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457)
2023(20699)
2022(17815)
2021(16574)
2020(13986)
2019(31948)
2018(31122)
2017(58942)
2016(31969)
2015(36010)
2014(35609)
2013(35018)
2012(32390)
2011(29220)
2010(29284)
2009(27125)
2008(25758)
2007(22463)
2006(19830)
2005(17329)
作者
(94413)
(78914)
(77928)
(74398)
(49753)
(37985)
(35536)
(30983)
(29981)
(27767)
(26738)
(26642)
(24825)
(24702)
(24243)
(24107)
(23797)
(23155)
(22556)
(22495)
(19583)
(19275)
(19210)
(18063)
(17811)
(17447)
(17399)
(17293)
(16012)
(15677)
学科
(126200)
经济(126057)
(89715)
管理(84746)
(66843)
企业(66843)
方法(54674)
(51157)
数学(47979)
数学方法(47358)
中国(39654)
农业(33955)
(31750)
业经(30818)
(29051)
金融(29048)
地方(28708)
(28049)
银行(27968)
(27660)
(26918)
(25888)
(24065)
贸易(24050)
(23403)
理论(19845)
(19753)
财务(19678)
财务管理(19635)
技术(19587)
机构
学院(445612)
大学(444276)
(177431)
经济(173578)
管理(171812)
研究(156436)
理学(149116)
理学院(147377)
管理学(144488)
管理学院(143695)
中国(120856)
科学(100135)
(94756)
(94502)
(80123)
(78174)
业大(75946)
中心(73979)
农业(73832)
研究所(73586)
(65906)
财经(62847)
北京(58872)
(58323)
师范(57637)
(57550)
(56325)
(53312)
经济学(52606)
(48644)
基金
项目(313684)
科学(244612)
基金(226547)
研究(222626)
(201295)
国家(199432)
科学基金(169242)
社会(139629)
社会科(132083)
社会科学(132040)
(124240)
基金项目(120591)
自然(112349)
自然科(109747)
自然科学(109714)
自然科学基金(107714)
(104343)
教育(101003)
资助(92694)
编号(90260)
成果(71691)
重点(71144)
(67827)
(67763)
(64935)
课题(61990)
创新(60736)
科研(60691)
计划(58924)
国家社会(57621)
期刊
(192691)
经济(192691)
研究(126864)
(91174)
中国(87910)
学报(80635)
科学(70685)
农业(61629)
大学(60346)
管理(59012)
(57531)
学学(57198)
(49873)
金融(49873)
教育(44840)
技术(36648)
业经(35600)
(30912)
经济研究(29652)
财经(29550)
问题(26985)
(25397)
(23650)
图书(22916)
科技(22692)
业大(22323)
理论(21000)
资源(20976)
技术经济(20111)
世界(19977)
共检索到6610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钱泽森  朱嘉晔  
利用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家庭调查数据库(CRHPS)的农民工样本,在采用单变量分析法对农民工的城市融入状况及变化趋势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基础上,?用因子分析法将指标体系中的诸多指标进行降维,并构建OLS模型和Probit模型考察了农民工城市融入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近年来,农民工的城市融入状况有明显改善的趋势:经济融入方面,农民工的就业日趋多元化,并有愈来愈多的农民工开始自主创业,农民工家庭整体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结构出现了升级;社会融入方面,愈来愈多的农民工尤其是新生代农民工开始加入城镇的相关社会保障体系;文化融入方面,开始接纳城市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身份融入上,愿意获得非农户口的农民工也有所增加。(2)农民工的城市融入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和障碍:在城镇找到正式工作岗位的难度增加;家庭收入水平与城镇居民家庭还有较大差距;城镇提供的社会保障还难于支撑其市民化的要求。(3)农民工城市融入主观意愿的高低是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而公平感知度等主观感受发挥着重要作用。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华  
家庭是社会组织的基本单位,家庭决策决定农民工的转移方式。分析表明,从业技能、工作稳定性、经济收入、住房、社会交往圈子等因素严重制约农民工家庭的城市融入程度。因此,政府部门应主动转变管理理念,大力提高农民工家庭的经济收入;强化职业培训,着重提升农民工家庭的就业能力;重视子女教育,着力培养农民工家庭的市民素质;改善居住条件,不断增强农民工家庭的城市融入度。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田艳平  
本文利用2012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对家庭化与非家庭化流动农民工的城市融入状况及影响因素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家庭化与非家庭化农民工的城市融入状况存在显著差异,与非家庭化流动相比,家庭化流动有助于农民工的城市融入;家庭化农民工在工作强度维度的融入程度最高,其次是身份认同和心理融入维度,在经济整合和社会参与维度的融入程度较低;年龄对农民工的城市融入具有消极影响,农民工自身的经济状况、受教育程度、所从事的职业、社会网络对其城市融入也具有一定影响,而是否有稳定的住所对农民工的城市融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卢海阳  郑逸芳  
本文通过OLS和分位数回归模型实证检验城市融入对农民工家庭消费的影响。结果显示,城市融入能够显著提高农民工家庭消费,且有助于提升消费结构。城市融入对外来农民工或新生代农民工家庭消费的影响显著大于本地农民工或老一代农民工。本文的重要启示在于,在增加农民工收入水平的同时,更应注重医疗、教育、住房等相关社会福利的保障,积极促进农民工融入城市社会,从而挖掘消费的城市融入效应。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纪韶  
随着中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加速推进,农民工在流动性、流动方向和结构上发生了很大变化,目前,正在发生由"亦工亦农"向"全职非农"转变,由"城乡双向流动"向"融入城市"转变,由"寻求谋生"向"追求平等"转变。农民工在北京的市民化程度,事关北京在全国的城市化进程、产业结构升级和转移等重大问题中的结构功能定位。在"十二五"期间,农民工融入城市的障碍在哪里?他们的诉求有哪些?政府应为他们具体做些什么?本文针对2011对北京市500个农民工家庭入户调查和访谈的数据,进行农民工融入城市现状的实证分析,通过运用因子分析来构建判断农民工融入城市程度的指标并进行融入度的分析,进而提出"十二五"期间促进农民工融入城市...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军  沈政  宣轩  
本文基于山东省583位农民工的微观调查数据,采用Tobit模型对农民肉类消费需求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工资收入显著正向影响农民工的肉类消费水平,收入需求弹性为1.798,肉类消费对于农民工来说属于奢侈消费;工作单位包吃、参与城镇医疗保险以及从事建筑行业对农民工肉类消费需求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担心工资拖欠问题的农民工,其肉类消费水平更低。以上结论对于政策的制定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向华丽  
与农民工社会融入问题研究的广泛与深入比较而言,专门针对女性农民工的研究由于调研数据的匮乏而较多的停留在定性与个案研究层面。本项研究通过对湖北省黄石、鄂州和仙桃三市1122名女性农民工的实地调研,分析了女性农民工社会融入的现状,并从"留城意愿"的角度,通过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了其社会融入的影响因素。调查与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相比男性农民工而言,女性农民工的社会融入渠道更加单一,行业分布更加狭窄,就业区域更加集中;影响女性农民工社会融入的影响因素不仅包含代际差异、文化程度、流动距离与培训程度等农民工社会融入的一般共性因素,同时表明女性农民工的个性心理特征对其社会融入影响较大。针对女性农民...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王珊娜  赵明霏  
本文基于2021年春节假期农民工个体调查数据,通过Logit模型和中介效应检验劳动合同签订状况对农民工就地过年决策的影响,从而反映农民工城市融入的状态。实证分析发现:通过签订劳动合同形成相对稳定的劳动关系对农民工选择就地过年具有显著的正向推动作用,特别是对第二产业就业的农民工居留意愿的影响更大;将工资、社会保障、工作时间和工作稳定性作为中介变量,检验劳动合同对农民工融入城市的内在传导机制发现,工资、社保、工作时间和工作稳定性起到部分中介调节效应,工作稳定性的中介效应最为明显。因此,应推动劳动合同法的全面执行,有效提高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率,切实维护农民工特别是新就业形态从业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史学斌  熊洁  
本文利用2014年重庆市农民工家庭实地调查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对影响外来农民工身份认同的个人和家庭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性别、文化程度、迁出地、居留时间、周工作小时数、工作单位性质、个人月收入等个人因素和住房性质、家庭月收入、本地亲戚数量等家庭因素均是影响农民工身份认同的重要因素。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国生  肖瑜君  李海波  张琨  张红艳  
农民工返乡创业对乡村振兴战略和农村脱贫战略的实施都具有重要影响,对返乡农民工创业选择的影响因素及城际差异进行研究有助于为各地区创业政策的精准制定和创业活动的精准开展指导提供参考。文章基于5个省6个城市返乡农民工家庭的样本数据,运用最优尺度回归和多水平模型实证分析了返乡农民工创业选择的影响因素与城际差异。研究发现:(1)出生年代、受教育程度、家庭年总收入3个微观变量和居住地教育环境、居住地居住条件、地区消费水平、地区房价水平4个宏观变量对返乡农民工创业选择具有显著影响。(2)返乡农民工创业选择存在城际差异,受教育程度、居住地教育环境、地区消费水平和地区房价水平对城市间返乡农民工创业选择的变异聚集性具有影响。根据地区特征,有针对性地加强针对农民工的技能培训和返乡创业支持体系建设有助于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杨永贵  邓江年  
农民工举家外出并意图融入城市已成为城乡劳动力流动的一个新趋势,而举家外出和融入意愿是否对农民工在务工地的消费产生影响呢?基于中国家庭收入调查数据(CHIP2013),利用OLS回归和分位数回归方法,估计了家庭化流动和融入意愿对农民工城市生活消费支出的影响。研究发现:家庭化流动和融入意愿显著提升了农民工在城市的消费水平,两者存在显著的交互效应,且不受家庭消费水平高低的影响。同时,研究也证实了持久性收入假说,即收入是影响农民工家庭消费的主要因素,而农民工家庭的消费行为与储蓄行为之间以及生活消费和住房等其他消费之间存在一定的替代效应,但替代效应并不强。研究具有一定的政策含义,即通过释放农民工需求来扩大内需必需切实解决农民工持久性迁移特别是家庭持久性迁移问题。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杨永贵  邓江年  
农民工举家外出并意图融入城市已成为城乡劳动力流动的一个新趋势,而举家外出和融入意愿是否对农民工在务工地的消费产生影响呢?基于中国家庭收入调查数据(CHIP2013),利用OLS回归和分位数回归方法,估计了家庭化流动和融入意愿对农民工城市生活消费支出的影响。研究发现:家庭化流动和融入意愿显著提升了农民工在城市的消费水平,两者存在显著的交互效应,且不受家庭消费水平高低的影响。同时,研究也证实了持久性收入假说,即收入是影响农民工家庭消费的主要因素,而农民工家庭的消费行为与储蓄行为之间以及生活消费和住房等其他消费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苏璐  张皓  郭林  
随着城镇化进程发展和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我国农民工作为经济建设的重要力量,其城市融入问题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采用问卷调查形式,通过定量和抽样调查方法开展研究,发现男性或已婚者的城市融入意愿不强烈,新一代农民工比老一代农民工更愿意融入城市社会,子女教育变量对养老地点的选择有显著影响,而养老、医疗、住房等制度变量对农民工的城市融入并无影响。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和红  任迪  
文章利用"2010年中国青年流动人口健康意识调查"数据,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健康融入状况进行了描述性分析,并通过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对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健康融入状况的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21.4%的新生代农民工认为目前的健康状况比离开老家时变好,64.0%的人认为目前的健康状况与离开老家时相比没有变化,14.6%的人认为目前健康状况变差。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男性、平均每天睡眠时间≥8小时、父母都无疾病的新生代农民工更倾向于健康状况变好;而流动时间为"5~10年"组和"10年及以上"组、压力较大的新生代农民工更倾向于健康状况变差。研究结果表明,新生代农民工健康融入程度较低,相关部门应采取必要的措施以保障新生代农民工的健康状况。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杨守玉  
本文通过对广东省广州市230名农民工的调查访谈,以调查问卷数据为基础,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等方法,对广州市在城农民工的个体基本情况、经济层面因素、社会层面因素、心理层面因素四大方面,以及这些因素和留城倾向的关系进行了详细而深入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经济收入、与配偶是否在一起、在城市朋友的多少等因素对农民工留城倾向具有显著影响;户籍政策、社会保障等制度性障碍是阻碍农民工留城定居的主要外部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