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807)
2023(16971)
2022(14667)
2021(13800)
2020(11490)
2019(26291)
2018(25996)
2017(50533)
2016(27410)
2015(30852)
2014(30717)
2013(30180)
2012(27817)
2011(25074)
2010(24880)
2009(22655)
2008(21787)
2007(19129)
2006(16770)
2005(14299)
作者
(80035)
(67005)
(66181)
(63046)
(42199)
(32415)
(29956)
(26493)
(25472)
(23383)
(22778)
(22536)
(21074)
(20871)
(20577)
(20486)
(20063)
(19911)
(19115)
(19015)
(16742)
(16314)
(16309)
(15459)
(15086)
(14801)
(14765)
(14733)
(13508)
(13366)
学科
(113395)
经济(113274)
(77877)
管理(72949)
(55663)
企业(55663)
(50138)
方法(49965)
数学(44209)
数学方法(43647)
农业(33416)
中国(28344)
业经(27100)
地方(26689)
(26351)
(24695)
(20133)
(18582)
贸易(18574)
(18022)
环境(17529)
技术(16971)
理论(16393)
(16250)
(15880)
财务(15810)
财务管理(15775)
(15406)
银行(15341)
(15244)
机构
学院(385731)
大学(383281)
(153108)
管理(151787)
经济(149834)
理学(132810)
研究(131742)
理学院(131320)
管理学(128788)
管理学院(128118)
中国(97438)
科学(85564)
(82144)
(80756)
(66948)
(66239)
业大(66039)
农业(63714)
研究所(61641)
中心(60964)
(56391)
财经(53592)
(50963)
师范(50405)
北京(49863)
(49117)
(47909)
(45345)
经济学(45170)
(42382)
基金
项目(275575)
科学(216283)
基金(199656)
研究(198103)
(176015)
国家(174537)
科学基金(149163)
社会(123970)
社会科(117075)
社会科学(117039)
(109713)
基金项目(106535)
自然(98893)
自然科(96528)
自然科学(96501)
自然科学基金(94731)
(91443)
教育(89921)
资助(82060)
编号(80833)
成果(63779)
重点(62437)
(60378)
(60105)
(56779)
课题(55268)
科研(53106)
创新(53078)
计划(50828)
教育部(50781)
期刊
(166396)
经济(166396)
研究(107122)
(80734)
中国(71621)
学报(67181)
科学(60981)
农业(55217)
管理(51036)
大学(50980)
学学(48518)
(48014)
教育(39181)
(32959)
金融(32959)
技术(32834)
业经(32230)
(26417)
财经(25009)
经济研究(24362)
问题(22944)
(21303)
(20501)
资源(19516)
科技(19399)
业大(18817)
技术经济(17979)
图书(17961)
理论(17580)
世界(16717)
共检索到5518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吴方卫  康姣姣  
本文对农民工流向选择和区域流动人口规模变化进行了研究,发现农民工流动到东部沿海地区的比例呈现出减少或者是增幅下降的趋势,之所以呈现出农民工流动到东部沿海地区规模减少或者是回流规模扩大的原因是东部沿海地区的生存成本增加进而使得中西部地区与东部沿海地区的收支剩余差距缩小,使得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在比较中西部与东部地区收支剩余差异的情况下选择省内就业或在周边省份就业。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马云献  
就业是民生之本,提升农民工的就业能力是实现城市化的关键,通过对河南省843名农民工样本及用人单位的实证调查,并从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市场供求状况以及公共服务与政策扶持等四个方面分析评价了当前农民工的就业能力状况,最后,提出要通过建立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加大农民工培训力度、提高社会保障水平以及人文关怀等路径逐步提升农民工的就业能力。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京  
本文采用定量分析和质性访谈对河南省4个城市10家企业的191名新生代农民工的培训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新生代农民工对培训效果不太满意、个人基本情况在培训效果上有显著性差异、培训可以提高其收入水平以及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培训实效的因素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明确培训目的、改善生存环境、创新培训模式、规范就业渠道、加大培训宣传、扩大培训主体等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高更和  石磊  高歌  
务工目的地选择是农民工空间流动的基础,对其研究有助于在微观层面上了解农民工流动的空间规律。通过对随机分层抽样产生的河南省11个不同类型样本村的实证研究,发现务工目的地大分散、小集中,县内和省外占较大优势。务工者主要集中于东部经济较为发达的省市,中部作为务工源并未形成最核心的务工区域。影响农民工务工距离选择的主要因素是年龄、家庭人口、人均耕地、村经济发展水平、村地形、村交通、离最近城市距离、关系网络等因子。从务工目的地角度观察,在省域尺度上,综合考虑务工目的地经济发展水平和务工距离的务工引力系数在较大程度上解释了农民工对务工目的地的选择,经济较发达、距离较近的目的地是务工者的首选。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郑州中心支行课题组  周波  柳中苏  黄峰  
上世纪80年代以后,由于中国户籍制度对农村居民控制的放松,以及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了极具中国特色的农民工现象。农民工现象对我国的现金流通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作为劳务输出大省的河南省,农民工现象对现金流通的影响尤为突出。大量的农民工收入被以现金的方式带入河南省,从而对河南省由一个现金投放地区转变为现金回笼地区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人民银行及各级政府部门应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积极应对,比如为农民工提供便利的结算条件等,减少因此引起的现金投放量的增加。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杨慧敏  高更和  李二玲  
规模巨大的农民工流动是当前中国最重要的社会经济现象之一,而其微观基础是农民工对务工地的选择。基于河南省33个样本村1091位农民工田野调查数据,对农民工微观个体务工地选择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区域农民工的流动方向和务工地选择具有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特征,距离决定着社会网络密度和家务管理成本,经济发展水平影响着工资水平的高低和就业机会的多少,二者成为决定农民工整体流动方向的基本因素。影响农民工务工地选择的显著因子为:务工者年龄、教育程度、婚姻状况、家庭劳动力数量、人均耕地面积、所在村庄经济发展水平等。其中,年龄较小者、教育程度较低者、已婚者、家庭劳动力数量较多者、村庄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者选择在较大空间范围内务工的概率较大,由于地形、交通状况因素的影响,人均耕地面积较大者在较大空间范围内务工的概率亦较大,反之亦然。家务管理是务工地选择的重要机制。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王肖芳  
基于河南省379位农民工返乡创业的调查数据,构建多项logit模型,研究相对区位和绝对区位对农民工返乡创业类型的影响。结果表明:创业区位影响农民工返乡创业动机。家乡区位的地形、与县城之间的距离、与乡镇之间的距离、家乡地居民创业的积极性、政府的支持等显著影响农民工选择机会创业的动机。因此,政府在引导农民工返乡创业过程中,应充分尊重其禀赋特质差异,结合地域分层意愿,采取针对性创业引导政策。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王肖芳  
基于河南省379位农民工返乡创业的调查数据,构建多项logit模型,研究相对区位和绝对区位对农民工返乡创业类型的影响。结果表明:创业区位影响农民工返乡创业动机。家乡区位的地形、与县城之间的距离、与乡镇之间的距离、家乡地居民创业的积极性、政府的支持等显著影响农民工选择机会创业的动机。因此,政府在引导农民工返乡创业过程中,应充分尊重其禀赋特质差异,结合地域分层意愿,采取针对性创业引导政策。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吴学榕  杨奇明  李德洗  赵哲  
本文利用2015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数据,实证研究农民工收入的代际流动性,并考察教育和外出务工对农民工代际间收入流动性的可能影响。基于对数线性回归模型的估计结果表明,农民工收入的代际弹性在0.261至0.292之间。利用TS2SLS方法进行估计,则会使农民工代际收入弹性提高40.48%,达到0.406。按照子辈受教育程度和是否外出务工对样本进行分组,进一步探讨教育和外出务工对农民工代际收入流动的影响。整体上看,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和外出就业均能够显著降低农民工代际收入的传递系数,进而提高农民工收入的代际流动性。提高农民工子女的受教育程度以及促进新一代农民工外出就业应能够显著改善低收入家庭子辈农民工的收入状况,促进农村地区代际收入流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丁文恩  
解决农民工市民化是促进河南省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重要环节。目前,阻碍农民工市民化的因素主要有制度性因素和实践性因素;农民工市民化的路径何在?创新多元的城镇化发展模式;建立城乡对接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城乡全覆盖的公共服务机制。进而使农民工真正融入城镇社会,实现市民化。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俊杰  
加强农民工安全生产培训是近年来我国政府推行的一项重要政策。河南省在农民工安全生产培训中存在培训名称不相适应、质量难以保障、经费过少、监管难度大、就业配套政策缺失等问题。为此,建议提升农民工培训层次,形成制度化、全员化的"从业人员安全生产培训";适当从工伤保险基金、失业保险基金、工会经费中划拨一部分资金,增加农民工培训投入;进一步构建农民工安全生产培训质量保障体系。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帆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我国各级政府在土地制度、融资渠道以及创业项目等方面给农民工返乡创业提供了各种便利与支持。河南作为劳务输出大省,近年来农民工返乡创业热情持续高涨。大多数返乡农民工选择创办经验型企业、小商小户型企业、依靠本地资源型企业以及产业集群型企业等。但由于缺乏项目指导等原因,对于返乡农民工来说,最可行的创业路径仍是创办小商小户型企业,但该类型企业市场竞争力较弱。因此,为了卓有成效地解决当前河南省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新趋势,需要多方共同努力,共同推动河南省乡村建设的新格局。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甘雯雯  戈龙  
金融危机过后,尽管经济形势不断好转,大城市企业待遇不断提高,农民工回乡潮并没有得到遏制,反而愈演愈烈。本文采用2013年对广东省外来农民工——主要来自江西、湖南、安徽三省的调查数据,利用Ordered Probit模型对这一群体的回乡意愿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实证结果发现,年均回乡次数、工资水平、性别、学历以及企业是否为其购买保险、是否对其进行培训,对于农民工的回乡意愿有着显著影响。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高更和  曾文凤  刘明月  
基于河南省抽样调查的529份农民工回流问卷数据,采用统计分析和二元logistic模型对农民工的回流区位选择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本村、本乡镇和本县城是省际流动农民工回流区位的主要选择地,本乡镇和本县城也是农民工回流创业的首选区位,而本市、外市回流农民工较少。农民工回流区位选择的主要机制是务家和经济收益的平衡。影响省际流动农民工回流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为农民工年龄、家庭中小学生数量、家庭农民工数量、人均耕地面积等。农民工流动与回流实际上均为农民工在地理空间中的位置选择与变动,其取决于不同区位的粘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