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883)
2023(14082)
2022(11872)
2021(11216)
2020(9696)
2019(22290)
2018(22061)
2017(42562)
2016(23451)
2015(26262)
2014(26332)
2013(25704)
2012(23805)
2011(21307)
2010(21132)
2009(19136)
2008(18884)
2007(17009)
2006(14421)
2005(12575)
作者
(65723)
(55613)
(54836)
(52578)
(34931)
(26857)
(25172)
(21729)
(21002)
(19788)
(18903)
(18716)
(17377)
(17144)
(17114)
(17088)
(17046)
(16189)
(16168)
(15837)
(13723)
(13673)
(13496)
(12854)
(12601)
(12510)
(12325)
(12320)
(11333)
(11164)
学科
(96839)
经济(96743)
(67831)
管理(59702)
(48547)
(45711)
企业(45711)
方法(44835)
数学(40473)
数学方法(39977)
农业(32095)
中国(25886)
(23848)
业经(23405)
地方(21716)
(18732)
(17705)
(16730)
贸易(16727)
(16273)
技术(15040)
(14740)
财务(14696)
财务管理(14662)
企业财务(13961)
(13636)
银行(13608)
理论(13500)
环境(13448)
(13279)
机构
学院(325737)
大学(318539)
(132104)
经济(129356)
管理(125422)
理学(109396)
理学院(108192)
研究(106384)
管理学(106117)
管理学院(105514)
中国(79776)
(72413)
科学(67514)
(65267)
(57839)
农业(56130)
业大(55273)
(54187)
(52453)
中心(52298)
研究所(49543)
财经(46675)
(43133)
师范(42686)
(42545)
经济学(39981)
北京(39104)
(39067)
(37472)
技术(36849)
基金
项目(225974)
科学(178709)
研究(164893)
基金(163570)
(142671)
国家(141387)
科学基金(121654)
社会(104012)
社会科(98298)
社会科学(98269)
(92414)
基金项目(87423)
自然(79489)
自然科(77653)
自然科学(77628)
教育(77370)
自然科学基金(76213)
(76018)
编号(68563)
资助(66453)
成果(53392)
重点(51223)
(50523)
(49759)
课题(47047)
(46809)
科研(44040)
创新(43794)
教育部(42910)
国家社会(42565)
期刊
(141770)
经济(141770)
研究(84588)
(72338)
中国(62264)
学报(52997)
农业(49122)
科学(48014)
(44724)
大学(40436)
管理(40039)
学学(38605)
教育(34971)
技术(32649)
(29857)
金融(29857)
业经(29634)
(24126)
财经(22170)
经济研究(20597)
问题(20218)
(18984)
(17719)
统计(16361)
资源(16179)
技术经济(15791)
世界(14957)
农村(14830)
(14830)
(14800)
共检索到4670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郭锦墉  杨国强  梁志民  肖芳文  
本文依据江西调查样本数据,分别采用OLS回归和分位数回归方法对新生代农民工与老一代农民工的职业流动性及其影响因素的代际差异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农民工职业流动性存在代际差异,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流动性高于老一代农民工;性别、家庭负担、打工是否压力大、总收入趋势对两代农民工职业流动性影响系数的变化趋势相似,但存在影响程度的差异;婚否、土地流转意愿、离职综合因素对两代农民工职业流动性影响系数的变化趋势存在差异,影响程度也有较大代际差异。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晶  邵林玉  
基于江西省的调研数据,分析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需求自述偏好与现实选择的一致性,并通过相关性分析和二元Logistic模型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虽然新生代农民工参与职业培训的意愿较强烈,但其自述偏好与现实选择之间存在不一致的情况。技术等级证书和收入等个人因素、职业培训对职业发展的影响等收益因素以及政府对职业培训的宣传力度等政策因素对新生代农民工参与职业培训的自述偏好与现实选择的一致性有显著的正影响;而成本因素中培训费用则有显著负影响。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齐小兵  候景娟  
依据对江西省农民工的问卷调查数据,对农民工参与职业教育与培训的意愿及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发现:农民工对于参与职业教育的经济成本比较敏感;处于中等地位水平的农民工参与职业教育与培训的意愿最为强烈;农民工对职业教育与培训的预期收益越低,对于职业教育学校的评价越低,对于自身生活现状越满意,现代性水平越低,就越不愿参与职业教育与培训。为此,政府及职业教育部门应从刺激需求的角度出发,增加对于农民工参与职业教育与培训的补助水平,加强对于职业教育学校的管理与考核,提高办学质量,提升职业教育的公众吸引力。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朱红根  
利用江西省1145份返乡农民工的微观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外部环境与农民工返乡创业意愿的关系,结果表明,外部环境对农民工返乡创业意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其中,基础设施条件、国家经济形势、创业投资环境及农民工就业形势等对农民工返乡创业意愿有显著影响。农民工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家庭人均纯收入也是影响农民工返乡创业的重要因素。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小春  李婵  朱红根  
本文通过对江西省1145个返乡农民工调查数据的分析,发现农民工创业最急需的扶持政策为创业技能培训及创业项目支持等。农民工创业面临的最主要困难为缺乏创业信息、缺乏资金等。基于此,政府在完善农民工返乡创业扶持政策过程中应着重考虑这些因素。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王超恩  符平  敬志勇  
新生代农民工相比第一代农民工职业流动更加频繁,表现出明显的代际差异,被部分学者概括为"三高一低"特征,即受教育程度高、职业期望高、物质和精神享受要求高但工作耐受能力低。本文利用全国性的农民工调查数据,通过对两代农民工职业流动代际差异的Oaxaca-Blinder分解发现,"三高一低"特征不足以解释两代农民工职业流动的代际差异,新生代农民工相比第一代农民工职业流动更加频繁的主要原因在于其群体未婚比例高,子女数量少,家庭负担小,且更加注重职业的发展空间,希望通过职业的向上流动实现自我提升。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柳建平  魏雷  
利用对甘肃10个村庄外出务工农民工的调查资料,基于代际差异视角,在统计分析其特征差异的基础上,通过泊松回归模型分别对两代农民工职业流动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计量分析,并进一步运用Oaxaca-Blinder分解方法,分离出造成两代农民工职业流动频次差异的主要原因。研究表明:两代农民工存在明显的特征差异,且各种因素对职业流动的影响结果也呈现出较大的差异。个体特征差异是导致两代农民工职业流动频次差异的主要原因,家庭储蓄率低、未婚比例高、家庭劳动力多等因素提高了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流动性,提高受教育水平、拓宽就业分布有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吕晓兰  姚先国  
本文使用2008年执行的CHIP数据的城市移民部分,考察了不同类型职业流动及其收入效应的性别差异。研究表明,不同类型的职业流动具有不同的收入效应;相同的职业流动行为,收入效应的性别差异显著。工作原因、家庭原因两类主动流动均显著提高了男性农民工的后续收入水平;虽然女性农民工具有更高的工作原因主动流动倾向,但其从中获得的收入回报明显弱于男性,家庭原因主动流动反而降低了其后续收入水平;单位原因被动流动显著降低了男性农民工的后续收入水平,但对女性农民工影响不显著。从在职搜寻工作行为视角考察农民工职业流动动机,同样发现了显著的性别差异。因此,为实现农民工适度流动和稳定就业,除重视其共同诉求外,也不能忽视...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柳建平  魏雷  
利用对甘肃10个村庄外出务工农民工的调查资料,基于代际差异视角,在统计分析其特征差异的基础上,通过泊松回归模型分别对两代农民工职业流动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计量分析,并进一步运用Oaxaca-Blinder分解方法,分离出造成两代农民工职业流动频次差异的主要原因。研究表明:两代农民工存在明显的特征差异,且各种因素对职业流动的影响结果也呈现出较大的差异。个体特征差异是导致两代农民工职业流动频次差异的主要原因,家庭储蓄率低、未婚比例高、家庭劳动力多等因素提高了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流动性,提高受教育水平、拓宽就业分布有利于两代农民工的就业稳定。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旻  谭晓婷  
[目的]文章基于辽宁省1 242份实地调研数据,验证人力资源能力对女性农民工职业流动的影响。[方法]首先采用因子分析法从自我发展能力、尊严生活能力、融入城市能力和谋生就业能力4个维度测度女性农民工人力资源能力,其次采用计数模型和排序模型分别验证了人力资源能力与女性农民工职业流动频率、职业流动等级、职业流动方向的关系。[结果]女性农民工人力资源能力总体较低,其中自我发展能力、尊严生活能力、谋生就业能力均较低,而融入城市能力较高;女性农民工职业流动频率偏低,职业类型等级不高,且流动方向主要呈水平流动或不流动;女性农民工人力资源能力和谋生就业能力是影响职业流动频率和流动方向的重要因素,人力资源能力和谋生就业能力越强,职业类型等级越高,越有利于向上流动。[结论]充分发挥女性农民工融入城市能力优势、提升人力资源综合能力,是推进人口城镇化、促进地区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和升级的关键。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朱红根  康兰媛  翁贞林  刘小春  
本文利用江西省1145个返乡农民工调查数据,运用二元Logistic模型实证分析了影响农民工返乡创业意愿因素。结果表明:在农民工个体及家庭特征因素中,年龄、性别、婚姻状况、文化程度、从业资格、技能获取、风险态度、家庭人均纯收入及外出务工收入等因素对其返乡创业意愿有重要影响;在社会资本因素中,每月话费支出、常联系的朋友个数、亲戚担任村干部或公务员状况对农民工返乡创业意愿影响显著。此外政策支持力度也是影响农民工返乡创业意愿的重要因素。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何玲  
文章基于2014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中发生过职业流动的农民工样本,运用二元logistic模型分析职业流动次数对新老农民工职业向上流动的效用。结果表明:职业流动越频繁越不利于农民工职业向上流动,受教育程度、工作年限对新老农民工职业向上流动均具有积极作用,老一代农民工中已婚的、外地农民工更容易实现职业晋升,新生代农民工中女性更容易实现职业晋升,在社会网络方面,居民互助多有利于老一代农民工职业向上流动,居民相熟对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向上流动有负的效用。因此,打破劳动力市场二元分割局面,规范企业用工制度,改善农民工就业环境,从而提高农民工就业稳定性减少流动;同时,提升农民工教育水平以及加强职业技术教育,为农民工职业向上流动奠定良好基础。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李练军  
本文基于江西省1056位新生代农民工实地调查数据,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影响中小城镇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意愿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意愿受到个体、家庭、工作、经济、制度、社会和心理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在通过卡方检验引入回归模型的14个影响因素中,土地处置方式、参加社保数量和月消费水平对市民化意愿影响最为显著,年龄、受教育程度、工作年限、城市融入次之,抚养子女数、交往对象有低显著影响,而月工资收入、参加培训次数、住房类型、社区参与和自我认同则没有对市民化意愿产生显著影响。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侯俊华  丁志成  
本文基于江西省农民工创业者调查数据,运用统计性描述方法,对影响农民工创业政策绩效的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政策信息的获取是农民工创业政策实施的基础,政策的落实力度与针对性是影响政策实施效果的关键因素,政策服务满意度是影响政策实施效果的直接因素,并提出促进农民工创业政策实施的对策与建议。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侯俊华  丁志成  
本文基于江西省农民工创业者调查数据,运用统计性描述方法,对影响农民工创业政策绩效的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政策信息的获取是农民工创业政策实施的基础,政策的落实力度与针对性是影响政策实施效果的关键因素,政策服务满意度是影响政策实施效果的直接因素,并提出促进农民工创业政策实施的对策与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