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514)
2023(9012)
2022(7632)
2021(7115)
2020(6111)
2019(13614)
2018(13674)
2017(26437)
2016(14636)
2015(16530)
2014(16530)
2013(16511)
2012(15330)
2011(13949)
2010(14353)
2009(13623)
2008(13478)
2007(12392)
2006(11315)
2005(10669)
作者
(40935)
(34856)
(34345)
(32792)
(22017)
(16671)
(15492)
(13315)
(13160)
(12583)
(11940)
(11820)
(11184)
(11042)
(10803)
(10622)
(10510)
(10113)
(9934)
(9906)
(8924)
(8532)
(8358)
(8134)
(8003)
(7827)
(7646)
(7616)
(7167)
(6893)
学科
(57002)
经济(56898)
(51768)
(46262)
管理(41459)
农业(30636)
(27600)
企业(27600)
(19708)
业经(18514)
中国(17275)
方法(17198)
(16672)
数学(14951)
数学方法(14773)
地方(13645)
(13074)
(10873)
银行(10862)
(10507)
(10500)
贸易(10490)
(10470)
农业经济(10407)
(10237)
(10086)
制度(10081)
(10046)
服务(9871)
(9730)
机构
学院(204107)
大学(201688)
(86345)
经济(84295)
管理(78956)
研究(69988)
理学(66592)
理学院(65911)
管理学(64922)
管理学院(64525)
中国(57250)
(52020)
(43532)
(42788)
科学(40219)
农业(39355)
中心(35322)
(35253)
业大(34954)
(34887)
财经(31478)
研究所(30631)
(28391)
(27476)
北京(27098)
(26995)
(26940)
师范(26746)
经济学(25045)
(24306)
基金
项目(131665)
科学(103960)
研究(102242)
基金(94854)
(81092)
国家(80239)
科学基金(69017)
社会(66144)
社会科(62185)
社会科学(62169)
(52294)
基金项目(50371)
教育(45268)
编号(44322)
(42828)
自然(41495)
自然科(40454)
自然科学(40447)
自然科学基金(39758)
成果(37459)
资助(37120)
(31346)
(30091)
(29805)
课题(29516)
(29414)
重点(28984)
国家社会(27313)
(27126)
(26772)
期刊
(109126)
经济(109126)
研究(63929)
(56781)
中国(52865)
农业(37927)
(33152)
学报(30286)
科学(28097)
(25865)
金融(25865)
管理(25719)
大学(24539)
业经(23028)
教育(22953)
学学(22732)
(17514)
技术(16837)
问题(15728)
财经(15649)
图书(15347)
农村(14885)
(14885)
农业经济(14088)
经济研究(13718)
(13381)
世界(11995)
书馆(11930)
图书馆(11930)
(11863)
共检索到3364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徐增阳  
当前,我国农民工享受公共服务的总体水平比较低。这说明农民工公共服务需求与政府公共服务供给之间的矛盾依然十分尖锐,农民工公共服务均等化任重道远。文章认为,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建立农民工公共服务的获得机制。该机制的出发点就是农民工在当地的工作生活时间长短和履行义务多少、所作贡献大小决定他应当获取的公共服务,因此应当具有渐进性、普惠性和可预期性。实践中,中山市实行的"积分制"是一个可资参考的制度设计。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飞  杜云素  
基于中山市积分落户入围人员的调查发现,积分落户入围农民工是农民工群体中的精英;农民工申请落户的主要原因是为了享受城镇户口的权利待遇;近六成的人已经办理落户手续,但也有两成的人仍在犹豫或者明确表示放弃落户资格。城镇定居和户籍价值是影响积分落户入围农民工城镇落户的重要因素。在新型城镇化改革中,必须对城镇和农村两个系统的户籍制度同时进行改革,剥离农业户口背后的各项权利待遇,以推进农民工城镇化的进程。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聂伟  
农民工获得感的评价主体是农民工,评价内容是"客观获得",而评价标准则是"主观感受"。文章基于主客观相结合的分析思路,利用8个城市农民工问卷调查数据,以生活控制感为中介变量,分析农民工就业质量对获得感的影响及其路径。研究结果表明:(1)农民工的就业质量对获得感有显著的直接影响。具体而言,农民工的就业质量越高,即工资水平、职业身份、技能培训和主观职业地位状况越好,获得感水平越高,工作权益维度各变量的影响不显著,较长的工作时间不利于获得感的生成。(2)就业质量能够通过生活控制感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获得感。生活控制感是职业身份、工资水平、技能培训、主观职业地位、单位所有制、加入工会、职业类型与获得感的中介变量。据此,文章提出在就业领域推动包容性的政策设计,改善农民工就业质量,进而提升农民工获得感水平。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钱雪亚  胡琼  苏东冉  
在居住证制度下,农民工市民化体现于农民工申领到所在城市的居住证,遵循该城市居住证管理办法积累居住证积分,从而享有与积分水平对应的基本公共服务权利。本文以上海市为例,依据《上海市居住证管理办法》和《上海市居住证积分管理办法》,运用CFPS 2010-2012年数据估算了农民工的居住证积分水平,结果显示:农民工当前的积分水平仅有标准满分值的1/4,且持续积累积分的能力不足。取消户口登记的城乡差异、流动人口统一居住证管理,已经向城乡劳动者权利平等迈出了关键的一步,但农民工市民化的切实推进,还须从居住证制度以外的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钱雪亚  胡琼  苏东冉  
在居住证制度下,农民工市民化体现于农民工申领到所在城市的居住证,遵循该城市居住证管理办法积累居住证积分,从而享有与积分水平对应的基本公共服务权利。本文以上海市为例,依据《上海市居住证管理办法》和《上海市居住证积分管理办法》,运用CFPS 2010-2012年数据估算了农民工的居住证积分水平,结果显示:农民工当前的积分水平仅有标准满分值的1/4,且持续积累积分的能力不足。取消户口登记的城乡差异、流动人口统一居住证管理,已经向城乡劳动者权利平等迈出了关键的一步,但农民工市民化的切实推进,还须从居住证制度以外的公共服务平等化持续着力。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刘婷  
本文以对广东省农民工的实地调查为基础,实证分析了农民工对积分入户制度的认知和评价情况。研究结果表明:积分入户制度得到农民工一定程度的认可和肯定,但是也存在制度主体定位不清晰、农民工认知度不高以及积分指标分值设置不合理等问题。文章最后提出了应该立足于大多数农民工的实际,建立新的积分入户指标体系等政策。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郑梓桢  宋健  
我国长期以来实行以城乡二元结构为基础的户籍制度,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其对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逐步缩小城乡差距的阻碍作用愈发明显。而且随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现行户籍制度对人口迁移流动的负面影响也逐渐凸显。中山市在全国率先推行流动人口积分制管理,通过积分构建一套新的量化标准作为流动人口享受城市基本公共服务和入户的依据,为打破户籍坚冰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务实的路径选择。基于对积分制申请数据统计分析以及对申请人员访谈的基础,对积分制实施情况进行客观总结,对如何进一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行了探讨,并针对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杨金龙  王桂玲  
作为产业工人的主要组成部分,农民工是支撑中国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其工作获得感与中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密切相关。本文主要从工作收入、工作安全、工作环境、工作时间和工作晋升5个维度来解释农民工工作获得感状况。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表明:农民工工作获得感整体上处于中等水平,且不同维度获得感状况差别较大,其中工作安全获得感最强,工作环境获得感和工作时间获得感水平一般,而工作晋升和收入两方面的获得感则严重不足; 51~65岁农民工表现出较强的工作获得感优势,31~50岁群体与18~30岁群体之间工作获得感差距不显著;绝对收入与工作获得感之间呈现复杂的关系,相比中低收入群体,高收入农民工对不同维度工作获得感的评价最高,但中等收入农民工的工作获得感低于低收入群体,其中又以工作收入获得感尤为突出;较之于在体制外就业群体,就业于体制内的农民工具有明显的工作获得感优势,在工作晋升获得感上则不存在部门差异。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马瑶瑶  
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工群体的获得感如何值得关注。运用“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CSS2019)”数据,探究社会资本、就业质量对农民工获得感的影响,结果表明:社会资本和就业质量对农民工获得感的影响比较显著。社会支持网越大、人情礼支出越多的农民工获得感越高。工资收入增加对农民工获得感有促进作用,签订劳动合同会抑制农民工的获得感,购买社会保险的农民工获得感更高。社会资本通过就业质量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农民工获得感,表现为社会资本越丰富,就业质量越高,获得感越强。社会资本和就业质量对农民工获得感的影响存在代际差异,对老一代农民工的影响显著高于新生代农民工。据此提出相关措施,拓宽农民工社会网络,改善其就业质量,提高农民工获得感。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孙泽杭  
农民获得金融服务的质量是衡量普惠金融政策实施效果的重要标准,是实现农民金融参与权的重要体现。论文通过分析七地田野调查发放的问卷,发现各地农民金融服务获得情况差异明显,仍旧存在制度运行不畅、主体能力缺失、市场结构失衡等问题。基于此,论文突出法制保障的优势,提出明确权力主体权责、提升农民金融知识水平、完善农村金融体系等制度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芙  段文静  
本文从强化立法有利于加快制度创新、法律援助制度有助解决农民工工资问题、社会保障制度有利于改善农民工生活状况等三个方面来探讨对农民工权益保护的长效法律机制,来解决农民工权益保护这一目前社会热点问题。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喜迎  
农民工对城市住房存在强烈需求,并且呈现多元化的需求特征。对此,应该通过立法保障农民工城市居住权以及农民工在农村的相关权利,更应该构建包括动力机制、供给机制、融资机制与管理机制在内的综合解决机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喜迎  
农民工对城市住房存在强烈需求,并且呈现多元化的需求特征。对此,应该通过立法保障农民工城市居住权以及农民工在农村的相关权利,更应该构建包括动力机制、供给机制、融资机制与管理机制在内的综合解决机制。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吴炜  
干中学作为教育之外的人力资本的形成方式,长时间以来缺少关注。本文使用2010年长三角和珠三角农民工调查数据研究了干中学对农民工工资收入的影响。研究表明,干中学是农民工劳动技能形成的主要途径,重要性超过了教育培训。干中学习得的技能对农民工收入的影响是双重的:一方面,与教育培训习得的技能相比,干中学习得的技能对农民工工资收入会产生负面影响;另一方面,教育与干中学存在交互作用,干中学习得的技能所获得的收入回报率要高于教育培训所获得技能的回报率。这说明要提升农民工的工资水平,在加强教育培训的同时也应鼓励干中学。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渝林  万丽娟  
农民工是具有中国特色的"非工非农"群体,对这一群体的研究还十分欠缺。本文在对重庆市农民工抽样调查的基础上分析其生活质量的现状及特征,揭示了农民工生活质量不高的外在原因与内在矛盾,揭示并提炼出影响农民工生活质量诸多因素中的制度因素,以其作为问题分析的关键,指出建立与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与改革户籍制度对提升农民工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