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569)
- 2023(3436)
- 2022(2743)
- 2021(2723)
- 2020(2265)
- 2019(4799)
- 2018(4951)
- 2017(9844)
- 2016(5388)
- 2015(5910)
- 2014(5801)
- 2013(5842)
- 2012(5413)
- 2011(5057)
- 2010(5201)
- 2009(4897)
- 2008(4790)
- 2007(4653)
- 2006(4343)
- 2005(3788)
- 学科
- 农(43187)
- 农业(28743)
- 济(25503)
- 经济(25480)
- 业(25199)
- 业经(11271)
- 农业经济(9566)
- 管理(9118)
- 村(8797)
- 农村(8792)
- 发(7166)
- 土地(6673)
- 劳(6610)
- 劳动(6610)
- 制(6329)
- 农业劳动(6313)
- 发展(6297)
- 展(6295)
- 中国(6229)
- 人口(6072)
- 地方(5961)
- 收入(5954)
- 动力(5799)
- 劳动力(5766)
- 农业人口(5712)
- 方法(5697)
- 策(5598)
- 分配(5540)
- 及其(5526)
- 建设(5421)
- 机构
- 学院(79743)
- 大学(73138)
- 农(39133)
- 济(36205)
- 经济(35581)
- 管理(31467)
- 农业(29476)
- 理学(27877)
- 理学院(27627)
- 管理学(27192)
- 管理学院(27083)
- 研究(26929)
- 中国(22606)
- 业大(21071)
- 农业大学(17906)
- 科学(16605)
- 京(14743)
- 所(14103)
- 业(13869)
- 中心(13731)
- 经济管理(12901)
- 江(12772)
- 财(12658)
- 研究所(12646)
- 省(11430)
- 发(10954)
- 科学院(10142)
- 发展(10034)
- 展(10019)
- 范(9974)
- 基金
- 项目(52724)
- 科学(41851)
- 研究(41233)
- 基金(37990)
- 家(32744)
- 国家(32300)
- 科学基金(27646)
- 社会(27105)
- 社会科(25081)
- 社会科学(25074)
- 农(24605)
- 省(22791)
- 基金项目(20987)
- 编号(18848)
- 划(17057)
- 教育(16975)
- 自然(16542)
- 自然科(16136)
- 自然科学(16133)
- 自然科学基金(15853)
- 成果(14014)
- 资助(13832)
- 发(13168)
- 业(12973)
- 部(12084)
- 课题(11510)
- 制(11357)
- 重点(11198)
- 农业(11186)
- 创(11123)
共检索到1221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韦向阳
农民工是中国经济转型过程中出现的特殊现象,在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化进程中发挥着特殊作用,既为工业化提供廉价劳动力,又为城市化降低成本。他们凭自己的艰苦奋斗在改变社会的同时也改变着自己,为其完成历史过渡性的任务准备条件,最终将蜕变为现代化产业生力军。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张敦福
改革开放以来,城市贫困问题日益突出并引起重视。与城市常住居民相比,流动到城市打工的农民无论在居住条件、物质生活、教育、健康、生活方式等方面都居于弱势,成为城市相对贫困问题中的特殊社会群体。与职工下岗造成的贫困不同,造成城市农民工相对贫困状况的起因包括户籍管理方面的暂住证制度、城市产权及其收益分配制度等制度性因素,也包括资源配置传统规则的惰性和农民工群体素质等非制度性因素。如果在可预见的未来,这些因素变化不大,城市农民工的相对贫困状况将难以改变。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马应征
流动人口研究是多年以来的学术热点所在,我国学术界中存在着将农民工问题"特例化"的现象。在对相关文献进行述评的基础上,以其他发展中国家的乡城人口迁移作为对比,从四个方面提出我国的农民工现象在世界上并非很特殊:城乡间的循环流动和非完整家庭迁移模式在许多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我国城市化水平并没有被高估;户籍制度并不是造成农民工现象的根本原因;户籍制度并未使人口流动的推、拉力失效。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楠 张志刚
农民工是我国社会转型期一类特殊群体,解决农民工问题关键是要解决其在市场经济中的归属问题。目前各级政府积极开展农民工培训,培训内容多以技术操作为主,虽然直接效果明显,但是农民工进入城市后所引发的社会问题却日益突出。为此应立足社会转型期农民的身份特征,从绩效技术出发,深入分析农民工接受职业教育的特殊性需求。特殊性需求表现为技术、职业和发展三个维度,技术需求立足农民工的生存权,容易满足,发展需求表现为市民化教育,实现起来较为困难,职业需求介于二者之间。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农民工 特殊性需求 社会转型期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严于龙 李小云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赵炜
建筑业生产和施工技术的进步以及生产管理体制的发展表现出明显的行业特点,不能简单套用劳动过程理论去解释建筑业的劳动条件和工人状况。文章在分析欧美国家建筑业生产管理体制特殊性的基础上提出,建筑业的特殊性本身并不直接导致建筑业工人权益受损。中国建筑业农民工恶劣的工作条件和基本劳动权益受损,来自于对行业特殊性的"放大"。要改善农民工目前的处境,还要返回到生产过程本身。
关键词:
建筑业 劳动过程 特殊性 中国农民工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于素丽 庞守林
与城市工人比较,农民工在打工动机、经济收入、定居目标、社会意识等方面有明显的特殊性。农民工特殊性决定了仅仅依靠市场的力量无法达到私营企业劳资关系和谐的目标。政府的直接干预,是保证私营企业劳资关系和谐运行的前提条件。
关键词:
农民工特殊性 私营企业劳资关系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蒋芳
农民工作为一个新的产业阶层,在我国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是不容置疑的。农民工的存在和发展,涉及到中国城乡关系、工农关系、社会流动、社会保障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因此如何提高农民工的经济地位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
关键词:
和谐社会 农民工 经济地位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葛蓓蓓
作为农村劳动力流向城市的一种形式,城市拾荒农民工的地位是矛盾的;这种矛盾地位表现为拾荒农民工的"所劳"和"所得"之间严重失衡。分析了城市拾荒农民工通过特殊的生产方式,为城市的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促进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融合,发挥的重要作用和做出的积极贡献;以及因为行业的性质、自身的素质,而得不到应有的社会认可与遭受到的社会歧视和偏见。从社会公平制度、城市拾荒农民工的素质,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城市拾荒农民工 城乡经济 社会公平原则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中建 李佳楠
农民工虽然是推动我国城镇化和工业化建设的主力军,但却一直处于城市次级劳动力市场和社会的弱势边缘地位,其原因主要有农民工自身技能不达标、劳动市场制度存在壁垒、法律保障不健全。未来农民工将掌握劳动技能,成为技术工人,工作趋于稳定,迈向正式员工,权益得到保障,获得企业认同。职业教育在引领农民工提升生产中地位之时,对农民工提升人力资本、获得社会认同、创造社会财富有重要意义,因此需要加大职业教育资金投入,完善职业教育制度建设,创新职业教育培训机制。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田松青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取消了一系列对农民工就业的限制性规定,加大了对农民工的保护力度,但是,农村户口劳动力和城镇户口劳动力的工资决定机制仍然存在差别,农民工依然处于次级劳动力市场,就业部门分割不但没有弥合,反而有扩大的趋势,这说明基于户口差别的劳动力市场分割仍有扩大的趋势。也就是说,虽然针对农民工的外生性制度有了很大改进,但现实的农民工在劳动力市场的地位并没有得到改善。这要求我们在制度变迁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考虑内生性制度变迁的渐进性以及与外生性制度变迁相比的滞后性。
关键词:
农民工 就业部门分割 户口 次级劳动力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石智雷 宁桃丽
现有理论认为户籍制度是农村留守儿童的根本原因,然而即使户籍制度已放宽,依然存在大量留守儿童。文章从家庭决策的视角出发,基于2018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CMDS),使用1979年和1983年全国各地区获得“三八红旗手”称号的女性比率构建工具变量,实证检验了女性地位对农民工子女留守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研究发现,女性地位的提升能够显著降低农民工子女留守的概率,该结论在进行重新定义样本和调整核心变量的测度等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异质性分析发现,女性地位的提升显著减少了女孩留守现象,对男孩的影响不显著。机制分析表明,女性地位的提升,增强了家庭对子女成长发展的关注;同时,女性地位提升后家庭生育孩子数量减少,家庭成员的工作时长缩短,可用于照料子女的时间和物质资源更充裕,有效降低了子女的留守概率。文章结论为理解近年来户籍制度改革不断深化背景下的儿童留守现象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有效减少儿童留守现象提供了政策启示。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陈艺妮 李纯青 金晓彤
幸福是我们每个人都渴望实现的生活目标,如何通过消费提升幸福感已经成为目前一个新的学术研究热点。本文分析了新生代农民工的典型消费行为地位消费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通过结构方程和多元层次回归等方法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发现:第一,新生代农民工的地位消费可以提高主观幸福感。第二,新生代农民工获得的社会支持越多,同样的地位消费水平带来的主观幸福感越高。第三,社会比较倾向越低,地位消费所带来的主观幸福感越高。这一研究结果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全面地掌握他们的消费行为,同时对于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构建和谐社会也有深远意义。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左晓婷 管海霞 赵才溢
新生代农民工是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的新型劳动力量,他们为城乡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进入城市发展的新生代农民工与城镇和社会繁荣发展密不可分,在社会生活中,新生代农民工的经济地位越来越重要。
关键词:
新生代农民工 经济地位 城镇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