施,但在实施过程中,覆盖面小、退保率高的现象仍然十分普遍。究其原因,主要是当前各地施行的保险政策均无法完全实现转移接续,不适应农民工频繁流动的特点,农民工无法从中受益,甚至还要损失自己的合法利益。因此,解决农民工养老保险问题的关键在于确保农民工的养老保险关系在不同地区流畅的转移接续。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刘佳昱 朱建君 吴体伟 孙韫慧
分析建筑业农民工职业化的特殊性并界定其职业化内涵,从微观农民工个体、中观社会环境、国家宏观政策三个层面构建建筑业农民工职业化素质影响因素的分析框架。依据相关理论和法律法规、结合文献计量和现场调研,分析员工个体的职业化素养、技能和行为规范的影响因素,社会层面的家庭、企业和行业环境的影响因素,国家政策层面的权益保障和公共服务政策的影响因素。最后构建建筑业农民工职业化素质的影响因素。
关键词:
建筑业 农民工 职业化素质 影响因素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赵丽华
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导致我国的农民工"进城潮"转化为"返乡潮",做好返乡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具有重要意义。可从多渠道筹集经费、加强法律保障、完善培训机制、构建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社会服务体系等方面着手,进一步加强返乡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工作。
关键词:
农民工 技能培训 返乡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何建华 张邹
本文利用珠三角5城市农民工抽样调查数据,描述农民工职业培训效果,分析影响农民工职业培训效果的因素。研究发现,农民工职业培训效果包括反应与认知、迁移与维持两个维度。单因素分析显示,农民工的人口特征对职业培训效果产生显著影响。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培训动机、培训系统、环境因素对农民工职业培训效果产生显著影响。本文针对这一结论提出农民工职业培训有效性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农民工 职业培训 培训效果 影响因素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美长
据国家统计局资料显示,近5年,我国农民工人数为2.8亿人左右。规模庞大的农民工群体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的主力军,新形势对我国经济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在改革的大环境下,农民工迫切需要提升职业技能以适应新形势对人才提出的新要求,因此对农民工进行职业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研究》为基础,从国家政策方针以及未来经济发展需要出发,深入探究农民工职业教育的发展前景和方向,指出当前农民工职业教育所面临的困境,同时结合社会调查和丰富的理论经验,提出了切实提升农民工职业教育质量的策略。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尹庆双 杨英强
本文首先分析建立农民工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机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进而分析农民工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面临的问题,最后提出建立农民工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机制的具体建议。
关键词:
农民工 养老保险关系 转移接续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