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908)
2023(12890)
2022(10698)
2021(9852)
2020(8477)
2019(19419)
2018(19560)
2017(38394)
2016(21248)
2015(24003)
2014(24649)
2013(24379)
2012(22610)
2011(20255)
2010(20684)
2009(19531)
2008(19779)
2007(18446)
2006(16464)
2005(14914)
作者
(61797)
(52016)
(51962)
(49598)
(32801)
(25002)
(23802)
(20480)
(19792)
(18792)
(17868)
(17262)
(16534)
(16430)
(16309)
(16049)
(15888)
(15131)
(15018)
(14951)
(13059)
(12944)
(12838)
(12035)
(11888)
(11870)
(11802)
(11517)
(10655)
(10564)
学科
(94257)
经济(94087)
(64574)
管理(53932)
(47917)
(42476)
企业(42476)
方法(40164)
数学(34151)
数学方法(33873)
农业(31421)
中国(28037)
业经(24544)
(23442)
(20135)
地方(20041)
(17797)
(16699)
银行(16663)
(16366)
贸易(16358)
(15883)
(15777)
理论(15179)
(14653)
金融(14650)
(14049)
(13821)
(13517)
财务(13486)
机构
学院(307152)
大学(303306)
(128694)
经济(125909)
管理(114605)
研究(102934)
理学(97550)
理学院(96482)
管理学(94696)
管理学院(94149)
中国(83994)
(68722)
(63962)
科学(62766)
(61083)
(53512)
农业(52830)
(49914)
业大(49534)
中心(49484)
研究所(47930)
财经(47517)
(42977)
北京(40201)
(39772)
经济学(39606)
师范(39402)
(39020)
经济学院(35932)
(35501)
基金
项目(193800)
科学(151184)
研究(143948)
基金(138958)
(120152)
国家(119001)
科学基金(101180)
社会(92234)
社会科(86118)
社会科学(86091)
(77244)
基金项目(73579)
教育(65809)
(63456)
自然(63343)
自然科(61823)
自然科学(61805)
编号(60876)
自然科学基金(60715)
资助(56841)
成果(49786)
(43417)
重点(43351)
(42707)
课题(41538)
(39435)
国家社会(37483)
(37345)
(37311)
科研(37014)
期刊
(152013)
经济(152013)
研究(93478)
(69981)
中国(65916)
(48595)
学报(48578)
农业(46562)
科学(44424)
管理(37977)
大学(37282)
(36413)
金融(36413)
学学(35210)
教育(32142)
业经(29321)
技术(26559)
财经(23641)
(23121)
经济研究(22392)
问题(21450)
(20189)
(17114)
技术经济(15989)
农村(15921)
(15921)
世界(15841)
统计(14854)
农业经济(14769)
经济问题(14627)
共检索到4741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卢驰文  
统一农民工社会保险模式,扩大农民工社会保险覆盖面,是加速城镇化的重要基础。每年提高城镇化率1%,大约能为经济增长贡献10%的GDP。坚持每年提高城镇化率1%,扩大居民消费,增加城镇建设投资和农业现代化投资,能够为我国GDP未来20多年每年贡献10个百分点。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蒋智华  
随着城镇化的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大规模地向城镇转移。由于我国特定的二元社会结构体制产生了"农民工"这一特殊社会群体。他们促进了城市经济和社会的繁荣,但他们的权益没有保障。如何更好的维护农民工的权益,让他们充分享受社会保障带来的好处,值得我们深思与探究。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咸怡帆  杨虹  
从物回归到人是新型城镇化的价值所在。文章立足中国农民工市民化以人为本的价值追求,解析新型城镇化中农民工市民化的时代意蕴,分析农民工市民化的价值意义以及当前的现状和困境。文章认为,应从认识、主体、社会环境和制度四个层面推进农民工市民化进程,具体而言就是政府的管理理念要由物本观念向人本观念转变;尊重农民工的主体地位,维护农民工的权益,增强农民工主体意识;创造有利于农民工市民化的良好的、宽容的社会环境;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为农民工创造与城市居民平等的生存发展条件。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钟兵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资本拥有状况直接决定着他们在城市的生存和发展,影响着他们的市民化进程。为了使新生代农民工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真正融入城市,实现其市民化,真正成为城市市民,必须大力发展组织型社会资本,加快构建制度型社会资本,破解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资本总量匮乏与质量低劣的困境,为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营造制度环境,提供组织保障。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徐建荣  
让进城农民工享受同等公共服务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要义所在。《江苏省新型城镇化与城乡一体化规划(2014-2020年)》明确了农民工市民化是未来城镇化发展的重点。对于江苏各级政府而言,未来农民工转变为市民过程中新增公共服务成本规模考验着政府财政能力,是政府关注的核心问题,而目前对于江苏农民工市民化成本测算的研究有所缺失。该文讨论了2013-2020年江苏农民工市民化的成本,认为未来江苏每年农民工人均市民化公共成本为48910元,政府累计需投入1462亿元,为政府把握公共服务投入提供了参考。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代宝珍  周绿林  周建再  詹长春  
加速我国城镇化进程和统筹城乡发展是我国的一项重要发展战略。城镇化是我国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我国城镇化进程催生了两类城镇特殊的弱势群体——农民工和失地农民。农民工和失地农民客观上已成为推进城乡医疗保险统筹发展、缩小城乡医疗保险差距和改善城乡医疗公平性的主要载体。然而,由于相关政策的缺失,农民工和失地农民的基本医疗保险情况不容乐观。文章深入探讨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和失地农民的基本医疗保险问题,分析其参加各种基本医疗保险形式的利弊,针对农民工和失地农民的特点以及他们客观上已成为城镇居民的事实,提出了将农民市民化,将其各项社会保障权益市民化,将农民工和失地农民涵盖在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之内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凌云  徐爱荣  李鹏  
目前,农民工社会保险参与率仍然较低,形成了城市新二元结构的状态,社会风险隐患增加,这严重弱化了城镇化进程的效率。文章利用合作博弈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找到可能存在的问题,给出结论和对策。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雅丽  
[目的]通过在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下对苏南地区农民工收入增长的诸多因素进行分析,探寻该区域农民工收入增长的改进措施。[方法]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分析了新型城镇化对农民工增收5条路径下的8个指标对农民工纯收入的影响。[结果]城镇化率、农村机械化水平、削减的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单位面积的粮食产量、农村高中级以上学历劳动力数量、城乡土地置换率和城市下乡科技服务人员等7个指标对于苏南地区的农民工收入为正向影响,但是农村第一产业就业劳动力比重对农民工收入为负向影响。其中工业化率对农民工收入影响系数最大,削减的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对于农民工收入的影响系数最小。[结论]城镇化、农村资源水平、农产品的价格波动、农产品的供给、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城乡资源流动和城乡人口流动对于农民工的收入均有促进作用,但是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对于农民工收入的增长是负向影响。因此,推进特色小镇建设;优化工业化水平;引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提升农产品有效需求、优化农产品定价机制,便可从根本上促进苏南地区农民工收入的持续性增长。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曹天艳  李开宇  
以金融危机为背景研究中国农民工流动及其与城镇化的关系。运用相关统计资料与文献分析法,分析我国快速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民工流动问题及其对城镇化进程的影响;分析中国农民工流动模式、特点以及在城镇化进程中面临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研究认为,金融危机对中国作为世界工厂模式背景下的农村城镇化模式和农民工进城将带来极大冲击,它凸显了农民工人口城镇化进程的脆弱性;促进农民工人口城镇化是解决农民工流动与实现中国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和城市现代化的必然途径。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常浩娟  何伦志  
当前,全球经济复苏缓慢,外部形势不容乐观,保障我国经济的平稳发展,扩大内需是积极有效的途径。有研究表明,城镇化率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消费就会提高40%,投资则会提高50%;如果能够完全释放进入城镇农民的消费潜能,城镇化会拉动经济1~2个百分点的增长。因此,应将城镇化真正作为拉动内需、扩大就业、保障经济增长的有力手段。一、城镇化过程中农民非农就业基本情况我国城镇化建设已进入了一个转折期,中小城市和乡镇蓬勃发展,不仅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来源,而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叶齐招  
深圳市从上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就积极探索、稳步推进包括农民工在内的社会保险体系,将近90%的农民工都愿意参加社会保险。目前按照城乡一体化的思路,深圳的养老、医疗、工伤三大险种已将以农民工为主的非深圳户籍员工纳入了覆盖范围。这种社会保险的制度设计和运行效果是良好的,但也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温海红  段雅慧  
目前我国社会保险统筹层次较低,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不顺畅,极大地制约着农民工的流动和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导致农民工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难,有农民工本身流动性强方面的原因,也有企业设法逃避农民工养老保险责任的因素,但政策的制定存在缺陷是其最重要的原因。应加强有关立法工作,并完善监督机制;提高统筹层次,实现养老保险的全国统筹;制定关系转移接续办法,建立完善的个人账户制和全国统一的社保信息服务系统。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孙红湘  陈红芳  
政府、企业、农民工三方面都是影响参加社会保险的重要因素,了解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对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也是应对当前金融风暴的重要之举。本文通过对农民工发放调查问卷进行深入分析,发现农民工社会保险覆盖率不足四分之一,其主要原因是政府政策制定的缺失、企业责任的逃避、农民工自身意识的淡漠等,并对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卢驰文  
在人民币不断升值的形势下,对于13亿人口的中国,更应该坚持把扩大国内消费需求作为促进经济增长的基本立足点。我国经济长期以来处于消费需求不足的境地,要充分发挥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重点在于农村地区。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尤其是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险制度,是扩大农村消费的关键环节。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险制度,提高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水平,尽管会减少其一些可支配收入,却能减少农民工由预防性动机引起的货币需求,大大提高其消费倾向,促进经济增长。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何平  华迎放  
近年来,在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下,农民工社会保障的原则和基本制度框架已经明确。但由于农民工自身特点和经办管理等多方面的约束,推进农民工社会保障的制度建设、经办管理和具体政策设计等实际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研究落实。本文对农民工社会保险的具体政策设计提出了建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