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787)
- 2023(13872)
- 2022(11694)
- 2021(10831)
- 2020(9224)
- 2019(20868)
- 2018(20426)
- 2017(39752)
- 2016(21556)
- 2015(23629)
- 2014(23158)
- 2013(22465)
- 2012(20560)
- 2011(18353)
- 2010(18218)
- 2009(16444)
- 2008(15838)
- 2007(13869)
- 2006(11945)
- 2005(9890)
- 学科
- 济(87388)
- 经济(87293)
- 业(63330)
- 管理(56996)
- 农(47678)
- 企(41675)
- 企业(41675)
- 方法(39525)
- 数学(35790)
- 数学方法(35332)
- 农业(31458)
- 业经(22454)
- 财(22002)
- 中国(20787)
- 地方(18115)
- 学(17050)
- 贸(15957)
- 贸易(15955)
- 制(15741)
- 易(15520)
- 技术(13914)
- 环境(13218)
- 发(12347)
- 务(12165)
- 财务(12130)
- 财务管理(12102)
- 策(11593)
- 企业财务(11536)
- 体(11485)
- 银(11358)
- 机构
- 学院(298284)
- 大学(294944)
- 济(121630)
- 经济(119510)
- 管理(116996)
- 理学(103487)
- 理学院(102359)
- 管理学(100421)
- 管理学院(99886)
- 研究(97706)
- 农(73748)
- 中国(72942)
- 科学(63796)
- 京(61901)
- 农业(57365)
- 业大(55673)
- 财(52315)
- 所(49145)
- 中心(47318)
- 研究所(45392)
- 江(43149)
- 财经(42639)
- 经(39335)
- 范(37322)
- 北京(37272)
- 经济学(37024)
- 师范(36807)
- 农业大学(36654)
- 院(34491)
- 经济学院(33862)
- 基金
- 项目(217516)
- 科学(171645)
- 基金(160228)
- 研究(152507)
- 家(142268)
- 国家(141045)
- 科学基金(120985)
- 社会(99176)
- 社会科(93839)
- 社会科学(93810)
- 基金项目(86119)
- 省(85684)
- 自然(80392)
- 自然科(78576)
- 自然科学(78549)
- 自然科学基金(77162)
- 划(72485)
- 教育(69010)
- 资助(63904)
- 编号(59927)
- 重点(48867)
- 部(47946)
- 发(47229)
- 创(45915)
- 成果(45884)
- 创新(43018)
- 科研(42702)
- 国家社会(41748)
- 计划(41714)
- 教育部(40416)
- 期刊
- 济(128517)
- 经济(128517)
- 研究(76585)
- 农(74313)
- 学报(54827)
- 中国(53429)
- 农业(50413)
- 科学(48565)
- 大学(41797)
- 学学(40221)
- 财(38660)
- 管理(37042)
- 业经(27746)
- 融(25753)
- 金融(25753)
- 业(24043)
- 技术(23822)
- 教育(23535)
- 财经(19938)
- 问题(18866)
- 经济研究(18812)
- 版(17461)
- 经(17039)
- 业大(16220)
- 科技(14913)
- 资源(14529)
- 世界(14344)
- 农村(14283)
- 村(14283)
- 农业大学(13951)
共检索到4162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乔文俊 王毅杰
在以往的政府信任研究中,农民工政府信任是一个十分重要但尚未得到关注的议题。利用2014年"城乡居民社会状况调查"数据分析农民工对迁入地政府的信任现状,并从农民工对个人利益、政府绩效和文化观念的角度检视阶层地位、公共服务和社会心态对政府信任的影响。研究发现,农民工对迁入地政府表现出较高的信任;政府信任主要取决于公共服务绩效和社会心态,阶层地位的影响并不显著,其中公共服务绩效的解释力更强。公共服务是现代政府的首要职能,伴随着中国政府从"管理型"向"服务型"的转变和推进,公共服务的解释力还会不断增强。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李放 王洋洋 周蕾
2亿多名农民工的稳定就业是我国城镇化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础。基于南京市的调查数据,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和多项有序Logistic模型,对农民工的就业稳定性进行实证分析,探讨农民工的就业稳定性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男性、20-40岁、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农民工的就业稳定性较低,建筑装潢业、批发贸易零售业和制造业农民工的就业稳定性高于其他行业,私营和个体性质单位就业的农民工就业稳定性则显著低于其他所有制单位,参加单位社会保险的农民工就业稳定性较高。就业稳定性在年龄、受教育程度、职业技能水平三个方面存在着显著性的类别差异,并且年龄、受教育程度两个因素对就业稳定性类别差异的影响较强,而职业技能水平因素仅产生较...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梦怡 姚兆余
基于南京市783份调查问卷发现,新生代农民工的消费行为明显具有乡土性与现代性的双重特征:基本消费上保持俭朴,同时通过新的消费形式来实现身份认同并融入城市。新生代农民工对消费方式的选择实质上是建构自我认同的社会身份。收入状况决定了其消费能力和消费水平。其经济收入与衣着消费之间负相关,与医疗消费、娱乐支出之间正相关,与食品消费、居住消费之间不存在相关性;婚姻状况对于其食品支出、居住支出、娱乐支出有一定的影响;年龄与居住消费、衣着消费之间正相关;性别与娱乐消费负相关,与医疗消费正相关;文化程度与消费行为之间显著正相关。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谭晓婷 张广胜
了解农业转移人口是否愿意落户城市,判断影响他们留城定居意愿的因素,对推进城市化进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根据对南京市农民工的调查,运用Probit模型,分析了影响个体外来劳动力留居城市意愿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影响农业转移人口留居城市的因素主要有劳动力的文化程度、性别、工资收入、城市生活融入程度等。
关键词:
农业转移人口 落户意愿 Probit模型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吴磊 朱冠楠
调查发现,农民工定居城市意愿并不十分强烈,反映出定居决策影响因素的多样性和层次性。农民工定居决策主要受务工收入影响,但也受制于社会的、文化的、心理的和个人特征因素。
关键词:
农民工 定居决策 城市融入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朱考金 狄金华
以南京市的进城农民工为例,通过调查其居住状况、消费支出、健康状况以及疾病处理等,结果显示,农民工的居住状况较差;在整个消费支出中基本消费占据了绝对比重,医疗消费比例偏低;农民工自我健康评价较高,与农村居民相比,农民工的两周患病率略低;在疾病处理上,农民工较为消极,其通常选择低成本的处理策略。
关键词:
农民工 卫生健康 南京市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谢勇
根据"南京市外来农民工劳动权益保障情况调查"数据,从劳动合同的签订、就业的稳定性以及工资水平三个方面,对农民工就业质量的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发现:从农民工本身的就业主体角度来看,在受教育程度、职业培训状况以及技能水平等人力资本方面具有优势的农民工,其就业的质量也较高。良好的社会资本有助于增强农民工的工作稳定性,但是对于劳动合同的签订以及工资水平没有显著的、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
农民工 就业质量 人力资本 社会资本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朱垒 李放
基于对南京市农民工的调查,研究农民工养老保险参保行为存在的代际差异。运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分析农民工的群体特征和参保行为的代际差异,并通过比较影响新生代和传统农民工参保行为因素的Logistic回归模型的结果,分析代际之间影响因素的差异。结果表明,新生代农民工参保率明显高于传统农民工。个人因素、就业非正规性、移民倾向对农民工参保行为的影响存在代际差异。
关键词:
养老保险 参保行为 代际差异 农民工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伍骏骞 陈奕山
农村劳动力在城乡间的流动一直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议题。就业信息的供给及农民工对就业信息的获取和利用在劳动力流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基于统计数据以及对南京外来农民工的调查数据,通过对求人倍率的分析、以及调查数据的描述统计分析,得出在农民工失业潮背景下,仍然同时存在就业信息的不足和过剩的现象,这个现象具有地域性、季节性、结构性的特点。从农民工视角来看,农民工对就业信息的获取、利用不充分,政府应该引导鼓励农民工多渠道获取工作信息,向农民工提供公平的信息交流平台,使农民工实现再就业。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谢勇
文章以南京市为例,在描述外来农民工劳动权益现状的基础上,采用相关的微观计量经济学方法,从劳动合同的签订、工资是否拖欠、劳动安全的状况及日工作时间的长短4个方面对农民工劳动权益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人力资本状况与农民工的劳动权益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农民工的个体特征、就业的行业和单位的所有制性质,对于劳动权益状况具有一定的影响;但是工会会员身份、对相关法律法规的了解程度等制度性因素对农民工的劳动权益没有显著的影响。
关键词:
农民工 劳动权益 影响因素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杨珩
本文以对2006年江苏省南京市的调查数据为基础,采用扩展的明塞模型,对决定农民工收入的各个人力资本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受教育程度、是否接受过培训和当前工作的持续时间对农民工的收入起着明显的作用。因此认为,加强农村义务教育,切实提高农民工的培训技能,同时健全城市断裂的劳动力市场,稳步积累农民工城市工作经验,增加其获得城市非农工作的机会,增强其城市工作的稳定性,提高其转移后的收入,进而推动城镇化进程。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 人力资本 非农收入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慧 吴晓
首先,基于我国农民工在城市生活的"就业先导"和"非永久性"的特征,论述"就业地"口径分析农民工空间分异的必要性,并构建相应的因子分析指标。其次,基于2009和2015年课题组关于农民工就业信息调查数据,分析南京市主城区农民工就业空间分异的演变状况。结果显示:①根据因子分析结果,人口特征状况、职业状况和移民特征三个主要因子对南京市农民工的就业空间分异具有较大影响,并持续作用于农民工就业空间的分异状态。②用聚类分析法可分别将2009和2015年南京市主城区划分为7类农民工就业区和5类农民工就业区,前者呈现出"方向+圈层"共同主导的空间结构,后者则呈现明显的"圈层"结构,就业空间表现出明显的圈层间异质化而圈层内同质化的演变特征。最后,基于上述演变特征,提出基于差异化空间需求的农民工空间配套策略。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孙小龙 王丽明 贾伟
本文基于2014年对上海、南京、苏州等地的农民工调研数据,采用Logit模型就农民工返乡定居意愿进行实证分析。所得结论:184%的外出农民工具有返乡定居意愿,老一代农民工返乡定居意愿稍高于新一代。2务工地是否有住房、家庭人均收入、对农业政策了解程度、回乡便利性等对农民工返乡定居意愿的影响为负,年龄和工作经历等对农民工返乡定居意愿的影响为正,但对老一代农民工和新一代农民工返乡定居意愿的影响存在差异。3大城市不是农民工的未来定居地,不少农民工对定居农村还是城市持不确定态度。
关键词:
农民工返乡 定居意愿 Logit模型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李强
农民工的家庭化迁移是中国城市化发展的重要趋势。家庭化迁移和城乡迁移同时发生的"双重迁移"对农民工家庭造成了重大的影响,特别是对于家庭中的女性"双重迁移"引发不同以往的就业决策,并改变了农民工家庭的生活状态。文章在新家庭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下,实证分析"双重迁移"中各类因素对女性就业选择和工资的影响。结果发现,家庭化迁移会减少女性居家就业和外出就业概率,降低女性就业水平。分析表明学前教育、技能培训等公共服务的可获得性能够提高流动妇女的劳动参与率,而在职培训和教育水平在提高女性农民工收入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
双重迁移 家庭化迁移 农民工 女性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梁栩凌 廉串德
基于2013年北京市农民工实证调研数据,借鉴人力资本理论、培训效果评估模型及多重logistic模型,本文对农民工培训的有效性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论显示:培训因素在所有影响农民工培训效果的因素中作用最显著;人力资本的持续投资是农民工提高就业质量和提高收入的必由之路;政府资助农民工培训的就业效果比较显著,企业资助农民工培训的收入效果比较显著;高水平培训是提高农民工就业稳定性和增加农民工收入的必要条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失地农民的就业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南京市为例
农民工日均劳动时间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长春市382位外来农民工调查
基于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视角的农民工就业境况研究——以南京市为例
农民工工作强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沈阳市271份样本的调查
女性农民工的社会融入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湖北3市的调查
农民工市民化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西安市的实证调查
新生代农民工收入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天津市的调查
个人投资者对会计信息关注程度及其影响因素——基于南京市股民的调查分析
消费者有机果蔬购买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南京市居民的调查
农民工市民化程度的区域差异与影响因素——基于陕西5市的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