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237)
- 2023(13240)
- 2022(11348)
- 2021(10648)
- 2020(9173)
- 2019(21299)
- 2018(21167)
- 2017(41308)
- 2016(22215)
- 2015(25260)
- 2014(25219)
- 2013(25163)
- 2012(22856)
- 2011(20685)
- 2010(20462)
- 2009(19072)
- 2008(19004)
- 2007(17185)
- 2006(14816)
- 2005(12812)
- 学科
- 济(99384)
- 经济(99197)
- 业(68673)
- 管理(62828)
- 企(48504)
- 企业(48504)
- 农(48079)
- 方法(47689)
- 数学(41669)
- 数学方法(41199)
- 农业(31658)
- 财(25692)
- 业经(24940)
- 中国(23702)
- 地方(18644)
- 学(18246)
- 制(17695)
- 贸(17515)
- 贸易(17512)
- 易(17052)
- 和(15635)
- 理论(14864)
- 务(14261)
- 财务(14211)
- 财务管理(14175)
- 环境(14122)
- 技术(14058)
- 发(13603)
- 企业财务(13463)
- 策(13272)
- 机构
- 学院(323424)
- 大学(320282)
- 济(136174)
- 经济(133549)
- 管理(129722)
- 理学(113634)
- 理学院(112497)
- 管理学(110497)
- 管理学院(109919)
- 研究(102229)
- 中国(78096)
- 农(68390)
- 京(65104)
- 科学(63713)
- 财(59722)
- 业大(52771)
- 农业(52749)
- 所(51179)
- 中心(49886)
- 财经(48572)
- 江(47642)
- 研究所(46668)
- 经(44327)
- 经济学(41599)
- 范(41194)
- 师范(40832)
- 北京(39809)
- 经济学院(37865)
- 州(37543)
- 经济管理(36904)
- 基金
- 项目(222068)
- 科学(176151)
- 基金(163508)
- 研究(160959)
- 家(141870)
- 国家(140651)
- 科学基金(122083)
- 社会(105468)
- 社会科(99045)
- 社会科学(99012)
- 省(87411)
- 基金项目(87373)
- 自然(79104)
- 自然科(77238)
- 自然科学(77214)
- 自然科学基金(75866)
- 教育(73722)
- 划(72189)
- 资助(66323)
- 编号(65908)
- 成果(51662)
- 部(50161)
- 重点(49166)
- 发(47634)
- 创(46035)
- 国家社会(43712)
- 课题(43257)
- 科研(43057)
- 教育部(42989)
- 创新(42984)
- 期刊
- 济(146498)
- 经济(146498)
- 研究(85274)
- 农(68624)
- 中国(59030)
- 学报(50864)
- 科学(47256)
- 农业(46567)
- 财(45975)
- 管理(42260)
- 大学(38928)
- 学学(36893)
- 业经(29916)
- 技术(27705)
- 教育(27631)
- 融(27474)
- 金融(27474)
- 财经(23587)
- 业(22704)
- 经济研究(21727)
- 问题(20886)
- 经(20203)
- 版(16992)
- 资源(16694)
- 统计(16686)
- 技术经济(16514)
- 图书(15639)
- 世界(15388)
- 策(15212)
- 理论(14893)
共检索到4596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卓玛草 孔祥利
笔者利用2015年对农民工进行的实地抽样问卷调查数据,定量研究了农民工求职是否使用社会关系及所使用关系的效力,系统验证了关系强度、"关系人"以及关系资源对农民工工资收入的影响。研究表明,近83%的农民工依靠社会关系网络实现流动与就业;无论利用强关系还是弱关系,都对其收入有显著正向影响,其中基于血缘和地缘的亲朋及老乡"关系人"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社会关系网络影响农民工收入的真正原因是农民工可以从其中获取不同性质的资源,包括信息和人情;关系资源的不同收入效应决定了社会资本的作用方式及结果。基于上述结论,笔者提出建立和完善以政府为主导、社会组织参与的农民工服务体系,加快建设统一劳动力市场以促进就业公...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王春超 张呈磊 周先波
基于中国珠三角地区实地调查数据,文章分析了农民工社会关系网以及朋友圈对其工资的影响。在研究农民工社会关系网对其工资影响的基础上,文章探讨朋友圈中的教育网差效应和职业网差效应对其工资的影响机理和程度。研究发现:整体上看,农民工个人社会网络对其工资有正向影响;农民工最好朋友的教育程度和职业地位对农民工工资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更进一步,朋友圈内教育网差效应的表现跟农民工与该朋友的社会距离有关,社会距离越近,此种效应相对越大;而职业网差效应的表现跟农民工与朋友的社会距离关系不大。在排除自选择因素以及考虑教育的内生性问题、工资与教育网差及职业网差的联立关系后,上述结论仍然成立。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陆文聪 谢昌财
文章采用中国家庭收入调查(CHIP)数据,根据准实验研究设计原理将初次外出的新农民工按其拥有的社会关系与信息网络差异分为7个不同情境的处理组与对照组,运用熵均衡处理方法估算组间收入差异,以分析社会网络对初次外出新农民工收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亲戚关系对新农民工的收入效应强于熟人关系,但老乡信息网络比血缘信息网络更利于新农民工找到收入更高的工作;既有亲戚关系又有老乡信息网络的新农民工的平均收入比其他新农民工高50%以上。新农民工在初次务工城市通过强关系的人情资源与老乡网络的信息渠道实现就业是成本低、效率高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陆文聪 谢昌财
文章采用中国家庭收入调查(CHIP)数据,根据准实验研究设计原理将初次外出的新农民工按其拥有的社会关系与信息网络差异分为7个不同情境的处理组与对照组,运用熵均衡处理方法估算组间收入差异,以分析社会网络对初次外出新农民工收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亲戚关系对新农民工的收入效应强于熟人关系,但老乡信息网络比血缘信息网络更利于新农民工找到收入更高的工作;既有亲戚关系又有老乡信息网络的新农民工的平均收入比其他新农民工高50%以上。新农民工在初次务工城市通过强关系的人情资源与老乡网络的信息渠道实现就业是成本低、效率高、效果好的路径。基于这些结论,文章建议构建以政府为主导、以企业为基石、以社区为纽带的多元社会网络支持体系,打破新农民工传统闭塞的人际交流圈,重构其在务工城市的新型社会网络。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马宏 张月君
不同类型的社会关系网络支持下的农户民间借贷或金融机构贷款的融资条件存在差别,进而会影响农户收入水平。通过对中国6个省份的14个乡镇的调研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论显示:社会"强关系"网络规模可以提高民间借贷和金融机构贷款对农户家庭收入的影响系数;"弱关系"网络规模在提高金融机构贷款对收入的影响系数方面发挥更积极的效应;社会关系成员地位对于提升金融机构贷款和民间借贷的收入效应都具有积极的影响;社会弱关系网络可以帮助农户获得更多的民间借贷,但不利于其收入的提高;相对贫穷家庭的社会关系网络难以发挥显著提高借贷收入效应的积极作用。因此,应该采取支持贫困农户发展社会关系网络,选择不同类型社会关系网络支持的借贷,规范发展民间金融等措施,从而使社会关系网络发挥出对借贷收入效应的积极影响。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振 徐雪高 吴比
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调查(CHARLS)数据资料,在MAnkiw模型的基础上,引入农户家庭社会关系网络联系强度和联系密度指标,利用GLS估计方法,采用控制实验方法解决变量的内生性问题,实证研究了家庭社会关系网络联系密度和强度的收入效应。结果表明:农户收入受到农户家庭社会关系网络的显著影响;家庭社会关系网络与农户劳动力、物质资本在影响农户收入方面存在耦合关系,社会关系网络提高了农户所支配的物质资本和劳动力的利用效率,政府惠农政策、金融环境、养老及医疗等因素对农民收入也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
农户 关系网络 收入 耦合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一凡 冯长春
以北京市海淀区建筑工人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农民工的社会关系网络情况。从网络规模、种类、强度、影响等方面对500余位进城农民工发放问卷进行调查,并深入分析了网络在农民工寻找住房、就业、社会融入等过程中的运作机制和效用。研究发现:农民工来京后社会关系网络的规模均有扩大;不同种类的网络对农民工的帮助程度不同;社会关系网络与农民工的居住、就业及在城市中的归属感有紧密联系;良好的城市社会互动是社会关系网络对农民工产生积极影响的前提;社会关系成员之间的亲近和信任所产生出的聚合力是社会关系网络发挥作用的基础。不同强度的社会关系网络所发挥的积极影响不同。在一定程度上,社会关系网络对农民工也有负面、消极的影响。这...
关键词:
农民工 建筑工人 社会关系网络 北京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毛德松
采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08年的数据,考察非农工作经历对农民社会关系网络的影响。结果发现,相对于无非农工作经历的农民而言,具有非农工作经历的农民拥有更多的社会关系网络,这不仅在于非农工作自身的集体化作业性质相对于分散的农业生产具有更广泛的人际接触机会,而且非农工作经历调整和改变了个体拓展社会关系网络的态度和能力。采用最新发展的基于R2的夏普里值分解发现,非农工作经历对于形成农民间社会关系网络差距具有重要影响,贡献率可达8.67%,仅次于党员身份、教育程度以及性格因素位列第4。这一结果表明,在城
关键词:
非农工作 社会关系 关系网络 农村经济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熊凤水 慕良泽
本文在个案访谈所形成的资料基础上,分析了社会关系网络对农民工城市适应的作用。在以生存为特征的低层次阶段,牢牢依靠强关系,行动具有情感理性的意涵;在以发展为特征的高层次阶段,更多依靠弱关系并运用策略选择性地使之向强关系转化,工具理性在此行动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
关键词:
农民工 社会关系 城市适应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王春超 张玲 周先波
本文构建一个两期招聘理论模型,研究社会关系网对我国农民工工资的作用机制。理论研究发现:厂商通过推荐方式招聘员工能减少信息缺失,使厂商和劳动者都获得额外收益;随着劳动者关系网的扩大,第二期劳动者的聘约工资增加,但影响呈边际效应递减。此外,农民工关系网质量的提高有助于提升其工资。本文采用RUMi C数据,从社会关系网的规模和质量角度检验理论结论,结果支持关于社会关系网和聘约工资倒U关系的论断。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王春超 张玲 周先波
本文构建一个两期招聘理论模型,研究社会关系网对我国农民工工资的作用机制。理论研究发现:厂商通过推荐方式招聘员工能减少信息缺失,使厂商和劳动者都获得额外收益;随着劳动者关系网的扩大,第二期劳动者的聘约工资增加,但影响呈边际效应递减。此外,农民工关系网质量的提高有助于提升其工资。本文采用RUMi C数据,从社会关系网的规模和质量角度检验理论结论,结果支持关于社会关系网和聘约工资倒U关系的论断。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周静 刘杰 唐立强
在"互联网+农业"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农产品电子商务已经成为农民增收新的着力点。农村中由亲缘、血缘、地缘、业缘关系组成的农民的社会关系网络,对农民的日常生活和生产经营有着特殊的影响力,因此,本文应用扩展的明瑟收入决定方程,利用辽宁省草莓种植户调查数据实证检验社会关系网络对农户电商收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社会关系网络规模、社会关系网络强度和社会关系网络资源对农户电商收入存在显著影响,社会关系网络在性别、种植面积、电商培训经历及收入水平分组下对农户电商收入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其中,具有中介效应的电商培训既能够为农户提供相互交流的平台,又能够为农户提供信息资源和人情资源,扩大社会关系网络可以有效提高农户电商收入。政府等部门应加大电商培训力度,为农户提供交流及学习的平台,助力农户获得更高的电商收入。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阿布都合力力·阿布拉 张平
文章选取2014—2019年在我国A股主板上市的制造行业公司为研究样本,以CEO-董事社会关系网络为切入点,实证检验CEO-董事社会关系网络与盈余质量、CEO薪酬-业绩敏感性及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CEO-董事社会关系网络会降低盈余质量、提高CEO薪酬-业绩敏感性并降低企业价值,并且CEO-独立董事社会关系网络对盈余质量和企业价值的负面效应比CEO-董事长的社会关系网络的负面效应大;与CEO-非薪酬委员会成员(仅限独立董事和董事长范围内)相比,CEO-薪酬委员会成员(仅限独立董事和董事长范围内)社会关系网络对CEO薪酬-业绩敏感性的正面效应更大。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杨向阳 潘妍 童馨乐
流出地社会关系与流入地社会关系的相互交织,使得农村流动人口的社会关系网络具有典型的"双边"特征,这将如何影响农户异地创业?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基于2013年全国七市2527份农村流动人口调查问卷,具体考察"双边"社会关系网络与农户异地创业的关系,得出以下结论:社会关系网络的增强能够显著促进农户异地创业;从不同维度看,流出地社会关系与流入地社会关系对农户异地创业的作用不尽相同,流出地社会关系对农户异地创业决策的影响更大,而流入地社会关系对农户异地创业成功度的影响更大;流出地社会关系对农户异地创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前期物质资本的投入上,流入地社会关系对农户异地创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社会资本的传递上。通过上述分析,本文认为帮助农户走出异地创业困局需从促进其社会融合入手。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郭白滢 李瑾
利用2004~2017年中国A股市场以及公募证券投资基金市场数据,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对机构投资者信息共享与股价同步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机构投资者信息共享与股价同步性之间呈现负相关关系,信息共享能够降低股价同步性;机构投资者信息共享降低了市场整体的股价同步性,即二者之间的关系在市场层面同样成立;在市场处于上升阶段(牛市)时,机构投资者信息共享降低了股价同步性;而在市场处于下跌阶段(熊市)时,机构投资者信息共享提高了股价同步性。基于此,监管当局应关注处于"核心"地位的机构投资者的信息传播对市场稳定的作用,加强对其监管;此外,机构投资者可将社会关系网络的结构特征变量作为策略制定的参考。
关键词:
机构投资者 信息共享 股价同步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