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372)
- 2023(19414)
- 2022(16653)
- 2021(15732)
- 2020(13150)
- 2019(30443)
- 2018(30353)
- 2017(57655)
- 2016(31859)
- 2015(36069)
- 2014(36303)
- 2013(35216)
- 2012(32236)
- 2011(29017)
- 2010(29473)
- 2009(26805)
- 2008(26214)
- 2007(23405)
- 2006(20439)
- 2005(17833)
- 学科
- 济(124189)
- 经济(124043)
- 业(89962)
- 管理(86839)
- 企(67852)
- 企业(67852)
- 方法(59185)
- 数学(52322)
- 数学方法(51468)
- 农(50354)
- 中国(36026)
- 农业(33503)
- 财(32587)
- 业经(29535)
- 学(27732)
- 教育(24603)
- 地方(24475)
- 制(24028)
- 理论(23282)
- 贸(21361)
- 贸易(21350)
- 易(20730)
- 技术(20683)
- 务(20357)
- 财务(20267)
- 财务管理(20225)
- 企业财务(19210)
- 银(18896)
- 银行(18844)
- 行(17866)
- 机构
- 大学(446160)
- 学院(445170)
- 管理(172025)
- 济(171893)
- 经济(168045)
- 理学(149992)
- 理学院(148329)
- 研究(146293)
- 管理学(145221)
- 管理学院(144386)
- 中国(106499)
- 京(94562)
- 科学(91227)
- 农(84036)
- 财(79019)
- 所(73067)
- 业大(70192)
- 中心(68352)
- 江(67053)
- 研究所(66530)
- 农业(64894)
- 范(64856)
- 师范(64296)
- 财经(63629)
- 北京(59449)
- 经(58126)
- 州(53775)
- 院(52449)
- 师范大学(51839)
- 经济学(51796)
- 基金
- 项目(304999)
- 科学(241153)
- 研究(225055)
- 基金(220131)
- 家(191597)
- 国家(189875)
- 科学基金(163507)
- 社会(140443)
- 社会科(132783)
- 社会科学(132749)
- 省(120615)
- 基金项目(115647)
- 教育(109272)
- 自然(106716)
- 自然科(104287)
- 自然科学(104262)
- 自然科学基金(102387)
- 划(102092)
- 编号(93410)
- 资助(91650)
- 成果(76738)
- 重点(68829)
- 部(68529)
- 课题(65791)
- 发(65038)
- 创(63101)
- 教育部(59148)
- 创新(58653)
- 科研(58242)
- 大学(57621)
- 期刊
- 济(183758)
- 经济(183758)
- 研究(132539)
- 中国(90437)
- 农(81415)
- 教育(72186)
- 学报(71940)
- 科学(64715)
- 财(60320)
- 管理(59543)
- 大学(56207)
- 农业(55342)
- 学学(51950)
- 技术(42347)
- 融(39145)
- 金融(39145)
- 业经(34547)
- 财经(30485)
- 经济研究(28027)
- 业(27072)
- 经(25989)
- 问题(24963)
- 版(22580)
- 图书(22293)
- 统计(21266)
- 技术经济(20683)
- 科技(20497)
- 理论(19841)
- 策(19481)
- 业大(19119)
共检索到6507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锦华 刘静
迁移对农民工教育回报率的提升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本文利用2015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在理论和实证层面解析并检验了农民工教育回报迁移效应的存在性和异质性,并运用处理效应模型克服了选择偏差。研究发现:第一,农民工的教育回报存在迁移效应。与本地农民工相比,外出农民工虽然整体受教育程度偏低,但却获得了更高的教育回报。第二,农民工教育回报的迁移效应存在门槛值。只有达到一定的教育程度,农民工才能通过迁移获得更高的教育回报。第三,在剥离了城市层面的因素后,农民工教育回报的迁移效应依然存在。在大城市,这一效应表现
关键词:
农民工 教育回报 迁移效应 选择偏差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玉萍 郭郡郡
基于2016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从收入分布和性别、城市规模及代际三个群体维度,实证分析了农民工不同层次教育回报的异质性,结果表明:伴随收入分位的变化,不同层次的教育表现出不同的收益变化趋势,收入分位越高,大学及以上学历的回报越高,初中和高中/中专学历的回报越低。在不同收入分位上,女性的教育回报均高于男性;当收入分位较低时,中小城市和新生代农民工的教育回报分别高于大城市和老一代农民工,但随着收入分位的提高,则后者的教育回报先后实现反超。教育对不同农民工群体收入差距具有不同影响,不同性别农民工教育回报的差异较小;相对于中小城市而言,大城市农民工有更好的教育回报;教育的禀赋优势,尤其是更丰裕的高等教育禀赋,则是新生代农民工收入超越老一代农民工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农民工 教育回报 异质性 收入差距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陈丽华 张卫国 于连超
迁移具有促进农民工代际收入流动性的作用。本文运用中国家庭收入调查项目(CHIP)数据,结合理论和实证分析农民工代际收入流动性的迁移效应以及传递机制异质性。研究结果表明,农民工代际收入流动性存在迁移效应,随着迁移距离增加,代际收入流动性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倒U型趋势,其中迁移区位为本乡镇的代际收入流动性最低,迁移区位为市外省内的代际收入流动性最高。同时,农民工代际收入传递机制作用效果存在迁移异质性。因此,政府应进一步引导农村劳动力自由、合理流动,提升劳动力要素空间配置效率,以阻断农村流动劳动力群体代际低收入传递。
关键词:
农民 代际收入流动性 迁移效应 传递机制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梁海兵 陈海敏
农民工何以长期续留城市,已有研究较多从农民工的人力资本及其收入效应进行考察,而本文基于农民工人力资本禀赋不足的客观事实,力图从其社会资本的收入回报与投资反馈双重视角考察上述问题的可能原因。主要发现是:农民工社会资本的收入回报支持"人情资源"假说.即农民工个体可以从其社会关系网络中获得促进其收入增长的有价值信息;农民工社会资本具有正向显著的反馈效应,确切地说,就农民工群体平均而言,收入每增加100元中约有21元用于投资其社会关系的维持或拓展。以上结论表明在人力资本禀赋约束下,农民工对其社会资本的经营是实现其长期续留城市的一条有效途径。
关键词:
农民工 社会资本 收入增长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张巍巍 李雪松
本文基于存在异质性时经济政策微观效应评价的一般理论框架,运用半参数局部工具变量(LIV)估计方法,使用微观调查数据,实证研究了1992~2009年中国高等教育异质性回报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992年、2000年和2009年任意一个随机的个体上大学的年化平均回报率(ATE)分别为5.5%、9.9%和11.4%,呈现上升趋势,反映了中国劳动力市场化改革的积极效应。
关键词:
教育回报 教育改革 经济政策微观效应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陈素琼 张广胜
本文利用2010—2013年CGSS调查数据从迁移结果角度对城市农民工家庭化迁移的总体水平及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将其家庭化迁移模式分为配偶随迁、子女随迁、父母随迁、配偶子女随迁模式、配偶子女父母随迁模式、配偶父母随迁模式、父母子女随迁模式等七种家庭化迁移模式。研究发现,城市农民工家庭化迁移趋势进一步明朗,配偶子女随迁模式和配偶随迁模式占据主导地位,未婚城市农民工父母随迁模式的比例有所上升。城市农民工家庭化迁移模式存在着年龄和地区差异。采用有序probit模型实证结果发现,流入地家庭规模越大、携父母随迁、携配偶随迁会提升城市农民工幸福感,而非家庭化迁移则对城市农民工的幸福程度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城市农民工的这一家庭化迁移历程有利于其真正在城市稳定迁居,实现市民化。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陈素琼 张广胜
本文利用2010—2013年CGSS调查数据从迁移结果角度对城市农民工家庭化迁移的总体水平及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将其家庭化迁移模式分为配偶随迁、子女随迁、父母随迁、配偶子女随迁模式、配偶子女父母随迁模式、配偶父母随迁模式、父母子女随迁模式等七种家庭化迁移模式。研究发现,城市农民工家庭化迁移趋势进一步明朗,配偶子女随迁模式和配偶随迁模式占据主导地位,未婚城市农民工父母随迁模式的比例有所上升。城市农民工家庭化迁移模式存在着年龄和地区差异。采用有序probit模型实证结果发现,流入地家庭规模越大、携父母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孙战文
本文针对目前农民工家庭成员有序迁移和代际迁移交互影响的现象,基于山东省农民工家庭调研数据,立足研究家庭成员间有序迁移的时间间隔,实现农民工家庭有序迁移与代际迁移现象的分割研究,并探索影响有序迁移和代际迁移动态演进的因素。研究表明,农民工家庭首个农民工迁移表现出与中国农民工流动的宏观趋势和代际特征密切相关的三阶段特征;首个农民工的个体特征不仅影响到自身迁移,还决定后续成员迁移的实现;农民工家庭处于生命周期前、中、后期时,家庭成员结构、年龄结构和支出结构均对迁移产生不同影响,也反映出第一、二代农民工家庭和农民工家庭内第一、二代成员迁移对成员有序迁移直至举家迁移所产生的影响。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杨肖丽 景再方
本文通过对沈阳市农民工的实证调查数据进行回归,研究农民工的迁移距离与职业类型之间的相关关系。研究显示,农民工的职业类型与迁移距离显著相关,随着农民工职业类型的上升,迁移距离增加;超过一半的农民工选择近距离迁移,长距离迁移的农民工比例较小,但职业类型较高;具有某些专长、能够从事更高收入职业的农民工为了寻找更好的就业机会而更有可能长距离迁移;男性农民工比女性迁移距离更远;有两个孩子的农民工比其他农民工的迁移距离更远。
关键词:
农民工 职业类型 迁移距离 回归分析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亚琴 李开荣
在经过多年的渐进式的、诱导式的制度变迁以及我国有超过一半的农民工希望在城里定居的背景环境下,本文认为在制度供给许可和农民工有着强烈需求的情况下,可从城市、农村、农民和政府等多个维度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迁移的有效性,使已经迁移出去的、目前采取"候鸟式"迁移的农民工适时市民化。这对城市化、新农村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农民工 定居性迁移 有效性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简必希 宁光杰
本文根据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1997年和2006年的数据,在考虑选择偏差和个体异质性的基础上,运用倾向性得分匹配法(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 Method),分别估计了中国前后十年高中和大学的教育收益率。局部线性匹配法能有效减轻最小二乘估计因个体自选择和异质性所带来的不一致问题,而且可以对教育的处理效应进行分解。估计结果显示:个体之间存在显著的异质性;十年间各阶段教育的平均收益率都得到显著提高;高中的年收益率均大于大学的,而大学的三项政策效应差距有缩小的趋势。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续田曾
本文通过北京市的农民工样本数据实证分析了农民工定居性迁移决策的影响因素。与之前的有关研究不同,我们使用递归二值probit对模型潜在的内生性进行了处理。文章的结果支持了关于迁移的自选择理论。农民工选择是否在城市定居是一个根据教育水平的正向的自我选择过程,但是在个人能力方面,并没有表现出显著的选择效应。另外,我们发现参与社会保险能够使农民工的定居意愿显著提高,而社会资本似乎并不会对农民工的定居意愿造成影响。
[期刊] 改革
[作者]
马九杰 孟凡友
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及家庭决策模式等影响农民工的持久性迁移决策。本文选择教育水平(表征人力资本 )、迁移距离和进城时间 (反映社会资本 )、迁入 -迁出地收入差距 (影响家庭内部劳动力区域配置 ) 4个变量 ,利用深圳市农民工持久迁移意愿调查资料、描述统计及判别分析技术 ,探讨了农民工自身因素与迁移行为的关系。基本结论是 :较低的受教育水平、较短的进城时间、较低的收入、较低地位的职业及工种、较差的居住社区环境 ,导致农民工的非持久性迁移取向 ;迁移距离并不是持久性迁移的主要障碍 ,迁移距离越远的农民工表现出的持久迁移意愿越强 ;城乡收入差距是影响农民工久留与否的首要因素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友金 冀有幸 曾小明
在"走出去"战略和"一带一路"倡议大背景下,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在于微观层面的企业升级,但是对于OFDI如何影响企业升级目前还缺乏深入研究。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采用2010—2015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综合运用内生转换回归模型和边际处理效应模型考察了OFDI对企业升级的异质性影响。研究发现:(1) OFDI能促进以生产率提升为标示的企业升级,这种提升作用主要通过研发投入效应、逆向技术溢出效应、规模经济效应等中介机制实现。(2)反事实估计结果表明,OFDI企业如果选择不对外直接投资会抑制其升级,非OFDI企业如果选择对外直接投资则会促进其升级。(3)全样本的边际处理效应分析结果显示,当企业OFDI的潜在成本越低时,其边际处理效应越高,升级效应也越大。(4)从分样本OFDI企业的平均升级效应来看,高新企业大于传统企业,技术密集型企业大于其他要素密集型企业;在潜在成本非常低的情形下,国有企业和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企业的边际升级效应分别大于民营企业和对非"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企业。研究发现对于如何分类引导企业"走出去"、降低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成本以及促进企业升级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钱雪飞
对1012位城乡迁移农民工问卷调查数据进行的统计分析表明,女农民工工作的稳定性只有男农民工的60.19%;她们遭遇劳动不安全比例比男农民工稍低;女农民工未签订任何形式劳动合同的比例要比男农民工高8.13%;男女农民工"体质不如从前"、"遇到失业"的比例虽不存在性别差异,但在女农民工中,这两方面的比例却高达30%、60%;她们遭遇财产不安全的百分比部分与男农民工有差异;她们享受福利的比例较低,大部分福利的享受比例不存在性别差异。为控制女农民工过高的城乡迁移个人风险成本,应将城乡迁移的女农民工纳入城镇社会保障
关键词:
女农民工 城乡迁移个人风险成本 性别差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市民化进程中农民工家庭迁移决策的静态分析——基于成本—收入的数理模型与实证检验
城乡迁移与农民工心理健康——异质性与作用机制分析
农民工的迁移与健康——基于迁移地点的Panel证据
农民工迁移意愿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我国创新、创业与就业互动关系的地区异质性考察——基于VAR模型的实证分析
教育和培训哪个更重要——对我国农民工人力资本回报率的实证分析
不同迁移模式下农民工的经济地位与社会地位差异研究——基于沈阳市农民工的实证调查
选择偏差、比较优势与教育的异质性回报∶基于中国微观数据的实证研究
农民工迁移模式的动态选择:外出、回流还是再迁移
农民工人力资本回报率差异:年龄与类型——基于城市农民工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