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401)
2023(7456)
2022(5989)
2021(5706)
2020(4313)
2019(9834)
2018(9524)
2017(18246)
2016(10001)
2015(11043)
2014(10876)
2013(10891)
2012(10116)
2011(9454)
2010(9670)
2009(8915)
2008(8929)
2007(8294)
2006(7647)
2005(6607)
作者
(29035)
(25165)
(24530)
(23224)
(15627)
(11895)
(10807)
(9639)
(9431)
(8731)
(8679)
(8339)
(7721)
(7600)
(7561)
(7470)
(7372)
(7299)
(6961)
(6923)
(6240)
(6131)
(6054)
(5961)
(5636)
(5614)
(5526)
(5373)
(5037)
(5029)
学科
(50744)
经济(50688)
(45754)
(31077)
农业(30735)
管理(20693)
中国(15349)
业经(14654)
地方(12487)
方法(12177)
数学(10916)
数学方法(10765)
(10475)
农业经济(10368)
(9616)
企业(9616)
(9035)
农村(9018)
(9012)
城市(8996)
发展(8377)
(8363)
土地(8162)
(8087)
收入(7746)
(7281)
贸易(7279)
城市经济(7217)
(7080)
人口(6952)
机构
学院(149052)
大学(142825)
(61879)
经济(60448)
研究(54146)
管理(53971)
(48004)
理学(46513)
理学院(45935)
管理学(45098)
管理学院(44852)
中国(41253)
农业(36487)
科学(34049)
(30204)
业大(29868)
(27570)
中心(25470)
研究所(25132)
(24785)
(23699)
农业大学(22413)
(21670)
师范(21518)
财经(19756)
(18623)
(18594)
(18187)
北京(18138)
经济学(18133)
基金
项目(100918)
科学(79761)
研究(76631)
基金(72451)
(63259)
国家(62584)
科学基金(52976)
社会(49690)
社会科(46553)
社会科学(46538)
(41136)
基金项目(39234)
(33673)
教育(32917)
编号(32769)
自然(32127)
自然科(31339)
自然科学(31330)
自然科学基金(30719)
(28750)
资助(27123)
成果(25892)
(24415)
重点(22507)
课题(22261)
(22105)
国家社会(20643)
(20606)
发展(20131)
(19881)
期刊
(78587)
经济(78587)
(54377)
研究(42780)
农业(36696)
中国(31094)
学报(23983)
科学(23662)
业经(19694)
大学(19022)
学学(18451)
(16648)
金融(16648)
(16144)
(15458)
教育(14026)
农业经济(13763)
问题(13524)
农村(13510)
(13510)
管理(13328)
技术(10846)
(10261)
世界(9467)
经济研究(9166)
农村经济(9044)
资源(9017)
经济问题(8971)
财经(8664)
社会(8230)
共检索到2234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熊景维  
通过分析农民工城市住房问题的主要表现和成因,认为农民工城市住房问题是个体理性选择和结构性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农民工城市住房的准公共产品属性及住房保障的逻辑面向、"农民工公民"的居住权和城市住房的社会公平面向两个层面,阐述了解决农民工城市住房问题的理论依据,进而提出了"公建为体、廉租为用"的农民工城市住房问题解决路径。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英东  
目前,农民工已成为城市住房最困难的群体。现行制度和政策使城市可支付住房严重不足,农民工的住房需求得不到城市社会保障制度与金融制度的支持,政府、市场、企业也未能有效承担农民工住房的供给责任,城市住房市场存在严重的供需错位。通过制度与政策改革,逐步提高城市住房的可支付性,使政府、市场、企业和各类社会组织成为农民工住房的供给主体。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江游  张新岭  孙友然  
本文对"90后"农民工在产业升级转型期因工作搜寻难、获取难、保持难和流动难等职业困境进行了分析,揭示出其深层原因是城乡教育失衡和城乡文化冲突所致。提出补偿教育对策,以着力提升人力资本,扩大社会资本,增强心理资本,从根本上解决其各种职业困境。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林永民  赵金江  史孟君  
新时代背景下,解决新生代农民工住房问题,是促进城乡深度融合,推进有质量的新型城镇化的关键。目前,我国新生代农民工住房情况总体上还处于"两难"困境:高房价与低收入使新生代农民工"望楼兴叹";而将新生代农民工纳入保障房体系还需要逐步落实。为破解新生代农民工住房困境,缓解新生代农民工的购房压力、消除后顾之忧、使其租有所选,应建立住房"梯级"消费理念、切实推进"租售同权"、实现租赁性住房产业专业化和规模化,将新生代农民工逐步纳入公共租赁性住房保障体系。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李爱民  刘保奎  
农民工市民化是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和关键,农民工住房问题又是决定农民工能否融入城市的关键因素,而房价居高不下的现实,对于农民工而言更是无法承受之重,我国进城农民工住房问题解决迫在眉睫。尽管我国国家层面出台了诸多政策措施,地方政府也进行了相关探索,但农民工住房问题的解决不尽如人意。我国进城农民工住房问题包含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的因素,归结起来,包括城乡要素市场分隔形成阻碍、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目标有矛盾、农民工租赁住房建设与现行土地政策有矛盾、农民工需求与支付能力和政策导向存在矛盾4个方面,要彻底解决我国农民工住房问题,需要从系统化、差异化、制度化、精细化的角度入手,实现"四化联动"。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娄文龙  杨春江  唐学庆  
目前,农民工的住房保障供给机制尚不完善,供给主体、供给政策、供给资源和供给功能四个方面均呈现出碎片化特征。农民工住房保障机制应该以整体性治理为目标导向,整合住房保障主体以实现主体间的合作,整合住房保障政策以确保政策的系统性与有效性,整合住房保障资源以保证政策的有效执行,整合住房保障功能以获得最大效果,从而破解农民工住房保障的碎片化困境。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袁中友  
农民工城镇住房问题是我国当前倍受关注的一个焦点,如何解决农民工城镇住房是令政府、社会和用人企业头疼的难题。文章在分析我国当前流行的几种住房解决模式的基础上,针对我国农民工自身特点,提出解决农民工城镇住房的路径选择:短期以廉租房为主、经济适用房为辅的模式;长期以经济适用房为主、廉租房为辅的模式。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许佳佳  
由于心理环境因素的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对社会环境的判断较为悲观,发展积极性受阻,城市适应能力不足,难以摆脱边缘化处境,从而制约了其城市融入的步伐,为此,可以从认知能力的提升、情绪调节能力的优化、现代性价值成分的内化及行为逻辑的调整四个方面着手,构建较为完备的心理环境调适系统。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仕波  陈开江  
1.构建覆盖农民工的城镇住房保障体系。第一,须对城市住房制度进行进一步的改革,积极推动覆盖农民工群体的城市保障性住房体系的构建,以此改变农民工只能通过婚嫁、投资和技术移民等在城市落户定居的方式,推进农民工在城镇落户定居的进程。具体来说,可由政府制定相应政策,使公租房、廉租房的申请不再受户籍的限制,使在城市具有稳定工作的农民工可享有租住公租房、廉租房的福利。第二,鼓励和支持雇佣农民工数量较多的、具有经济能力的企业在符合规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欧阳慧  
目前,我国农民工市民化进展缓慢关键是各地推进此项工作的动力不足。为此,研究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我国农民工市民化的动力困境究竟来自哪里,它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如何创新推进农民工市民化路径的问题,十分重要,对于加快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期刊] 改革  [作者] 祝仲坤  
以住房公积金制度本身以及政府、企业、农民工等参与主体为切入点,对农民工住房公积金制度面临的发展困境展开剖析。研究发现,制度缺乏强制性是导致困境形成的关键因素,而存取结转机制不健全、使用范围狭窄等是发展的现实障碍。地方政府监督缺位,企业的趋利观,农民工自身的文化素质偏低、落户意愿不强、流动性偏大等,也是困境形成的重要因素,而当前的困境就是各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为破解这一困境,应当提升制度的"硬度",建立健全公积金异地存取机制,扩大公积金的使用范围;强化政府职能,实现监督与保障并举;构建奖惩机制,转变企业观念,提升缴存积极性;加强宣传,增强农民工的维权意识。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王竹林  
城市化是市民化的舞台和载体,是市民化的依托条件;市民化是城市化的结果和目的,是城市化的核心内容。农民工市民化的实现,不仅取决于城市化发展水平,而且依赖于城市所能提供和创造的就业机会及发展空间大小。但是,目前农民工市民化却面临城市化发展的低水平、城市就业扩张力度不足、城市容量有限等城市化发展困境的制约。只有对城市化发展战略进行审视和选择,培育城市的主导产业,培育有劳动力集聚效应的非正规经济部门的发展,进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以发挥城市的聚集效应和规模效应,才能加快农民工市民化进程。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英东  
促使一定比例的农民工在城市定居是我国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的需要,但农民工在城市的工作、生活是不稳定的,基本的居住需求难以得到满足。这是因为对城市外部成本的过分担心、城市既得利益集团的存在、城市国有房地产制度等因素成为农民工在城市定居的主要障碍。改革城乡二元经济体制和房地产制度,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考虑农民定居需求,政府采取各种措施帮助进城农民工定居,是提高农民工在城市定居水平的主要对策。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叶继红  
本文基于南京市的实地调查后认为,当前,失地农民的城市适应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城市就业、社会交往、社会心理以及身份认同等方面;需要从主体层面、政府层面、社区层面和社会层面采取相应措施,使其突破城市适应的困境,增强其城市适应的能力。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许佳佳  
和谐的社会心态是新生代农民工有效融入城市的心理基础,但现实的发展困境使得该群体在社会认知、社会情绪、社会价值观和社会行为意向方面都存在突出的问题。基于此,必须深化制度改革、完善心理疏导机制、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和社会支持系统建设,以打破该群体的社会心态困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