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374)
- 2023(8979)
- 2022(7544)
- 2021(7096)
- 2020(5862)
- 2019(13022)
- 2018(12927)
- 2017(24995)
- 2016(13650)
- 2015(14737)
- 2014(14368)
- 2013(14303)
- 2012(12984)
- 2011(11745)
- 2010(11685)
- 2009(10945)
- 2008(10895)
- 2007(10045)
- 2006(8868)
- 2005(7389)
- 学科
- 济(58726)
- 经济(58555)
- 业(46493)
- 农(45198)
- 管理(35185)
- 农业(29845)
- 企(27061)
- 企业(27061)
- 方法(24636)
- 数学(20685)
- 数学方法(20555)
- 业经(18645)
- 中国(14505)
- 财(13458)
- 制(11660)
- 贸(11451)
- 贸易(11449)
- 易(11183)
- 学(10904)
- 地方(10885)
- 农业经济(10022)
- 发(9671)
- 策(9292)
- 技术(9064)
- 村(9018)
- 农村(9012)
- 体(8611)
- 收入(8217)
- 理论(8160)
- 环境(8090)
- 机构
- 学院(194339)
- 大学(190897)
- 济(82074)
- 经济(80600)
- 管理(78032)
- 理学(68770)
- 理学院(68084)
- 管理学(67001)
- 管理学院(66703)
- 研究(64080)
- 农(59177)
- 中国(49430)
- 农业(45716)
- 科学(41029)
- 业大(40265)
- 京(38275)
- 财(33434)
- 所(32964)
- 中心(30433)
- 研究所(30172)
- 农业大学(28973)
- 江(28420)
- 财经(27236)
- 经(24979)
- 经济管理(24099)
- 经济学(23546)
- 范(23258)
- 师范(22925)
- 省(22925)
- 北京(22907)
- 基金
- 项目(136459)
- 科学(107343)
- 基金(100737)
- 研究(95358)
- 家(89783)
- 国家(88863)
- 科学基金(75853)
- 社会(64341)
- 社会科(59588)
- 社会科学(59567)
- 基金项目(54920)
- 省(54185)
- 自然(49971)
- 自然科(48894)
- 自然科学(48877)
- 自然科学基金(48074)
- 划(44653)
- 教育(41994)
- 资助(38843)
- 编号(37982)
- 农(33647)
- 部(30381)
- 重点(29734)
- 发(29262)
- 创(28573)
- 成果(28534)
- 业(27679)
- 创新(26563)
- 科研(26399)
- 国家社会(26338)
- 期刊
- 济(96481)
- 经济(96481)
- 农(63058)
- 研究(49312)
- 农业(42477)
- 中国(37973)
- 学报(36813)
- 科学(33087)
- 大学(28141)
- 学学(27275)
- 财(24205)
- 管理(23197)
- 业经(22761)
- 业(19841)
- 融(18012)
- 金融(18012)
- 技术(13888)
- 教育(13820)
- 问题(13713)
- 农村(13377)
- 村(13377)
- 农业经济(13365)
- 财经(13097)
- 经济研究(12744)
- 版(12707)
- 业大(11720)
- 经(11112)
- 世界(11089)
- 农业大学(10540)
- 技术经济(9961)
共检索到2796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涂锦 吴亦诚
农民工作业行为一直是施工管理的核心。农民工的作业行为是在边学边干中形成的,是典型的自组织结果。通过对工程项目320个农民工个体的调查我们发现:工程项目农民工的社会关系对农民工的作业行为有显著影响。同时这两者之间还存在着以农民工主观感受为中介变量传导的中介效应。
关键词:
工地农民工 社会关系 作业行为 中介效应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王春超 张呈磊 周先波
基于中国珠三角地区实地调查数据,文章分析了农民工社会关系网以及朋友圈对其工资的影响。在研究农民工社会关系网对其工资影响的基础上,文章探讨朋友圈中的教育网差效应和职业网差效应对其工资的影响机理和程度。研究发现:整体上看,农民工个人社会网络对其工资有正向影响;农民工最好朋友的教育程度和职业地位对农民工工资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更进一步,朋友圈内教育网差效应的表现跟农民工与该朋友的社会距离有关,社会距离越近,此种效应相对越大;而职业网差效应的表现跟农民工与朋友的社会距离关系不大。在排除自选择因素以及考虑教育的内生性问题、工资与教育网差及职业网差的联立关系后,上述结论仍然成立。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梁海兵
中国经济发展迎来刘易斯拐点为劳动市场求职者工资增长提供了重要机遇。本研究从"技能资本—社会关系"替代视角,基于工资议价理论,借助"议价"干预途径,运用干预效应模型对兰州市923名农民工工资增长的议价效应展开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技能资本和社会关系作为分别表征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议价能力的指标正向显著影响农民工月工资水平;(2)技能资本和社会关系借助议价干预渠道在农民工工资增长作用之中并无相对重要性之分,而是倾向于一种替代关系;(3)技能资本和社会关系与农民工工资增长具有一定的时间关联特性,其中技能资本的平均工资增长效应与农民工年龄之间呈现倒U型关系,30~45岁之间技能资本的增收效应达到峰值,而社会关系的平均工资增长效应与农民工年龄之间则表现正U型关系,30岁以下或45岁以上的农民工的社会关系增收效应相对较高。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熊凤水 慕良泽
本文在个案访谈所形成的资料基础上,分析了社会关系网络对农民工城市适应的作用。在以生存为特征的低层次阶段,牢牢依靠强关系,行动具有情感理性的意涵;在以发展为特征的高层次阶段,更多依靠弱关系并运用策略选择性地使之向强关系转化,工具理性在此行动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
关键词:
农民工 社会关系 城市适应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王春超 张玲 周先波
本文构建一个两期招聘理论模型,研究社会关系网对我国农民工工资的作用机制。理论研究发现:厂商通过推荐方式招聘员工能减少信息缺失,使厂商和劳动者都获得额外收益;随着劳动者关系网的扩大,第二期劳动者的聘约工资增加,但影响呈边际效应递减。此外,农民工关系网质量的提高有助于提升其工资。本文采用RUMi C数据,从社会关系网的规模和质量角度检验理论结论,结果支持关于社会关系网和聘约工资倒U关系的论断。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王春超 张玲 周先波
本文构建一个两期招聘理论模型,研究社会关系网对我国农民工工资的作用机制。理论研究发现:厂商通过推荐方式招聘员工能减少信息缺失,使厂商和劳动者都获得额外收益;随着劳动者关系网的扩大,第二期劳动者的聘约工资增加,但影响呈边际效应递减。此外,农民工关系网质量的提高有助于提升其工资。本文采用RUMi C数据,从社会关系网的规模和质量角度检验理论结论,结果支持关于社会关系网和聘约工资倒U关系的论断。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陆文聪 谢昌财
文章采用中国家庭收入调查(CHIP)数据,根据准实验研究设计原理将初次外出的新农民工按其拥有的社会关系与信息网络差异分为7个不同情境的处理组与对照组,运用熵均衡处理方法估算组间收入差异,以分析社会网络对初次外出新农民工收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亲戚关系对新农民工的收入效应强于熟人关系,但老乡信息网络比血缘信息网络更利于新农民工找到收入更高的工作;既有亲戚关系又有老乡信息网络的新农民工的平均收入比其他新农民工高50%以上。新农民工在初次务工城市通过强关系的人情资源与老乡网络的信息渠道实现就业是成本低、效率高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陆文聪 谢昌财
文章采用中国家庭收入调查(CHIP)数据,根据准实验研究设计原理将初次外出的新农民工按其拥有的社会关系与信息网络差异分为7个不同情境的处理组与对照组,运用熵均衡处理方法估算组间收入差异,以分析社会网络对初次外出新农民工收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亲戚关系对新农民工的收入效应强于熟人关系,但老乡信息网络比血缘信息网络更利于新农民工找到收入更高的工作;既有亲戚关系又有老乡信息网络的新农民工的平均收入比其他新农民工高50%以上。新农民工在初次务工城市通过强关系的人情资源与老乡网络的信息渠道实现就业是成本低、效率高、效果好的路径。基于这些结论,文章建议构建以政府为主导、以企业为基石、以社区为纽带的多元社会网络支持体系,打破新农民工传统闭塞的人际交流圈,重构其在务工城市的新型社会网络。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卓玛草 孔祥利
笔者利用2015年对农民工进行的实地抽样问卷调查数据,定量研究了农民工求职是否使用社会关系及所使用关系的效力,系统验证了关系强度、"关系人"以及关系资源对农民工工资收入的影响。研究表明,近83%的农民工依靠社会关系网络实现流动与就业;无论利用强关系还是弱关系,都对其收入有显著正向影响,其中基于血缘和地缘的亲朋及老乡"关系人"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社会关系网络影响农民工收入的真正原因是农民工可以从其中获取不同性质的资源,包括信息和人情;关系资源的不同收入效应决定了社会资本的作用方式及结果。基于上述结论,笔者提出建立和完善以政府为主导、社会组织参与的农民工服务体系,加快建设统一劳动力市场以促进就业公...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一凡 冯长春
以北京市海淀区建筑工人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农民工的社会关系网络情况。从网络规模、种类、强度、影响等方面对500余位进城农民工发放问卷进行调查,并深入分析了网络在农民工寻找住房、就业、社会融入等过程中的运作机制和效用。研究发现:农民工来京后社会关系网络的规模均有扩大;不同种类的网络对农民工的帮助程度不同;社会关系网络与农民工的居住、就业及在城市中的归属感有紧密联系;良好的城市社会互动是社会关系网络对农民工产生积极影响的前提;社会关系成员之间的亲近和信任所产生出的聚合力是社会关系网络发挥作用的基础。不同强度的社会关系网络所发挥的积极影响不同。在一定程度上,社会关系网络对农民工也有负面、消极的影响。这...
关键词:
农民工 建筑工人 社会关系网络 北京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白描 苑鹏
社会关系是农民福利的有机组成部分。本文利用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民福利研究"课题组2012年在山东省、陕西省和河南省的农民调查数据,从正式社会关系和非正式社会关系两个方面考察农民社会关系的现状。在身处家里临时有急事、急需借钱、托人帮忙找工作、家里办红白事以及产生家庭纠纷需要化解这五种情境时,农民想到最多的是找与自己有血缘关系和地缘关系的人帮忙,其次是找与自己有亲缘关系的人帮忙。进一步以农民的社会关系作为因变量建立有序Logit模型,结果表明:受教育程度越高或人均消费支出越高,农民的社会关系越广泛;从事非农业的农民比从事农业的农民拥有更广泛的社会关系;而患有长期慢性病的农民比未患有长期慢性病的农民拥...
关键词:
社会关系 农民 有序Logit模型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毛德松
采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08年的数据,考察非农工作经历对农民社会关系网络的影响。结果发现,相对于无非农工作经历的农民而言,具有非农工作经历的农民拥有更多的社会关系网络,这不仅在于非农工作自身的集体化作业性质相对于分散的农业生产具有更广泛的人际接触机会,而且非农工作经历调整和改变了个体拓展社会关系网络的态度和能力。采用最新发展的基于R2的夏普里值分解发现,非农工作经历对于形成农民间社会关系网络差距具有重要影响,贡献率可达8.67%,仅次于党员身份、教育程度以及性格因素位列第4。这一结果表明,在城
关键词:
非农工作 社会关系 关系网络 农村经济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白描
社会关系是构成福祉的一个重要维度。本文以农民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实地调查资料,从主观福祉和客观福祉两个角度分别选取相关指标对农民社会关系现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客观福祉层面,受访农民对正式的社会组织的认知和参与程度普遍较低,他们的社会关系仍以非正式联结的形式为主。总体而言,农民在日常生活中依靠最多的是血缘关系和地缘关系,其次才是亲缘关系,而业缘关系在农民非正式的社会关系中所占地位有限。在主观福祉层面,受访农民对其家庭关系、夫妻关系以及人际关系的满意程度普遍较高,并且该指标在个体之间差异不大。为了提高农民的福祉水平,在制定相关福祉政策时应瞄准农民家庭关系与夫妻关系的改善情况。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叶敏
组织中员工的道德行为深受其所处的社会关系网络所影响。文章试图考察能影响员工道德行为的一些社会关系网络因素:如关系的强弱、榜样的作用以及由网络结构所带来的监管和声誉的影响等,以期为管理实践作出一些理论指引。
关键词:
社会关系网络 道德行为 监管 声誉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高晓彬 马大奎 吴旻 蔡柳君 张钰 洪泽超 武刚 张莉莉 管依莹
本文结合一个公司的实践,在系统分析农民工欠薪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企业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强化项目监管机制,构建基建工程项目农民工工资核发体系。并介绍基于智慧工程管理+区块链的基建工程项目工资核发体系企业实施策略以及应用,以响应和落实国家部署,从制度建设和管控手段两个维度入手,消除企业存在的农民工欠薪隐患,确保维护农民工权益的各项政策法规落到实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