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11)
- 2023(11986)
- 2022(10115)
- 2021(9594)
- 2020(8179)
- 2019(19110)
- 2018(18957)
- 2017(37309)
- 2016(20103)
- 2015(22638)
- 2014(22885)
- 2013(22593)
- 2012(20821)
- 2011(18771)
- 2010(18608)
- 2009(17319)
- 2008(17066)
- 2007(15411)
- 2006(13146)
- 2005(11412)
- 学科
- 济(90079)
- 经济(89980)
- 业(60211)
- 管理(52172)
- 农(47595)
- 方法(40917)
- 企(38596)
- 企业(38596)
- 数学(37213)
- 数学方法(36783)
- 农业(31315)
- 中国(23351)
- 业经(21297)
- 财(20234)
- 地方(19982)
- 制(15828)
- 学(15334)
- 贸(15318)
- 贸易(15316)
- 易(14856)
- 环境(12763)
- 发(12747)
- 务(12216)
- 财务(12174)
- 财务管理(12140)
- 技术(11901)
- 银(11713)
- 银行(11689)
- 企业财务(11506)
- 融(11205)
- 机构
- 学院(287324)
- 大学(282588)
- 济(120577)
- 经济(118041)
- 管理(114276)
- 理学(99549)
- 理学院(98489)
- 管理学(96751)
- 管理学院(96208)
- 研究(92164)
- 中国(70861)
- 农(64389)
- 京(58613)
- 科学(57323)
- 财(51125)
- 农业(49684)
- 业大(48717)
- 中心(46139)
- 所(45659)
- 江(42952)
- 财经(41587)
- 研究所(41557)
- 经(37958)
- 范(36696)
- 经济学(36559)
- 师范(36360)
- 北京(35709)
- 州(34129)
- 经济学院(33317)
- 经济管理(33143)
- 基金
- 项目(198330)
- 科学(156968)
- 基金(144899)
- 研究(144016)
- 家(125477)
- 国家(124379)
- 科学基金(108073)
- 社会(92612)
- 社会科(87515)
- 社会科学(87487)
- 省(78646)
- 基金项目(78153)
- 自然(70340)
- 自然科(68716)
- 自然科学(68696)
- 自然科学基金(67444)
- 划(65260)
- 教育(65242)
- 编号(59300)
- 资助(58436)
- 成果(45754)
- 部(44139)
- 重点(43921)
- 发(43491)
- 创(41055)
- 课题(39437)
- 创新(38421)
- 科研(38368)
- 国家社会(38250)
- 教育部(37483)
- 期刊
- 济(131138)
- 经济(131138)
- 研究(77537)
- 农(65579)
- 中国(51594)
- 农业(44448)
- 学报(43311)
- 科学(41256)
- 财(38897)
- 管理(35366)
- 大学(33709)
- 学学(32357)
- 业经(27801)
- 融(27062)
- 金融(27062)
- 技术(25378)
- 教育(23132)
- 业(21263)
- 问题(20874)
- 财经(19600)
- 经济研究(18491)
- 经(16748)
- 版(15421)
- 统计(14868)
- 农村(14654)
- 村(14654)
- 技术经济(14587)
- 资源(14472)
- 农业经济(14190)
- 世界(13953)
共检索到4099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戚迪明 张广胜
农民工职业流动是否对其城市定居产生影响?本文基于辽宁省沈阳市农民工的微观数据,构建了一个农民工城市定居意愿的计量模型,实证分析农民工职业流动与其城市定居意愿之间的相关关系。研究显示,职业稳定性、受教育年限、婚姻状况、居住状况、老家离打工城市距离和务工城市中是否有亲戚都对农民工城市定居意愿具有重要的解释作用;农民工职业流动因素中职业稳定性与定居意愿呈显著正向关系,即农民工在城市务工期间其每份工作的时间越长,其城市定居意愿越强;农民工的职业流动率和职业流动的类型对定居意愿影响不显著。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黄庆玲 张广胜
本文运用2012年辽宁省沈阳市310名新生代农民工的问卷访谈数据,利用交互分析和mlogit回归方法对新生代农民工多元定居意愿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调查结果表明,在沈阳务工的新生代农民工"留城"与"回乡"意愿各占样本的近一半,另家乡中小城市成为其未来城市定居去向的重要选择。不同年龄、性别、婚姻状态、家庭年收入、职业类型及来源地的新生代农民工未来定居地选择具有明显差异。
关键词:
新生代农民工 沈阳 定居 家乡县级市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姚俊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农民工仅仅作为劳动力流向城市,而难以定居城市。针对这一现象,根据"半城市化"理论,提出了影响农民工定居城市意愿的分析框架。对苏南三地农民工的抽样问卷调查表明,是否正规就业、来城打工时间、性别和收入对定居意愿有显著影响,在此基础上从系统整合的角度提出了解决农民工"半城市化"问题的途径。
关键词:
半城市化 定居城市意愿 农民工 系统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杨肖丽 景再方
本文通过对沈阳市农民工的实证调查数据进行回归,研究农民工的迁移距离与职业类型之间的相关关系。研究显示,农民工的职业类型与迁移距离显著相关,随着农民工职业类型的上升,迁移距离增加;超过一半的农民工选择近距离迁移,长距离迁移的农民工比例较小,但职业类型较高;具有某些专长、能够从事更高收入职业的农民工为了寻找更好的就业机会而更有可能长距离迁移;男性农民工比女性迁移距离更远;有两个孩子的农民工比其他农民工的迁移距离更远。
关键词:
农民工 职业类型 迁移距离 回归分析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于学文 杨欣
利用沈阳市281份农民工抽样调查样本,以职业流动次数作为衡量劳动力职业稳定性的指标,运用负二项回归对农民工职业稳定状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受教育程度、就业距离及工作年限是影响农民工职业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对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劳动者来说,人力资本水平的提升会加速职业流动。
关键词:
职业稳定性 流动 农民工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欣 王秋兵 于学文
本文基于沈阳市271份调查数据,对城市次级劳动力市场的农民工的日工作时间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认为,通过增加培训等人力资本提升的措施对降低农民工的工作强度具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
工作强度 农民工 就业质量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栾云云 张广胜
目前,新生代正成为农民工群体中社会各界越来越关注的特殊部分,他们带着憧憬和梦想走进城市,在市民化进程中其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已经潜移默化的受到了城市市民的影响。分析新生代农民工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变化和特征,对于有针对性的提出实现农民工市民化的途径和对策,推进农民工市民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新生代农民工 市民化 生活方式 价值观念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黄乾
利用5个城市1 076个农民工样本数据,采用Logistic模型分析了影响农民工定居城市意愿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农民工定居城市意愿总体上不强烈,农民工的年龄、就业状态、月收入、农村土地、住房情况、养老保障状况及社会融合对其定居意愿有显著的影响,而性别、婚姻、受教育程度、职业和社会资本对定居意愿的影响不显著。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杨肖丽 景再方
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民工群体日益分化成长期稳定定居在城市的群体和仍然处于频繁流动中的群体两部分。采用五个变量将农民工分为暂时迁移和永久迁移两种迁移模式,并选取不同的变量解释其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采用似不相关回归法对暂时迁移和永久迁移农民工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的差异进行计量分析。结果表明,暂时迁移与永久迁移群体在经济地位与社会地位的某些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永久迁移者的消费水平高于暂时迁移者,其职业声望显著高于暂时迁移者,且在居住方式上显著优于暂时迁移农民工。
关键词:
迁移模式 农民工 经济地位 社会地位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欣 方天堃 于学文
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水平的提高,城镇化水平不断加快,农村劳动力供给过剩以及城市劳动力相对短缺导致了农民工这一群体的出现。农民工从外在就业表像看融入了城市社会生活,为城镇补充了劳动力这一基本的要素,带来了经济总量的增长与经济结构的变化。但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分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秋秋 金刚
本文运用2011年针对辽宁省沈阳市964名新生代农民工的调查数据,利用最优尺度分析方法对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年龄、受教育程度和就业前接受培训情况是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的显著因素。同时,不同年龄、不同学历水平、不同技能的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的影响因素存在明显差异,需要区别对待。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夏怡然
本文通过分析温州农民工的调查数据,研究了农民工的定居地选择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多数农民工选择回老家的城市定居,城市化意愿强烈,县城和地级市等中等规模城市是农民工选择定居的主要城市类型;年龄、受教育程度、收入水平、婚姻状况、社会融入程度、来源地与定居地距离等因素显著影响农民工的定居地选择意愿;年龄、受教育程度、收入水平、举家外出打工、婚姻状况以及来源地发展程度等因素显著影响农民工定居地的城乡选择意愿以及城市类型选择意愿。本文还发现,外出打工时间对农民工的定居地选择意愿没有显著影响。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欣 胡曼曼 于学文
农民工城市融入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社区作为基本的社会单元,是农民工融入城市提升归属感最为重要的通道。社交网络是建立维持与他人联系的重要方式,直接决定了农民工社区融入状况。本文基于沈阳市530份实地调研数据,运用回归分析方法,系统探究社交网络对沈阳市农民工社区归属感的影响。结果认为:社交网络及其中的互动频率、关系强度、互惠交换均对沈阳市农民工的社区归属感有显著正向影响。
关键词:
社区归属感 社交网络 农民工 社区居民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瑞 刘超
本文基于流出地的视角研究流动范围对农村外出人口定居意愿的影响,选取2014年全国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动态监测调查数据中农民工主要输出省份河南省和安徽省的流出人口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跨省流动和市内跨县流动,省内跨市流动具有最高的长期居住意愿,因此更容易实现城镇化和市民化。按性别、年龄分样本回归以及使用混合估计模型和PSM检验解释变量的内生性,回归结果间略有差异但不会改变基本结论。本文从收入预期、融入成本和社会关系网络三个方面解释流动范围对农民工定居意愿的影响,影响机制的检验符合预期。
关键词:
流动范围 定居意愿 农民工 流出地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在冉 杨俊青
本文利用2017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使用mlogit模型分析了农民工城市居住条件与子女本地就学对农民工城市定居意愿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1)农民工在城市居住条件的改善使其定居意愿概率提高0.010,与没有确定是否要长期留在本地的参照组农民工相比,居住条件的改善使农民工定居意愿增加7.5%,两者均在1%水平上显著;(2)农民工子女本地就学条件改善使其定居意愿的概率提高0.016,与参照组相比,农民工定居意愿显著增加11.5%,两者均在1%水平上显著;(3)农民工在城市的平均月收入增加1%,使其定居意愿概率提高0.063,与参照组相比,农民工定居意愿增加52.8%,两者均在5%水平显著,农民工前往其他城市意愿下降12.9%,在10%水平上显著。此外,本文使用两层嵌套结构方程模型方法探讨了进城农民工流动的区域异质性,发现居住条件对定居意愿的影响存在微小的区域差异性,子女就学对定居意愿的影响没有明显的区域差异性,城市房价与城市级别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