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049)
2023(9723)
2022(7989)
2021(7370)
2020(6033)
2019(13479)
2018(12838)
2017(24322)
2016(14020)
2015(15330)
2014(15055)
2013(14548)
2012(13484)
2011(12384)
2010(12436)
2009(11107)
2008(11093)
2007(10029)
2006(8863)
2005(7482)
作者
(42155)
(35782)
(35480)
(33446)
(22244)
(17350)
(15785)
(13958)
(13697)
(12582)
(12387)
(11920)
(11341)
(11126)
(11113)
(11016)
(10696)
(10317)
(10299)
(10240)
(9251)
(8884)
(8785)
(8356)
(8233)
(8102)
(7911)
(7888)
(7294)
(7274)
学科
(55006)
经济(54938)
(45188)
(42642)
管理(30672)
农业(29954)
(21573)
企业(21573)
方法(21462)
数学(19414)
数学方法(19234)
中国(17195)
业经(16929)
(12150)
(11392)
(10894)
贸易(10893)
(10841)
地方(10737)
(10652)
(10155)
农业经济(10071)
技术(9612)
(8969)
农村(8959)
(8630)
发展(8354)
(8254)
环境(8140)
(8132)
机构
学院(201272)
大学(194558)
(80372)
经济(78895)
管理(72006)
研究(70985)
(64825)
理学(63947)
理学院(63160)
管理学(61916)
管理学院(61574)
中国(51360)
农业(50571)
科学(47677)
业大(43088)
(39761)
(38391)
研究所(35610)
中心(32584)
农业大学(31982)
(31927)
(30734)
(27732)
师范(27332)
财经(26275)
(25522)
(24623)
技术(24256)
(24176)
经济学(24066)
基金
项目(142978)
科学(112411)
基金(103382)
研究(100784)
(93514)
国家(92580)
科学基金(77271)
社会(64506)
社会科(60712)
社会科学(60695)
(58621)
基金项目(55799)
自然(50922)
自然科(49779)
自然科学(49758)
(49564)
自然科学基金(48884)
教育(47621)
编号(41407)
资助(40196)
(35979)
重点(32997)
(32504)
(32117)
成果(30911)
(30014)
课题(29040)
(28669)
创新(28060)
计划(28007)
期刊
(88707)
经济(88707)
(68193)
研究(49591)
农业(46128)
学报(41718)
中国(41032)
科学(36070)
大学(30865)
学学(29942)
教育(23893)
业经(21943)
(21767)
(21093)
管理(19675)
技术(18981)
(18554)
金融(18554)
(13644)
业大(13596)
问题(13408)
农业经济(13363)
农村(13327)
(13327)
经济研究(12267)
财经(12221)
农业大学(12103)
世界(11262)
职业(11002)
(10460)
共检索到2854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王超恩  符平  敬志勇  
新生代农民工相比第一代农民工职业流动更加频繁,表现出明显的代际差异,被部分学者概括为"三高一低"特征,即受教育程度高、职业期望高、物质和精神享受要求高但工作耐受能力低。本文利用全国性的农民工调查数据,通过对两代农民工职业流动代际差异的Oaxaca-Blinder分解发现,"三高一低"特征不足以解释两代农民工职业流动的代际差异,新生代农民工相比第一代农民工职业流动更加频繁的主要原因在于其群体未婚比例高,子女数量少,家庭负担小,且更加注重职业的发展空间,希望通过职业的向上流动实现自我提升。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田艳平  
由于第一代和新生代农民工出生和成长的时代背景不同,其思想、价值观念和行为上都有着明显差别。两代农民工无论是初次职业选择还是现职业选择,其职业结构、行业结构、职业目标和职业诉求、职业稳定性乃至当前工作条件、月均收入等方面都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差异。对其初次职业选择影响因素以及现职业选择影响因素的多项Logistic回归表明,家庭因素较多地影响着老一代农民工的职业选择,他们因为家庭原因比较注重获得一定的、较稳定的收入。而在新生代农民工职业选择中,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大,但也反映了其具有较强的家庭观念,并且比较关注工作条件。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柳建平  魏雷  
利用对甘肃10个村庄外出务工农民工的调查资料,基于代际差异视角,在统计分析其特征差异的基础上,通过泊松回归模型分别对两代农民工职业流动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计量分析,并进一步运用Oaxaca-Blinder分解方法,分离出造成两代农民工职业流动频次差异的主要原因。研究表明:两代农民工存在明显的特征差异,且各种因素对职业流动的影响结果也呈现出较大的差异。个体特征差异是导致两代农民工职业流动频次差异的主要原因,家庭储蓄率低、未婚比例高、家庭劳动力多等因素提高了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流动性,提高受教育水平、拓宽就业分布有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柳建平  魏雷  
利用对甘肃10个村庄外出务工农民工的调查资料,基于代际差异视角,在统计分析其特征差异的基础上,通过泊松回归模型分别对两代农民工职业流动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计量分析,并进一步运用Oaxaca-Blinder分解方法,分离出造成两代农民工职业流动频次差异的主要原因。研究表明:两代农民工存在明显的特征差异,且各种因素对职业流动的影响结果也呈现出较大的差异。个体特征差异是导致两代农民工职业流动频次差异的主要原因,家庭储蓄率低、未婚比例高、家庭劳动力多等因素提高了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流动性,提高受教育水平、拓宽就业分布有利于两代农民工的就业稳定。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郭锦墉  杨国强  梁志民  肖芳文  
本文依据江西调查样本数据,分别采用OLS回归和分位数回归方法对新生代农民工与老一代农民工的职业流动性及其影响因素的代际差异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农民工职业流动性存在代际差异,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流动性高于老一代农民工;性别、家庭负担、打工是否压力大、总收入趋势对两代农民工职业流动性影响系数的变化趋势相似,但存在影响程度的差异;婚否、土地流转意愿、离职综合因素对两代农民工职业流动性影响系数的变化趋势存在差异,影响程度也有较大代际差异。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杜妍冬  刘一伟  
本文在中国七城市流动人口调查数据的基础上,实证分析了职业流动对农民工收入水平的影响及其代际差异。结果表明:职业流动对农民工的收入有着重要的影响,通过两代农民工收入的比较分析,发现职业流动与新生代农民工收入呈正相关。但是在回归检验中发现,随着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流动频次的增加,新生代农民工收入水平开始下降,职业流动频次与新生代农民工的收入水平呈现倒U型非线性关系;而在第一代农民工的回归检验中,职业流动频次与第一代农民工收入水平不存在倒U型非线性关系。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何建华  张邹  
本文利用珠三角5城市农民工抽样调查数据,描述农民工职业培训效果,分析影响农民工职业培训效果的因素。研究发现,农民工职业培训效果包括反应与认知、迁移与维持两个维度。单因素分析显示,农民工的人口特征对职业培训效果产生显著影响。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培训动机、培训系统、环境因素对农民工职业培训效果产生显著影响。本文针对这一结论提出农民工职业培训有效性的对策与建议。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卓玛草  孔祥利  
针对农民工代际间职业流动,利用2016年全国31个省份农民工实地问卷调研数据,构建农民工代际职业流动理论分析框架。采用代际职业继承指数与流动性指数等多维流动性指标,测度分析了农民工代际职业流动呈现代际差异与代际传递双重嵌套的特征事实。结论为:(1)农民工代际间职业分布存在代际差异,但在职业流动的代际差异中嵌套着职业代际传递与继承的共性;(2)农民工内部不同职业阶层存在大小不同的职业代际传递效应,形成结构性职业流动格局;(3)农民工代际间职业流动范围存在明显的分割性,表现为农民工非精英群体与农民工精英阶层之间存在着职业"潘篱"。因此,促进机会平等推动代际职业流动,对熨平中国社会不平等、促进新生代...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朱明芬  
对在杭州打工的450名农民工1995~2005年间职业转移情况的问卷调查表明,农民工职业跨区域转移十分普遍,转移方向由近至远,转移半径不断扩大,转入地点不断向大城市扩展,农民工实现区域转移后的职业相对稳定,约90%的农民工较长时期在同一地点从事同一工作。农民工在行业转移时主要是转入与前一职业密切相关的行业。工种转移比率略高于行业转移,工种转移中存在被迫"转差"现象。引起农民工职业转移的因素主要是人力资本和社会网络,但随着农民工进城年限的增加和群体内部的分化,个体工商业成为引发农民工职业转移的重要因素。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王丽丽  杨晓凤  梁丹妮  
为探究老一代农民工与新生代农民工在市民化意愿影响因素上的差异,本文在调查问卷基础上,采用交叉表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对两代农民工的市民化意愿进行计量分析。研究发现:两代农民工市民化意愿均较高,且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意愿强于老一代农民工;个人因素、就业经济因素、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两代农民工市民化选择,就业经济因素对老一代农民工的影响更为显著,而社会因素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影响更为显著。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王丽丽  杨晓凤  梁丹妮  
为探究老一代农民工与新生代农民工在市民化意愿影响因素上的差异,本文在调查问卷基础上,采用交叉表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对两代农民工的市民化意愿进行计量分析。研究发现:两代农民工市民化意愿均较高,且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意愿强于老一代农民工;个人因素、就业经济因素、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两代农民工市民化选择,就业经济因素对老一代农民工的影响更为显著,而社会因素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影响更为显著。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范丹  李文川  吴俊  
在员工流动的文献研究基础上,本文以浙江省40家民营制造企业的703名农民工为调查对象,经分析其流动情况和影响因素后发现:不同年龄、婚姻状况和受教育程度的农民工在流动频率上有着显著差异,影响流动的因素涉及组织、个体和社会三个层面。通过构建职业选择决定因素模型,运用多项分类logistic回归方法,着重分析了农民工自身特征对其职业选择的影响作用,并提出了解决农民工流动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吕晓兰  姚先国  
本文使用2008年执行的CHIP数据的城市移民部分,考察了不同类型职业流动及其收入效应的性别差异。研究表明,不同类型的职业流动具有不同的收入效应;相同的职业流动行为,收入效应的性别差异显著。工作原因、家庭原因两类主动流动均显著提高了男性农民工的后续收入水平;虽然女性农民工具有更高的工作原因主动流动倾向,但其从中获得的收入回报明显弱于男性,家庭原因主动流动反而降低了其后续收入水平;单位原因被动流动显著降低了男性农民工的后续收入水平,但对女性农民工影响不显著。从在职搜寻工作行为视角考察农民工职业流动动机,同样发现了显著的性别差异。因此,为实现农民工适度流动和稳定就业,除重视其共同诉求外,也不能忽视...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刘佳昱  朱建君  吴体伟  孙韫慧  
分析建筑业农民工职业化的特殊性并界定其职业化内涵,从微观农民工个体、中观社会环境、国家宏观政策三个层面构建建筑业农民工职业化素质影响因素的分析框架。依据相关理论和法律法规、结合文献计量和现场调研,分析员工个体的职业化素养、技能和行为规范的影响因素,社会层面的家庭、企业和行业环境的影响因素,国家政策层面的权益保障和公共服务政策的影响因素。最后构建建筑业农民工职业化素质的影响因素。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红岭  
根据调查显示,主要有两个方面要素决定新一代农民工的职业流动,分别是新一代的农民工人力资本保有量不多的因素和人力资本增长较小的因素,其中新一代农民工的人力资本保有量不多是由于新一代农民工接受教育的层次较低以及职业技能培训欠缺,人力资本增长较小是由于农民工收入不高、工作环境不佳,没能在知识和技能上有所提升和突破。他们所参加的工作大多是没有什么技术水平、出苦力的工作,造成职业流动方向单一和流动频繁,使得流动在提质方面没有达到预估值。基于此,本文浅谈了农民工职业流动受人力资本影响效应,以供借鉴和学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