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441)
- 2023(7820)
- 2022(6574)
- 2021(6616)
- 2020(5256)
- 2019(12087)
- 2018(12195)
- 2017(22306)
- 2016(13670)
- 2015(15550)
- 2014(15818)
- 2013(14728)
- 2012(13755)
- 2011(12771)
- 2010(13566)
- 2009(12239)
- 2008(12141)
- 2007(11435)
- 2006(10718)
- 2005(9750)
- 学科
- 农(45250)
- 济(43584)
- 经济(43532)
- 业(39163)
- 农业(29997)
- 管理(27818)
- 教育(21827)
- 中国(19398)
- 企(18183)
- 企业(18183)
- 业经(14443)
- 策(12113)
- 制(12029)
- 理论(11631)
- 方法(11356)
- 财(11253)
- 发(11239)
- 教学(10276)
- 地方(10243)
- 数学(10068)
- 农业经济(10011)
- 及其(9983)
- 发展(9775)
- 数学方法(9750)
- 展(9652)
- 政策(9580)
- 学(9554)
- 方针(9154)
- 村(9106)
- 农村(9100)
- 机构
- 学院(181607)
- 大学(176738)
- 济(69951)
- 经济(68053)
- 研究(66858)
- 管理(62275)
- 理学(52207)
- 理学院(51619)
- 管理学(50599)
- 管理学院(50244)
- 中国(48514)
- 农(47049)
- 京(38972)
- 科学(37478)
- 农业(35308)
- 所(34141)
- 范(34073)
- 师范(33940)
- 财(33024)
- 教育(32624)
- 江(32160)
- 中心(30963)
- 研究所(30123)
- 业大(29830)
- 师范大学(26676)
- 北京(25646)
- 州(24923)
- 财经(24173)
- 技术(23939)
- 职业(23209)
- 基金
- 项目(106664)
- 研究(92366)
- 科学(84331)
- 基金(70431)
- 家(58676)
- 国家(57842)
- 社会(53740)
- 社会科(50081)
- 社会科学(50070)
- 教育(50028)
- 科学基金(48576)
- 省(45861)
- 编号(44418)
- 成果(39300)
- 划(38371)
- 基金项目(35646)
- 课题(33598)
- 资助(28920)
- 年(28717)
- 农(27813)
- 自然(27497)
- 自然科(26796)
- 自然科学(26790)
- 自然科学基金(26278)
- 性(25948)
- 发(25853)
- 部(25663)
- 重点(24970)
- 规划(24530)
- 项目编号(22925)
- 期刊
- 济(90878)
- 经济(90878)
- 研究(68036)
- 教育(59071)
- 中国(53742)
- 农(53125)
- 农业(35876)
- 财(23296)
- 融(22963)
- 金融(22963)
- 学报(22871)
- 科学(21878)
- 技术(20937)
- 业经(20792)
- 大学(19858)
- 管理(19252)
- 学学(17064)
- 业(16335)
- 职业(16045)
- 农村(14107)
- 村(14107)
- 农业经济(14046)
- 问题(12946)
- 财经(11401)
- 经济研究(10998)
- 世界(10435)
- 技术教育(10313)
- 职业技术(10313)
- 职业技术教育(10313)
- 坛(9973)
共检索到3065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杨漫欣 翁雪鹭
农民工是我国社会发展产生的特殊群体。我国农民工队伍庞大,截至2005年,总数已超过1.5亿人,并且每年新增600万人。农民工在第二产业从业人员中占58%,在第三产业从业人员中占52%;在加工制造业从业人员中占68%,在建筑业从业人员中占80%。[1]可见,农民工已经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梁燕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日益凸显,数量庞大的农民工素质提升对城市化进程意义重大。现行农民工教育培训政策逐步趋向合理与完善,但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农民工群体素质提升是政府、企业和学校的协同过程,是农民工输入地和输出地教育培训衔接的过程。农民工输入地政府、企业和学校应承担更多功能,并在课程体系和内容、教育培训途径以及教育培训形式等方面进行科学建构。
关键词:
农民工 教育培训 城市化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冯俭
农民工培训工作存在缺乏可监控的科学模式、缺乏有针对性的优质教学资源、培训方式、培训手段滞后、培训项目需进行整合、培训规模有限、创业培训不足等问题,应集全社会之力,进一步加强农民工培训工作。
关键词:
农民工培训 管理 监控手段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宋丽智 胡宏兵
在我国目前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过程中,一个瓶颈问题是我国农民工的培训严重不足。围绕这一问题,深入讨论了我国农民工培训的需求状况和供给状况,以及农民工对于培训的理性选择,得出的结论是我国农民工培训供给严重不足,存在着供求错位的现象。通过进一步剖析这一现象存在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农民工 培训 供给 需求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陈维华
新生代农民工培训是提高新生代农民工劳动技能和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是推进我国城市化发展战略、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重要支撑。本文从认识、资金、机构、师资、方法等方面阐述了新生代农民工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相关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
新生代农民工 培训 对策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吴岚
农民工的教育培训是提升人力资本质量和实现农民工市民化转变的重要途径,并对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但是由于存在教育培训机制不健全、定位不准确、认识不到位等问题,因此需要完善机制,加大投入;细分市场,优化内容;统一认识,整合资源,只有这样才能做好农民工的教育培训。
关键词:
农民工 教育培训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尹纪梅
农民工教育培训是农民工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途径,对提高农民工技能和素质,以及对新时期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至关重要。政府作为公共产品的供给者,在农民工培训和提高农民素质方面承担着重要的责任。文章试图从经济、政治、人口等多学科角度对农民工教育培训进行必要性分析,探讨政府在农民工教育培训中的相关责任,并从现实角度对农民工培训提出了一些对策。
关键词:
农民工 农民工培训 政府责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玉宝
不少新生代农民工缺失均等的教育培训机会,就业竞争能力不强,对其培训没有形成有效机制。各级政府应整合培训资源,重视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引导性培训和创业培训,引导企业注重人力资源开发。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范仲文
本文着重研究农民工培训中面临的五大难点问题,即对农民工培训的认识问题、农民工培训组织与管理问题、培训经费问题、社会培训资源整合问题、培训内容与就业问题。通过实证分析,提出解决这些难点问题的战略途径。
关键词:
农民工 培训 问题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杨正喜 唐鸣
农村富余劳动力大量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现代化的必然趋势。由于农民工相对年轻,受教育程度较低,缺乏必要的教育培训,必然会影响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以及社会分层和正常流动。为提高农民工素质,国家要加紧制定相关法律和政策,建立多层次的教育体系,建立多元化的资金投入保障机制来保证农民工教育培训权的实现。
关键词:
农民工 教育培训 权利保障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张艳 陈丽瑶
通过问卷调查与实地走访结合的形式对辽宁省内5市7县的返乡农民工就业培训现状进行调研分析,认为辽宁省返乡农民工个体局限性、家庭制约、就业培训机构培训服务的缺失、政府政策不完善等对就业培训产生阻碍作用;根据辽宁实际情况提出引导返乡农民工确立积极的个人价值观,完善返乡农民工农村家庭保障措施,加强对返乡农民工就业培训机构的监督及管理,加强对返乡农民工提供保护及引导的政府职能建设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
辽宁省 返乡农民工 就业培训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静
返乡农民工就业问题既是重要的民生问题,也是"三农"问题中的焦点问题,解决好返乡农民工就业问题关系民生之本。大众创业时代的到来促使越来越多的新生代返乡农民工加入创业队伍中。文章在总结近年来我国返乡农民工创业培训成效的同时,分析了返乡农民工创业培训仍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加大政府支持力度、构建科学培训体系和提升返乡农民工综合素质等对策建议,以期完善返乡农民工创业培训,为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打下良好基础。
关键词:
众创时代 返乡农民工 创业培训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唐文君
调查显示,教育观念滞后、办学模式僵化、培训经费短缺、师资力量薄弱等是制约当前职业院校开展农民工培训的主要因素。借鉴富平模式、民工学校模式、送教上门模式的成功经验,提出职业院校开展农民工培训,一要更新培训观念、提升师资素质、搞活办学模式、减轻学员负担;二要健全法律法规、引入竞争机制、统筹职教资源等。
关键词:
职业院校 农民工培训 制约因素 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